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海的一个小农场,凌父步履缓慢走进芦苇棚里,窝在最里侧睡在芦苇铺上的张楠张老头睁开浑浊的眼睛,瞟了他一眼:“老凌啊,队上说什么了?”
凌父拍了拍身上的灰,慢慢坐芦苇垫上,张楠给他倒了一杯水,他挺着脊背细细地喝,身姿端正,仿佛不是处在破旧肮脏的芦苇棚,而是在他干净整洁的办公室里品茶。
“王队长说明天大家都要去外滩参加围垦。”
这里说的外滩不是上海曾被划为租界的黄埔滩,而是一个普通海滩。
围垦是要把海滩荒地变化成良田,工作极为辛苦,凌父他们这些作为下放改造的人,更是在生产第一线,要干最苦最累的活儿,一遍遍踩着淤泥挑大堤,挑大堤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都干不来的活计,凌鸣他们这些老头子没干几天,一个个几乎都爬不起来了。
昨日队长看他们这群老头子实在撑不住,便给他们放了一天假,可以选择留在农场里干活儿。
农场里的活儿也是很重的,但是和挑大堤相比,还算轻省了。
然而他们这群人注定不能轻松,这不才没去一天,就被惦记上了,队里的所有人都要去围垦。
张老头勉强笑道:“偷得浮生半日闲,也不错了。”
凌父叹了口气。
他们这群老家伙,现在也只能苦中作乐,安慰自己了。
只是不知道,有生之年,他还能不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女儿。
凌父摸了摸怀里的信,他下放到这里刚几天,还没来得及和家人通信。
“对了,刚外面有个小姑娘过来找你,长得白净秀气,不会是老凌你女儿吧?我说你出去了。”
不可能。
根据大儿子的信,他们现在应该在宁城。
凌父皱了下眉头:“我出去瞧瞧。”
张楠不甚在意地挥了挥手。
……
农场大门外,韩婷婷努力拨弄着自己的辫子,一边问:“三哥,你看我头发乱吗?我们买的吃的你记得拿出来。”
“没乱。”韩老三一副不太赞同的样子,“婷婷,你打扮得这么好是干啥呢?还给他们送吃的,咱们自己都没啥吃的呢。这些人都是下放的臭老九,一个个住芦苇棚穷得响叮当,你费那心思不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他三哥还说精明,实则也是蠢得很呐。
想要人记恩,就得施恩。
韩婷婷暗暗翻了个白眼,不得不耐心解释:“三哥,他们现在落魄,不代表以后也会落魄,国家会为他们平反的。”
韩老三撇撇嘴:“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凌父肯定是活到那个时候。
韩婷婷翘着嘴角,压抑不住兴奋。
她都想好了,凌父是在农场参加围垦的时候,听说是踩到了什么东西受了伤,她到时候守在凌父旁,第一时间喊人送医院,凌父一定会感恩的。
至于送吃的,不过是她防止梦境出错,提前博得一些好感。
毕竟她二哥失踪的事儿都能变没了,凌父到底能不能按照她梦里发展,还真不好说。
“三哥,有人出来了。”
韩婷婷打了下韩老三的胳膊,让他去一旁藏好。
凌父一出大门就看到张老头所说的小姑娘,白净秀气,唇边溢着一丝甜甜的微笑。
他眉头紧蹙:“小同志你找我?”
韩婷婷羞涩似的撩下耳边的秀发:“对的,伯伯,我是附近村子的人,我看你们今天没去围垦,想着你们今日粮食不够,特意过来给你们送饭。”
要想心想事成,必须先做好准备。
韩婷婷吃过一次亏,这次全打听好了,芦苇棚里住着凌父仨人,其中一个姓张的病歪歪没有去上工,他们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她送饭过来,正好是雪中送炭。
凌父看也没看篮子里的窝窝头和红薯,推过去毫不犹豫道:“谢谢你的好心了,不过老头子们暂时不需要,小同志拿回家去吧。”
说完,他就转身进去了,全不给韩婷婷一丝机会。
韩婷婷忍着火气,怎么会这样,她明明算计好了,这些人参加围垦又累又饿,吃不饱睡不暖,饿了好几天,如果此时有一个好心的姑娘过来送饭,肯定会高兴的。
怎么现实却和她想像的不同?
“清高又不能当饭吃,饿死得了。”韩婷婷生气地跺了跺脚。
韩老三从树林里钻出来,抓住一个窝窝头上嘴啃,含含糊糊道:“不吃不正好便宜了咱们,婷婷,你也吃点吧,折腾了一天饿得慌。”
“吃吃吃,噎不死你。”韩婷婷气闷地扔掉篮子。
凌父看着韩婷婷走远,转过身回到芦苇棚。
张老头抬起眼:“老凌,是你女儿不?”
