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汤凤园毕竟不是神仙,没有线索的情况下,怎么找人呢?
只能答应丁家父母,按照人口失踪来立案调查,至于什么时候出结果,她也没办法保证。
丁家父母不依,这可是他们营救火娃的最后希望啊,必须尽快把人找到。
汤凤园不肯答应他们,他们又在那哭天抢地的,跟要死了一样。
最终喜提十日拘留二轮游。
关起来后立马消停了,老两口只能商量着,实在不行的话就找大儿子去要点钱吧,看在钱的份上,说不定龚家宝会帮忙的。
这边汤凤园跟姚栀栀回去吃饭,心态倒是没有受到影响,胃口特好。
不好怎么办呢?不讲理的无赖泼皮那么多,总不能来一个气一回,气出病来没人替。
吃完问了问姚栀栀,丁家老五那边有没有什么线索。
姚栀栀摇头,她跟小丁的妹妹没打过交道,再说这事牵扯到丁火娃对她的伤害案,破系统安静如鸡。
汤凤园不禁叹气:“那孩子要是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过日子还好,要是路上遇到不长眼的把她卖了......哎。”
“妈,他们的事咱们都尽力了,不要想太多。”姚栀栀赶紧宽慰一二。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问心无愧就好。
汤凤园明白,只是觉得那孩子可惜。
没爹没妈的孩子,就是这么无依无靠,可怜啊。
不禁联想到自己儿媳身上,心疼不已,可惜她工作太忙,不得闲,只能隔三差五送点钱啊票的过来。
姚栀栀也没有拒绝,婆婆给就拿着,总不能又让娘家人带孩子,又让娘家人出钱吧。
该收的就收。
十一月,面向成年人的杂志终于筹备得差不多了,目前分几个大的板块,分别是:时政要闻,普法宣传,民生问答,家长里短,以及会心一笑。
前面两个栏目严肃也无趣,主要的卖点在后面三个栏目。
民生问答,这个需要袁主任那边安排宣传部门的人配合,每个月筛选一些百姓来信,刊登上来,一问一答,并报道后续的举措。
家长里短,这个最有意思,姚栀栀有现成的吃瓜系统,每个月总有点鸡飞狗跳的事情,以短篇故事的形式进行刊登。
像赵麦苗那样的事情,就可以单独成篇,写一个新时代女性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
而丁家的闹剧,就可以当成长篇故事连载了。
正好可以呼应一下当期的普法宣传,把严肃的法律条文拆解开,融入日常琐碎的生活之中。
最后,会心一笑这个栏目,会收集一些笑话,趣闻,奇闻轶事,增加一些看点。
第一期不敢印太多,只印了五千份,由袁主任那边的宣传部门跟出版社各自承担一半的成本。
这个姚栀栀就不参与出资了,她的重心还是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杂志上。
快下班的时候她开了个会,最终敲定一下刊名。
目前有几个提议??大众生活,众生百相,烟火人间,百味人生。
最终投票表决,选了大众生活,朴实无华,一目了然。
手抄的样刊送到了袁主任那里,好不好的要等他拍板,如果成了,以后这本杂志就交给小蒋负责。
两天后小王亲自过来了一趟,把样刊交给了姚栀栀:“袁主任说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一下,已经批注出来了。”
姚栀栀看了小王一眼,瓜还是那个瓜,没进展。
蒙在鼓里的小王,也不知道哪天就忽然被意外砸中,世界崩塌,想想怪可怜的。
可是姚栀栀真的不能多事,一个丁火娃就够烦的了,回头王家人也恨上她,那不得烦死了。
只能无视。
召开了两次编辑会议,改了三稿,最终可算是通过了。
发刊日期定在了1975年1月1日,还有个把多月,可以再细化润色一下。
反正这本杂志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承担了袁主任的特殊寄托,所以姚栀栀不担心销量的问题,别让出版社亏钱就行。
下班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有几个红鸡蛋,拿起来问了一声:“三哥,谁家的?”
“姚樱樱生了二胎,曹广元送来的。”姚卫华没打算要,不过扔人家孩子的红蛋不太好,还是留下了。
可是姚栀栀又不打算吃,干脆,送给了毛阿姨,她家孩子都,肯定高兴。
回来也没问三哥,生的是男孩女孩,她不关心,又不是姚桃桃生了。
晚上,三哥再次带着他的皎皎准备出门,姚栀栀看着蹲在他肩上的小白猫,忽然好奇:“三哥,皎皎长得这么快吗?”
