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Chapter30
于连与艾莎接下新的教学任务,先一步离开了起居室,去外面商谈分工细节。
此前,艾莎负责授课,于连负责考核。
现在两人的分工要换一换,还要添加“铅笔”研究课题,这会先把新课程表排出来。
新课程从三天后开始,明后两天做什么?
依照常规,假期结束返校,总有学生会遭遇摸底考。
凯瑟琳与莉迪亚尚未察觉大考将至,眉飞色舞地结束了第一天的故事会。
把结尾处卡在了《迷情与秘密》的开幕剧情上,这叫四位听众恨不得把人按回椅子上继续说。
一个小时的故事会,班纳特夫妇、简与伊丽莎白作为听众,心态发生了波浪式变化。
刚开始,四人坐好。
努力配合两个小姑娘的演出,尽力表现出鼓励的神情,仿佛在期待凯瑟琳、莉迪亚讲述年市经历。
十分钟后,「嚣张巡逻队沃德VS牛津毕业生D先生」勾起了四人的兴趣,不知不觉地期待下文。
一个小时过去,布兰度提醒众人今日故事会散场。
观众组:???
不!不能这么残忍,哪有听到戏剧的开幕就被叫停的?
别提说好每天就听一个小时。加戏,必须加戏!
班纳特太太立刻争取,“亲爱的布兰度,今天是你们回来的第一个白天。让我们好好聊聊天,别的事留到明天再说。”
“聊天?当然可以。”
布兰度一边答应了班纳特太太,一边看向两个妹妹。
凯瑟琳与莉迪亚兴奋上头,正在为故事会大受欢迎而激动不已。
下一刻,被哥哥轻描淡写地扫了一眼,宛如在七月酷热正午被浇了一缸冰水。
嘶!
急速降温,脑子不发热了,身体没有手舞足蹈的趋势了。
经验教训,历历在目。
姐妹俩不敢违背大魔王的意思。
不说远的,说最近的,布兰度现在是两人的债主。
姐妹俩在年市购物时做了好几次预算,无奈还是超支了。
没办法,看到漂亮帽子,她们像被催眠了一般忍不住去掏英镑。
当时的场面却一度非常尴尬。
付款时发现钱不够,是护卫克劳奇垫付的。
等到年市结束,总计欠布兰度33英镑。
布兰度特意声明不接受现金还款,而要两人用学习绩点来抵扣。
凯瑟琳与莉迪亚对视一眼,看到彼比哭还难看的笑。
这几天被回家讲故事的兴奋感占据了大脑,居然忘了身上背着“沉重债务”。
两人不知道学习绩点如何获得,可以确定与学习有关。离开课桌与书本二十多天,又要重新经受折磨了。
不学?不挣绩点?
那是断了下次出游的机会。
出游是一定要出游的,见识了剑桥年市的热闹,更不甘心一直待在朗博恩重复无甚新意的生活。
这里能有精彩演出吗?
能有各国新商品一饱眼福也好吗?
退一万步说,能有疯鸡大战吗?
朗博恩都没有!
因此,两人只有唯一出路。
莉迪亚:“妈妈,你们聊着,我和凯蒂先回房。”
凯瑟琳:“对,回房看一看书,明天要上课了,我们提前适应一下。”
两人努力挤出笑容,语气却是遮掩不住的悲壮,宛如奔赴一场生死不明的大战。
班纳特太太:“啊?啊!”
姐妹俩不等任何人挽留,立刻小跑离开。
不是书本有多吸引人,而是走得慢一步,她们不够坚定的意志就要动摇了。一旦动摇,倒霉的还是自己,说不好会被加功课量。
布兰度若无其事地坐下,也请发愣的四人坐下。
“母亲说得对,今日适合闲聊。大家怎么都站着,坐吧。”
现场唯有玛丽保持镇定,稳稳地做坐好了。
这一幕在剑桥镇就是日常情景,见怪不怪,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班纳特太太呆若木鸡,她掐了一下手臂上的肉。
“咦?不好了,我脆弱的神经居然不疼了!上帝,这是什么疾病,让人睁着眼睛产生幻觉吗?我居然幻觉莉迪亚与凯瑟琳说要去读书了?”
班纳特先生:“太太,你当然不会疼,因为我们没有共享痛觉。”
班纳特太太:?
班纳特先生:“你掐的是我的肉。我很疼,你应该修剪指甲了。”
这一打岔让古怪气氛散了。
伊丽莎白迫不及待地问:“年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布兰度,你怎么让两只小的喜欢上了学习?”
