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接下来,与会贵族们都无比安静老实而又本分地坐在他们自己的位置上,没人再有胆子在这场会议上当众向台上的凯撒陛下发难。
而曼努埃尔也乐于见到这种场面,所以也没装出什么让与会者畅所欲言的姿态,而是顺着这个势头继续宣读自己今日所颁行的各项革新。
很快,伴随着教堂钟声敲响了整整十下后,与会众人便知晓现在已是上午十点整了。
然而凯撒陛下还是没有任何停止发言的意思,这让许多与会贵族在心底小声埋怨起来,“还没完吗?”
就在他们在心里嘀咕抱怨之时,台上的曼努埃尔陛下振声宣读了一项让他们不禁面露喜色的消息,“……即,自明年起,正式在博斯普鲁斯专制国重建专制国的元老院。”
元老院,这是在每个受过正常史学教育的罗马人眼中都无比耳熟的名词。自从罗马帝国只剩下东部后,这一机构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亡。怎曾想,现在他们的这位年轻凯撒居然打算复兴它。一时间,台下逐渐充斥了快活而又激动的空气,许多贵族甚至当场讨论起元老院的可能成员及其将起到的作用。
“朕的话还没说完,”面对这些表现得过分热烈的贵族,曼努埃尔不禁无奈地用右手握拳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木桌,“看着圣父与朕的颜面上,还请列位安静片刻。”
对于凯撒陛下的提醒,不到半分钟,与会者们便很是配合地闭上了他们的嘴巴,方才还显得喧嚣的议会顿时变得犹如教堂晚祷前那般的寂静。
而曼努埃尔见状,也不卖关子或作无意义的停顿而浪费时间,当即径直把博斯普鲁斯元老院的相关规定制度给宣讲出来:
博斯普鲁斯元老院虽然有“元老院”之名,但跟古代的罗马元老院并非相同的,其中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元老”在博斯普鲁斯,仅作为没有实权的名誉头衔存在。而且,博斯普鲁斯元老院并不会拥有古典时代所有的各种“多余权力”;相反,专制国重设的元老院只有立法和行政上建议权,且仅在每季度定期举办一次。至于谁才能履行立法与行政的大权,毫无疑问,只有凯撒曼努埃尔他自己。
此外,元老院成员目前暂定为250人,他们的“元老”头衔必须由凯撒本人授予才能得到承认。这之中占据多数的自然是有着大量资产的贵族领主,但其余则是中下层中的代表人物。当然,具体在元老院内讨论事项时,还是会按财富地位为他们排座,不会出现什么乡绅跟商贾挤在一排长椅上这种超越时代的情况。
而在他宣读完了这份关于博斯普鲁斯元老院的相关决议后,台下再度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这也这曼努埃尔的预料之中,不过这次他并没有喝止他们,只是看着其反应回忆起了跟学者们确定元老院体制时的经过。
事实上在这之前,他也跟熟悉罗马法与罗马史的学者们讨论过将元老院给分为由上层贵族与中下平民代表的两院是否具备可行性。但在经过数月的讨论之后,曼努埃尔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设想。虽然在这时代平等宽容就是种可笑的幻想,但与其让上下层在这种场合也隔离起来,还不如借着传统复古的名号来让缓和国家内部的矛盾。
在他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后,会议现场也安静下来了。很明显,想到凯撒陛下之前让侍卫在现场开枪的行径,大多数人还是成功地冷静下来,转而用一种畏惧居多的眼神看向凯撒曼努埃尔。
对此曼努埃尔陛下一时有些哭笑不得:有必要用这种表情面对他吗他又不是安德罗尼卡一世那种东罗马的波尔布特。
不过他们这种表现也有益于他继续在此施行自己的意志。因此曼努埃尔在这么无奈地感慨一下后,就接着宣读了他今天最后要施行的改革政策:正式重建官僚体制。
虽然先前他就已经建立了简陋的官僚体制,但那在他眼里终究是个被客观条件限制的草台班子。现在资金来源也稳定了,需要的官僚预备役在这几年内也培养得差不多了。今日他要重建的官僚体制,也将不再是先前能比拟的。
于是,他便在在场众贵族们复杂的眼神中,宣读了自己这数月来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成果——
在上层体系上,曼努埃尔按先前那两套《法典》,确定自己的内阁就是专制国国内地位仅次于他的最高。而在内阁之下,则是各个内阁成员所负责的领域部门。
排除掉不能套用官僚体系武官们与情报部门,其余内阁成员都是采用。
