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7章客串(2/4)(第1/2页)
实话实说,当香港影人大批北上时,香港电影最好的时光已过,当初来大陆合拍可能还是取景或者资源合作,等到成了风潮,无非是为一个钱字。
而这些影人自己最好的时光已过,甚至在香港也已经有段时间无片可拍。
本身创作状态就并非最佳,你怎么指望他还能拿出巅峰作品?
杜其峰属于另类…
他是香港电影衰落后崛起的最后一位名导!
95年之后香港电影日渐虚弱,大厦将倾。真要算起来,在那么多导演里面,只有杜其峰和他的银河映像是在这萧索中怅然立起,却佳作不断。
很多人说他适应不了内地…
其实,《大事件》的惨败,就能窥出他的创作能力不比以前了!
《大事件》警察与警匪双方在媒介信息传播中的博弈。
我们所看到的劫匪富有人情味,而警察却一直在扮酷…
原本想讽刺警察在办案途中的一系列荒诞的行为,最终玩过火了!
非得赋予负面角色有那么主动的媒体控制能力,让警方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怎么看也是在编故事。
但片头的一系列调度,又很真实…
这家让整部电影充满割裂…
《毒战》也一样…
不过,他的电影确实有一套东西,很会用光,造型和站位很出色。
至于他拉不到投资…
很正常,公开说一些有的没的。
就算没有下发文件禁止拍摄,估计也不敢用他了!
另外,说个事,上面有要求封杀的就那么五六个,很多大家觉得已经被封杀了的,其实根本不在封杀的名单内,只不过,各大平台达成共识的风险规避…
所以,现阶段的艺人最惨的就是上了‘风险’名单…
一旦上了风险名单,大部分项目都不会用你!
尤其是大制作…
徐争就是典型,《第二十条》最开始定的男主就是他,男主角的设定带着徐争式的中年男人困境——有老婆,有初恋…
但因为一堆负面新闻,出品方出于稳妥考虑,最终换成了雷佳音!
沈言跟饶小志聊了一会,后者告辞离开…
他则处理了一些文件,然后也离开了公司。
……
东大街4.0文化产业园其实挺小的,不过,地段不错,距离BJ核心区域最近的老厂区产业园,也算是BJ工业时代的缩影。
沈言下了楼,准备去边上的大悦城吃点东西…
他没戴帽子、口罩,就戴了个墨镜…
按照余华的说法:‘BJ这个城市,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这个城市谁也不把谁当回事,别以为你很了不起,没人认为你了不起。’
挺对的!
毕竟皇城脚下长起来的,别说明星了,朝代变换都不影响他们吃饭!
有几次,沈言早晨起得早,溜达着碰到了几个大爷…
好家伙,聊的都是海里的事
还聊了观海的治国方针,包括他的趣闻轶事…
话题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到点了,就站起身来,互相道个别,说着下次再聊,好咧,拎着鸟笼子,晃晃悠悠地打道回府了。
当然,也有很多大爷大妈看不上外地人——臭外地的,来我们这要饭了!
正常,汪小菲他妈妈采访时候就说了‘我们家是贵族,爱新觉罗的后代,骨子里就是那个血!’
傲慢与偏见,是人的本性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7章客串(2/4)(第2/2页)
所以,我们要学习,知识才是打破这些东西的正确途径。
随便找了家面馆,沈言注意到广告牌被《致青春》的硬广塞满了!
啧啧,赵燕子这把发力了。
对了,原时空,很多人质疑《致青春》…
说它是关锦朋执导的,赵燕子只是挂个名!
这就扯淡了!
关锦朋在观众眼里,早不是啥大神了,前两部戏各种差还不如《致青春》呢。
《致青春》偏猛烈不够细腻不是他的风格…
最主要,《致青春》里面演员的表演很明显跟赵燕子一脉相承…
各种歇斯底里。
哦,《致青春》开创了国产青春片的几大要素:出轨、堕胎、三角恋还有出国…
恋爱,互相伤害;
失恋,伤害自己。
“烈爱伤痕”和“残酷青春”。
再后来,直接成了定律,按照《大腕》的说法:
“一定得选最畅销的青春,雇年轻导演,还得是演而优则导的励志导演。
剧情直接狗血,主角最少也得四个以上,什么早恋呀,混混呀,劈腿怀孕呀能给他插的全给他插进去。
学校风景美如画,年代物品拉回忆,梦中情人也就是男主角,直接白衬衣,特阳光的那种,女主一出现,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男主大闹一顿,喊“我跟你没完!”不管是BJ腔东北腔还是台北腔,都倍儿有代入感!
同学里得有一个一定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要不设置一个富二代,你都不好意思说涵盖所有学生群体!
你说这样的电影,演的一定很感人吧?是不是觉得都得找演技派?
可拉倒吧,就找小鲜肉!
您别嫌脸长得油腻,你得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愿意看这种电影的群体,根本不在乎演技好不好,什么叫小鲜肉你知道吗?小鲜肉就是只出一张脸不做表情不做动作俩小时,他的粉丝都得把票买了还称赞神演技!
所以,我们做电影的口号就是,不求好口碑,就要最赚钱!
嗯,青春片+小鲜肉,国产电影迎来了一段荒腔走板的时间段!
……
北影节之后,沈言又隐身了…
倒也没啥事…
专辑做完了,他悠闲了一个礼拜,每天跑跑步,在家看看《纸牌屋》,偶尔跟几个人聚聚餐…
陆洋的《绣春刀》想让他去客串个角色…
沈言对加钱哥挺感兴趣,但人家周亦围混了几十年,就这一个出圈的角色,还是算了。
“我客串一把崇祯皇帝吧…还没演过皇帝呢!”
“…也行。”
陆洋点头,然后聊起了《盲证》的票房…
《特种部队2》上映后,《盲证》的单日票房冠军宝座就没了…
没办法,人家是好莱坞A级大制作。
而且,总局已经协调了的上映时间——从4月12号推到了4月15号,首个周末让给了《盲证》、《分手合约》。
周一上映,首日票房3192万…
4月20号,《疯狂原始人》上映…
截止4月22号,《盲证》的票房是3.16亿。
陆洋就觉得挺憋屈的——首周1.7亿,次周1.4亿,第三周估计不到1个亿!
总票房有很大概率到不了五亿!
关键《特种部队2》真不是啥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