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35、气功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气功大师确实是免费教徒授功,但是呢,听好了,大师不可能永远留在吴县,人家得将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传遍祖国大地。
    “但是呢,大师心怀慈悲,心系所有愿意跟他学习气功的弟子。怄心沥血研制出无线气功放大锅,这不是普遍的锅,更不是让你们在家里炒菜做饭的锅。这是接受大师气功频率的锅,只要你们练功时,头戴无线气功放大锅,就能接受到远在千里之外大师的传功。”
    如下一片激动的惊呼声,已经有人高叫,“给我来一个,多少钱都要了。”
    被人群裹挟其中的舒雨,看了一眼左边激动得一脸通红的程燕,再看一眼右边明显有被洗脑迹象的舒雅,尴尬的举起一只手挡到眼睛上,这场面真是一言难尽。
    台上大师的首席大弟子仍在深情表白,“大家少安毋躁,大师要对每个无线气功放大锅进行气功开光,没有经过大师开光的无线气功放大锅都是假冒产品,不仅没有接功的效果,反而会阻挠大家修行的进度。”
    长长一篇讲解之后,便是,“结合现代最新科技和气功大师开光的无线气功放大锅,出厂价成本就高达二百九十九元,但大师为了弟子能够更好的修行,亲自上门与厂家商谈,最终说服厂长零利润销售无线气功放大锅,每只仅售九十九元。数量不多,欲购从速,过时不候。”
    舒雨很想问,成本价不就是零利润吗?这中间的逻辑错误就没人发现?看看现场,“哗啦啦”台下掌声响成一片,许多人拍的手心都红了,急着回去取钱的,去银行取存款的,还有没钱的,急的抓耳挠腮的想着该问谁去借点钱。
    好吧,舒雨在心里回答自己一句,知道了。
    九十九元这个价格,放在一九八三年倒是巧妙,普通人一到二个月的工资。从这个价格可以看出,定价的人还是颇有些见地的。定高了买不起,定低了达不到割韭菜的目的,九十九不多不少,正好在这些人买得起,掏得出的坎上。
    台下的人几乎大半都去排队买无线气功放大锅,没排队的也是因为没带钱,各种步履匆匆,生怕晚一步没了货,他们的修行之路就此中断。这前头可是延年益寿,美容养生,四舍五入就是长生不老,这能耽误吗?必须不能啊。
    眼看程燕跟着她的父母去排队,舒雅扯了一把妹妹的袖子,看着四周激动的人群,咽了咽口水道:“咱们要不要也买一个。”
    舒雨直接翻了个白眼,“算我求你了,智商税这玩意儿咱不能交,不是心疼九十九块钱,是搁以后再回想起来,往事不堪回首啊,一辈子的黑历史。别说了,你以后会感谢我的。”
    拖着姐姐便走,其实今天会来,一是抹不开情面,要是真不来,程燕真得和她翻脸。二是舒雅被程燕煽动的跃跃欲试,与其她自个被人带去洗脑,不如她陪着,也好有个人把她看住。
    “你还懂气功?”比起气功大师,舒雅明显还是更相信妹妹。只不过美容养生呢,就这么走了,有点不甘心啊。
    “真这么有用,当初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上哪座仙山修行去了?十年浩劫的时候,上哪座牛棚念经去了?哦,轮到改革开放,牛鬼蛇神就都下山骗钱来了。”
    舒雨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
    “谁,说谁骗钱呢。”
    舒雨一扭头,一个老阿姨正对着她怒目而视。
    不好,刚才吐槽太大声,一时没注意。
    “说我姐呢,我姐让我别信大师,我正在批评教育。”舒雨一勾舒雅的手指头,小声道:“跑。”
    趁着老阿姨发愣的功夫,脚底抹油跑的飞快。老阿姨终于反应过来,在后头跺脚,“诶诶,别骗我,我刚才听见了,跑这么快,心虚吧你。”
    一口气跑回学校,姐妹俩乐得差点打滚。
    回宿舍一瞧,上铺的一姐儿,头顶着一只白色的小锅,正盘腿坐在床铺上,双手掐出一个法诀,正在打坐。
    舒雨惊得差点一跟头撞门上,宿舍里其他人拼命冲着他们姐妹俩做手势,作“嘘”音。俩人会意,放轻声音坐下来。
    就有人俯在她耳朵边小声道:“听说这是大师开过光的,可以提高成绩。”
    除了舒家两姐妹,其他人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上铺打坐的同学,仿佛已经看到她考上中专走上人生巅峰。
    舒雅恶寒了一下,刚才在台下被洗脑的那一段,彻底被眼前的一幕给抹了去。偷摸跟妹妹吐槽,“她的成绩能考上中专?别说顶个锅,就是头顶个气功大师也没用。”
    舒雨闷声偷乐,如果说有谁格外想念八/九十年代,那真是非气功大师莫属。这个时期,国家对气功大师的态度也是暧昧和模糊的,甚至有官媒还对某几位气功大师十分推崇。
    民间对气功大师的态度更是狂热,各地都有气功热,那个时候公园里没有广场舞,全是练气功的。
    有一群人顶口锅打坐的,也有一群人作各种动物状滚来滚去的,还有摆出稀奇古怪造型口中念念有词的,都属于不同的流派,有时相安无事,有时抢抢地盘,总的来说是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舒雨把这件事当笑料写到信里,寄给路晁,舒雅看她寄信,眼儿一斜,“你们通信通的还挺勤呢。”
    一个月一封也叫勤?
