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519章 满城素槁!万国默哀!经济之都和政治之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日后。
    京师。
    满城素槁!
    万国默哀!
    就这七日之内,所有的国家,都纷纷选择暂停了自己所有的庆典!
    为老朱的死哀悼!
    为世界少了这么一位伟大的帝王而哀伤!
    皇宫之中。
    老朱的灵堂前!
    朱允熞长跪不起,一连三日,都跪在老朱的灵前,闭目沉思!
    有些事没有发生之前。
    永远无法想象到能够带来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朱允熞本以为自己会很平淡的看待老朱的死亡,毕竟老朱之死,朱允熞早就有预料,而且按理来说,比历史上多活了一年之久,已经算是赚了。
    可真当老朱死后。
    朱允熞才发现,自己其实根本就看不开!
    回顾走来的这一路。
    是老朱在不断搀扶着自己,是老朱一点一点的教导自己如何成为一个皇帝,对于朱允熞来说,这便是世间最为重要的人!
    而现在……老朱没了!
    朱允熞仿佛能看到原本锁定在自己身上的一根弦猛然崩断!
    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无感,萦绕在朱允熞心中!
    让朱允熞觉得,这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没有什么意义!也唯有在看到在自己身后不离不弃的徐妙锦时,方才能感觉到一丝温暖!
    直到这个时候朱允熞才发现。
    原来自己竟然这么孤独!
    身边最为亲近的人,除去徐妙锦之外,便只剩下了老朱!
    所以老朱的离去,给朱允熞的打击前所未有的大!
    “陛下,吃点东西吧。”
    徐妙锦再一次将吃的东西送到朱允熞面前,可朱允熞却依旧没有任何饥饿的感觉。
    尽管此刻,他的身体已经无比虚弱!
    “龙体为上啊!陛下!”
    一旁的秉笔太监简直急得快要跳起来了。
    朱允熞残存的理智让他吃了几口,但这些东西,吃进嘴里,却还是让朱允熞感觉味同嚼蜡。
    就连朱允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看来老朱的死,给他的冲击,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大!
    但回想着老朱临终前的交待。
    回想着这日月山河。
    朱允熞还是站了起来,这大明朝还离不开他!这片山河故土,还需要他!
    “带朕去休息!”
    ……
    又是三日之后。
    朱允熞一直没有再去过灵堂一次,而是在徐妙锦的照料下,不断恢复身体。
    整日说说笑笑。
    仿佛老朱的死已经无法再给朱允熞带来任何冲击。
    但只有朱允熞自己才知道。
    他还是没有办法忘怀。
    明日就是老朱的头七,也将是老朱离开皇宫,被埋入皇陵的日子。
    而这一别。
    便是永久!
    朱允熞思来想去,却还是不敢去看老朱最后一面。
    于是朱允熞将自己关在了屋中。
    打算谁也不见。
    “陛下,海外来信。”
    就在这时,徐妙锦却端着一封书信,送到了朱允熞面前。
    朱允熞面露不耐。
    这个时候,他可没什么心情去看什么信。
    但徐妙锦却说道:“陛下,这是燕王的信。”
    燕王?
    朱棣!
    朱允熞仿佛一下子从梦中惊醒!
    脑袋一下又恢复了清醒!
    抬手将信件打开,却见上面只写着短短的几个字——日月山河还在,莫失莫忘!
    这句话,正是当初朱棣离开时,朱允熞送给他的话。
    如今,却被反过来送给了朱允熞!
    “哈哈哈!还得是朕的四叔!”
    “为朕解开了难关!”
    只要有这片日月山河还在,那么老朱是生是死,又有何妨?
    大明,就是老朱!
    而老朱,就是大明!
    只要朱允熞用心去治理大明,那么老朱便永远没有死!
    因为老朱永远不会被人所遗忘!
    人的死亡,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死亡,而另一种,则是记忆的消亡。
    老朱虽然死了。
    可他依旧活在人们心中!
    “妙锦,明日随朕去送皇爷爷最后一程!”
    朱允熞只感觉自己彻底看开了。
    第二日。
    老朱头七的时候,朱允熞在众人的陪伴下,一同将老朱送入地下皇陵。
    而这里,将是老朱最后的归宿!
