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乔大嫂心满意足地搂着一百块钱,说出了某机床铸造厂招工的消息。
曹川眼睛一亮,当工人比当知青好,铸造厂虽然辛苦,但是每月有工资发,还有油粮补贴,去供销社买副食品带的都是自家人的副食本而不是公社大队的。
至于乔大嫂敢骗他,曹川也不担心,乔大嫂有名有姓还住在大院,他去找人一找一个准。
乔大嫂数着白花花的毛票笑得见牙不见眼,要不咋说情报最挣钱呢,她和家属们随意聊的一句话都能挣一百块,比她在大院里东收一分西收一厘,一月就一两块钱挣得多了。
而且她就出一趟门,车票给杨秀丽报销,到地儿还白得一顿乡下席面。
那油汪汪的五花肉馋的她回味无穷。
乔大嫂爱钱,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苛刻,一年到头家里都不见荤腥。
她乐颠颠就要去赶火车,留在屋里的曹川和杨秀丽因着这件喜事儿,在新婚之夜颠鸾倒凤好不快活。
杨秀丽也安心睡下,她想,自己那么懂事,帮了曹川大忙,曹川总不至于还在生气吧。
她没想到,枕边人正在算计着如何离开她,而正是自己亲手递上了离开的法子。
……
远在江城的部队大院里,杨晓翻出家里的袄子秋裤,拆了棉花洗单衣。
秋月渐凉,天儿越来越冷,杨晓也要早点做好过冬的准备。
江城不下雪,温度没有宁城那么冷,但是刺骨的寒风和冻入骨髓的冰意依然会令人瑟瑟发抖,恨不得躲进被窝不出来。
大人们习惯天南地北的差异,孩子们却是头一次。
这不,秋天了,韩大毛还穿着夏天的背心小短裤蹦跶,也怪杨晓没提前预料,本以为这气温就这么高下去了,忽然降温添了份凉爽,而家里除了夏天的衣服就是棉袄,小孩没有秋天穿的薄长袖。
布票要攒到年底做冬衣的,杨晓拆洗好衣服,回屋挑挑拣拣,决定把自己的一件略小的衣服改了让大毛穿。
“韩大毛,过来!”
杨晓朝小孩招招手,大毛撒下小皮球就往杨晓边上凑:“后妈,啥事儿。”
“给你做件长袖,最近天凉了你没察觉到吗?”杨晓展开衣裳在他身上比划。
韩大毛扭了扭身子:“我不要,踢球的时候可热了。”
“站好。”杨晓一巴掌拍过他的小屁股:“冷不冷你说了不算。”
韩大毛撇撇嘴,我的身体我咋就说话不算话了。
“你们在干什么?”
韩建斌提着沾满水泥的训练服回来了,他刚结束训练,手臂上的肌肉鼓鼓囊囊,线条干净流畅。
杨晓忙把大毛挡在身前,指着他大喊:“停,立刻去浴室洗澡。”
韩建斌:又被嫌弃了。
杨晓跟听见了他心里的嘀咕似的翻了个大白眼:“不想被嫌弃就在外面洗完澡再回来。”
“外面水管爆裂停水了。”韩建斌走进浴室。
杨晓转身给他找出待会要换的衣服,使唤大毛送衣服毛巾过去。
“会不会影响到家属区?”
“不会,这边用的是另一条管道。”
杨晓放心了,去厨房给他捣鼓吃的。
男人回来的突然,家里也没备什么好吃的,就剩中午吃剩的俩馒头和一点稀粥,杨晓把粥加热,馒头切片,就要沾点水时,韩大毛哒哒哒跑过来,腆着小脸殷勤地递上俩鸡蛋:“馒头裹上鸡蛋液更好吃。”
废话,她不晓得吗,但是家里吃完了鸡蛋,这两枚是哪冒出来的?
杨晓挑眉:“哪来的?”
韩大毛眉飞色舞地说起他和鲁小皮上午的踢球战绩,如何牛掰地从大孩子手里夺得冠军并且赢了四个鸡蛋。
“鲁小皮兄弟一人一个,我两个,因为他们兄弟合起来进的球都没有我一个人的多。”
韩大毛满满骄傲。
“我们大毛真出息!”杨晓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待会儿的馒头片奖励你多吃两片。”
韩大毛美美地眯起眼睛,得寸进尺:“妈妈,我们今晚吃什么,我可以申请吃豆腐炖肉?”
杨晓心情好,没怼他,馒头片蘸上鸡蛋液,锅里沾点油,刺啦一声开煎:“晚上吃鸡汤面儿。”
“咱们家杀鸡了?”韩大毛惊喜。
“做梦吧你。”杨晓斜睨小孩一眼,“鸡汤是隔壁钱婶子送来的,钱婶子的大女儿回家探亲。”
韩大毛歪头想了想,他的确看到院子的路边停着辆新车:“后妈,你给人家回礼了没啊?”
“要你操心,早就送了一篮子园子的蔬菜过去了,过几天我们家做肉时,再送一碗肉。”
“是这个理儿。”韩大毛点点头,目光有种后妈出息了的感觉。
杨晓咋觉得手痒要揍娃呢:“你闲得慌就给你爸洗衣裳去。”
韩大毛捂着鼻子跑开:“不要,爸爸臭臭。”
小家伙正好撞到一身水汽的韩建斌腿上,他眉宇一跳:“韩大毛你屁股痒了是不是?”