    “京城挺多新鲜事的,我想听听不行啊。”其实两个人在信里,除了初时还拿对方当同学外,后来便慢慢改变了态度,就仿佛是个能听他们内心倾诉的笔友。
    他们算是对对方十分了解的朋友,但在这个年代不出意外又很难再次见到,吐槽也好,倾诉也好,都觉得十分安全。
    大概就是这种特性,让他们写信时都很放松,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再次发现相处时没有发现的,对方的优点。
    路晁的信和他的脸,就不是一种风格,并不冷漠也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信中更多的是对身边的观察,每每都有出人意料的想法出现,令舒雨茅塞顿开。
    舒雨的信也没有她本人看上去那么甜美可爱,相反,吐起槽来简直令人捧腹,而观点之犀利也每每让路晁拍案叫绝。
    这种反差,让他们越发珍惜这样的交流,于是每个月一次的通信就这么保持下来。路晁偶尔还会给她寄一些学习资料,家里人知道,也没什么能挑剔的。
    舒雅虽然有所怀疑,但妹妹收到的信就那么放到抽屉里,从来不上锁,她想想也就释怀了,妹妹还小呢,再说这天各一方又能出什么事。
    四月中旬,丽姐的电话再次打来,舒雨接了电话便道:“还真有一批货在路上,看我舅舅发回来的电报,数量还不少,您这边……”
    “我全要了。”丽姐只嫌少不嫌多,她可有两家店铺。再说自己销不掉,隔壁左右的铺子招呼一声,还怕没人拿,少赚点就是,怎么也亏不了。
    “那行,我下周过去一趟,您在店里等着我吧。”舒雨跟她约好时间,回头跟舅舅和姐姐说好,还是三个人一块去川市。
    这一回无论是剪裁还是缝纫都是舒雨一手包办,自然也就没有常红心什么事,不过做好的裙子,舒雨还是送了她两条,至于姐姐和自己的,当然也不会少。
    倒不是她因为过年的事记恨上了,不肯让常红心帮着分担,而是她这回做的裙子和之前不一样,甚至和现在很多市面上的裙子也不同,一般人还真剪裁不了,别到时坏了布料,她还不好说。
    金明天从来没问过舒雨帮人干活能赚多少钱,不过看她风风火火的模样,还是忍不住提醒她,“厂子里有消息,说是今年还得再涨一级工资,你别太辛苦了,家里有我呢。”
    “我又不累,纯粹闲着也是闲着,赚钱先不说,这不是还能练练手艺吗?老话不是说,身有一技之长,胜过黄金万两。有门手艺在手,一辈子吃穿不愁,您说是不是。”
    金明天乐得笑出了声,“小雨这当当当一大篇,还挺有道理。”
    舒雨也乐了,“可不,我说的哪句话没道理了。”
    到了川市,舒雅陪着妹妹进了丽姐的店,看着从三轮车下搬进来的货,丽姐笑的脸儿开了花。
    她的额头仍梳着一排刘海,但脸色红润,眼神自信而又光芒,看样子之前的事已经彻底过去。
    “哟,全是裙子。”夏天的裙子好卖,现在工资一级级往上调,大家买东西的时候手也更松,生意比前几年还好做。
    “先不谈价,这条裙子,您上身试试再说。”舒雨挑出一条黑色的连衣裙,拿在手里看不出什么特别的。
    丽姐接过裙子,在心里嘀咕了一下,这深城来的裙子也没见多特别啊。
    等穿到身上再走出来,对着镜子当时就惊呆了。