    途中,朱允熞表现得一切如常,看不出丝毫悲伤。
    甚至能感觉到朱允熞如释重负。
    可等到朱允熞从皇陵回到皇宫之后,却突然召集群臣百官至奉天殿中。
    不等群臣百官问话。
    朱允熞却先一步说道:“皇爷爷生前曾有一个愿望。”
    “那就是将都城,从金陵迁往北平。”
    “而今,北平已经被划做北直隶,迁都一事,也该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朕需要你们给出一个答案。”
    “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迁都?”
    迁都!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朱允熞在送老朱入皇陵之后,竟然会说起这件事来!
    在场所有的群臣百官不由得都纷纷沉默下来。
    在迁都这件事上。
    谁也不敢说话!更不敢答复!因为这绝对是大明朝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但凡是一点点不对,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会招致所有人的不满!
    要知道,现在京师的人口可不只是一两百万,而是已经到了好几百万的程度!
    无数的百姓靠着京师生活!
    而一旦迁都,那么就意味着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金陵城,地位将要可能一落千丈!
    这对许多金陵城的人而言,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他们或许不敢对朱允熞心生怨恨,但对他们这些朝中的大臣,却绝对是敢的!
    到时候,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一定会被骂的体无完肤!
    甚至严重一点,遇到刺杀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就他们本身而言,从心底来说也不可能愿意迁都,毕竟随着金陵城的发展,他们的宗族势力也已经在金陵城扎下了根!
    到时候,若是一迁都,他们的利益也要遭到损失!
    可问题是……他们更加不敢站出来反对!
    因为这是朱允熞的意思!而且是无比明确的指令!他们站出来反对迁都,那么就是同朱允熞作对!
    谁都知道,前些日子皇帝陛下在老朱灵前跪了三天三夜的事情!
    而迁都乃是老朱生前的愿望。
    现在朱允熞决定迁都,显然和老朱的愿望脱不了关系,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只怕是要把朱允熞往死里得罪!
    而朱允熞,可是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
    一言九鼎!
    无上至尊!
    朱允熞一气之下,说不定连脑袋都给你砍了!
    所以在场的群臣百官也就只能沉默。
    一时间,奉天殿内,鸦雀无声。
    而朱允熞自然也知道在场所有文武百官的想法,说道:“朕知道你们的想法。”
    “迁都,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会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你们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若迁都一事,当真只是皇爷爷一个人的愿望,朕也不会强行迁都。”
    “但迁都北平实乃是为了大明的千秋大业!”
    朱允熞当然不傻。
    不会因为一个老朱曾经的愿望而决定迁都,毕竟现在的金陵城,可不是以前的金陵城了。
    繁华无比。
    已经成了大明境内最大的经济中心。
    但一旦迁都的消息传出去。
    整个金陵城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会破坏掉很多的人饭碗!
    可越是如此,朱允熞就越是要迁都到北平,因为平衡大明南北。
    南方富裕,在朝堂上的势力也极大。
    而北方,虽然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发达得多,富裕得多。
    但相对南方,仍然要落后不少。
    南方不仅有松江府的魔都,更还有大明的京师金陵。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未免显得头重脚轻。
    至于朱允熞打算迁都到北平,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他希望将行政首都和经济上的首都分离开来。
    金陵,作为龙兴之地。
    大明最早工业化的地区,将是永远的经济首都。
    相比之下,魔都则是整个世界的金融中心和大明对外交流的窗口。
    但南边呢?
    南边富庶,却没有多少工业资源,就算京师离得稍微远一些,也根本不用担心无法控制!
    至于再往西的内陆,则根本不在朱允熞的考虑范围之内。
    将京师设定在大明内陆,这几乎就等同于是自绝于世界!
    必须要在靠近出海口的地方!
    所以综合考量之后,朱允熞还是选择了北平,既遵从了老朱生前的愿望,也同时满足了大明的需要。
    可这些话,朱允熞却不好同在场的文武百官说。
    毕竟,现在东北三省都还没有开发,朱允熞又是从哪儿知道这里的工业资源非常丰富的?
