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29章 风云骤起天地变,浩荡气势震乾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9章风云骤起天地变,浩荡气势震乾坤!
    秦王斐元年,八月,咸阳宫正殿。
    「诸卿。
    「」
    「旬月以来,诸侯王互相攻讦,天下格局一变再变,三齐复为一国,燕国兼并辽东,常山城头变幻大王旗,赵歇这个代王又成了赵王,陈赠与我秦国云中郡之地及三十万黔首,这份礼不可谓不厚。」
    「禹贡九州,我秦国独占雍州之地,汉丶巴丶蜀三国占梁州,西魏丶代丶燕分冀,殷丶赵立兖州之东西,西楚横跨扬丶豫丶徐三州,梁国落于徐州,河南国丶韩国同属豫州,衡山国丶临江国共处荆州,九江国位于扬州,齐国亦独占一州之地(青州),另有新辟之土立国:闽越丶瓯越丶南越。」
    「天下疆土四十九郡,秦占六郡,仅次于西楚,人口五百三十万,冠绝诸侯国。」
    一身玄色王袍的赢斐俯瞰众臣,朗声高喝。
    「臣为大秦贺,为王上贺!」
    左相子婴第一个站出身来,振奋出声。
    「臣为大秦贺,为王上贺!」
    「臣为大秦贺,为王上贺!」
    尉缭丶陈平丶章邯丶冯敬等人齐声附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色,去岁,诸侯联军逼近函谷,秦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这才过去了多长时间,半年而已,天下就已经演变成这个局势。
    「云中郡作何安排?」
    赢斐没有被这番话语吹捧的五迷三道,反而冷静地询问众臣。
    「王上。」
    御史大夫陈平开口道:「三十万黔首从巨鹿丶恒山而来,这两郡都是赵地,六国之民无一不对我秦国有偏见,赵人尤甚,长平血恨仍在,臣以为云中郡官吏人选须得慎重再三。」
    「王上,云中郡荒芜已久,境内城池丶灌溉设施一应鄙陋,要让它完全恢复,恐怕还需少府丶将作少府丶治粟内史丶典农都尉协力,安抚黔首之心与恢复农耕须得同步进行。」
    左相子婴对于云中郡的情况了解颇多,皱着眉头说道。
    满朝官员对于二人的话颇有感触,不得不说,陈平丶子婴之言都是治理云中郡的关键点,毕竟,这其中涉及到一点,那就是赵人对秦国的仇恨,罄竹难书。
    秦国原有的五百万国人乃是150万老秦人与300万关东黔首组成,300万关东黔首分别来自河东丶三川丶南阳等地,这些地方要麽是被秦国统治了很长时间,早已同化,要麽就是与秦亲近之地,唯独三十万赵人不一样,这可是从最富庶的河北被迫迁徙而来。
    「秦法丶秦制已经修改过,不似此前严苛,赵人需要一些时间来接受,等他们习惯了,就会发现秦国比之赵国更加优渥,这一点,孤并不担心。」
    迎着众臣目光,赢斐认真道:「御史大夫与左相之言皆是老成持重话语,秦丶赵百年血仇,云中郡的官吏切不可以老秦人为主,否则,上党故事再现。」
    「唯!!!」
    群臣无不面色肃然,昔日,上党为韩所有,本归秦国,后献与赵,秦丶赵由此爆发了大战,长平之役同样可以被视为上党争夺的延续,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王上。」
    「臣倒是有一个主意。」
    太尉尉缭突然站出身来,瞬间引起了群臣的注意。
    「太尉请讲。」
    赢斐给予了尉缭常人无法匹及的礼遇,态度谦和,未曾摆人君架子。
    「王上此前曾追封武城侯丶副将涉间丶苏角为君,立庙祭祀,为老秦人敬仰。」
    「于赵人而言,赵括不单单是马服君赵奢,且为国而战,精忠不屈,马革裹尸,在他们心中无疑是一个英雄,其妻赵雅,原为赵国公主,赵括身死后,独自抚育幼子,双双而亡,无异于一桩悲哀之事。」
    「臣请王上下诏,追封赵括一家,云中郡立庙,允赵人四时祭祀。」
    ???」
    在场官员丶武将无一不傻眼,秦国追封赵括一家,这操作太秀了。
    「太尉此言大善,国之存亡,非一人力可改,长平一役乃秦丶赵国力之争,我秦国有关中丶巴蜀输送粮草,君臣一心,赵国自上而下腐朽,廉颇之策不宜赵,是以,赵括接任赵军统帅,改守为攻,赵军之败非赵括一人之错,乃是赵国不得已的选择。」
    赢斐从帝榻上起身,缓缓走到殿中央下诏:「拟诏,赵将赵括精忠报国,战死沙场,追封马服君,命云中郡为其立庙,其妻赵雅丶其子赵盘陪祭。」
    「唯!」
    御史连忙将这道诏令誊写在空白帛书上。
    「大王英明!」
