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5章西楚霸王,新战国时代来临!
夕阳西下,东丶西崤山好似两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在渑池碰头,谷水(涧河)潺潺流经,形成了
一块平缓的卵形盆地,诸侯联军营地设立在周遭,一座座营帐星罗密布,数十万大军屯驻于此。
汉王刘季丶梁王彭越陪在秦王赢斐身边,居高临下的俯瞰着这座盆地,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函谷关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在此会盟,从而让渑池这个地名响彻天下,今日之后,此地将会再度名扬四方,秦丶楚相王,分封天下,何等不可一世。
「听说项羽在会盟后举行了大宴,召集新近分封的诸侯王,你们都去了,有什麽感想?」
「呃呃!」
刘季丶彭越没想到赢斐会问这个,两人都有些狐疑,不知道该说些什麽。
「霸王通告诸王,新楚为西楚,行诸侯之长,号令关东,若有诸侯擅起刀兵者,西楚举大军征讨之。」
「诸侯王们称其为西楚霸王!」
彭越率先出言。
西楚霸王!」
微微一笑,赢斐对这个称号并不感到惊讶。
新楚由东楚丶西楚合并,东楚即吴越之地,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不适合大力开拓,东海郡丶故鄣郡丶会稽郡合民不过百万,反观西楚,淮泗之地一马平川,自古以来便是膏腴沃野,泗水郡丶陈郡丶薛郡至少有三百万人,且新楚国都彭城位于西楚地域,但凡项羽不蠢,绝对会选择侧重于淮泗之地,而非吴越之地。
「西楚重心必然会放在中原,尤其是南阳郡,未尝不会引淮泗之民开垦南阳盆地,汉国愿为秦国分担压力。「
刘季审时度势,及时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梁国也愿为秦国分担压力。」
彭越见后,赶忙附和道。
当今天下,秦丶楚遥遥领先,关东列国多为西楚附庸,他们都是项羽的眼中钉丶肉中刺,就算投靠西楚,那也得西楚愿意接纳他们,梁国就在人家嘴边上,怎麽可能放过他,所以,两人都明智的选择靠向秦国。
「汉王丶梁王有心了。」
看了一眼二人,嬴斐温和道:「日前,函谷关外交战,我秦军俘获楚军三万丶齐军丶赵军两万,缴获兵甲数十万件,二位可有意乎?」
唰!!!』
刘季丶彭越眼中大放光芒,汉军悉数由楚人组成,梁军的基础就是漳水溃败的齐丶赵之兵,这些俘虏对他们来说,那可是一支生力军,不需要耗费多少力气,就能够吸纳同化。
「秦国予汉国三万楚军,甲胄万领,长剑万支,戈矛五万柄;予梁国两万齐赵军,甲胄万领,长剑万支,戈矛五万柄,只是有几个要求。」
「秦王但可直言,我们一定尽力满足。」
刘季丶彭越早已被惊喜』冲昏了头脑,迫不及待的说道。
「孤不要玉,两国于交易之物必须是粮食,汉国可稻付,梁国亦可麦付。」
嬴斐径直提出了要求,这一要求让两王都有些傻眼。
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粮食作物有稻(大米)丶黍(黄米)丶稷/粟(小米)丶麦(小麦丶大麦)丶菽(豆类),真正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是粟,产量高,易储存,稻通常用于酿酒,菽做为辅食,黍既可用于酿酒,又被用做主食,麦则是最不起眼的粮食,一般连黔首都不愿意食用。
「怎麽?不行吗?」
「秦王.」
