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184、计划启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燃犀基金用最快的速度办好手续,然后和程少龙签完合同。黄灵那边一直超额养着二十几个财务人员,一听可以派人,立刻选派人手过去。
    舒雨本人也来到深城,正式宣布之前就吊足了大家胃口的投资计划,正式启动。
    而公司的股权结构也一起公布出来,众人哗然,这家美资企业,竟然是舒雨和许然合伙开的。
    “为什么不行呢?中国人在美国开办公司,然后拿美元来中国投资,也一样是外资公司,你也可以这么做。”郁远志面向跟他打听消息的人,很轻松的解释这当中的问题。
    简单来说,你有美元,也可以你行你上。
    你有吗?没有那还bb啥。
    甚至有人去举报,莉莉丝并非外资企业,应该剥夺他们的各项优惠。舒雨听说这个消息,当场笑出声。
    “取消税收优惠,把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还给我,这笔买卖做得。”
    政府一算帐,美国注册的公司,投入的是美元,每年都有外汇收入,能创造就业,关键他们自己还握着一半股份。去去去,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你有本事拿美元来投资,创造外汇收入,我也一样给你所有税收优惠。
    而在公司内部,最轰动的就是投资政策的出台,短短一天时间,舒雨的案头就堆上了数百份的创业计划书。
    就连于总也闻讯而来,想约她见一面。
    舒雨欣然前往,见,必须得见,不见怎么知道他到底陷没陷在南省的房地产泥潭里。
    南省的房地产现在可不是泥潭,而是典型的香饽饽,于飞一见面就感谢舒雨的消息,若是当时他们不找机会进去,现在进去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舒雨笑笑,“房地产大进大出,于总好魄力。”
    于飞笑笑,也没隐瞒,“是朋友在西省联系了几个煤老板出的资,今年n基金也投入了一点。”
    n基金的活动经费靠的是美国政府拔款和一些人权斗士的捐款,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大资金倾斜,而且更加的隐蔽。有敛财的机会,他们也愿意掺一脚。
    舒雨心中一动,说实话,九十年代的煤老板就是拿来坑的。民营资本可以进入影视圈之后,超过大半的影视投资,都是从煤老板那儿拉来的,从调侃的角度来说,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但n基金的下场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舒雨脸上的笑容越发真挚了,看面前的于总也顺眼起来,真是一位好同志啊。
    于飞当然也知道了舒雨和许然是莉莉丝公司股东的身份,心里感慨不已,现在的年轻人脑子真灵活,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知道是不是无意,最关键的事,下意识的被每一个人忽略了,他们没有美元啊。
    能拿出外汇进行投资的,才叫外资企业,能够每年结入外汇的,才是外资企业,和老板是什么国籍无关。
    他甚至知道是谁去举报莉莉丝的,于是想拿这件事,给舒雨卖个好。
    没想到舒雨直接摆手,“不必了,是谁并不重要,身正不怕影子斜。莉莉丝很早便在美国注册,而且拿出真金白银在中国投资,每年结余的外汇更不是假的。谁要是能做得到,大可以效仿嘛。”
    于总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马上就堆出笑脸,“还是舒总大气,我等所不能及啊。”
    “谈不上,没时间跟闲人置气而已,咱们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人,你说是不是。”舒雨顺道捧了一把于飞。
    于总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终于说出他的来意,对于舒雨的投资基金很感兴趣。
    他很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好项目都缺资金,怎么舒雨要把资金浪费在这些费劲的事情上。
    南省的情况难道不值得她投资?