    一时间,满殿群臣无不躬身行礼,武将们更是心中崇敬有加,于赵而言,赵括或许是罪臣,可他们都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天下间有几个人面对武安君白起,能做到赵括这样。
    「内务府令。」
    「王上。」
    韩谈不禁出身,恭敬应道。
    「蔺家人尚在陇西,蔺相如之孙蔺俭颇具才能,任云中郡守,赵将庞暖之后庞雎,任云中郡尉,先行从三十万赵人中遴选出三千郡兵。」
    「云中郡荒芜已久,那些个城池丶乡邑早已是残垣断壁,孤看倒不如重新兴建郡城丶县城,由将作少府派遣大匠前往督造新城,置云中丶定襄丶原阳丶北舆丶桢陵丶武皋丶沙陵丶沃野丶怀朔丶武川丶抚冥丶柔玄丶怀荒丶骆县十四县,郡治设在云中城,吸纳两万户,其馀各县吸纳三千户至五千户不等。」
    「十四县的县令悉数从赵人中提拔,县丞丶县尉则从秦国安排,选用关东人士,复耕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先行将云中郡三千郡兵丶4200县卒满员,所需兵甲悉数从武库调拨。」
    目光如炬,赢斐有条不紊的下达诏令,深刻贯彻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神。
    「唯!」
    众臣纷纷表示赞同,三十万赵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之云中郡荒废已久,马匪丶流贼众多,郡兵丶县兵的优先组建恰恰是最好的选择。
    「若卢令丶将作少府,可有异议?」
    「王上。」
    若卢令辛垣洧爽快回道:「无需动用大秦武库,咸阳武库中封存了数十万件兵甲,臣即刻命人拨付长戈三千支丶剑五千柄丶弩千具丶弓两千副,铁甲三百领。」
    「臣即刻安排大匠及匠人前往云中,督造新城,只是要想快速筑城,还需要大量水泥。」
    将作少府墨渊提出了一个问题。
    「少府。」
    赢斐将目光投向了冯敬。
    「少府可以先行供给五万石(1500吨)水泥予云中郡。」
    「我们从典籍中发现云中郡境内的矿产非常丰富,有铁丶粘土丶大理岩丶石灰岩丶高岭土丶花岗岩等等,臣会安排官吏丶匠人前往,在云中郡直接建立作坊,生产制作水泥丶青砖,冶铁制作农具。」
    少府冯敬有条不紊的说道,大理岩丶石灰岩都可以用来烧制水泥,粘土用来烧制青砖,而且,大青山盛产石材,这些都是最佳的建筑材料,少府就地建设作坊,大大的缩减了人力丶物力成本。
    「不错。」
    对于他的回答,赢斐很满意。
    「王上。」
    典农都尉许征接着补充道:「臣已选派了典农校尉,从九原郡丶上郡抽调屯田兵前往开垦良田,先行播种黍,预计在初雪落下之前可以收割,从而确保今岁云中郡的粮食不会出现问题。」
    「治粟内史。」
    「王上。」
    张苍赶紧出声:「去岁,九原郡开垦了四百万亩良田,全部栽种了冬小麦,已经完成收割,得益于灌溉设施完善及施肥及时,亩产达到了1.5石(180斤),加之从关东各地采买的小麦,扩建之后的栎阳仓存储小麦达800万石。」
    「陈仓的稻米达400万石,太仓丶咸阳仓丶霸上仓的粟(小米)丶豆丶黍(黄米)多数调拨出去了,目下,库存粟米只剩下300万石,最多可以拿出六十万石送往云中郡。」
    「嚯!!!」
    一众官员丶武将都瞪大了眼睛,今年的粮食大多还没收割,秦国库中的稻丶
    麦加在一起足有1200万石,着实让人惊叹,他们可知道小麦磨制成粉,制作的面饼好吃又抗饿,稻米就更不用说了,入口软糯,少府店铺出售的稻米几乎都被官员丶爵位者换走了。
    可以说,现在的秦国与列国都不一样,小麦丶稻谷才是真正的上粮,粟丶黍为中粮,豆为下粮,尽管国人们大多栽种的还是粟丶黍丶豆,但军队丶宫中丶官署吃用主要是面食与稻米。
    「不够,一百万石。」
    赢斐伸出了一根手指,丝毫不给张苍拒绝的机会。
    「王上。」
    张苍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只剩下200万石粟米,秦国可是有五百万国人嗷嗷待哺。
    「孤知道你在担心些什麽,国中栽种的粟丶黍都在9月可以收割,赋税至少可以收取一千五百万石,另外,国人们还会补种一茬豆类,同样需要缴纳赋税。」
    「汉中丶南阳丶南郡丶巴蜀等地的稻与中原地区的麦都已经开始收割了,治粟内史署和大司农署可以收购外来的稻丶麦,以填充太仓丶咸阳仓丶霸上仓。」
