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春节快乐!
九月十二日,张春率领“永平”两部车营一万两千余人东出山海关,历时四天抵达锦州。
首先走入辽东众将视野的是两千名身着环臂铁甲的骑兵,其后是由四百辆偏厢车,和三百辆淄重车组成的行军队列,布满了蜿蜒的官道,延绵十余里伸展到远方,一眼望不到边际。
孙承宗率领辽东众将在锦州城南门外列队迎接,吴襄看到眼前的情景,撇了撇嘴酸流流的说道:大明装备最好的两个车营终于出关了,这可是皇上自掏腰包打造的部队,气势上果然不同凡响啊!
张春身着一件山纹甲,外罩大红色的罩袍站在一辆望车上,一杆两丈高的大旗矗立在身后,呼呼啦啦的迎风飘扬。
孙承宗正色对众将说道:张春虽然顽固孤傲,但其尽忠于皇上,勇敢果断,不失为一名良将,部下士卒大多数都参加过,收复永平四城的战役,与建奴多有交手,犹其两部车营配备了众多的火器,火力远胜于登莱营,战力不容小觑。
“装备精良的腾骧四营,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吴襄垮着脸在一边咕哝了一句:那岂不是大明最强的部队?”
杨肇基在一旁呵呵一笑:那可未必!
吴襄笑嘻嘻的向杨肇基一抱拳:差点将杨总兵的定边军忘了,真是罪过!罪过!
“定边军”那可是在大安口外野战斩杀几千建奴的强军!
杨肇基微笑着挥动右手轻摇了两下马鞭:“吴总兵说错了!定边军可当不起!
吴襄疑惑的问道:除了定边军外,难道还会有其它的部队战力更为强悍?杨肇基低声说道:吴总兵过几日便知?
张春的望车在众将几丈外停住,身后的部队驶下官道向东进入早以经划好的营盘。
张春走下望车,向孙承宗深施一礼:有劳老督师前来迎接,惭愧!惭愧!然后向众将又一抱拳。
孙承宗呵呵笑道:圣旨昨天刚到的锦州,张大人将以监军道的身份统率大军解围大凌河城,老夫先行在此拜谢了!
张春忙抱拳还礼,连忙说道:“老督师言重了!”
方楠疑惑的向杨肇基问道:“正月十五”在京城受阅时,永平车营怎么没有参加?
杨肇基微微一笑:“永平车营”早已经远离城镇,在深山中建寨了,当下很多人都无法了解到“永平车营”的实际战力!
杨肇基面上带着一副“你应该懂得的表情”笑着看了方楠一眼,然后轻抬马鞭,指向正在官道上驶过的车队。
“永平车营的偏厢车,长约两丈,观其外露的两个铳窗,车内应该是装备了两部三寸佛郎机,整车长度超出了定边军的偏厢车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还多出了一门火炮。
杨肇基用略带酸味的语气向方楠轻叹了一声:这个阵势,定边军可比不了。
方楠看到每辆战车不但配有佛郎机两门,而且在车外另有步行的鸟铳兵四人,火箭手四人,狼铣兵两人,刀盾手四人。
“这么一算下来每辆偏厢车的编制在二十人左右。
杨肇基指向正滚滚而来的三十辆炮车:看到了吗?
“三十门六斤青铜火炮,定边军只不过才有十门!”
张春换上战马向孙承宗,和各位总兵介绍在官道上经过的车营各部。
历时一个时辰,永平两部车营才陆续驶下官道进入大营。
“这时侯,在锦州城南一里外,出现了一杆三丈高,幅长一丈宽八尺的红色大旗,视力好的将领已经能看到旗上绣篆了一个“方”字。
“大旗之下,一列身着钢甲的部队正向锦州城行来。
阳光映照在这只部队士卒的身上,钢甲反射出片片耀眼的白光,行进中宛若一条银色的丝带在官道上飘动!
各位总兵疑惑地看向孙承宗,
吴襄自言自语的轻声说道:这又是谁的部队?
杨肇基转头向吴襄笑道:漕运总督府的“千里营”这次是同登莱营一同奉调出关,加入了大凌河战场。
清晨,方楠接到段荣的传信,剑锋大队,掷弹兵大队,旗卫大队以经在笔架山码头蹬岸。
由于段荣走的是海路,抵达辽东的速度太快,并且没有携带官防调令,所以在杏山堡前被守军拦住去路。
方楠急忙吩咐小豆子在孙承宗那里,拿到了蓟辽总督的官防印信,赶到杏山堡与部队汇合。
段荣银白色的钢制盾甲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单手擎举大旗的神气十足的小豆子,人高马高宛若一座小山一般。
这个时侯,小豆子用双手前举大旗,在空中摇动了几下,发出冽冽风声,随段荣一同来到路边。
方楠此时早已换上了“千里营”的装束站到了孙承宗的身旁。
很多眼尖的将领发现了方楠的变化,看向方楠的时候,目光中透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眼神!