    v字领口,巧妙的露出锁骨,裙子做的荷叶式带着飘逸的动感,身上再无半点累赘的地方。这样的裙子挂在店里,怕是没人试穿,因为不符合现在大部分人喜欢鲜艳,喜欢夸张华丽的心态,也就这点荷叶边的袖子有点意思。
    但是穿在身上,这效果立刻就出来了,胸是胸腰是腰,处处熨帖的跟量着你的身材做的一般。不对,就是裁缝也做不出这么合适的裙子,就好像你的第二层皮肤,处处都妥贴,越看越喜欢。
    丽姐并不知道什么叫立体式剪裁,也不知道这是后世高档时装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在一段时间里,打版师一度是服装厂疯抢的人才,收入那是杠杠的。
    但丽姐是女人,也是经验丰富的服饰店老板,衣服一上身就知有没有,这绝对是高档服装,也只有深城才做得出来这种衣服。甚至于,在深城都得是大厂子,一般的小厂子都出不来这种活。
    “丽姐是懂行的人,我就不跟您说这衣服好在哪儿了,就跟你说说这衣服的来历和卖点。”
    “你说你说。”丽姐爱不释手的摸着身上这条裙子,不用说肯定得留下几条自己穿。
    舒雨的故事多,舒雅是见识过了,默契的别过脸去观察丽姐仓库里的陈设。不过耳朵里,还是传来妹妹滔滔不绝的声音,轻重缓急张驰有道,不由自主就被吸引住。
    “这批货是香江委托给深城的厂子做的,也是要运到香江去卖的,是牌子货。这是厂子里多做的一批,剪了标的,您给顾客讲清楚。不剪标叫对方品牌知道,是要打官司的。”
    丽姐听得直点头,有故事好啊,有故事跟顾客讲,才能卖得上价啊。再一翻看领口,可不是,上头一个小标,都用剪刀给绞了名字。
    “在香江这些裙子没有几百块,你都不用问价的,说实话,我舅舅拿货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真的太贵了,不过货确实是真的好。”舒雨做作捧心的动作,实力演绎舅舅当时的为难。
    “每条的价钱其实都不一样,但如果你全要了,就一口价,一条裙子二十。”舒雨抛出最后的价格,这价格听得舒雅心口乱跳。
    进价二十,买到四十一条是最少的,贵吗?要知道现在一件的确良的衬衫,都得十几块一件。也有便宜的,十块钱一条的裙子也有的是,这得看面料看东西。
    丽姐也是心口一痛,进货价就这么高了,她得卖多少钱才够,四十可满足不了她的胃口。川市是不用想了,最多留个十条八条,全得往省城送。
    只有省城,才有那个消费实力。下意识的,她已经认可了舒雨关于裙子的定价,并且已经在积极想销售策略。
    “这种剪裁叫做立体剪裁,您知道吗?深城的厂子为了做这批单子,从香江请的打版师,光工资一个月就要付两三万。没那边的打版师,他们无论如何做不出来。其实这裙子穿在您的身上,效果并不是最显的。”
    丽姐又学了几个新词,不过什么叫穿在她身上效果不是最显的,意思是她身材不够好吗?自认为身材保持的不错的丽姐,有些郁闷的偷瞄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还是挺好的呀。
    舒雨笑了,“其实您没发现吗?身材越好的人,对剪裁的容忍度就越高。料子差点,款式差点,剪裁差点,反正人家身材好,怎么穿都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丽姐满意了,笑的嘴角都快翘到耳朵边上去了。