布兰度一本正经地说,“请允许我不做一个剧透党。我向凯瑟琳与莉迪亚许诺过,把讲年市故事的权力交给她们。随着故事会的进展,你们会慢慢了解发生了哪些趣事。”
她的耐心非常好,连免试剑桥的消息也未透露。
说好的把故事会权力交给凯瑟琳与莉迪亚,就会照做。
也说好了让两个小姑娘用学习绩点还债,就不会允许讨价还价。
当然,故事会不包括沃德案的细节内容。
布兰度没有与同去剑桥镇的五人透露案情细节,从让·杜邦之死到针线书的宝藏是一个字也不提。
她省去具体破案过程,只说了协助破案成功,获得免试资格,明年可以与全家人一起去看船赛。
有的事,知道越多越接近危险,并非每个人都合适触碰危险。
如果有人非要凭本事挖掘出内情,那么欢迎他/她来到世界的另一面。这里充斥险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布兰度眼看四人非常遗憾没能被提前剧透,她不急不缓地继续说:
“有关
第二个问题,凯瑟琳与莉迪亚为什么会改变?我觉得可能是一种良性循环。两人感受过年市的热闹,愿意做好功课上好学,以待下一次出行。”
伊丽莎白疑惑,剑桥年市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布兰度暗道年市威力可大了,尤其是今年,很多人被折腾了。
她不再多提此事,而转向「铅笔」科普计划。
“年市故事会让妹妹们明天继续说。二姐,你们在家中好吗?去隔壁流通图书馆借书了吗?”
伊丽莎白不得不忍住好奇心,说起了借书的情况。
“这些日子家里很好。「幸运流通图书馆」的藏书很多,简与我前后总共借了二十八本,都看完了。明天我们去还书,顺便各自办一张借书卡。使用起来方便些,能有更多的借书份额。”
布兰度顺势递出借阅书目小册子,“我有一个想法,想要邀请三位姐姐一起参与。”
这就对简、伊丽莎白、玛丽说起由五姐妹一起撰写『铅笔』科普书的计划。
计划在明年三四月份定稿。
期间的项目任务包括:资料收集、手工实践与各选感兴趣的部分落笔成稿。最后,最好再进行一场实地考察。
“据我所知,如今欧洲最推崇的铅笔笔芯原材料,是从英格兰西北部坎伯兰郡博罗代尔出产的石墨。
另外,依照剑桥的规定,大学生必须住校,只有圣诞假期才能回家。所以,我想不如全家人在近几个月一起外出走走,最后一站定在博罗代尔。”
布兰度希望能搞一次全家出行。
假设明年六月去参加两校船赛,她可以与班纳特一家在外乱窜的时间只剩七个多月。
“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
玛丽几乎想也没想,表示了坚定支持。
“尝试写科普书,去石墨产区实地观察,我都很想试一试。”
事实上,玛丽不是没有思考就赞同,而是已经思考了两个多星期。
年市期间,她萌生了希望独立赚钱的想法,眼前的科普写作计划来得刚刚好。
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行不行。
玛丽明白合作写书能帮助她少走弯路,而不是让她一个人跌跌撞撞地摸索,这是一个好机会助她入门科普写作。
简、伊丽莎白有些意外,以前玛丽很少与姐妹们一起活动,没想到她最先同意了。
看来二十多天的年市之旅有奇效,让参与其中的人都发生了变化。
“好,加我一个。”
伊丽莎白迅速思考,爽快做出了决定。
她看过不少科普类书籍,但以往没有萌生自己落笔的意识。
布兰度的提议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一缕新奇光束照了进来。
伊丽莎白不在乎写书能赚多少钱,更在意的是科普写作本身能不能带来前所未有的乐趣。
简也点头同意了。“一起写书,一起出游,是很不错的提议。我支持。”
简支持的理由不是为了写作与旅行本身,而更看重一家人团聚的气氛。
这样全家齐聚的日子还有多久?