    舒雨心中一跳,知道关键的一环来了。
    “我刚才也说了,房地产是大进大出,借别人的光压了一笔钱在里头,再进去就得另起灶炉。你也知道的,这里头的事太乱了,没有得力的人手,或是亲历亲为,哪里敢往里砸钱。”
    舒雨的基业始终是在莉莉丝,这一点人人都很清楚,她不可能花精力投入到房地产上。
    于飞心思一动,正愁不知如何开口,这下有了计划。
    “现在民间借贷也很繁荣,好些人手里有钱,又没时间去做项目,干脆把钱贷出去,搞不好比自己做项目赚的还要多。”
    舒雨眼皮子一跳,笑道:“于总说的这种,没有法律保障吧。”
    于飞呵呵的笑,“借贷关系是要签合同的,怎么可能没保障。再说也有专门打理这些的机构,按固定点拿利息,什么都不用操心。”
    舒雨也跟着笑,难为对方把高/利/贷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我考虑考虑吧。”
    干脆用了个拖字决。
    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有了民间借贷的土壤,最开始的原因其实是民营企业在银行根本贷不到款,现实的无奈催生了民间借贷。开始的民间借贷其实也没什么,一个出钱一个出比银行要高的利息。
    但时间一长,就有人嗅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高/利/贷随之孕育而生。
    高/利/贷其实就是中间商,一手按比银行高的存款利息吸纳高息存款,一手按比银行贷款利息高的利息放出贷款,坐收中间差价。
    万一要是爆了,他们就直接跑路,留下一堆拿不到存款的老百姓。
    不爆就更好,美滋滋拿着高额差价,躺吃躺喝。
    当然,也随之催生了不放贷,只骗了存款就跑路的骗子。
    于飞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这个,查,一定要查清楚。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于飞从今年开始,借了大量资金,投入到南省的项目里。他自从在舒雨这里套到消息后,开始是拉煤老板入伙,利用管理能力撬动这笔资金,实际上只能赚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大头终究是人家煤老板的。
    开始的时候可以满足他们的胃口,毕竟他们只是管理层,一下子赚到这么多钱,可以说是有了第一桶金。
    但他们满足了吗?显然是不满足的,开始借钱投入,亲戚朋友那点小钱他们还看不上,最后找到高/利/贷也就不稀奇了。
    高额的投入就有高额的回报,虽然回报都在帐面上,但他们喊一声,就能来百八十个接盘的,随时可以落袋为安。可他们讨论几回后,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刚刚的南巡讲话,简直能奠定再涨十年的基础。
    现在抛,怎么可能,甚至还想再加大投入。
    n基金也是看到这种火热的景象,毅然投入资金。用在中国市场上赚到的钱,在中国市场进行活动,想想都美滋滋呢。
    夏明安静的等着舒雨的进一步吩咐,没想到,她只是看完之后,轻笑一声,“就这样吧。”
    “那边于总提了几次,似乎是想再和您见面。”
    “找机会推掉,我答应过员工的事,不能食言。”舒雨一指旁边的创业计划书,堆的都快成一座小山了。
    “有你的吗?”舒雨顺嘴问道。
    夏明摇头,“我对创业没什么兴趣,公司足够大,能够给我施展的平台,没必要去创业。”
    他可是私下里听人说过郁远志的收入的,乖乖咙滴咚,创业就一定能赚到这么多钱吗?而且还旱涝保收,走出去谁不是恭恭敬敬叫一声郁总。
    真要去创业,什么都得从头做起,哪里有在大公司上班体面舒服。
    舒雨笑了笑,“那也很好。”
    创业固然是好,但大家只看得到成功的,却不知道这一个成功的脚底下,可能踩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不成功的案例。
    职场上爬到高位,也一样能享受创业者成功之后的名望和尊重,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翻开计划书,每看完一本,都要在后头留下自己的评语,大部分被直接打回去,只有少数留下,进入第二轮讨论可行性阶段。
    “华而不实,词藻堆砌,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建议重写。”
    “不看好,建议换个想法。”
    “想法是好的,做法全是空谈,建议重新想想,从怎么花钱想起。”
    贺元春负责把打回来的计划书还给员工,第一批递上去的,都是老员工,关系也很不错,不兴偷摸回去哭的那一套,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当着众人的面翻开。
    看到最没文化的那个,被批了一个华而不实的评语,都快把大家给笑尿了。
    特别是贺元春,“我说老李,平时让你写个年终总结,你三天崩不出一百字,最后还是东抄西凑才交上来。这会儿竟然会堆砌词藻了,可以啊。”
    老李哭丧着脸,“我这不是担心自己没文化吗?特意找了大学生帮我写的,让他给我多描一描,显得有文化一点。”
    “本末倒置,舒总要的是商业计划书,你当是写散文诗集呢。”一起来的同事虽然计划书也被打回来了,但也不妨碍他嘲笑别人。
