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1章郭景明(1/3)(第1/2页)
论坛单元叫“青年制造”…
就是一群青年导演分享经验,顺便吐槽电影市场。
是主持人何平导演起的头:“你们都是从别的行业转行过来做导演的,最近有一个人也转了,《富春山居图》。”
现场观众立刻领会了他的嘲讽意思,哄笑一片。
但最开始,没人愿意接茬,毕竟是同行嘛!
何平导演点名:“徐争导演怎么看?”
徐争之前主演过《爱情呼叫转移》,那部电影的投资人就是孙建军!
当年,他谈及《爱情呼叫转移》的营销推广,说了一堆有道理的话,类似‘即使算上盗版、网络等所有途径,看过《爱情呼叫转移》的总人数也可能不到200万人,但你到某度上搜索,相关网页能达到680万篇次!也就是说电影本身的营销、宣传效果是超过一般的广告效果的!’
《爱情呼叫转移》是他早期在电影圈的代表作。
按理说孙建军是他的伯乐,所以,徐争的预期很委婉:“既然已经有如此大投资,请了好莱坞特效团队,让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不请一个好莱坞的编剧呢?有个好编剧,就不会这样了!”
沈言忍不住插话:“即便请了好莱坞编剧…你确定这个电影能行?编剧说话真的管用吗?如果编剧有话语权,我也不用兼职做制片人了!”
徐争:“中国影视行业不重视剧本!”
“不是,他们非常重视剧本,重视到必须要自己下场操作,把剧本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到编剧手里,这么可怕的事怎么会有人做?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成本的东西,你会让一个编剧做主?”
想了想,沈言举了个例子:“我听饶小志跟我说的,他有一个编剧朋友,写了个剧本,三十万字,原来的剧名是他自己起的,甲方觉得不是很满意,希望他多琢磨几个,发过去供他们挑选…绞尽脑汁,反复推敲了大概十个,发过去,他们公司也研究了几个,最后大家优中选优,挑出一个各方还比较满意的名字,然后大老板觉得不行…又让他修改,你们猜最后一次修改的原因是啥?”
“是什么?”
“大老板拿着剧本去找了某位大师算了一卦,大师说这个剧名兆头不好,有煞气,几千万投资会赔钱…”
何平笑着点了点头:“王海林也说过《楚汉传奇》的剧本…”
导演高熙熙先找人写了一版,主演陈导明不满意,然后找汪海林又写了一个。
但是,高熙熙舍不得之前花钱买的剧本,就把俩剧本混一起。
他选择拍摄剧情的方式,不是哪个写的好用哪个,而是哪个写的长用哪个,因为写的长,拍的剧情就长,集数就多,集数多了,好卖钱…
场内几个导演纷纷举例编剧圈的奇闻轶事…
哦,没人搭理郭景明!
后者属于圈外新人…
沈言接着聊起了《富春》:“我觉得《富春山居图》这样的电影出现了不是坏事…现阶段,影响票房的因素首先是档期和排片量,按照《富春山居图》的这个档期、初始排片量和全国院线的票房容量,5亿以上才是正常水平。
事实上这部烂片上映之后每日票房逐日递减,目前累计2.5亿,最后能不能过3亿都悬,口碑还是对它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1章郭景明(1/3)(第2/2页)
“而且《富春山居图》的烂直接导致了这段时间全国院线票房的低迷,昨天是周一,全国一共排了7万多场电影,最后的总票房只有2000多万,场均人数不到九人,这好像是今年除夕夜以外最差的单日成绩…这个事证明了观众不是冤大头,烂片没人买单的!”
然后,何平看了他一眼,忽然问了:“我听说你的电影因为《富春山居图》退档了一个月,是真的吗?”
沈言…苦笑,然后道:“这个,咱爷俩私下聊…”
……
何平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作《双旗镇刀客》以及《天地英雄》…
还有一部《炮打双灯》!
第五代导演存在这样的特点:奠定他们导演地位的,基本都是生涯早期的作品。
在后来的电影研究中,给予最多艺术肯定的,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何平导演也一样…
后期出圈,基本靠着王家佳——《漂白》里的宋红玉。
何平导演公开跟她谈恋爱。
甚至在时隔六年后,再度自编自导了诶一部爱情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女主角就找了王家佳!
至于他的电影…嗯,传说中的西部电影!
西部天空的流云、沙丘上的光影变化、狂风吹拂骆驼草、黄河水流的奔涌、成群的马匹踏起的烟尘、远处雪山,近处黄土的天高云阔等西部电影的视觉风格,在目前的大荧幕上,几乎消失了。
而且会以老一批电影人的退场,消失得更加迅猛。
这些作品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不知道。
老电影人的贡献会形成新的创造力吗?
又或者只是证明那句老话:这世上多的是人走茶凉!
……
郭景明非常乐于表现自己!
他当年在《演员请就位》就各种掉书袋…
他很想证明自己是有实力有知识储备的,所以他一味理论化点评演员。
现在也一样:“最近几年大导演作品屡屡失手于票房,一个原因是现在观众平均年龄21岁,上一代导演用老的观念去拍电影,没有提供年轻人想看的电影…”
翻译一下:现在的观众都是年轻人,大导演的老一套行不通了。
“我拍《小时代》,很多人都质疑为什么一定强调物质,而这恰好是我要放到更大的层面上去讨论的东西。”
“因为现在的电影观众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越来越年轻。物质的东西对这些观众的父辈来说可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食物,他们要面对的是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而对现在的年轻观众来说,生存已经不是问题,他们就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感到内心焦灼。”
“2009年的时候观众的平均观影年龄是25.7岁,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1.7岁,那就是一个大学生。观影群体已经从上一代变成了下一代,如果导演还用上一代的想法去拍电影的话,就会出现问题。”
他还想拉沈言下水:“沈言的电影就很年轻…”
沈言摇头:“你不要拿我举例,我做的都是类型片…都是希区柯克留下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