    “相反是那些生完孩子,身材多多少少有些走样的妇女,穿出来效果最好。因为对比实在太强烈了,试完这些裙子再试别人家的,我敢说,别人家的裙子白送给他们也不会穿。”
    立体剪裁能够最大限度的修饰人的身材,对于一些身材局部走样,需要靠穿对衣服来遮掩的人群来说,这些裙子就是他们的解药,多少钱也得买呀。
    而最需要这些裙子修饰身材的人,也是条件相对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人群,可以说是完美应对。
    丽姐也想到了这一点,赶紧打开所有的包装袋查看款式。果然款式都相对简洁大方,穿出去上班开会见领导见下属,绝对不会轻浮。
    也有款式活泼一点的,比如说衣领带着一圈荷叶边,或是裙摆带着一圈荷叶边的。还有之前没用完的蕾丝,用来镶裙边镶领口,轻纱镶裙摆,年轻少女的款式,肯定也得有嘛。
    “真漂亮,这套西服套裙我敢说,穿出去见外宾都不会失礼。”毕竟衣服不便宜,丽姐基本把每个款都上身试了试,测试是不是每款衣服都是她所说的立体裁剪。
    结果越试就越兴奋,看上去越平淡无奇的衣服,出来的效果就越惊艳。
    “这衣服看着跟孕妇裙似的,没想到这么显瘦。”丽姐指的是身上这款h型的拼色连衣裙,只有腰间有一点点别致的横纹,乍一眼特别普通,实际上身的效果却让人不忍心脱下来。
    丽姐现在还不会形容这种感受,舒雨帮她说出来,“这个就叫高级感,身材不够好的人,特别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个头普遍不高挑,穿的太华丽就会显得人更胖更矮。简洁的款式,会显瘦显高挑。最重要的就在于剪裁,我敢这么说,这些衣服人家买回去,仿出来的款都不能上身,一上身就得扔。”
    “有道理,也只有我这种手里有熟客的店,才敢接你的衣服。要是别人的店,光看款式就不会要。”丽姐还是忍不住想跟舒雨磨磨价格。
    “多的抹不了,一共一百七十条裙子,总数是三千四百元,给您三千二百元,您看怎么样。”
    “算你想着姐。”丽姐早准备好了现金,三千就是三扎十块的纸币,包在一起可不老少。又悄悄数出三十给她,算是小费。
    “谢谢姐。”舒雨装模作样的接过去。
    不能不接,不接她编的故事可就漏馅了。
    舒雅出了门,才吐了吐舌头,真可怕,就这么一下子就三千块。不过再想想,这裙子妹妹可做了半年多,从画图到剪裁一手包办,周未可是一丁点没休息。
    眼见治安好了,天气转暖,这两个月他们基本都是天天回家,这才全部赶工完成。
    这么一想,三千块虽然多,却是辛苦钱。
    “这回还去岳婆婆那儿拿布料吗?”舒雅问道。
    “去呀,怎么不去。转来转去,还是衣服的利润高啊。”就是时间耗的也多。
    但一开始拿衣服出来,一是不好跟家人解释,二是在店家这边也不好推销。但经过了头花等一系列畅销的小商品之后,循序渐进之下家里人对她会做衣服的事能接受,丽姐这儿一口气进三千块的货也没半句为难的。
    换到去年开头就这么干,怕是两边都得翻车。
    欲速则不达啊,舒雨很满意,虽然赚钱的速度慢了点,但稳当啊。
    姐妹俩找到金明天,再次去岳婆婆的家,路上金明天问舒雅,“今年的预考过了吗?”
