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3章秦国掀起的金融风暴,汉国抄作业!
「治粟内史。」
「孤希望一年之内,秦国陈仓丶栎阳仓的稻谷丶小麦都能堆积如山。
1
深深地看了张苍一眼,赢斐吩咐道。
「唯!!!」
张苍认真的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冯敬。」
接着,赢斐目光投向了少府冯敬,沉声道:「少府需要配合典农都尉,制作农具,还有就是建造水力磨坊丶畜力磨坊,少府从今往后专司制造一事。」
「改中车府为内务府,内务府统管宫廷诸事,置内务府令,三品,秩两千石,中车府令韩谈调任内务府令,上林苑丶白鹿原由内务府管辖。」
「唯!!!」
张苍无奈的应道。
少府本来的职责: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
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丶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早在赢斐下诏取缔商君书禁令,允许国人适时打猎丶捕鱼,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已经名存实亡,水衡都尉专司铸造货币等事宜,斡官丶盐官丶铁官等成为大司农寺下属,又剥夺了少府一大部分职能。
现如今,宫廷之事全部交给了内务府,少府就只剩下庞大的作坊了,用以生产制造器物,不过,光是这一项,少府官吏都有些捉襟见肘,分割宫廷事务对少府而言,确实是一件好事。
「谢王上!」
韩谈眼中满是喜色,中车府令本来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官,等同于七品,他现在成为了内务府令,三品,秩两千石,一下子跻身朝堂重臣之中,还是执掌宫廷事务,明眼人都看得出赢斐对他的信任。
秦王斐元年正月,春耕如火如荼,一场变革在秦国内部悄然发生,官员丶武将俸禄,世爵丶勋爵丶散官食禄,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一律发放五铢钱,少府的店铺开遍了秦国142个县。
「阿母,慢点,小心摔着。」
上郡,雕阴县城大街上,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呼唤着前方脚步越走越快的中年妇人,母子二人来到了少府开设的店铺前,有些忐忑不安。
「二位可是来买粮?」
负责店铺的小吏耐心的询问道。
「是。」
中年妇人小心翼翼的从随身携带的布包中取出三枚银白色的五铢钱,一脸期冀的问道:「能换多少粮食?」
「夫人,您这...」
小吏见后,脸色微变,秦国最新发行的五铁钱优先发放给官员丶爵位者,三枚银五铁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换不了吗?」
看见小吏踌躇的模样,中年妇人眼神逐渐变得黯淡,还以为这些五铢钱只是官府发的无用之物。
「不不不!」
小吏赶忙解释道:「小人只是第一次看见银五铁有些愣住了,敢问夫人的夫君可是爵位者?」
「我阿父是恩骑尉,于函谷关阵亡。」
急匆匆赶来的少年昂首挺胸,自豪道。
「丑夫。」
中年妇人连忙呵斥少年莫要这般无状。
听到这话,小吏肃然起敬,正色道:「夫人,粟米是三十钱一石,您这三枚银五铁相当于三百钱,能买十石粟米,小人看您似乎并不住在县城,这麽多粟米怕是难运回去。」
「真的可以换粮食,十石粟米!」
中年妇人激动不已,眼中隐隐泛起泪水。
她那从军三载的丈夫第一次传回消息却是官府送的阵亡通知,告知她她的丈夫得到了勋爵恩骑尉,一并发放的三枚银五铁便是抚恤金,以此可以到县城购买粮食,每年官府都会发放相同数量的银五铁,持续十年,她本来不相信,无奈家中要断粮了,不得不跋涉十几里来到县城,谁知真的是好消息。
「夫人。」