简尚未渴望结婚,但没有忽略自己21岁,到了适婚年龄。
最近,母亲不再时不时说让女儿们找个好人家嫁了,但听得出来她不是思想突变,而是要择优选择。
母亲认为不必着急,等布兰度去剑桥读书后,能认识更多优质男士介绍给家里的姐妹。
班纳特太太当然不敢提让布兰度主动介绍,但坚信一定能有送上门的机会。
如今,朋友相聚多数会办舞会。
礼尚往来,布兰度一旦请人来朗博恩,可不就是大好的时机到了。
班纳特太太信心十足,只要让女儿们与多金好男人们遇上,她们就会被喜欢。
简明白母亲的小心思,虽有不同看法,但性格使然从未与她争辩。
反正坚持一个原则,最后与谁结婚,必是选择与自己相互喜欢的那个人。
结不结婚,尚且遥远。
等布兰度明年入学,全家能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
因此,简同意了「铅笔计划」。
布兰度不在意姐姐们出于哪种理由同意,只要尝试便能各有所获。又看向班纳特夫妇,等待他们的表态。
班纳特太太有些退缩。她没有写书任务的烦恼,只要决定是否远行。
其实不是很想出门。原因简单,对远处风景的兴趣,抵消不了坐马车出行的劳累。
班纳特先生却做出了决定。
“这个提议不错。我觉得今年的圣诞节可以先去伦敦,与你们舅舅家一起过节。”
班纳特太太把躲懒的话给咽了回去。
圣诞节一起在伦敦过,假如她不去,就是凄惨地一个人留在朗博恩,那太无趣了!
班纳特先生补充说明:“十二月初就要启程,因为你们的「铅笔计划」的手工实践需要去伦敦才能完成,在这里很难买到原材料。”
由于多数时间呆在书房,他对文具了解得多一些。
朗博恩也好,隔壁商业气氛更热闹的麦里屯也好,都不售卖制作铅笔的原材料,只出售成品。
“铅笔的笔杆多是红杉木,铅笔主要由木匠们制作生产。朗博恩与附近村镇没有成规模的木工铺,几户木匠家庭只制作传统家具。
在这里不仅买不到铅笔原料,连制作工具也没有。家里备着的锯子锉刀都不合适,那只能用于修理家具,做不了精细手工活。”
班纳特先生建议:“十一月底之前,你们把能收集到的相关书面资料梳理好。十二月初,前往伦敦开始手工实践部分。
我也不清楚具体该去哪家店购买原材料,但伦敦有各种商铺,总能找到想要的物品。到时候找你们舅舅问问,他做生意,对这方面的情况知道得多。”
布兰度听着班纳特先生的安排。这次他有主动参与进来的意识,这种态度转变
挺不错。
“好,听父亲的建议。明天去流通图书馆,姐姐们先看看有哪些可以借阅的相关书籍报刊。()”
当凯瑟琳与莉迪亚目瞪口呆地迎来摸底考时,布兰度与三位姐姐前去了麦里屯借书。
搜集资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在电子互联网技术出现前,从浩瀚书海撷取目标信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逐本翻阅。
布兰度不参与「铅笔」科普项目的写作部分,但要对市面上的同类科普书籍有全面了解,才能在联系出版商时掌握主动,也一起加入前期搜集中。
「幸运流通图书馆」的藏书不少,询问后却发现没有一本书单独介绍铅笔相关知识。
或在介绍文具的书籍中找“铅笔?()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词条,或是在报刊上找相关性新闻。
从搜集资料的角度来看,它不是好消息,意味着工作量巨大。
从另一方面却是好消息。一旦成书,这会成为少有的「铅笔」专题科普读物。
等凯瑟琳与莉迪亚痛苦地结束了摸底考,考得像是灰头土脸的秃毛小动物,就被告知了新的学习任务。
哐!一个长期任务砸了下来,让她们搞一搞「铅笔」科普读物写作。
别担心学习研究过程无聊,还贴心准备了令人放松的法语故事小课堂。
白天,于连以法语讲述小故事,满足两个小姑娘曾经的听故事期望。
由艾莎负责晚餐后的课程考核,评判学生们能获得几个绩点。
莉迪亚与凯瑟琳惊闻“噩耗”。
她们用于还债的学习绩点,竟然是由严格的艾莎打分给出,那就绝了偷懒的可能性。
完了!
美好的乡村闲散生活彻底远去。
两个小姑娘没有在法语小故事课堂上讨价还价。
她们确实想听美男讲故事,也确实需要赚绩点还债,只能设法逃避「铅笔任务」。
“哥哥,您确定吗?”