    “切,你也不比我好到什么地方去,我好歹有重写的机会,你的直接就是不看好。”老李伸长脖子看了同事的评语,顿时信心大涨。
    “怎么会这样呢?我以为最多是嫌投资太大,没想到是不看好。这可是现在最热门的产业啊,怎么可能是不看好。”同事完全不敢相信。
    “你想干嘛,反正被打回来了,我看看。”老李抢过来一看,“寻呼机啊,这创业投资,跟莉莉丝差不多了吧,你也太好高骛远了。”
    众人一致评语,公司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钱,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所以才评了一句不看好。
    至于寻呼机的前途,没有人会怀疑,这绝对是未来很多年都会发力的产业之一。
    “我去,你丫的运气真好,竟然说你的想法好,不就是开个旅游公司吗?这算什么创业,骗钱的玩意儿吧。”
    众人推搡着从贺元春的办公室里出去,三个人到了下班时间,结伴出去喝酒。
    “你们真想出去创业啊。”看好寻呼机的老万开口道。
    老李叹了口气,“不是我们想不想,你没发现,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招聘的都是大学生,甚至还有留学生,不是要求英语好,就是要求会这个,懂那个。我们要是现在求职,连贺主任的面都见不着,就已经被打发走了。”
    老张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以后公司是高学历年轻人的天下,没我们什么事了,这个机会不抓住,以后看着一个个小年轻人爬到我们头上,我们得跟小年轻点头哈腰,你们服气吗?”
    老万抽了抽嘴角,“我服气啊,反正我不会走的,除非公司不要我,否则哪怕让我去当个保安我也不走。”
    他写计划书纯粹是凑热闹,想想也知道,谁不知道寻呼机赚钱,还用得着你说。投资这么大,还需要专家和技术,那是普通人能拿来创业的吗?
    莉莉丝的工资高,还给内部价租房,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孩子就在家门口上学,公司给解决的指标,为此每年要给学校捐一笔钱。
    这样的福利,除了以前的国营大厂,现在谁还敢想。
    所以老万才这么说,他心气也没那么大,给年轻人让路有什么稀奇的,人家是大学生,学历高他们一等。给文化人让路,没什么不服气的。
    “再说舒总和许总还不是年轻人,创办公司的时候,舒总刚上大学,你敢说不服气?”
    拿老板当例子举出来,谁敢说不服气。
    老李端起酒杯,“你别一竿子支到老板头上,那是我们能比的?就说公司里的事,我不是不服气,我是怕这个机会不抓住,以后当个普通员工的机会都没有。”
    老万有点害怕,“不至于吧。”
    几千人的厂子,还能容不下他们。
    只有老张是真的不服气,早就有自己干点什么的想法。
    “要是我的计划能行,算咱们仨的怎么样?”老张出主意,把三个人绑在一起,旅游公司是服务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手。
    “行啊,我没意见,要是公司搞不成,我能回来上班就行。”老李和老万异口同声的答应下来。
    “老李的计划书到底是想说什么,要不要重写了。”老万还在调侃他。
    “不写了,我自己都不搞不明白我想干什么。”完全是出于恐惧才写的计划书,既然有人更靠谱,也就随波逐流的答应下来。
    一幕幕或相似,或不同的情形,在公司轮番上演着。
    那头齐俊已经飞到深城,给舒雨负荆请罪。
    “谁能想到那帮龟儿子那么缺德,活生生把我的货给抢了啊。之前跟我称兄道弟,结果翻脸比翻书还快,我不该相信他们的,真的不该啊。”
    舒雨和许然各出十万块,加上他的全部积蓄,全都扔了进去,想一票来个大的,没想到是一票全给坑了进去。
    齐俊越讲越伤心,抱头坐在舒雨对面,号啕大哭起来。听到声音不对的夏明赶紧端着咖啡进来,看到老总没事,这才放下咖啡重新退了回去。
    看了一眼面前的两杯咖啡,齐俊终于止住眼泪,“喝两杯咖啡,我的货也回不来了。”
    “行了,多大的事啊。我们不找你还钱,投资有风险,敢投就敢承担风险。”
    得了一句准话,齐俊终于活了过来,一口干掉一杯咖啡。太好了,难怪女孩子那么爱哭,眼泪果然有用。
    “我们正好有点事,想找个靠谱的人去办,海城你熟的,对吧。”
    舒雨顺便就把认购证的事交给他,三月初开始摇号,摇中了就可以去买新股。也催生了炒作认购证,直接倒卖认购证的地下黑市。
    “我不需要炒认购证,你直接按中签的情况购买就好了。”
    “这个简单。”齐俊因为炒外汇的原因,对金融产品十分熟悉,直接就打了包票。
    等他飞去海城,发现认购证竟然这么赚钱的时候,躲在没人的地方,咬着手指头又哭了一场。他累死累活组织货源的时候,风里来雪里去组织车皮的时候,被人抢了货的时候,舒雨只动动手指头,在安全又舒服的海城买认购证,就比他赚的多了。
    “人和人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吗?”他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想到舒雨一直反对炒外汇,从不踏足其中的时候,终于拿起了电话,“嗯,不炒了,还有多少钱,全部抽出来,是的,有急用。”
    就剩下一万,一万投进去,一万出来,齐俊苦笑,自己折腾这么久,是折腾了些什么呀?
