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我们开个会。我也是要说一些事情,而且要宣布几项任命。”秦明现在已经不得不站出来了,现在已经不是隐藏的时候了。
“苏总现在情况如何,她什么时候回来公司主持大局呀?”有管理层的人问道。
一个人问起,别人也纷纷好奇,“是呀,苏总什么时候回来?”
他们都或多或少知道些苏婉儿的情况,但是具体的都不知道,只是公司这么久一直群龙无首,只有苏子莹代理总裁一职,难免有些人心惶惶。
“也许你们很好奇你们苏总为什么那么久没有出现,我今天来解答一下。那是因为你们苏总好事接近了,她这段时间需要好好休息。你们明白吗?”
秦明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下面任命韩立由会计部调任公关部,任副经理!任命郑源为会计部经理。取消苏子莹代理总裁的职位,正式任命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然后秦明就离开了,留下了整个会议室的人,他们久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秦明的任命一出来,所有人都惊了。
苏子莹成了总裁,那是意味着苏婉儿不会回来了吗?
秦明其实也不想这么做,只是苏子莹一天还是代理总裁,就总有人看不惯她,总觉得代理而已,迟早一天位置还是要交回去,做起事来难免有所掣肘。不过事到如今,秦明没有更好的选择!
秦明这样一宣布,苏子莹就相当于转正了。今后,苏氏集团的龙头就是苏子莹!
“子莹,接下来要靠你的了。”秦明相信苏子莹的能力,相信她不仅在金融投资上眼光独到,在运营管理也不会逊色。
“放心吧,我一定会守好公司的。”苏子莹说道,秦明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况且秦明现在需要非常多的资金。
现在为了收购公司,他还需要招一些海洋探测的工作人员。但是现在开始才招人,时间就很紧急了。
“子冈玉牌,真的那么厉害吗?”苏子莹有些难以置信,毕竟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的她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如果真的存在,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秦明说道。之前他也不相信,不过自己拥有了透视之后,自己就对这些事情就不再怀疑了。
“好了,我现在要赶过去银行了。另外保证公司的资金不要断掉,现在我需要三十亿。”秦明既然要去收购公司,那么钱太少,自己肯定就不会成功的。
秦明驱车赶往江城分行,因为秦明的原因。现在陈行长已经成功的从支行调到分行当行长了,所以现在他的权力又大了很多。
“所以你现在是想要赶紧收购?”陈行长听完之后才知道秦明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刚好他真的知道一个公司破产,急需人来接手。
“江城海航设备制造公司,华夏海洋探测江城分公司?”秦明看着陈行长给自己递过来的资料,因为这家公司他可是如雷贯耳啊。
“这不是国企吗?这可是大公司呀?怎么会,你不会在逗我吧!”秦明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公司他可是从小听到大了。
“华夏海洋探测已经要转型了,所以分公司就不再开设了。现在开盘挂出,大概售价是十八亿左右,前面的海航设备制造一直是为分公司提供设备的。只不过分公司一旦不开,他们也难以支撑下去。”
秦明还是不解的看着陈行长,陈行长没想到自己说了一大堆,秦明却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因为海航设备今年接了华夏探测的六亿制造单子。现在他们转型,这些设备也就不需要制造了,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吧!”秦明现在才明白了一些,怪不得这两家要打包卖出呢。
“那我能不能只买华夏海洋探测江城分公司?”秦明还是想要省点钱,虽然他号称百亿身家,但是他自己明白,这所谓的百亿也只不过是一个估计而已。
自己能拿出来的钱,三十亿都已经算是勉强了。上一次组织押在他那里的一百亿,已经被收回了。
秦明现在才感到了钱是多么的重要,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富豪。实际上他真的嫌钱不够多,自己不花钱而已,一花钱就是几十亿这样子花,想想就可怕。
“那我最快能拥有这个公司是什么时候?”秦明不禁问道,因为现在时间很急,根本就没有多少多余的时间。
“放心吧,有我的帮助,最多两天就能够搞定。”陈行长说道,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眼前的这个男人究竟多厉害。
秦明纠结了一下,不过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马上就拥有。这不现实,两天已经很快了,这还是陈行长在里面打通了很多的关节,否则不可能会那么快的。
“老陈,谢谢了!”秦明有些感谢他,即便知道他不会那么纯粹的帮助自己,但是也是因为他,自己才能够加快速度。否则自己一个医生,就算有点名声,谁又买自己的账呢?
陈行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秦明在感谢自己。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做好事被人感谢的心情,他罕见的笑了一下。
自从自己的身份越来越高,地位也水涨船高之后,他就失去了很多的快乐。
“放心吧,我会加快速度的。”也是因为秦明,自己总算不用当一个支行行长一辈子,他现在才四十出头,他还有大把的前途呢。
随后秦明就跟陈行长去华夏海洋探测江城分公司查看了,毕竟自己还是要到实地检查一下才行。
“咱们公司的账目都是非常的光明的,不过一听说总公司要转型,我们很多的年轻人就已经离职了。”分公司的经理黄惠灵说道,他已经当这个分公司的经理二十多年了,现在公司变成这个样子,他也很惋惜。
“那公司有远洋打捞的能力吗?”现在秦明最关注这个问题,否则他都不会收购这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