    “陛下……”
    最后,还是杨士奇顶着巨大的压力。
    站出来说道:“臣以为,此事应当缓缓而行。”
    “先于北平修建皇宫。”
    “扩大城建。”
    “再慢慢传出风声,一点一点让京师的百姓接受可能要迁都的事实。”
    “而当北平这座都城建设完毕之后。”
    “再进行迁都,京师的百姓也更加能够接受一些!”
    朱允熞点了点头。
    杨士奇的话的确有道理,迁都一事,兹事体大,不能急于一时。
    现在就直接迁都过去。
    只怕金陵城的百姓当真接受不了!
    但如果朱允熞一边修建北平城,还时不时的往北边去住上一段时间。
    在北边处理朝政。
    那么金陵的百姓自然也就知道朱允熞想要迁都的想法!
    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去适应和改变!
    如此一来,应当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事实上,在朱允熞的规划,迁都本身对金陵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因为北平与后世的北平,会有极大的不同。
    事实上,后世的北平,花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将原来的企业迁出首都。
    现在大明不可能再走那样的弯路。
    北平作为行政首都,集中于行政,也仅仅只限于行政。
    而不是将其作为工业中心。
    当然,因为北平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上连东北,下连广大中原地区,西方靠山,南方距海亦不远。
    处于交通枢纽线上,所以,北平的经济是一定会发展起来的。
    但工业企业之类的,从一开始,就可以让其远离北平。
    而不是等北平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费心费力的重新迁移。
    北平本身的经济中心,和皇宫乃至朝廷各部门的办公地点,同样需要分开。
    免得行政办公影响到经济中心的运作。
    后世也发现了这一点,对两者进行分离。
    但那时候,已经很难彻底分开了。
    现在做早期规划,则完全可以避开。
    而金陵,失去了行政首都的功能之后,也可以解开套在身上的枷锁。
    此前金陵不少项目开发,因为要考虑皇宫和各部衙门,都不能进行下去。
    类似的还有各部堂官的出行,上至王公勋贵,下至三四品的官员,因为他们出行,要进行护卫,会阻塞交通。
    这在之前的封建都城,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金陵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但又不得不保障,毕业朝廷重要的文书传递,重要官员出行处理政务,也是不能被耽搁的。
    事实上,就算不迁都北平,皇宫和六部,京师各个衙门,也必须要迁出城市中心区。
    这才能不阻碍城市的发展。
    迁到北京,可以完全重新规划,从一开始,就避免这些问题,自然更好。
    而金陵,没有这种阻碍,经济上彻底自由,也会赢来更大的发展。
    双赢!
    但是,百姓不一定会了解。
    官员们更是本能抵触迁移到异地。
    只是,朱允熞一旦决定,就没有有人能阻拦。
    “着工部,立即着手修建北平皇城!”
    “务必在两年内完工!”
    工部的人自然立刻应了下来,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别说修建区区一座皇宫。
    就算是修建十座,那也是轻轻松松!
    而在朝会后。
    一则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流传在京师的坊间。
    京师的百姓纷纷知道,朝廷可能要迁都的事情!
    一时间,人心惶惶!
    很快,《百姓日报》开始发表文章,稳定人心。
    说明其中的重重好处。
    慢慢地,百姓们也开始接受。
    至少一条,金陵为了保障朝廷各门衙门办公,使得交通经常性阻塞,这是金陵每一个百姓都看在眼里。
    而且,按《百姓日报》上的宣传,朝廷已经做好全面的规划。
    迁走之后,金陵将作为经济之都,走上新的发展路线。
    魔都经济已然起飞,发展势头较金陵还要快得多。
    成为和魔都一样的经济中心,对金陵来说,未必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终于。
    几年后,北平新都建成。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朱允熞正式下令迁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华笼一梦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源宗世纪第一部 鸿蒙塔 燃尽春夜 暴娇老妹误入竹马复仇文学,都别活 风水王吴劫李玄通刘婆子 庶女重生:大人今日断案否? 万古第一婿许无舟秦倾眸 温小姐独美后,偏执靳总悔红了眼 叶风,叶紫灵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白明微风轻尘 白明微风轻尘 遭遇海难,我救了美女上司 请仙人赴死 开局一首诗,震惊儒道大佬 离婚入殓后,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