彭越欲言又止,旁边的刘季狡猾道:「当然可以。」
「那就这麽定了,汉国支付一百万石稻,梁国支付一百万石麦,日后,秦国与两国交易优先用稻丶麦折算。」
「二位可有异议?」
凝视着两王,赢斐补充道。
「没有,没有。」
刘季笑得合不拢嘴,粟跟稻的价钱差了三倍,这笔买卖赚大发了。
「蒯通。」
赢斐轻唤了声。
「汉王,请!」
蒯通伸出右手,在前指引。
「多谢秦王。」
刘季心满意足的跟在蒯通身后离开,他更关心的是三万楚军,还有那些兵甲。
「秦王。」
「我还是一百万粟交易吧。」
目送着刘季远去,彭越有些踌躇的说道。
「梁王是个厚道人呐!」
听到这话,赢斐笑着说了句,陈平等人看向彭越的眼神亲近了许多,像这样明显占便宜的事,刘季巴不得多来几件,彭越反而主动推诿,两相对比,差距之大,令人惊讶。
「麦连牲畜都不愿意吃,秦国能够允许我国以麦交换,实乃仁义尔。」
「我彭越不是见利忘义之人,我能成为梁王多亏了秦国鼎力相助,又怎能在这件事上违背良心。」
彭越义正言辞道,看似粗犷的外表说不出的正直伟岸,光明磊落。
闻言,赢斐对这个游击战鼻祖的好感愈浓,笑着说道:「无妨,秦国要稻麦,自有用处,梁王大可在梁国下诏种植小麦,有多少,秦国要多少。」
梁国疆域大致在后世的豫东,盛产小麦,就像汉国,汉中在后世被誉为陕西的江南水乡,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超800毫米,汉江及其支流形成密集水网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两国之所以没有大量种植麦丶稻,原因几乎相同,麦饭丶稻饭难以下咽,春米费时费力,远不及粟种植简单丶食用方便,这对于秦国来说,完全不是问题,秦国工匠已经在试制新的石磨,用以建立水力磨坊,水力磨坊可以用于春米丶磨面,将会改变小麦丶水稻难以普及的局面。
水稻丶小麦的产量远远超过粟米,它们的价格却连粟米的一半都不到,秦国用二者以物易物,必然会推动汉国丶梁国的农业发展,从而让这两种粮食作物占据主导地位,长此以往,两国将会成为秦国的粮仓,甚至连关东列国都会受到影响,秦国不单单用低价得到大量粮食,还能够间接操纵经济。
「好。」
秦王赢斐的话让彭越深信不疑,没有多说什麽,只是暗自决定回去之后,举国推行种植小麦。
「加上这些人,梁国军队超过了十五万,还不包括地方卫卒丶官吏,这就接近二十万了,梁国口约二百万,相当于十个黔首养活一个,你有想过继续扩大军队,梁国怕是会重蹈大秦覆辙。」
「可是..
,彭越脸色愁苦,梁国境内无险可守,唯一可以依托的只有泗水,东西南三面都被西楚包围,这本来也是从楚人嘴里抢下来的肉,要是不扩军备战,迟早有一天被项羽干碎。
「韩国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四战之地,坚持了数百年,梁国处境与韩国何其相似。」
「为什麽你不想想效仿韩国呢?」
赢斐漫不经心的话引起了彭越的注意。
「秦王的意思是.「
彭越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的少年。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梁国与其组建大军,不如组建强军,弓弩兵辅以精锐,御敌于外。」
「函谷关一战,我大秦收获颇丰,歼灭五千燕国重甲士丶五千齐国技击士,还有关东诸侯上万弓弩兵,梁王想要的话,五十万石麦,拿去。」
大手一挥,赢斐豪爽道。
「多谢秦王。」
彭越喜出望外,连忙行了一礼,五千重甲士丶五千技击士丶一万弓弩兵,梁国有此精锐,何惧西楚!
