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28章皇权最大的敌人是谁?
朱翊钧起身,对张四维等人说。
「诸卿先休息休息,下一站天津。金水,我们什麽时候到天津?」
「回皇上的话,两小时十分钟后,也就是标准时间上午十点四十分到达天津站。」
朱翊钧点点头:「到了天津,我们就要下去看看。
天津是京畿门户,现在又是华北最大的轻工业中心,朕要好好看看。
你们也跟着好好看看,到处转一转,很耗精神和体力的。
「遵旨!」
朱翊钧穿过餐车,来到自己的车厢。
这是一节定制六轴豪华车厢,前半部分是办公区,后半部分是卧室。
后面也有两节定制的六轴豪华车厢,只不过布局跟这节不同,一节车厢分成三个生活区,分别给随行的后妃和皇子皇女居住。
此时她们聚集在朱翊钧车厢的办公区门口迎驾。
宋贵妃丶皇长女朱轩妮丶皇长子朱常浩丶皇二子朱常瀚丶皇二女朱轩婉,以及尚仪局副司仪兼司乐科司乐俞巧莲。
俞巧莲终究进了宫,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内侍在逐渐废除,此前由内宫监负责的宫里大部分职责,正在逐渐向由女官和宫女组成的六局一司转移。
六局一司为尚仪局丶尚宫局丶尚功局丶尚食局丶尚寝局丶尚服局和宫正司,原本就是协助皇后管理宫禁吃住穿行,确保后宫正常秩序和日常运作。
皇后薛宝琴秉承朱翊钧的意思,对六局一司进行调整改革,逐渐接过内宫监的职能。
朱翊钧这次南巡,除了关防丶机要文字以及接见外臣还由杨金水丶祁言为首的秘书监内侍负责外,其馀吃喝拉撒就交给六局一司派出的「特别保障小组」,宋贵妃是这个保障小组的组长,俞巧莲则是常务副组长。
「臣妾/女儿/儿子拜见皇上/父皇。」
「都起身。」
朱翊钧在御案后坐下,指了指座位:「你们都坐。
现在开始南巡,朕有些话要给你们说。」
众人依次坐下,静静地等着朱翊钧开口。
「这次南巡路线很长,金水和锦衣卫丶御马监那边安保压力很大。朕为了想看到最真实的一面,会搞突然袭击,自然也会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压力。
你们」
朱翊钧指了指朱轩妮四位皇子皇女,「你们年纪大,所以朕带你们四个出来好好看看,看看大明的壮丽山河,看看真实的大明社稷。
但是你们不要叛逆,不准耍皇子皇女的威风,必须严格遵守安保纪律,听从金水他们的安排。」
朱翊钧顿了顿,「你们稍微一胡闹,就会给整个安保工作带来大麻烦。你们一耍小性子,下面的人就要跑断腿。
南巡路上,谁要是不遵守安保纪律,胡闹闯祸,朕立即叫他滚蛋回京师,叫你们母后关一个月禁闭!
都听到了吗?」
朱轩婉四人连忙应道:「父皇,我们听到了。」
朱翊钧点点头,目光在宋贵妃丶俞巧莲以及其它几位女官身上转了一圈。
这锣鼓实际上是敲给她们听的,告诫这些后妃和女官,不要在南巡路上背着自己搞嚣张跋扈的那一套。
「好了。俞巧莲,你带着大姐儿他们先下去休息,朕跟贵妃说几句话。」
「遵旨。」
宋贵妃盯着俞巧莲曼妙的身形看了一会,她有点不解陈太后为何会选了这麽一个女子进宫,皇后也不反对。
会唱黄梅戏?
应该没有那麽简单。
「贵妃,电报你发了吗?」
朱翊钧的问话让宋贵妃连忙收回心神,开口答道。
「回皇上,已经发了。
「朕知道,有很多人心里有些忿忿不平,觉得自己为大明经济以及税赋贡献颇多,劳苦功高,朝廷和朕回报的却差强人意。」
「皇上,他们万万不敢」
朱翊钧伸手打断了宋贵妃的争辩,「你身在深宫,怎麽知道他们的心思?
很多人一旦上了高位,就容易飘。原本是顺应时代浪潮,趁势而起的成功,会认为完全是他自己的本事,以为大明经济离开他,就会玩不转了!