「我们是官府开设的店铺,随时有粮食售卖。」
「小人建议你先买一石粟米,之后若有需要,再来买就是了。」
小吏耐心的劝说道,一个瘦弱妇人和半大少年,把一石(120斤)粟米带回家已属不易,何况是十石。
「阿母,我们就听他的吧。」
少年感觉得到小吏对她们母子没有坏心思,何况秦法森严,任何人都不敢违背。
「嗯。
中年妇人想了想,点了点头。
「夫人。」
「小人看你们似乎没有携带装粟米的东西,店中有麻布袋子,一个袋子可以装一钧,4个袋子刚好装一石粟米,只需要一钱。」
小吏建议道。
「好。」
中年妇人眼神有些迷离,还未完全相信事实,只是呆木的应声。
「嗯。」
小吏连忙招呼人取出四个浅褐色的苎麻布袋,里面装满了黄色的粟米,递给中年妇人。
「丑夫。」
中年妇人轻唤了声,少年赶忙接过苎麻布袋。
「夫人还要买一些什麽吗?」
「店内有亚麻布丶葛布,亚麻布一匹11钱,葛布一匹30钱。」
这时,小吏殷切的问道。
「那给我来2匹亚麻布丶1匹葛布。」
中年妇人看了看儿子,摇摆不定的眼神变得坚定,说道。
「好。」
小吏连忙将2匹灰白色的亚麻布丶1匹灰黑色的葛布递给她,说道:「1石粟米30钱,2匹亚麻布22钱丶1匹葛布30钱,合计82钱,夫人予我一枚银五铁,我找还夫人18钱即可。」
「嗯。」
中年妇人将一枚银白色的银五铁递给了他。
「夫人请收好。」
小吏连忙将1枚紫红色的铜五铁和8枚青灰色的青五铁找还给她。
「好。」
中年妇人将铜五铁丶青五铁连同那2枚银五铁贴身放好,抱着三匹布,与提着装满粟米的布袋少年走出了少府开设的店铺,来时脚步忐忑,去时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注视着母子二人离去,小吏眼中流露出了羡慕之色,他一年俸禄才12石,折合360钱,恩骑尉的抚恤金一年就是300钱,活着的恩骑尉食禄100石,折合3000
钱。
不过,很快他就没有羡慕的时间了,一个接着一个类似的组合出现在少府开设的店铺中,来人多是阵亡将士家春,捧着崭新的五铁钱前来购买粮食,大多数人选择购买粟米,还有一部分人购买更为廉价的黍(黄米)丶菽(豆类),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这一幕在秦国142个县中上扬,咸阳城中不外如是,不只是少府开设的店铺,商人开设的店铺一样挤满了人,市官吏会为国人讲解拿着五铁钱可以去任何一个店铺购买东西,就这样,秦国五铁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国中普及开来,反而是旧的半两不被接纳,只能在官府兑换五铁钱,方可使用。
一时间,秦国那些持有半两的老秦人丶贵族丶商贾纷纷从官府中兑换五铁钱,水衡都尉署用了一个多月生产出的百万枚青五铁丶十万枚铜五铁及一万枚银五铁在短短几天内兑换一空,秦半两直接回炉制造为青五铁和铜五铁,银五铁做为仅次于黄金的上币,兑换并不多,主要用来发放爵禄丶抚恤金了。
不仅如此,外来的商贾在官府的安排下通过五铁钱购买货物,全都意识到了五铢钱的便利和重要性,纷纷兑换,旬月间,秦国五铢钱逐渐蔓延至关东列国,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关东列国还没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出现,距离秦国最近的汉国已经察觉到了端倪。
三月初,汉国,南郑王宫。
「主公!」
汉国相邦萧何急匆匆的闯进了正殿,打断了正在饮酒做乐的刘邦,日前,戚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让年近半百的刘邦高兴不已,连着举行了多次宴会。
「相邦这是从何而来?」
醉眼朦胧的刘邦打量着萧何,说话都有些口齿不清。
「哎呀!」
「主公,大事不妙。」
「你且看看这东西。」
说话间,萧何取出了几枚外圆内方的钱币,或青黑色,或紫红色,或银白色。
「这是何物?」