「时间不早了,未免夜长梦多,梁王还是回国早做准备,孤会命人将一应兵甲装船,通过黄河送抵梁国境内,日后,秦梁往来但可依凭黄河水运。」
眼看黑夜降临,嬴斐下了逐客令。
「好。」
彭越在秦军郎中的陪同下,一并消失在了夜幕中。
「大王今日所为为秦国奠定了东出之基,臣佩服之至。」
目光崇敬,陈平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梁地扼守了河北丶三晋丶齐鲁丶淮泗的通道,距离西楚国都彭城不足百里,相当于横在项羽脖子上的一把刀,梁国不失,西楚不宁。」
「汉国土地广袤,人口稀少,倘若按部就班的经营,怕是十年无法东进,刘季有了三万楚军和这些兵甲,足以组建十馀万汉军,心怀利刃,杀心自起,只要西楚有变,他必然会进攻南阳郡。」
「还有劫掠了临江国的闽越丶瓯越,实力大涨,越人晓勇,冶炼青铜技术高超,不出数年,必然会成为西楚在南方的最大威胁,剑指会稽。」
「临江国三郡疲敝,需要面对的敌人有汉国丶巴国丶衡山国,完全没有精力听从西楚调遣,九江王英布与衡山王吴芮是姻亲关系,又岂会任凭项羽调遣,西楚苦心谋划的南方盟友,荡然无存。」
「你少说了两点。」
嬴斐伸出了两根手指,幽幽道:「韩魏赵齐对项羽的分封已经不满,田荣丶田横兄弟怎麽可能允许齐国被一分为三,燕王韩广一样不可能乖乖听命,齐丶燕起烽火只是时间问题。「
「关东有一个特别的人物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陈其人素有谋略,治军不凡,赵王歇手下还有李左车这等名将,小小张耳,拿什麽挡住他们?」
「关东至多半年,遍地烽火,到那时,西楚管得了哪里?」
「这!」
陈平猛地抬头,有些惊骇的看着秦王赢斐。
「嗯。」
微微点头,嬴斐淡然道:「孤已命黑冰台将渑池会盟诸事转述与田荣丶陈丶韩广,关东不宁,秦国才有足够多的时间休养生息。」
「呼!!!」
深吸了一口气,陈平心情复杂道:「大王算无遗策,平不如也!」
「阿谀奉承之语留待以后再说,这里的事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咸阳看看了。」
嬴斐从郎中手中接过缰绳,翻身上马,朝着函谷关方向驰骋而去。
「驾!!!」
一千秦军轻骑紧随其后,身形消失在了远方。
楚军大营,喧嚣声随着诸侯们的离散逐渐平息,帐内只剩下项羽丶范增。
「我已命人快马加鞭赶回彭城,颁布诏书。」
范增捋了捋长须,侃侃而谈:「故楚王族及义帝亲信一并迁徙往郴县。,「亚父。」
「我想让周殷任左徒,曹咎为司徒丶张佚为司败,项庄为莫敖。」
项籍驱散了些许酒意,一双重瞳闪烁着光芒,说道。
西楚沿用楚国官职,令尹总揽全国政务与军事,相当于中原的「相邦」,然后是大司马/柱国,掌管全国军队,左徒是内政外交核心官职,仅次于令尹,司徒主管民政丶土地与户籍,司败执掌刑狱,莫敖在春秋初期,一度做为楚国军事统帅兼宗族领袖,现在不单单负责宗族事务,还有一定的兵权。
「可。」
范增轻声道。
「军中诸将,锺离昧为左司马丶季布为右司马,虞子期为中军司马,桓楚为连尹,季心为宫厩尹,丁固为郎尹。「
接着,项籍把亲信将领一一安排在重要军职上,左丶右司马是大司马的协官,分别执掌楚左军丶右军,中军司马则掌中军,连尹为主掌兵甲之将,宫厩尹是主管马匹之将,郎尹相当于秦国的郎中令。
「自无不可。」
对此,范增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副听之任之的模样。
「寡人欲拜亚父为太师丶太傅,封列侯,号:历阳。」
项羽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认真表情,以西楚霸王的身份亲自下诏。
「谢王上!」
范增老怀安慰,欣然领受这份恩赏,太师/太傅是楚王及太子的老师,兼有辅政之责,多由德高望重的贵族担任,而列侯已经是诸国最高的爵位了,秦国称彻侯,商鞅曾获此爵位。
同日夜,西楚霸王项羽亲自下诏,封赏有功之臣,吕青丶吕臣丶项伯丶龙且丶陈婴赐爵执珪,锺离昧丶季布丶虞子期等将领赐爵卿,周殷丶曹咎丶张佚丶项庄丶项缠等人赐爵列大夫,封上大夫五十六,五大夫一百二十四,余者不计其数。
PS:楚国中级以上爵位分为五大夫丶上大夫丶列大夫丶卿丶执珪丶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