    舒雨终于将计划书推进到第二轮,讨论可行性。
    黄灵最近走到哪儿都有人巴结,虽然以前也是这样,但现在特别明显。
    一是舒雨身份曝光,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区别,就是工人也能理解。二是投资计划正式推动,一旦成功财务人员都是由黄灵派出去的,而且资金也需要黄灵调拔。
    不敢要求黄灵违规操作,至少要保证不会因为得罪她,而让她没事给你拖上几天吧。
    郁远志过来给舒雨汇报工作,看舒雨埋首在一堆计划书当中,失笑道:“公司真的要推动这么大的计划吗?”
    不过幸好有这份计划的存在,公司员工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才能够比较平滑的过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对抗事件,也没因此而让公司蒙受损失。
    明年要筹建集团公司,直接在国内推进莉莉丝的门店,这些大动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恐怕没有人手再去推动投资计划。
    更何况,在他看来,这些想着创业的员工,年纪大了,又没学历,见识也不够,拿钱给他们创业,他反正不看好。
    “这个投资计划不属于莉莉丝,属于燃犀基金。”
    郁远志这才知道,老板名下又多出一个燃犀基金,专门用来投资操作。
    人手都找好了,过几天就来莉莉丝,专门针对这些投资进行讨论。
    郁远志自嘲道:“大家伙都在猜,会交给谁讨论,一顿四处串联,结果全白费。”
    舒雨笑了,“对了,我考虑再调几个人去国外工作,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欧洲那边比较困难,多派几个,美国再派上两个就够了。”舒雨继续说道。
    “好,我明天就把名单送过来,我听说林华提交了计划书,想回国创业是吗?”
    舒雨点头,“是这样的,这个投资计划针对所有员工,流水线上的工人,国外的员工,统统一视同仁。但目前只限于,在中国境内的投资项目。”
    所以国外的员工根本没人参与,但没想到林华会积极的写了计划书寄回来。而且看完所有计划书,他的最为专业,连怎么分阶段花钱都想好了。最关键的是项目,他想回来开超市,站在九二年来说,这绝对是风口上的投资项目。
    燃犀基金的工作人员从京城飞来深城,借用了莉莉丝的会议室讨论工作,舒雨偶尔去旁听一回,尽量让他们先充分讨论出问题,自己再做判定。实在走进死胡同了,她便略提一句帮他们转转思路。
    郁远志送来了五个人的名单,夏明赫然在列,舒雨笑了笑,她的秘书真成了出国预备役。
    “我看没什么问题,你和他们谈话吧,找好交接的人员。”
    “是。”如今的莉莉丝,英文流利的员工可以说是大把抓。还可以综合再考虑一下其他方面,而不像以前,只要会英文便有出头的机会。
    林华很快从欧洲办完手续回国,带着自己存下的外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买房。而且是一次性付款,这一手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
    得知自己的计划得到燃犀基金的支持,林华激动莫名,信誓旦旦自己一定会好好干。他在国外的时候,经常四处观察,特别是看到国内没有的产业,就想能不能搬回国内。
    但大部分都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或是不适合中国的经济水平,只有超市让他觉得,在中国也能生根发展。
    舒雨递上合同,本意是让他先看看,没想到,他直接抓起笔就准备签字。
    “你等等。”舒雨被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情况,看都不看就要签字?