你告诉他们,多去沪州华亭看看,去苏州丶杭州丶常州看看。数年前也有那麽一群人,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大明社稷的中流砥柱。
你叫他们去看看,那些人的坟头草有多高了。」
宋贵妃脸色惨白。
朱翊钧宽慰道:「贵妃不用担心。他们大部分人还是知道进退的,这点朕很欣慰。
这次南下,朕就是要跟他们好好聊一聊。他们的功劳,大明不会忘,朕不会忘,朕会给予他们足够的话语权,不会让他们像以前,担心受怕。
朕会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障。」
「父皇,你对他们太好了。」
办公区后门响起一个声音。
「出来!」
朱轩妮老老实实低着头出来。
俞巧莲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见到此情景,连忙请罪。
「臣妾刚刚送姐儿哥儿们到车厢,猛地才发现大姐儿不见了。连忙赶来,还是晚了一步,请皇上恕罪。」
「没事。朕的女儿什麽脾性还不知道。你一时半会降不住她。没事,你先下去休息,让大姐儿留下来陪朕和贵妃说会话。」
「遵旨!」
俞巧莲离开后,朱翊钧指了指宋贵妃旁边的座位。
「坐下吧。想听就大大方方的听。想学你父皇的手艺,就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学。」
宋贵妃含蓄地说:「皇上,大姐儿是女孩子家,学了这些治国的东西,没有太大用处。」
「哈哈,在大明你是派不上用场。可是世界这麽大,总有朕的大姐儿派上用场的地方。
到时候她还喜欢玩创业,想把从朕这里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朕给她一块地方,让她折腾去好了。
兑洲丶大食丶波斯丶天竺,有的是用武之地。」
朱轩妮一听,眼睛炯炯有神,嘴角上翘,乐开了花。
宋贵妃也听出朱翊钧话里的意思,目光闪烁,笑着说:「皇上太宠姐儿和哥儿了。」
「都是朕的儿女,亲骨肉,朕身为父亲不宠,难道还指望外人宠他们?大姐儿,你继续说。」
朱轩妮看了宋贵妃一眼,昂着头说。
「父皇,儿臣知道你的意思,无非就是东南那些商贾厂主,为大明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你要给他们封官许愿,大加笼络。
儿臣觉得,过于优待他们了。他们是劳苦功高,可是父皇和朝廷待他们也不薄啊。
废除了许多商贾限令,让他们能够抬起头享福。有的还授以勋爵和官阶虚职,优厚有加。
再优待,儿臣觉得他们会蹬鼻子上脸。」
朱翊钧笑了,「对,有些人给多了,喂饱了,确实会蹬鼻子上脸!
但是这件事不能想得这麽浅薄,要从深处想。
东南这些人,还有滦州丶东北大兴工业那些人,他们不仅是大明的弄潮儿,也是掌握着先进生产力的那群人。
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大姐儿,你学得如何?」
朱轩妮有些不好意思地答:「父皇,你写的《政治经济学》儿臣有学,可是太难懂了,学不进去。」
朱翊钧看着自己的大女儿,脸上满是慈爱。
「学不进去也要学,这可是屠龙术啊,学明白了你就能把天底下最根本的矛盾搞清楚,抓住一切事物的本质。」
「父皇,那请你说说。这个事例,又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什麽关系。」
「大姐儿,自从工业革命在大明爆发,引起经济迅速发展。新的生产力在大明已经崛起,成了浩浩荡荡难以阻挡的大势。
新的生产力,必须要有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否则的话会引发巨大的动荡。
而政治丶经济和社会制度,都是生产关系,是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而转动。
大姐儿,如果我们不顺应潮流,那就只会被潮流冲走。
这是其一!」
朱翊钧喝了两口温茶,宋贵妃连忙起身,拿起暖水瓶,给他续上热茶。
「其二。你知道皇权最大的敌人是谁吗?」
朱轩妮想了想,她从小被朱翊钧耳濡目染,心里稍微总结一下,马上给出答案。
「官僚。」
「对。皇权最大的敌人是官僚。太祖皇帝立祖制,本意是文武制衡,独揽权柄。不想后世子孙不争气,几经大变,文官一家独大。
朕秉政以来,努力恢复了文武制衡。同时也沿用朕的皇爷爷,世宗皇帝善用的拉一派文官,斗另一派文官.
几经努力,才有如今局面。
但是朕深知,以官制官,终究难以长久。他们利益一致,早晚会走到一起。
要想长治久安,皇权和官僚之间长久平衡,必须另辟蹊径。」
「父皇,什麽蹊径?」
「你学过几何吗?」
「这学期已经开始学了。」
「几何图形里,什麽最稳定?」
「好像是三角形吧。」
「对,所以在皇权和官僚之间,必须再引入一个第三方势力,才能达到均衡。」
朱轩妮眼睛闪闪发光,「父皇,你说的第三方势力,就是东南丶滦州和东北等地的工商业主?」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工商企业工人,以及牧垦局丶建设兵团下属的农场工人。
他们合在一起叫工农商。
以前划分大致为士农工商,前面的士是官,是官僚的基础。后面的农工商是民。
以官制官难以长久,那不如以民制官!「
朱轩妮眼睛瞪得更圆。
朱翊钧继续说。
「以前皇权在紫禁城,于是紫禁城成了许多人的眼中刺。
后来皇权在西苑,于是西苑成了许多人的眼中刺。
如果皇权与工农商联合在一起,分散在京畿,在东北,在西北,在漠南漠北,在江南,在西南,在大明各处,在大明亿兆百姓的心里,那些官僚如何对付得了它?
它将会比泰山还要稳固!」
朱轩妮一脸的我虽然听不大懂,但是很震惊的样子,让朱翊钧笑了。
「听不懂?听不懂就对了。一路南巡,你慢慢体会。你们兄弟姐妹,但凡要从政或创业,这些道理是一定要懂的。」
朱轩妮狠狠地点点头:「儿臣知道了,先牢记在心,慢慢地与实践相结合,细细体会。」
「没错。你父皇我也是第一次(上一世不算)做父亲,怎麽教导儿女,需要慢慢摸索。大姐儿有什麽想法,直管提出来。」
「遵旨。」朱轩妮行了个礼,开开心心地走了。
宋贵妃看在心里,她听出朱翊钧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他先拿大姐儿丶大哥儿等年纪大一点的皇子皇女做试验,摸索出教育儿女最合适的方法,反正他们教坏教好对大局没有影响。
总结经验,再好好用在皇太子身上,用心给大明教出一个好储君来。
想到这里,她心里有些气苦,却无可奈何。
「到了天津,你叫金水代你去电报局发一封密电,告诉他们,朕不给的,他们不要痴心妄想!」
宋贵妃心中一凛,连忙应道:「臣妾遵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