刘邦端详着萧何手中的钱币,眼中露出了迷茫之色。
「此物从商贾手中得来,其名五铢钱,秦国用五铢钱替换了秦半两,已经成为了商贾交易的货币。」
「什麽?」
刘邦眼眸瞬间一清,目不转睛的打量着五铢钱。
「主公可还记得始皇帝所做之事,车同轨丶书同文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秦半两施行天下。」
「莫说我汉国丶巴国丶蜀国,纵是关东列国如今依旧沿用秦制,秦半两仍然是最为坚挺的货币。」
「如今,秦国五铁钱已经逐渐取代了秦半两,这就意味着秦国货币拥有了交易天下货物的能力,倘若我汉国货物卖往秦国,换来的是这一堆五铁钱,那汉国岂非被秦国掏空。」
萧何言辞凿凿,语气说不出的沉重,他曾是秦朝的主吏掾,对于秦制推行天下有深刻的认识。
「不好。」
尽管刘邦对于货币的重要性并不太注意,可从萧何的表情中,他意识到了这件事不对劲。
「主公!」
伴随着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响起,汉国上卿张良丶汉中守周苛丶汉中郡丞刘交丶南郑令随何陆续进了王宫正殿,一个个行礼问候道。
「你们也是为了这五铢钱而来?」
看着出现在殿内的众人,刘邦揉了揉眉心,试图驱散酒意,清醒头脑。
「主公。」
「钱能通神,不可不察。」
张良郑重道。
「日前,相邦下令核查五铁钱,汉中全郡都已经有五铁钱流通了,尤其是南郑,贵族丶商贾都有用五铢钱进行交易粮食丶布匹等物。」
汉中守周苛出声补充道。
「正是如此。」
南郑令随何附和道。
「这麽快。」
刘邦还真没想到秦国发行的五铁钱如此迅猛的在汉国推行,造成了这麽大的影响力。
「大兄。」
汉中郡丞刘交开口道:「来自秦国的商贾用五铁钱大肆收购我国稻谷,通过西汉水源源不断的送往关中,汉国黔首庶民储粮多被收购,然后,再用五铁钱购买其它货物,汉国商贾同样支持用五铁钱交易,长此以往,我汉国将会被秦国掏空,秦丶汉若开战,汉国如何与之匹敌?」
「相邦方才说五铢钱是商贾带来的,那应该不只是汉国,关东列国同样受到了影响,他们可有动静。」
刘邦政治目光长远,一下子联想到了其它诸侯国。
「主公。」
萧何补充道:「临近的巴国丶蜀国乃至西楚南阳郡都在用五铁钱,巴王丶蜀王对此并无异议。」
「西楚的南阳郡?那里不是十室九空了吗?」
眉头微皱,刘邦疑惑道。
此前,他率部前往南阳郡时,南阳郡只剩下数万黔首,大多数还跟着他来到了汉中,哪里还有什麽人。
「主公。」
张良解释道:「项羽曾封了吴芮部将梅十万户,吴芮去岁许梅领三千越卒投靠西楚,西楚非但没有驱逐梅,反而给了他实实在在的十万户,合四十万黔首,如今正在丹水一带栖息,看样子项羽是把梅绢当成了抵挡武关秦军的第一道防线。」
「梅鋗!」
刘邦眼中闪烁着异色,心中生出了不少想法。
「主公,当务之急还是要应对五铁钱,臣认为汉国应仿效秦国,发行钱币。」
萧何接着提出了一个建议。
「钱币?我们能做?」
刘邦盯着萧何,有些不相信,秦国有关中沃野,数百万人,汉国区区一郡之地,五十万人,如何与之匹及。
「秦国技艺精湛,五铢钱分为青五铢丶铜五铢丶银五铢,以一比十兑换。」
「我们的匠人只能认出青五铁是由青铜锻造,铜五铁则是赤金锻造,银五铁是白金锻造。」
「汉中郡其它地方并未派人勘探,不过,南郑在秦朝时就有开采黑金(铁)丶赤金(铜)丶灰金(锡)丶白金(银)丶黄金的先例,除了铁矿外,其它矿产产量较少,聊胜于无。」
「工匠可以通过灰金与赤金共同锻造出青铜,同样可以发行类似于秦国的青五铢钱。」
汉中郡丞刘交认真回答道。
「诸位以为如何?」
环视众人,刘邦问道。
「大善!」
萧何丶张良等人纷纷赞同此举,只要发行汉国的五铢钱,就可以将命脉从秦国手中拿回来大部分。
「此事交由相邦与四弟经办。」
刘邦直接下令。
「诺。」
萧何丶刘交接下了这桩差事。
PS:30斤为1钧,4钧为一石,秦朝一匹标准布长八尺,宽二尺五寸(长1.848,米,宽0.57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