    舒雅吐吐舌头,“没过,大家赶紧放弃幻想,我可没那个本事。”
    “结果还没出呢,你就知道过不了。”金明天不死心道。
    舒雅叹了口气,“舅舅,大家考完是要比分的,我们高二就两个班,一共不到六十个人,只有二十个预考的名额,看看平时的成绩,再比比答案,能过不能过,心里都有谱。也就四五个不一定的,这会儿还慌着呢。”
    何谓预考,这也是时代特色,后世高中毕业几乎就是默认要参考高考的,哪怕你高考分数铁定考不上三百,那也得走一遭。但现在不是,高考是有名额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
    当然,这个名额不在于为难有可能考上的,而是筛掉绝对不可能考上的。就比如县中学这样,每年都不一定有人能考得上大学,但也有二十个名额。先提前考过一遍,二十名内的才参加高考,剩下的准时拿毕业证就完事。
    舒雅对自己的成绩有数,说差算不上,说好也不好,中不溜吧,前二十是没指望的。
    金明天盘算了一下,没两个月就要毕业,那现在就得打听工厂招工的事。缝纫机厂早就人满为患,老早就说两年以内会招工,临时工都不招。
    “毛巾厂的效益还不错,听说他们今年要招临时工。”一个小小的县城能有几家工厂,自然是熟得很,最好的是缝纫机厂,其次就是毛巾厂。剩下几家不是小的可怜,就是根本没什么定单,全靠财政拔款活着。
    “舅舅,你忘了马小虎他们家就是毛巾厂的。”舒雨小声提醒。
    马小虎的父亲在毛巾厂上班,而且还是个小领导,按小县城的通病,估计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近的远的亲戚在毛巾厂不会少。舒雅要是去毛巾厂,那不是羊入虎口,人家肯定得拿她撒气。
    金明天一拍脑袋,一语惊醒梦中人,“看我,连这么大的事都没想到。”
    舒雅也抖了一下,她也同样没想到,赶紧表态,“看看别的吧,我可不想跟他们家的人打交道。”
    上回的事,太可怕了,事后她连做半个月的噩梦,幸好噩梦醒来发现,梦都是反的。
    金明天犯了愁,县里除了这两个地方,再没什么好去处。政府部门倒是好,问题是不对外招聘,他们自己的子弟都不知道怎么安排呢。
    这也是八十年代最为头疼的问题,大量的青壮年亟需就业岗位,但岗位只有那么多,于是一批又一批无法就业的人员,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到九十年代才得到真正的缓解,但又滋生了另外的社会问题,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难免惹人眼红。
    于是那个年代出了不少亡命的悍匪,基本都奔着求财去的,绑架勒索无所不用其极,于是到了九六年,又轰轰烈烈开始了第二次严打。
    进入二千年,无论法制还是老百姓的法律意识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整体环境硬件软件都得到提高,才真正成为后世被无数人称道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当然,这些指的是社会整体治安现象,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环境,表现出来的肯定不一样。
    你要在国营企事业单位上班,平时不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八/九十年代你也感觉不出什么危险来。可同一个地区,你要是做生意的人,必须得和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可能会面临绑架,敲诈以及各种威胁,这种感受又是不一样的。
    金明天发愁舒雅的工作,又不好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三人轻车熟路来到岳婆婆的家。
    舒雨的打算当然是在过年前做一批冬天的呢子大衣,呢子大衣卖得上价格,而过年前大家也有添置新衣的习惯,这个买卖肯定做得。
    “呢子面料给你备好了,还有你要的扣子,商标,拉链五金件,都是大厂出的,你自己挑。”岳婆婆对舒雨也是印象深刻,每回来要的货都不少,还专门挑好面料。
    “我儿子说最近开始流行皮料,不过那玩意儿贼贵,一件衣服上千,我们这里怕是没人买得起。”
    这话没收着说,听得金明天目瞪口呆,一件衣服上千元,完全超出他的想像,半天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舒雨真是有些佩服岳婆婆的儿子了,竖起大拇指,“你儿子的眼光真好,我也听说了,不过主要是京城,海城这些大地方,咱们这里省城怕都没有几个人穿得起,川市就更别提了。”
