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吴石头率领的“旗卫大队”虽然是骑马步兵,但步铳由于铳管长,所以在战马上使用时的射击效果并不好。
吴石头很羡慕翠衫骑兵一边奔驰,一边射击的煞爽英姿,但步铳的铳管长,铳身重。
士卒们在骑行时射击,铳口跳动幅度大命中率低,吴石头亲自练习了几次,却也想不到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但他却发现如果在战马走步,或静止站立时,火铳的准确度还是很高的,并不比在平地上射击上差多少!”
因此吴石头便琢磨出了一套,马队在行进奔跑的过程中,急停射击,然后在战马奔跑时装填的战术。
这样他们便可以与步兵的一些战术阵列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步骑战术,并且向方楠操演了一遍。
方楠又找来康二,段荣和吴彪在一起研究吴石头提出的骑马射击的方法。
方楠最后确定下来,命令掷弹兵大队和骑卫大队练习这种骑射战术。
“十几天下来”方楠瘦了一大圈,皮肤也被晒得面色黑红。
“刚吃过晚饭,方宝急吼吼的跑到了小院:哥!我今天检查了伙房帐目才知道,这才十几天,千里营就吃了两百头猪,这是平时两个月的肉食供给!
方楠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这几天士卒的训练量大,应该多补充些肉食,方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临出门的时候,感叹的说了一句:这也太能吃了!
刘黛江去兖州探望刘荣嗣后,在回京路过德州时,顺便来到工坊。
方楠亲自出迎,让他意外的是在刘黛江身后,竟然跟着刘黛汐,和她的大脸小丫鬟“小月芽。”
半年多未见,刘黛汐好像又涨高了一点,体形变得更加凹凸有致。
“此时”她头带一玛瑙串制的璎珞,身穿淡粉色长裙显得活泼可爱,只是她面带寒霜目视前方,好像并未看到方楠,一副我不认识你的样子!
方楠喜出往外,刚想凑过去就听到刘黛江轻“咳”一声,忙止住了脚步,向刘黛汐施了一礼:黛汐小姐许久未见,一向可好?
刘黛汐微微下蹲回了个万福:小女子一切安好,有劳公子挂念了!
方楠将主仆三人带到了书房,刘黛江与方楠谈论朝中见闻,而刘黛汐在一旁浏览墙壁上的书画。
她站在孙承宗送予方楠的那幅“蹬黄鹤楼”下揣摩半晌,笑着向刘黛江问道:为何孙督师将塔绘在山巅之上?
刘黛江笑着说道:你这个小丫头又来考校为兄了!
刘黛汐撅着嘴娇声说道:我已经不是小丫头啦,以后不要这样叫我!
刘黛江走到画旁、仔细观摩了一会说道:这幅画算得上是孙督师倾心之作了!
刘黛江指向画中的红日:光而不耀若隐于浮云之间,这是老督师的一种人生境界,高塔立于山巅,喻意中有思想与眼界,精神和胸襟等含义。
“此幅画只可会意揣摩,一切要靠自身的感悟!
刘黛江转身对方楠说道:此画当是老督师近年所绘,容入了老督师毕生所悟。
“老督师很少有画作流出,方将军要妥善收藏!”
方楠没想到刘黛江对这幅图画作,给出这样高的评价,差点顺口便问:能值多少钱?
“刘黛汐正欣赏这幅画作时,两眼都冒出了小星星”
方楠见此,心念一转忙说道:营中军务烦忙,画作虽挂在这里但却无暇观摩,实在是浪费。
“刘小姐懂得书画,我在这里借花献佛,将这幅画作赠予刘小姐,好过在这里暴殄天物。
刘黛江并且言语,而刘黛汐却送了方楠两个白眼球。
方楠趁机向刘黛汐做了一个以前经常对她做表情,眼睛一闭,嘴巴一撅,刘黛汐刹那间又是满脸羞红,一直红到耳根。
刘黛江感觉气氛异样轻“咳”一声回身坐下,而刘黛汐却走到门口向外观望。
方楠回到座位上后,刘黛江在怀中掏出了刘荣嗣的书信交给方楠。
“信中主要内容是:最近部分乱匪已经由山西流窜到河南,河北等地,卢象升正率军剿匪“千里营”须时刻保持警惕!
“关外的皇太极以经在大凌河边集结,同时还有两万蒙古各部的援兵跟随,大凌河鏖战已经不可避免。
“崇祯碍于匪乱,为保证漕运通畅不可能调方楠出关,刘荣嗣希望方楠将兵力沿运河分散布置,严防死守,阻拦小股流贼劫掠阻断运河。”
方楠将书信谨慎的收起,刘黛江放下茶碗说道:锅炉机现状如何,路上“小汐”吵着一定要看下。
“在煅造坊,刘黛汐看到由蒸汽机带动的锻锤,在“铛铛”的击打铁料,感到十分惊奇,瞪着大眼睛上瞅瞅,下看看,目光中充满惊讶的神色!
刘黛汐远远的围着蒸汽机转了两圈,最后由于锻坊温度高,噪音太大,才走出了煅造间。
刘黛江兄妹并未在工坊停留太久,下午便蹬船回京。
“临行时”方楠又对刘黛汐做了一次亲吻的表情,小兰捧着画轴小心的跟在刘黛汐身后上船,回头向方楠做了一个鬼脸,用手指轻刮几下脸颊,嘲讽了一下方楠的无耻表情。
方楠顺便给了小月芽一个飞吻,小月芽的圆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如同一只煮熟的大虾,躬着身头也不敢回,加快脚步跑上了船。
方楠心想:这小丫头什么都明白呀!看着三人的背影,不由的会心的一笑!
“其实”只有方楠不清楚,如果刘黛汐嫁给方楠,小兰会是陪嫁丫鬟,顺理成章的会成为方楠的侍妾。
“不过方楠却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很多老兄弟们都没有成家,他即使成婚也没有纳妾的打算。
清晨,小豆子飞快的跑到训练场,爬上高台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方楠:黄骅岛刚刚传来的建奴最新动态!
自从方楠在觉华岛上建立了商栈,便雇佣往来于建奴和商栈的商贩,或沿海的渔民,收集建奴的情报,然后通过海路传回工坊。
即使方楠历史学的很差,他也是知道最后是由建奴取替了大明,因此方楠对建奴的动态十分关注。
“书信上话语不多,只有寥寥数字“七月二七”皇太极率军出征大凌河。
方楠对大凌河战役并不清楚,只是知道明军与建奴每进行一次会战,大明便会孱弱一分。
而在历史上“在此战过后明朝对后金再无力进攻,只能进行战略防御。”
方楠心中想的是“千里营”实力虽小,无力改变战役的结果,若是奉调出关,方楠准备也不会让皇太极舒服的嬴得这场战役。
而此时,在辽西平原上万马奔腾汇聚,大凌河战役的帷幕正在缓缓的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