莉迪亚哀怨地问,“您瞧瞧我,我哪里能写书了?那是误导别人。”
凯瑟琳疯狂点头,“对对对,这会误导别人,也会耽误姐姐们的任务进度。我们很可能帮不了忙,反而拖了后腿。”
莉迪亚掰着手指头数,“姐姐们都选好了研究的部分。简,负责梳理铅笔的原材料;伊丽莎白想要深入了解铅笔在欧洲各国的不同制作与售卖情况;玛丽撰写铅笔的历史。铅笔的过去、现在与材料构成都有了,我们就不去添乱。”
布兰度:“我很高兴,你们学会了谦虚,但也没必要丧失自信。你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这次写作任务的作用极其重要,是最后的把关人。”
两人不敢置信,异口同声地问:“我们?把关人?凭什么?”
布兰度:“这次的铅笔科普是用亲切对话体的形式展现,它的主要受众是孩子们与受教育不多的女性。
试想一下,如果这本书的成稿让你们读了还想读,是不是意味着它能吸引绝
()大部分人了?”()
让学习态度不积极分子读了还想的知识类书籍,必须是有很多闪光点的。
卍本作者山海十八提醒您最全的《[19世纪]危险迷人“B先生”》尽在[],域名[()]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姐妹俩想了想,不由诚实地点头认同,这个道理非常正确,但哪里不太对劲。
布兰度继续以诚服人,“因此,你们完全可以放心参与,不必担心拖后腿。对于你们能写点什么,我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你们善于发现生活里的趣闻轶事,那就找找与铅笔相关的或惊奇或有趣或浪漫的故事。把这些穿插在书里增添乐趣,让读者们再也不认为读书枯燥。”
姐妹俩再次点头,她们确实擅长发掘此类内容。
布兰度微笑:“好好干。先认真搜集资料,一个半月后就能去伦敦进行手工实践。”
姐妹俩顿时两眼发光。
对哦!怎么把去伦敦的这一段给遗漏了。
不论是不是背负课题任务去伦敦,至少在伦敦呆一个月,这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我们认真做。”
“保证完成任务。”
凯瑟琳与莉迪亚欢欣雀跃地离开了,完全不记得十分钟前是如何愁眉苦脸地进入布兰度的书房。
于连在一旁目睹全过程,把编写好的第一到第三课法语小故事教纲递给布兰度。“请过目。”
没了,更多话就不说了。
今天做一个安静的人,不能再往下说。
说什么?
今天,于连不想夸奖布兰度有着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眼睛,因为这一夸容易把自己埋坑里。
于连代入了一下凯瑟琳与莉迪亚的位置,把写铅笔科普改成写教纲。
布兰度让自己负责写教纲,是发现了自己的哪种优点?
以《法兰西的浓情蜜意》为教材,编写它的教纲需要拆解甜蜜柔情之下的阴谋与欺骗,等于写出一本防骗手册。
所以说,自己擅长揭开甜言蜜语的虚伪表象?
换个角度思考,是否意味着他本就擅长花言巧语、哄骗人心呢?
这见鬼的事实,谁也不准说!
之前就觉得新的教学任务哪里不对劲,原来坑在此处等着。
于连:被戏谑调侃了,但没有证据!
布兰度仔细翻阅,满意地点头。
“教纲很不错,就按这个上课,让两位学生充分认识人性。”
于连:“好的。”
布兰度看到于连的格外沉默,这份沉默里还略带一缕幽怨。
她知道原因,忍住了没有笑,而一本正经地说:
“计划十二月初去伦敦,开始铅笔项目的手工实践部分,您也可以准备起来。
这是您第一次去伦敦,圣诞月必会有几天休假日,您可以自由活动去逛一逛,也是为将来做准备。”
家庭教师毕竟不能作为长期职业。
于连想过一年任期结束后去伦敦找新工作。
他听懂布兰度的言外之意,让他趁空先做一做前期调查,才不至于离职时手忙脚乱。
“谢谢。”
于连诚心道谢。必须承认布兰度作为雇主,除了爱挖坑静静看人跳的恶趣味之外,从行事到性情几乎没有缺点。
等到一年家教任期结束,他换个职位,与布兰度继续共事也不错。
这一刻,于连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
*
时间眨眼就11月25日。
剑桥年市结束了五十天。
这一天,冬雪飞至。
布兰度接到了从剑桥送来的一封信。
是西格·福尔摩斯的信,就三句话:
「十二月,你去伦敦吗?去的话,见面细谈针线活。你定具体地点与时间。」
布兰度看着来信,西格在情报传递方面是谨慎的。是书中宝藏有确切线索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