    不能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就忽略这年头已经有了冒头的万元户,也有了各种利用政策批条富起来的一代人。走私这些非法的就不提了,当时可谓是泛滥成灾,也造就了大量的有钱人。正经做生意发家致富的人,也不老少。
    京城和海城这些地方,别说上千块的皮衣,八十年代初就买国外奢侈品的,也不少见。只不过这个时候消息闭塞,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你见不着更想像不出人家的生活。
    等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皮衣就跟蝗虫过境似的,席卷祖国大地。几乎成为中产家庭的标配,夫妻俩一人一件,狐狸毛领的羊皮大衣,过年穿出去走亲戚倍有面,有这条件还穿大棉袄出门,是会被人嘲笑抠门的。
    “要是您这儿有点边角余料,我倒是愿意要。”舒雨相信岳婆婆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提起皮料的事,可要说皮料还能放走水甩卖,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么贵重的料子,肯定不会随便堆在仓库里,而且真有点瑕疵,员工自个就买走了,怕是轮不到送到岳婆婆这里来。
    整副的不可能,岳婆婆压不起这么高价的货,那就只能是边角余料。
    岳婆婆一听,心想自己还真没问错人,笑眯眯道:“还真有一点边角货,东西可全是好东西,做点小东西还是使得的。”
    就算是边角余料,因为是皮料,岳婆婆也收的好好的,有人问了才拿出来给人看。
    舒雨用手一摸就喜欢上了,又软又滑,这种独特的手感都没法冒充。稍大点的料子,控制的好能做个手包。
    “这点边角料,也就只能拿来镶个边。”舒雨说着挑剔的话,顺手就将这些皮料全给收走。
    瞬间花出去一千二百块,岳婆婆乐的合不拢嘴,还白饶了几块棉绸布给她,又叫了一辆三轮车,帮他们把货送到车站。
    “拉车的是我们老街坊,你们可以放心,一个人跟车,其他人慢慢去车站。”岳婆婆帮着讲了价钱,拉一趟两块钱。这个时候的人力十分便宜,对于商人来说,是真正的红利。
    下车之后,姐妹俩守在车站,金明天先跑了一趟,再推了自行车出来,才将全部东西都拿回家。
    舒雨每回出门,必要给阳阳带礼物,阳阳从下午就开始盼着,这会儿跟在舒雨后头转悠,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样子,十分可爱。
    “去去去,没你的东西,哪儿有回回买东西的道理,惯得你。”金明天作势抬脚,其实根本不会踢出去。
    阳阳却委屈的不行,刚想转身被舒雨一把揪到怀里,赶紧亲亲他的小脸,“别听你爸的,一会儿偷偷给你,不叫他看见。”
    “嘿嘿。”阳阳把脑袋靠在舒雨的肩膀上,一只脚还勾起来,得意的小模样招得舒雅笑个不停。
    舒雨给阳阳买的文具盒,还有她之前做好的牛仔书包,肩带用海绵加宽加厚,文具盒里是全套的文具。
    阳阳乐的欢呼一声,背着他的新书包就冲到堂屋里大喊,“我要上学啦,上学啦。”
    九月份才开学,阳阳已经盼了好些日子。
    常红心过来道谢,舒雨笑笑摆手,“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小孩子不就图个乐吗?”
    舒雨的存折上,已经有了五千二百块的现金,手里一千块的面料,从现在做到十一月份,正好可以赶上秋冬过年前那一波。
    关于款式,她在做夏装的时候就已经琢磨了很久。如果一味妥协现在的审美,那么她和其他便宜衣服根本无法区分出来,让顾客无法分辨好坏,这可是大忌。
    于是她在华丽和简洁之间做了个平衡,在注重版型的同时,部分款式相对年轻也更活泼华丽,而大部分则是强调版型,针对三十岁以后身材走样的妇女,适合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着。
    按照她的经验,工作单位比较好的女性,对于上班能穿的衣服,更舍得掏钱。
    丽姐的喜欢给了她极大的信心,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得看销售情况,舒雨决定先画大衣的草图,等一段时间打电话问问丽姐销售情况,再对呢子面料动手。
    舒雅帮着妹妹归置面料,上手摸了摸道:“我以前不知道面料的价钱,那天跟同学去逛街,到县里卖布料的地方问了问,价格要高好多呢。”
    她现在摸着呢子料,心里想的已经不再是这面料做成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好不好看,而是想自己是不是也该学门手艺,如同妹妹所说,身有一技之长胜过黄金万两。
    “岳婆婆的布料是批发价,肯定比外头零卖的低。而且岳婆婆一直强调她给我们的比批发价还低,是出厂价。不过我们也没时间去批发市场比较,她的东西质量有保证,要什么提前说,都能给我弄来,只要能保证我中间有利润,就够了。”