    林华根本不觉得有问题,“我不信别人,还信不过舒总吗?就我这一身肉,卖了也值不了多少钱,您也不值当占我的便宜。”
    舒雨捋了一下他的想法,挠挠头道:“难道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林华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
    “让我想想。”舒雨小懵了一下,很快理解了大家的想法。
    这个年代的人,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合同的看法也很不严肃,至少没拿合同太当一回事。另一方面,合同是舒雨提供的,他们就和林华一样,人家这么大一老板出钱给你创业,还想怎么样,当然就是签啊。
    “但这不行啊。”面对赶来的许然,舒雨解释给他听。
    “创业的事黄了,合同怎么签的,都成了无所谓的事,不存在纠纷。但要是办成了,甚至办成了明星企业,你等着看吧,没有纠纷不打官司,你把名字倒过来写。”
    许然一听急了,“为什么是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必须得让他们明白合同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该怎么执行。”舒雨正色道。
    “好吧。”许然表示这是对的,但仍然纠结于,“为什么是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舒雨直接就让公司开办一个法律培训班,这年头只要肯花钱,别说律师,就是大学教授都能请过来给员工上课。
    至于公司里的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也好,浪费钱也好,舒雨统统不在乎,这种时候,她不介意客串一把刚愎自用的上位者。
    所有递交了计划书的人员强制参加培训班,上课打卡,结束考试,成绩合格才能签合同。当然,有兴趣的员工都可以参加,免费。
    没什么事干的员工,特别是小年轻,都兴冲冲参加,心思也很简单,现在考一个,以后万一创业可以直接拿出来,不用再折腾一遍,这叫把工作做在前头。也有的,只是觉得反正有时间,多学点新知识也好,谁知道哪天能用得上呢,对吧。
    培训班头几天是基础商业法规的讲解,特别是国内刚刚出台的相关法规,接下来几天,则是围绕商业合同进行详解。尤其是舒雨提供的合同样版,什么叫随售权,什么叫同股不叫权,什么叫融资同比例稀释股份。什么是利益输送,违反的是什么法律,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可以说是全方面解释了一遍,最后出卷考试,试卷放入公司档案,永久保存。合格者发培训证书,盖着莉莉丝的大红章,外头没人认,但没关系,燃犀基金认。
    培训过后,第一个来签字的仍是林华,不过这一回他是认认真真把合同看过一遍,有了大半个月的培训知识,再看合同可以说是拔开云雾见真章,终于明白这里头的权利和义务到底是在说什么。
    貌似还可以讨价还价,不如试试,试试的结果,就是合同真的改动了一点点。
    知道合同还可以改动的情况下,无疑给其他人打了一针兴/奋/剂,开始用最大的热情逐字逐句的看合同,找到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想着可不可以修改,该怎么谈判修改。
    谈合同当然不是舒雨出面,自有燃犀基金的工作人员出面。舒雨的要求是,激发员工谈合同的热情,允许小范围的改动。要让员工明白签定合同的意义,也让他们提前了解,什么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以免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上当受骗,就当是提早实战演习。
    有几个项目前景不错,就因为培训班成绩不合格而被筛掉的,又私下找到许然说情。结果许然这回不仅没答应,反而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你们知道创业有多难吗?真以为拿着钞票就能成功?典型的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想要创业成功,不比唐僧取经更轻松,九九八十一难你们当说笑话呢?不谈未来的苦头,未来需要学习的知识,才开始你们就掉链子,连学点保障自身权益的东西都不行,还能指望你们创业?老实回家带孩子吧。”
    怼完人神清气爽去找舒雨邀功,“你看我说的怎么样?”