孙承宗这时才郑重的向众将介绍道:方将军便是千里营的主将。
方楠含笑抱拳与每位总兵一一见礼,表现出了一副“小老弟”的模样,获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在场的总兵们对千里营并不熟悉,而且方楠也很年轻,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但看到孙承宗与方楠十分热络,便也笑脸相迎,抱拳回礼。
孙承宗吩咐守门的士卒,引导“千里营”前往城中的一处仓库驻扎,这时辽东诸将心中都在猜测孙承宗和方楠的关系。
孙承宗凝神指向正要入城的”旗卫大队”说道:这哨士卒的身上杀气很重,翠衫骑兵与之相比都是有所不如!
杨肇基看向一旁的方楠:是啊!上次在大安口,并未见过这哨士卒。
一旁的总兵们闻言一愣,没有想到方楠竟然参加过“大安口战役”同时开始关注“旗卫大队。”
吴石头高举一面绣篆着两把交叉短刀的大旗,挺胸直背一脸冷峻的率领旗卫营向城门行去,身后跟进的士卒头裹红绸,后背插着印有“方”字的背旗,身穿轻型盾甲,肩上斜挎着一杆四尺长的步铳。
很多人都发现在士卒身着的盾甲胸部,拓印一个碗口大的“方”字,每名士卒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坚定和冷漠。
当孙承宗看到“旗卫大队”的一些士卒,脸上和脖颈上有各种形状的疤痕,而且有几名士卒还缺少了半只耳朵。
众将一看便知道,这些士卒曾经上过战场,而且参加过十分激烈的战斗,每个人的手上都有几条人命。
“若非如此,他们也感受不到“旗卫大队”士卒身上流露出的这种气质。”
虽然“旗卫大队”只是在官道上经过,但还是能够感觉到士卒们身上,散发出那种冰冷的杀机。
孙承宗和杨肇基看到旗卫营士卒头上的红绸,便知他们与翠衫骑兵一样都是光头,所以并没有轻视他们。
杨肇基在一旁打趣的说道:方将军这是将哪所监牢劫了,招募了这些像杀人犯一样的士卒!
孙承宗在一旁笑道:这些士卒面带决死之色,让老夫连想到在宁锦之战中,袁崇焕曾经组建的一只两百人的决死营。
孙承宗谓然长叹一声:可惜那支部队没有保存下来!
杨肇基指向在旗卫大队之后的“剑盾大队”对孙承宗说道:这支队伍便是阵斩莽古尔泰一百护卫的“剑盾手”
孙承宗与辽东诸将听到杨肇基的介绍,将目光投向“剑锋大队”所有人都知道,“建奴各旗的旗主都拥有几百人的护卫亲军”,
“白摆牙喇”便是在各旗的亲军中选出,“剑锋大队”阵斩莽古尔泰的一百亲军,与战胜一百白甲护军没什么区别,难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各旗旗主不会将最差的护卫上调给皇太极的护军营,当然也不会将最好的护卫送出,所以白摆喇牙的战力,只相当于各旗旗主护卫的中等水平。
“剑锋大队”这支部队在大安口战役后,便被辽镇诸将所知,但是谁也没有见过。
当“剑锋大队”在官道上经过时,众人才对剑锋营关注起来,这才发现大川率领的这两百骑兵,不但士卒十分粗壮,战马的体形也要超寸普通战马高一头,而且马腿粗壮,马身也壮硕如牛。
孙承宗这是头一次看到用驮马作战的骑兵,“剑锋大队”选用的驮马较之平时见过的驮马还高壮一些,而且战马的身上,披挂的竟然是全身镶铁的马甲。
孙承宗清楚,腾骧四营的重甲骑兵的战马,是优选的大宛良驹,马身上披挂的不过是半身牛皮马甲,而“剑锋大队”的马甲不但紧密地镶嵌着三寸见方的钢板,而且用炮钉与内衬的小牛皮紧紧地贴合在一起。
战马的两只前腿,全部套挂上了半截的钢制护腿,战马的胸前横挂着一面椭圆形的小钢盾,马头也戴上了钢制的护面,只有眼睛和鼻孔留出了孔洞,而且马嘴部打制的略向上翘,最前端型成一个小尖,战马嘴部的钢护套可以随时取下,便于战马吃草饮水,可以说“剑锋大队”已经武装到了战马的牙齿。
而骑在马上的士卒,那种形像却不敢让人恭维。
一个个士卒长的,没有绝对的高度,但却有绝对的宽度和厚度,穿上重型盾甲后,如同一群大狗熊骑在战马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士卒们脸部的肌肉都已经隆起,青筋怒张。
杨肇基在一旁抚掌笑道:方大老板果然是有钱人,方楠在一旁只是嘿嘿的一笑,而众将听到了杨肇基的调侃却是哈哈大笑。
每个总兵具是掌管一镇的首领,心里都能清楚地算出这两百名重甲骑兵的装备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