这都大了好几圈了。
姚卫华看了眼,小声道:“这家伙喜欢吞吃鬼魂,前阵子死在公园里的那个海院长,冤魂困在公园里出不来,吓哭了好几个小孩呢,我带她过去,一口就给解决了。吃完就大了一圈。”
“那看来你不能把那个女鬼养在它身上了。”姚栀栀没想到这小蛇这么厉害,那女鬼只怕需要敬而远之。
姚卫华笑道:“哪还用我费心,她在女子监狱那边交了一群朋友,早就乐不思蜀了。行了,你快去学习吧,我出去转转,今晚去咱爸那边睡。”
“行,那你注意安全。”姚栀栀没有挽留,小星星今晚也在姥爷那边睡。
这孩子特别喜欢黏着男性长辈,明明跟奶奶生活的时间更长,可他一看到姥爷,立马就不要奶奶了。
姚栀栀乐得有个孩子陪着点爸爸,要不然退休之后的生活多无聊啊,便由着孩子的喜好,睡哪边都行。
至于三条胡同的院子,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目前她没置办家具,而是养了点花花草草,大蒜小葱在院子里,隔三差五过去看一眼,需要的时候掐一点回来,也不至于把院子荒废掉。
夜深人静,毛纺厂那边的角落里,曹广元唉声叹气。
又是个女儿啊,他妈明显不高兴了,还让他去找一个民间郎中,开什么偏方,说什么吃了包生儿子。
他还没想好怎么跟姚樱樱说呢。
至于姚樱樱自己的态度......他拿不准,起码他看不出来她是高兴还是失望。
思来想去,他还是问了一声:“咱妈说有偏方可以生儿子,改天我带你去弄一个回来?”
“不会是想让我吃紫河车吧?告诉你啊,没用。我妈吃过,该生女儿还是女儿。”姚樱樱平静地看着自己男人。
怎么说呢,其实曹广元长得一般,个头也不高,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城里人的身份。
不过这几年相处下来,这个男人还算顾家,她可以凑合往下过。
可是如果曹广元逼她生儿子,那她就得掂量掂量了。
家里又没有公婆搭把手,目前两个孩子已经让她焦头烂额了,她不想再生了。
便直接把话说开了:“生儿生女都是命中注定的,别听你妈胡说。”
“她到底是长辈,你别这样说她。”曹广元有点不高兴,他是疼老婆,可他也疼他妈啊。
再说了,他妈要不是为了姚桃桃带回来的那个野种,也不至于坐牢。
他希望姚樱樱说话客气点。
姚樱樱翻了个白眼:“长辈?广义跟小桃怎么闹成那样的你不知道?我还以为你比广义拎得清呢。我告诉你啊,别逼我,起码等你妈出来了有人带孩子再说。在这之前想都别想。
曹广元不说话了,默默熄灯,睡觉。
生不生的也不是她说了算的,只要两个人同房,撒了种子就有可能开花结果,他不跟她争,怀了自然会生的。
至于紫河车......等他抽空想想办法,弄点去。
*
这三个月来,徐凯郁闷死了。
到手的未婚妻跑了,下落不明。
老丈人也不见了,还成了人人口中“或许是”的嫌疑犯。
气得他这几个月跑货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这不,撞车了,还受了伤,一躺就是好几天。
幸亏只是皮肉伤,骨头没事,出了院,他便继续打听那一家五口的去向。
最后愣是从张天平的同事那里找到了线索,说他准岳父去嶷城养病了。
嶷城?他们老家?
徐凯赶紧联系亲戚的亲戚,帮忙打听一下,最近嶷城那边有没有回去一家五口。
亲戚的亲戚回了电话:“不知道是一家几口,反正制糖厂那边确实有个叫李曼的,钢铁厂来了三个姐妹花,前两天刚跟制糖厂的人换了工作,名字也都对得上,张小花,张小芮,张小蓓。至于那个张天平,医院我都问过了,没有这个病人。”
好吧,那不重要,张小花在就行了。
徐凯说了声谢谢,挂断了电话。
他给医生塞了点好处费,把皮肉伤写成了骨折,让医生建议他请假卧床静养三个月。
第二天就让他妈妈去单位帮他请了假,当天下午便踏上了火车,千里追爱来了。
没办法,谁让他稀罕张小花呢,长得好看,人也温柔,又上了师范,不愁以后寒暑假没人带孩子。
实在是经济实惠得很。
又有他那个泼辣凶悍的大嫂做对比,他越发觉得张小花是千载难逢的好女人,贤妻良母的不二之选。
说什么也要去把人骗回来,跟他结婚生孩子。
结不了婚也没事,先弄个孩子出来就行。
抵达嶷城的时候下着雨,秋雨绵绵,那湿气直往人骨头里钻。
不过这气温还算可以,比起已经下雪的东北来说,就像春天一样。
他脱了军大衣,提着行李,浑身臭汗,高高兴兴地下了火车,一路打听着,去找他的心上人。
路过国营商场的时候,想着不能空手上门啊,便去买了点礼物。
呢子外套一件,桂花酥两盒,发带两根,雪花膏一盒。
最后看着那昂贵的谢馥春香粉,拿起来犹豫了半天,还是放回去了。
没这个必要,又不是文工团的,需要唱歌跳舞啥的,得把自己弄得香香的。
过日子,还是实惠点的好。
他把东西装好,高高兴兴地往制糖厂宿舍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