    舒雨竖起两只手的大拇指,必须点赞。
    这也是舒雨想说的,不过明显许然说出来的效果更好。
    最终第一批投资计划出炉,一共三个人得到签约资格。按舒雨的判定标准,培训班成绩合格,项目有前景,以及创业者自身有想法和能落地的计划,包括创业者以往在公司的表现优良,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那些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就吊而郎当的人,计划书根本到不了舒雨的案头,直接就被郁远志连同业绩考核评分一起退回去。
    连上个班都不行的人,还指望创业,省省吧。
    三个创业者,第一个是林华,他的超市计划得到燃犀基金一千万的投资,可以说是标杆式的项目,不知多少公司内外的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第二个也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议,因为发起项目的人,只是工厂里的一个工人。一个二十八岁的女工,也是最开始进入工厂的老员工,几乎月月拿到最高的加班费,也几乎年年都拿优秀员工。
    中国人有比较好的人人平等的观念,女工的身份倒不是引起争议的关键,关键是她要开火锅店。
    很多人的计划书都围绕着餐饮做文章,毕竟民以食为天嘛。但为什么是火锅店雀屏中选,而不是西餐厅,海鲜馆子呢?
    舒雨都懒得搭理这种问题,“西餐厅没问题,海鲜店也没问题,问题是他们的计划呢?找什么样的主厨,什么风格的装修,开在什么地方,消费水平定在什么档次,统统没想过。连成本都核算不清,这不叫创业,这叫白日梦。”
    反观这位女工,自己就是厨师的女儿,也是地道的蜀人,炒得一手好底料。需要多少钱,客人定位,消费水平,甚至怎么做活动都想好了。
    主打在深城打工的外地人,想念家乡味道,以平价为主,量大便宜适合工友聚餐。
    舒雨在工厂的食堂,亲自看着她炒出一锅底料,加水烫料,围着一桌人,都来品尝打分。做餐饮,说一千道一万,味道最重要。
    价格合适的情况下,味道好,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而火锅的包容性强,不辣的蕃茄锅,鸡汤锅,菌菇锅,微辣的清油锅,重辣的牛油锅,甚至鸳鸯锅,什么选择都有。
    舒雨加了一个建议,配上烧烤,直接将火锅和烧烤两大国民饮食一锅端。
    最重要的一点,女工几年内存了一笔积蓄,愿意全部投入火锅店,而不是仅仅凭着计划书就张嘴让舒雨全投。
    虽然这笔钱不多,总共六千块,但至少代表了她的决心。也因为这笔钱,舒雨跟她签定的合同,是最宽松的,留给她的份额也是最多的。
    这让林华一度后悔不已,早知道这样,他就不该买房。
    第三个创业者是老张的滚轴溜冰场,老李和老万,终究是没陪着他一同创业。他之前想过的旅游公司,在重新做计划的时候被自己给否了。
    最终选择这个项目,当然也是因为他有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年轻人有社交玩乐的需求,也舍得花钱。但正经场地不多,
    他就想找一个正经给年轻人玩的地方,找来找去最后觉得滚轴溜冰场不错。即能锻炼身体,又能玩乐,还能学点溜冰的技术。
    而且他相信,深城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肯定有大把这样的需求。
    于是他越想越觉得靠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全身的干劲都冒出来了。就连培训法律知识这种对他们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很费劲的事,也挺过来了。
    舒雨最看好的是超市,但火锅和滚轴都属于只要亲历亲为,在这个阶段不出意外是不会赔钱的生意,所以也决定投资。
    三份合同签完,财务人员也派驻过去,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
    郁远志是亲眼看着舒雨将钱撒出去,不由得砸嘴,暗道这些人的运气可真好。而陆续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找到郁远志,打听这个投资基金的情况。
    于是郁远志也简略的将信息集中,交给舒雨定夺。
    “不熟悉的人,不了解的项目,我大概率是不会投的。特别是这些我们主导不了,甚至连财务监管都做不到的项目,我是肯定不会投。”舒雨知道很多人把她当成了散财童子,都想看看能不能在她这里占到便宜。
    但是现阶段,她放出燃犀投资基金名声的同时,只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说实话,现阶段可以赚钱的项目太多了,关键不在于项目,而在于这个人靠不靠谱。
    九十年代也几乎是普通人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方式积累财富的最后窗口,等到二千年后,互联网时代来临,那是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高峰。一零年以后,说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翻开履历,不是名校的高材生技术人才,就是曾经在大公司有过光辉经历的高管。
    真正的普通人,村头张大妈,镇上柳翠花,市里王麻子这种,再做生意只能叫糊口,不能再被称为创业,因为几乎没有做大的可能。
    这头办好投资的事,那头齐俊也已经办好所有新股的买入,打电话来邀功的同时,也拐着弯的打听有没有什么好事提点一下他。
    “怎么,你也有项目想做?”舒雨以为他是打听燃犀基金的事,调侃道:“就你那考勤,第一关就过不了。”
    没想到,齐俊根本不是问这个,“你说我炒股票怎么样?”