首先是有着外务大臣别称的首席秘书一职,尽管负责担任该职位的查士丁尼·赛里斯努斯因故暂时缺席本次会议,但曼努埃尔还是在这里拔高了该职位地位,赋予其辅助凯撒处理全数政务的大权,即将其职权升格为了首席大臣(首相),并按特拉比松传统加上了“大”的前缀(MegasMesazon)。
但作为提升地位的代替,原本归属首席大臣管辖的内政与外交则被拆分给了具体的负责部门。前者的最高官员按传统被称为大书记(Megaslogothetēs),由因故来到特拉比松的塞萨洛尼基老希腊贵族约翰·阿纳格诺斯特斯担任,下辖有由人数大致在五到七人之内的书记们(复数形式:logothétai)组成的书记处(Λογοθεσιον)来辅助处理政务;后者的最高长官则授予外务总管(Logothetestoudromou,直译道路标志者)之名,由曼努埃尔少时一手培养起来的同龄小贵族乔治亚·马纳担任。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大书记抑或是外务总管,他们目前都没有进入内阁的权限。
至于财政部门则和先前提及时一样,陶里斯财政依旧由陶里斯财政大臣伊萨克·阿诺负责。而他则直接统领陶里斯各税区的税官(exaktor),比如作为曼谷普总税官的尼基弗鲁斯·梅阿森诺就直接向阿诺与凯撒陛下负责,而他手下就是税区内的负责各类税款的各类税官。
税官之下则是税吏,税吏一般情况下从当地择优担任,也享有不低的俸金薪资,但他们并不被视为专制国的正式官员,如果收税途中出现过激事件,风险完全由税吏承担。不过税吏如果通过后续一年一度的考核考试,可以晋升为有正式编制的税官。
但税官税吏并非是财政大臣的全部下属。事实上,为了,曼努埃尔还把传统上一些不归属于财政大臣所属的书记给划入其名下,比如代君主经营牧群战马的庄园书记(LogothetesTonAgelon)、别称“水伯爵”/“水总管”(KomēsHydatōn)的水利书记(LogothetēsTōnHydatōn)以及管理国库的国库秘书(Epitoueidikou)等官职就在这次职位转移的范畴之中被交给财政大臣负责。
除了直接负责经济的以上职位之外,像账法书记(epitōnoikeiakōn)等官员也被归为了财政大臣的下级。换言之,这些财政司法领域官员现在也归财政大臣管理,而非司法部门。
至于本都财政大臣,由于目前曼努埃尔还没物色到合适的人选,所以接下来继续搁置。但该职位下辖的官员官吏倒不会有什么空缺,毕竟曼努埃尔又不是东方王朝后世的某个自己病了就连官员任命都不干的摆烂皇帝,自己具体该做什么,他心理还是有数的。
除了这些既定职位外,曼努埃尔还从侍卫长巴达尔斯的兼职机要秘书中拆出了审判、裁决等职能,将其与早已沦为空头衔的司法职位审判指导(Diskaiodotes)捏合起来,揉成了大法官(MegasCancellarius)这一职位,授予给才华出众的乔治·阿米鲁齐斯,让他负责行政方面的司法,并统领一个人数在5人以内的法官法庭来协助他审断公务。而为了让该职位地位配得上其所承担的责任,凯撒陛下也赋予了大法官内阁成员的地位。
地方上,负责城市地方司法的城市法官(EparchosPoleos)也被划入其下辖,与先前确立的市长与通政官二职作为城市内政的最高级地方文职长官,同时他们也是大法官手下的法官法庭成员的唯一来源。
至于为何没把财政行政上的司法给进行统合,自然是因为只有凯撒本人要不留余力地推动中央集权。因此作为君主的曼努埃尔自然要把最高司法权牢牢握在手里,以免出现什么最高法官用他立的法反过来杵逆他的情况。而为了达成此项,曼努埃尔也当场规定了,各类重大刑事民事案件最终的审理结果,必须得经由他本人的签字才能正式生效。
以上,便是行政财政上的责任分划的最后明确。
未等台下贵族回过神来,曼努埃尔继续昭告了他在行政体制上打的最后一块补丁:
由于博斯普鲁斯疆域并不广阔,所以经过严肃讨论后,他就直接将直辖地区按中大城市的分布作为行政区划,即城市辖区,其最高长官就称城市市长,他们直接向宫廷负责;而通政官则负责对城市治理提出建议与督察官吏,向大书记负责;至于各城市的司法,便是向大法官负责。
至此,今日的会议终于在正午时分落下了帷幕。伴随着此次会议的结束,博斯普鲁斯专制国算是正式走上了由官僚机构与地方贵族撑起来的集权道路。
不过在结束前,凯撒陛下麾下的学者和博学的贵族颇有些无奈:这次博斯普鲁斯采用的官职名,很多都是从科穆宁时代乃至马其顿时代挖回来的。就是曼努埃尔本人也不由得在心底吐槽自己改进的官僚体制改革中有一种“缝合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