还敢嫌弃爸爸。
韩建斌顺手将他扛起来小孩天旋地转吓得哇哇乱叫:“爸爸,爸爸你饶了我吧!”
“行了,少吓唬他。”杨晓瞪了爷俩一眼,手脚麻利地盛好馒头片,递给他:“我答应大毛说他能多吃两片,作为他赢得足球的奖励。”
杨晓眉眼弯弯,“这馒头裹得鸡蛋液是大毛赢来的。”
韩建斌惊喜地看向双颊通红的小孩儿,朗声夸了句:“好。”
末了皱眉,“家里没鸡蛋吗?我晚上回来的时候从供销社带些。”
“你还有鸡蛋票吗?”杨晓狐疑地看着男人,家里的票券工资都由杨晓保管,这男人还会藏私房钱了!不得了啊!
杨晓的眼神渐渐危险,韩建斌不自在地撇开头:“我找战友借点。”
“得了吧,别人家日子也紧巴巴的呀。”杨晓跑去厨房端粥,“好在老二爱吃辅食了,也用不着天天吃蛋羹,我们撑到下个月就好。”
以前在西坡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养鸡换鸡蛋,杨晓不愁没鸡蛋吃,但是在这里,养鸡鸭都是定量的,母鸡生出来的蛋还不够满足自家吃的。
粮食副食几乎样样东西都要去供销社买,花销比在西坡村时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杨晓:“韩建斌同志,我来这儿也有俩月了,组织上啥时候给我安排工作?”
韩建斌眼神一凝,杨晓登时来气:“这么长时间,你还怀疑我啊!我要真是对面的,马上拐了你俩娃跑,让你哭瞎眼去。”
韩大毛不明所以,挥起小手飞舞:“后妈拐我!我保证听话!”
韩建斌大巴掌印上儿子的屁股:“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
“我们家没这个规矩!”大毛一溜烟儿从男人背上爬下,不服气地瞪他。
“大毛,端着馒头片会屋里吃,看着弟弟点儿。”杨晓摸摸小孩的头发。
韩大毛乖巧照做,上楼前又扭头,睁着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问:“你要和爸爸打架吗?”
杨晓无奈地扯了扯嘴角:“你觉得呢?”
小孩歪了歪脑袋:“我觉得你能赢。”
杨晓扑哧笑了,韩建斌黑着脸赶他:“快走。”
小孩办了个鬼脸,咚咚咚跑了。
杨晓报臂,笑眯眯问:“韩建斌同志,回答我的问题。”
韩建斌闷声:“现在没有合适的工作。”杨晓来的晚,本来她这学历可以在家属区的学校当老师,但是目前学校不确认,育儿院倒是缺,可是韩建斌不想她在家里照顾孩子,工作还是照顾孩子,育儿院里就是个大型托儿所,忙活起来太辛苦了。
杨晓似笑非笑:“暂时信你,但是我告诉你,我等不了多久。”
杨晓转身上楼,韩建斌抿了抿唇,不敢追,也不敢上去抢韩大毛端走的馒头片。
他叹了口气,就着餐桌寡淡无味的稀粥填肚子。
晚上,杨晓做了鸡汤面,不过只做了一碗给大毛和小老二吃,她和韩建斌吃玉米面窝窝头。
看着一边淡黄鸡汤撒上绿色葱花的鸡汤面,闻着空气中扑鼻而来的香气,再看一眼自己面前的窝窝头,韩建斌傻眼:“杨晓同志,你这是区别对待。”
杨晓白了他一眼:“白面贵,家里就靠你一人收入,养俩娃,可不得省着点。”
她故意强调了“一人”。
杨晓就是在逼他,别整那些弯弯绕绕的,赶紧给老娘定了工作。
上午韩建斌说的话她根本就不信。
韩建斌叹了口气,也不说自己的工资了,这女人就是故意的,看来这工作的事儿,还真拖不得。
第二天一早,韩建斌就说晌午不回来吃饭了。
杨晓嗤之以鼻,说的他好像每天都回来吃一样。
不回来正好,杨晓带着韩大毛进厨房,男人不在家,也不啃窝窝头了,洗干净隔壁钱婶子那刚读初中的小儿子送来的竹筒,淘了香米切几片香肠焖灶头里,做了个香喷喷的竹筒饭,吃的韩大毛嚷嚷着下午还做。
而韩建斌呢,回办公室看了杨晓的行踪报告。
厚厚的档案袋里,不光有杨晓在杨家村,宁城求学的经历,还包括她随军后的行踪轨迹,比如去哪里买菜,和谁交谈,晚上爱在大树和家属们唠嗑,详细地差点把她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
韩建斌越看越皱眉。
隔壁桌的赵民骁也越看越迷惑,这老韩让组织查媳妇也就算了,咋这媳妇查的干干净净他还搁这儿皱眉呢?
“老韩,你不会是想换新媳妇,抓现在这个的把柄吧?”
“你这行为可不厚道。”
他这句话引来办公室的其他人的责备。
韩建斌一噎。
媳妇表现地越没问题,他压力越大,毕竟哪个随便跟别人学两句洋文的学生能在家里搞翻译,还看洋文书,他信了杨晓的忽悠才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