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户部左侍郎和户部右侍郎两个人,从在户部做郎中开始,就一直明争暗斗。
一开始只是比成绩,比两个人谁办的实事更多,比他们两个人谁更能够做得更好。
后面当面临升迁的时候,两个人就开始了真正的明争暗斗,毕竟两个人资历相当,年纪也相仿,并不能够靠年龄和资历压过另一方,就只能靠两个人各自的本事了。
然而,其实说实话,两个人的本事相差也并不多,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户部右侍郎却生生的压在了户部左侍郎的头上,先他一步升了职,后来在再一次升迁的时候,升为了户部右侍郎,这才有了现在的户部右侍郎,另一位才代替他原来的职位。
虽然说户部右侍郎现在正好卡左侍郎一头,但是户部尚书年纪大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上书致仕,到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很大的可能就是从他们两个中挑选一个人成为户部尚书。
虽然说户部右侍郎的官位更高一等,但是也并不是没有直接提拔左侍郎为尚书的例子在,因此,两个人现在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当中。
不能说一个人赞同,另一个人必须反对,但是其实相差也并不太大了。
而且因为这两个人的明争暗斗,其实户部本身也已经开始了一些拉帮结派的行动,当初去学习暖炕和暖气技术的时候,去的就基本上都是左侍郎那一波的人。还有一些就是中立派。
但是,那个过程中,一些中立派也已经被拉拢了,还有的则是因为同仇敌忾而自发的加入了。
如此一来,左侍郎的人手,其实跟右侍郎也想加无几了,如果他再做出一件比较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打底,其升为尚书的把握就更大了。
学习暖炕并且推荐出去,是要在冬天儿,且到那个时候不只是户部一个部门在进行推举,因此他并没有关心这一点,但是防暑宣传方子却是眼下最热门的,甚至是全国推举都不是不可能。
一对比,两个人自然更加地争夺着这个任务,之前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斗争还没有放在明面上。
毕竟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的话,他们两个人也好撤退,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疑似的方案,因此两个人的争夺在一次直接放在了明面上。
“就算太子殿下不上书,陛下也不可能拖延几天了,看看最近衙门带回来的那些数据,就知道陛下一天是在严格查。如果真的继拖延下去,指不定陛下真的就真正直接发火,让我们拿主意的时间其实也就这两天了,而且太子今天虽然上了书,但是其实法子基本都没有定下来。”
户部右侍郎说完自己的想法,就又对着户部众人解释。
“太子殿下今日上书点上,反倒是替我们解了围。不然的话,我们一直提不出来办法,朝中也就一直没有办法进行,到时候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只怕朝中会将这所有的事情都落在我们物资的头上。现在按照太子的法子来,到时候不管怎样都会有一样,错不在我们身上。”
户部众人仔细一听,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一直扛着拖着的话,肯定可能真的如右侍郎所说,最终所有责任都是户部的。
现在这么想虽然有些不好,但是最起码死道友不死贫道,而且有人在前面吸引一些火力,总比什么都是户部顶上的好。
现在……
总归有人在前面顶着了。
右侍郎话说完以后,又转了话题。
“太子和太子妃的方子里面,也有一些是肯定需要去买的,我们应当掌控好价格,不能让这些在我们记录或者需要购买的时候涨价。不然,户部还是会被批评。”
户部尚书一直笑眯眯的看着一切,并没有多说,只是不时点头。
等这两位吵完了,户部尚书这才开口,“无论如何,太子那里提出了方法,我们就要按照太子的方法做,先做好准备,如果确定采纳,我们才有机会能够借此稳定户部。”
说完这些,尚书又说道,“最终怎么样不确定,但是户部一定不能在这个今晚档口再出什么岔子!”
类似此类的还有许多,有人期待顾墨轩成功,就有人期待他们失败,还有人干脆就请了外面的大夫,想要看一看,顾墨轩今日上书的东西,最后被采纳的可能性有多少。
不过,终究是在天子脚下,如果不是有特别原因或者先前就有合作,请大夫这一点也不是人人都敢做的。
顾墨轩本来想着上完早朝,再去跟江云汐一起研究一下,但是实在是繁忙,便也只能先忙碌这些。
倒是户部右侍郎,后面再去找尚书的时候,尚书慢悠悠的说了一句,“既然朝廷让你们去学了暖炕和暖气,那就要好好学,不要忘了。到时候用到的时候,这也是一份政绩。”
户部右侍郎开始还有些懵,只以为尚书是例行提醒。后来才反应过来,提醒是真提醒,但是也存了点播的意思。
皇帝既然让人去学了,只怕是有什么打算才对,总不会是就为了让他们去学习一下。
现在一直记着暖气和暖炕,等用到的时候做出来,这就是一份无形的政绩。
反之,如果把这些给忘了,到时候真用到了,反而什么都不会,那可就在皇帝和朝中大臣这里出名了。
想通以后,户部右侍郎在做事的时候,就悄悄叫了两个自己的人,其中一个是去学习的,吩咐他们二人,去学习的一定要记住,勤练着点儿。
没去学习的,也要多去套套话,趁着他们对太子不满,将话给套出来,如果能学到其中的技术,那就更好了。
被叫过去的也不傻,见他这么认真吩咐,便都认真听着,心中也隐隐记下这件事,分了一些心神在上面。
就在这种波涛汹涌的时候,皇帝派去调查的人终于有了结果,与此同时,也有其他人得到了相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