    外汇不能做,股票总可以吧。
    舒雨真服了气,明明这个年代,身边有这么多的资源,脚踏实地干点实业,他爹还能罩着他,怎么都能发点小财。
    他偏不,完美避过所有能发财的路,一定要走捷径。最后是一无所获,却依然不思悔改,从来不想自己追逐财富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而只是坚定的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
    对于炒股票这件事,舒雨完全没法回答,只能说道:“股票是拿来投资的,不是拿来炒的,抱着长期持有投资的想法,还是可以买一买。”
    像她购入的新股,就会长期持有,过几年会慢慢卖掉一些,全部换成明星股票,同样的长期持有为主。
    齐俊挂掉电话,果然又开始哀叹自己的运气,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做大事,包括那个程少龙,以前算什么,结果舒雨竟然拿钱给他再开一家家电城。
    只有自己,时运不济啊。
    在大西北拍纪录片的亚瑟,完成拍摄回到美国,一边剪片子一边准备天桥风云第二季的拍摄。
    电话里一再保证,这绝对是一部伟大的纪录片。舒雨当然相信,并且大力支持,尽管按他的想法去剪辑,应该还来得及送去各大影展参展。而且参展的经费,公司全额报销。听到这个消息,亚瑟笑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朵根后头去了。
    一个劲称自己一定会拍好天桥风云第二季,并且还准备融入一些新鲜的元素,具体方案已经发邮件,让她查收。
    两个人愉快的聊完,没两天,叶爷爷由路晁陪着,来到深城。
    “你是我的亲孙女,小雨。”叶爷爷手里拿着的是从美国医院寄回来的亲子鉴定书,之前为了案情需要,当事人做了好几份亲子鉴定。
    有叶安和舒家老太太的,也有叶爷爷和舒雨舒雅的,如今结果已经出来,最有力的证明了他们的关系。
    “你还不肯喊我一声爷爷吗?”叶爷爷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爷……爷。”舒雨试探了一下,叶爷爷立刻连着答应好几声。
    他知道,自己没有在孙女们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也没有参与于他们成长的过程,想让他们和自己亲密无间,恐怕很难。但他还是想努力一下,让孙女们更多的接纳他的存在,真正把他当成可以依赖的长辈。
    在亲子鉴定没有出来之前,舒雨没有改姓,也没有急着改掉称呼,其实都是一种防御的心态。他也不敢催,但现在鉴定结果都出来了,他觉得孙女也该放下防御了。
    舒雨这个名字她叫惯了,不想有太大的改动,也给认识又不了解情况的人造成困扰。干脆在名字前头加上一个叶字,改名为叶舒雨。舒雅得知,也决定和妹妹一样,只加姓而保留了以前的姓名。
    至于叶安和舒家老太太的亲子关系,也出了结果,毫无意外的是母女关系。老太太查出重病后,决定放弃治疗,已经出院回家。
    而案子的证据准备充分,已经由检方提起公诉,择日宣判。根据众人推测,很大概率,会是死刑。
    听到这里,舒雨长吁一口气,前世的凶手,今生经历重重波折,才让她伏法,原以为自己会激动莫名,可没想到,竟比自己想像中要平静的多。
    叶爷爷看着舒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都该对自己负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御天楚言 肝出个大器晚成! 长青仙尊 我妈是过气影后[穿越] 只有怪兽可以吗 谈恋爱吗,三缺一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八零娇妻软又辣,禁欲教授心要化 从箭术开始修行 我娘子天下第一 官家天下 从家族宝树苟成万古世家 修仙从分家开始 横推武道:从大嫂和妹妹开始 高中生侦探,我吗? 魔神还债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过河卒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