    批发市场得去省城才有,而且还不成气候,还真不一定有岳婆婆家齐全。
    “你说,要不然我毕业干脆跟你学手艺怎么样,开个小店卖自己做的衣服。”临到毕业,舒雅终于感觉到压力,万一找不到工作,总不能天天呆在家里吧,那多丢人。
    “可以呀,有想法是好事,家里零碎布头多的是,练吧。”舒雨早就学会,不要去打击任何人的想法,只要让她去做,就知道这想法是不是真的。
    然后你就会发现,百分之九十九的想法都只是幻想,你根本不用打击,自己飘着飘着就变成泡沫飞走了。
    “好。”舒雅雄心万丈的拍着胸,“看我的吧。”
    舒雨轻笑,“行。”
    真能学会,哪怕以后不做这一行,艺多不压身,总归是一件好事。
    新开的茅厕还有三天香呢,初学者的劲头总是最足的,舒雅热火朝天的投入到缝纫大业当中。
    一个月还没到,舒雨的电话没打过去,丽姐的电话就打来了。
    “怎么,衣服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吗?”舒雨心里咯噔一下。
    “衣服有问题,问题就是卖得太好了,你舅舅最近能不能再去一趟,拿些秋装,费用我出。”丽姐焦头烂额,原本这么贵的衣服,她是打算慢慢卖上一个夏天的。结果这才头一个月,已经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眼看也顶不上一个月。
    但这个时候再拿夏天的裙子已经不合算了,最好趁着这波风头拿同一批厂子的秋装,肯定能大赚一笔。
    舒雨哭笑不得,“我舅舅上班的事,可不能说走就走,他要去也得十月十一月了,如果这家厂子的货好卖,我跟他说说,看看能不能拿些秋冬的大衣回来。不过大衣想也知道多贵,肯定死贵死贵的。”
    “多贵我也要了。”丽姐拍着胸口,心里苦恼着自己八/九十三个月得去哪儿弄些高档货回来,才能稳住她店里的名气,又庆幸有秋冬的大衣可以期待,大衣可是女装里最赚钱的门类。
    丽姐打完电话回去,就看一群说着她听不懂的话的人进了店,赶紧迎上去,好一通忙碌,坚持微笑服务坚持不讲价的原则,一口气卖出七条连衣裙。
    看店的小姑娘是丽姐的亲戚,吐吐舌头道:“姑,这些海城人真有钱,而且只挑贵的。”
    “他们海城人可是出了名的讲究,也是亏了他们给我传出去的名声。”丽姐很是得意。
    这事说来也是巧了,省城有个大厂子,听说要和海城的一家厂子谈合作,于是从海城来了一大帮子人。人来了,住下就是二三个月的事,当地厂子里的人肯定得热情招待吧。
    海城人特别是海城的女人,向来以精致出名,吃穿用度都很讲究。这种讲究并不是说非得有多少钱,而是在相同的收入之下,他们就是能把日子过的比别人精致优雅,这也是骨子里的东西,别人学都学不来。
    虽说这里是省会城市,但对海城人来说,那也就是个大农村,或者好听一点,大集市吧。
    海城人自带优越感,当地人也习惯了自己城里人的身份,时间一长怎么会没有摩擦。正好天气转暖,许多人逛街回来说这里没有什么好买的。丽姐有个老顾客,就是这个厂子里的人,知道丽姐店里新上了一批好货,便带着人杀了过去。
    衣服看着平常,只要肯上身试,就没有愿意脱下来的。海城人有眼光那也是出名的,丽姐又会奉承,再把故事添油加醋一讲,四十五到五十五一件的连衣裙也不贵了。去香江买一模一样的得几百块,你在这里花几十块买一样的东西,占多大便宜心里没数呢。
    至于说东西好不好,到了这个年纪家里条件又好的女人,打一眼再一试穿,谁也没脸说东西不好。心里也有数,面料未必是香江的面料,但款式版型肯定是人家的,就这也占了大便宜。
    魔鬼在于细节,这种低调的奢华感,真正是得了海城人的青睐。来这边出差的人,就没人说不带一件回去的。
    于是丽姐这家店出了名,也就是裙子太贵,不然早就抢空了。不过真抢空了丽姐没处补货去,只有慢慢卖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可以带动一下店里的普通款式,这个夏天,她的店真正是火极一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娇美前妻带娃二婚后[年代文] 反派被我拯救黑化了 雨后听茶 在家被当草?全球豪门排队求见她! 你管这叫创业? 大玄第一侯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无敌天命 风信子的春天 我女友是大提琴家 你的寿命余额不足 我登录了僵尸先生 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 再逢秋[破镜重圆] 渣男拿了好男人剧本[快穿] 我的技能又变异了! 开局从赛博监狱长开始 从废灵根开始问魔修行 在赛博万人迷世界修无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