凌父苦笑:“要是我女儿就好喽,可惜啊不是。”
相反,凌父起了警惕之心。
那姑娘说是住在附近村子,可他却是头一次看到她,在这个粮食短缺的年代,平白无故分粮食,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就是别有算计。
凌父冷哼,他就算是老了,被下放了,可智商没丢。
这些人是在糊弄谁呢。
“别管了,老张,歇会儿明儿要去围垦。”
那些人无论再怎么折腾也没用了,他如今只是一个普通老头。
张楠想到明天的围垦,也没有闲心去想别的了。
芦苇棚里陷入安静。
第二天是参加围垦的日子,农场里的人一大早就起来挑着扁担去上工。
凌父和张楠还有另一个老头,也看到了韩婷婷。
她依旧挽着个篮子,等在去海滩的路上,小脸被风吹得鼻子微红,看到他们出现,上来又想给他们送吃的。
凌父一口没吃,其他几个人也一样,他们不是曾经身居高位,就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人老成精,哪里会看不出韩婷婷的小把戏,逗弄她几句就过去了。
气得韩婷婷阴着脸,对着小树撒气。
韩大毛皱着小眉头嫌弃道:“后妈,姑姑是疯了吗?”
杨晓没想到会这么凑巧,在参观围垦的路上遇见韩婷婷他们,沉吟道:“谁知道呢,你姑姑脑子一向奇葩,咱们离她远点。”
韩大毛转了转眼珠子:“后妈,姑姑肯定是在打什么坏主意,要不我去提醒爷爷们?”
杨晓斜睨他:“爷爷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大米还多。”
杨晓不信那些老人看不出韩婷婷的小心机,韩大毛不过是想去玩罢了。
韩大毛抿了抿唇:“万一他们被骗了呢,后妈,我这也算是做好事。”
“闭嘴,就你小嘴能叭嗒。”
这是她们在上海逗留的第二天,本来杨晓打算带大毛去参观博物馆,可是大早上厂长的小闺女许是因为昨日在人民公园划艇的时候着凉了,突然发高烧,行程便耽搁下来。
厂长夫人委托杨晓给她的亲人送些吃食衣物。
据说,她有一个伯伯下放到这边农场,她来这次带着闺女来,本是要去探望一番的,奈何天意弄人,闺女发烧她腾不出空。
只好委托杨晓了。
东西杨晓看过,不过是些腊肉和厚衣物,但在这个年代,也算扎眼了。
厂长夫人给杨晓照顾过大毛,她也乐意帮她跑这个忙,抱着小包裹领着大毛来到农场,打听张楠在哪里。
不料农场的人说:“张老头?他们去芦苇滩参加围垦了,要晚上才回来。”
回家的火车在下午,杨晓可等不到他们晚上回来,便问了路,带着大毛来到了围垦的芦苇滩上。
杨晓在现代里读过围垦的历史,有一句话她印象深刻,围垦滩涂是从大海里捞出的土地。
密密麻麻的人踩在深陷的淤泥或是刺脚的芦苇根里,矮钎挖土,挑着扁担泥筐,一趟趟走着,没有机械,只有挥洒汗水的人力,场景震撼人心。
“后妈,他们在干嘛?”
“在和老天爷抢土地呢。”杨晓蹲下身子,替他擦了擦烈日下的汗水,“还记得我们来这儿的时候,路过的几个大农场吗?那几些大农场也是像如今这般,一担泥一担泥围出来的。”
大毛惊呼:“好厉害。”
“是呀,真厉害。”
这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围垦滩涂都这么震动,那么当初上海历史上的两次大围垦,又是怎样的浩浩荡荡。
“姑娘,当初的围垦我也参加过。”隔壁路过的汉子停下,露出一口黄牙自豪道:“当年有好几万人参加,我们一共围了差不多十一万亩地,我还是我们队的积极分子!”
“同志辛苦了。”杨晓由衷道,大叔摆摆手,“没啥,这都是为了大家,是光荣的事儿。现在好多了,围垦还有口粮领,当初咱们都是拿着自己的粮票干的,大家都吃不饱,全靠一股子力气撑着,有时候没力气了,一个不注意,栽泥里头,差点没憋死,大家都熬出来了。”
汉子絮叨着,深邃的目光逐渐投向远方,摇摇头,继续上工去了。
杨晓和大毛沉默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这些人,是最可爱的人啊。
过了会儿,大毛道:“后妈,咱们去找张伯伯吧。”
“嗯。”杨晓没有多说什么,摸摸他的小脑袋,“走吧。”
这次找人很顺利,她们沿着长堤走了不久,碰上那个小队的王队长。
“张老头是队里的,就在堤边,我带你过去。”
“老张,你家人来找你了。”
芦苇滩里冒出一个小队,仨老头和一个小闺女,王队长纳闷了:“我咋不记得我队里啥时候多了个女同志。”
韩婷婷吓得叫了一声,张嘴说不出话来。
杨晓对她不感兴趣,没搭理她,问:“张楠伯伯在吗?我是受您侄女之托来找你的。”
张楠饶有兴致地摸摸胡须,看了眼杨晓,再看了眼身旁的凌父,沉吟道:“老凌啊,我说错了,这个才是你闺女吧,瞧瞧那一双眼睛和鼻子,多像。”
啪!韩婷婷手里的扁担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