    「典农都尉署开垦出了三千万亩良田,可得粮食至少千万石,这批粮食同样会进入库中。」
    「一百万石粟米对于30万黔首而言算不上什麽,但是,这些粟米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可以让云中郡重新恢复活力,前套平原能够开垦出来的良田绝不逊色于后套。」
    「只需要度过今年,九原丶云中两郡至少可以为秦国带来每年至少一千万石小麦的赋税,而且,两郡一年至少能产出三千万石小麦,足可供给千万人吃用一年。」
    「有时候,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要局限于一个小地方。」
    瞥了张苍一眼,赢斐意味深长的说道。
    「唯!!!」
    张苍不禁有些汗颜,这一百万石粟米能换来云中郡的发展对秦国确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孤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麽?」
    微微一怔,张苍满是不解的看向赢斐。
    「蜀王丶巴王遣使而来,希望从我国获取一些兵甲,据孤所知,蜀国建立了二十万人的军队,巴国同样扩建了十万巴军,他们的缺口可不只是一丁半点,咸阳武库中那些库存的兵甲至少可以被两国消耗大半。」
    「你说要是让他们用粮食来抵,四百万石稻谷不算多吧。」
    提及此,赢斐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
    「不多,不多。」
    张苍迫不及待的接住话茬,400万石稻谷,这可真是一个大惊喜。
    「扑哧!」
    不知道谁忍不住笑了声,满殿瞬间一片哄笑,所有人都被治粟内史张苍的财迷模样逗笑了。
    「王上。」
    就在这时,水衡都尉陶昺站出身来,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何事?」
    眉头微皱,赢斐还以为是秦国五铢钱出了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国中出现了一种新钱,形制丶重量与青五铢一模一样,据悉是汉国商人带来的。」
    水衡都尉陶昺招了招手,殿中伺候的寺人端着托盘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托盘上放着外圆内方丶青灰色的五铁钱,唯一不同的是上面镌刻的小篆:大汉。
    「看来还是有聪明人的。」
    见状,赢斐淡然道:「汉国相邦萧何才能不俗,这麽快据想到了应对之法,不必理会,汉国卯足劲生产汉五铢,数量一样少得可怜,他们之所以推出汉五铢,无非是不想让国中财富为我大秦牟取。」
    「既然秦国商贾能够接受汉五铢,那便让他们用,就算用了,又如何,不过是杯水车薪。」
    半年多时间,天下诸侯国都已经接受了秦五铁的流通,大量财富源源不断的聚集到秦国,要是西楚发行类似的货币,秦国还需要担心,可刘邦的汉国,地小人少,不值一提。
    「唯!」
    水衡都尉陶昺听后,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众卿若无它事,且自去,左相丶太尉丶御史大夫丶国尉留下。」
    拂了拂手,赢斐淡淡道。
    「唯!
    除了子婴四人,在场其它官员丶武将识趣的离开了咸阳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我在赛博朋克创世纪 丹道尽头我为皇 踹侯府!踩权贵!真千金掉马炸京城 医路坦途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大宋财经周刊 网游:神级骑士,肉身爆星很难吗 春媚芳乡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心声泄露,满朝文武吃不完的瓜 恐怖诸天:我直接拜酆都黑律!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穿成向导,被六个顶级哨兵盯上了 诡道仙途 阴湿渣夫退退退!偏执大佬宠我入骨 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开始 被渣爹抛弃后,首富爸爸宠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