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38章还是我们皇上会折腾啊!
在朱翊钧的设计里,白云湖等农场,形式上跟国有农场非常相似,但是在具体经营方式上,却更多的像曰本的农业协会。
曰本的农民协会赫赫有名。
朱翊钧做资深公务员时,有几次凑人头去参加农业创新会议,听有关专家详细讲解过,还拿当时国内的农业互助社做了对比。
曰本农协属于商业法人团体,成员自愿加入。然后经过几十年发展,曰本大部分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经济实力雄厚,势力非常大。
农协除对协会成员的农业经营丶生产技术和生活方面进行指导丶建议以外,还进行生产丶生活资料的共同购入,农产品共同销售,农业生产丶生活设施共同设置和利用。
此外还开展吸纳储蓄和融资进行信用事业,以及保险业等各种各样的附加事业和活动。
大明农垦局和农场目前还只进行到前两步。
对各生产队和农户进行指导和建议,进行生产和生活资料共同购入,然后对农产品进行共同销售,修建和维护公共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设施。
农场有学校丶有卫生院丶有运输队丶有集体养猪场和养鸡场场长丶副场长说是官员,其实更像企业经理。
或者说少府监大部分官吏,更像企业的管理人员。
他们都需要背负「经济绩效考核」,怎麽降低成本丶如何增加收益是他们最重要的政绩。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少府监官吏,赚钱是第一位!
所以说潘应龙担任吏部尚书时,搞内阁六部诸寺与少府监官员交流,这批少府监经济官员进入到内阁部寺后,为什麽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正统的官吏眼里,这些少府监的杂途官吏,简直就是官场的泥石流。
心里只想着赚钱,眼里只有效率。
朱翊钧在最初成立农垦局系统时,就参照了曰本农协。
曰本农协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基层农协按市町村行政区域设立,与农民联系最为紧密,是农协服务的前沿阵地。
县联社则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整合区域资源。
中央联社把控全国大局,制定战略方向。
以农产品销售为例,基层农协收集农民的农产品,县联社组织协调区域内的运输与初步加工,中央联社则对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确保农产品高效流通。
在金融领域,农林中央金库作为全国联合体,为农协系统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
白云湖农场就是基层农协,下面分成的十二个生产队,只是一种便于管理的组织形式。
它们没有自主经营权,算不上真正的基层组织。
山东农垦局就是县联社,协调山东区域内的农垦经济合作。
直属少府监的华北农垦集团就是中央联社,它们与少府监财政局紧密配合,以富国银行为农林中央金库,进行各农垦局丶各农场之间以及与对外的金融结算。
这些藏在深处,被农垦局丶农场等表象掩盖的内幕,杨金水门清,潘应龙丶胡如恭丶刘禹浦等从统筹处丶输捐局起家的少府系官员,大致知道些。
王宗载丶陈大科,乃至徐贞明丶王一鹗都是两眼一抹黑。
但是徐贞明身为资政大学士兼内阁左丞,看到的内幕资料足够多,能猜测出一二来,所以才会出声,说是帮王宗载和陈大科解围,其实是代表内阁在向朱翊钧请教。
朱翊钧斟酌了一会,开口说:「你们完全可照葫芦画瓢。
首先,你们可以在布政司组建农业合作局,不要官办,以商业法人团体的形式组成。
当然了,里面的官吏由吏曹选派考成,但是考成方式参考少府监,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职责。
农业合作局类似农业开垦局,然后下面以地形河流为区域,组成农业互助社。
可以组成五到十个农业互助社,农业互助社下面再分若干互助组,或互助队。
这些组队,只是基层,不具备单独法人资格真正具备商业法人团体资格的基层是各农业互助社。
合作局采取分散收购丶集中销售的模式,实行统一标准,打造驰名品牌。」
王宗载和陈大科目光炯炯,越听越来劲。
这些都是真义不轻传的造化之术啊!
朱翊钧却停了下来,端起茶杯慢慢喝起来。
两人急得就像心里有十八只猴子爪子在上下抓挠,偏偏又不敢出声催促。
只好强按焦急,耐心地等待着。
朱翊钧连喝好几口,把乾涩的喉咙完全滋润,放下茶杯继续往下说。
「比如东部登莱地区,苹果非常出名。
山东农合局就制定不同品种的统一标准,叫登莱各互助社遵循标准,分出不同级别,然后按品种分别以不同品牌往外卖。
山东农合局协调铁路车皮,海运船只,完全可以把这些苹果卖遍大江南北。
以此类推,山东农合局可以抄白云湖等农场的功课,搞出属于自己品牌的菜籽油丶白糖以及菸草来。
又比如水果,无法达到统一标准的苹果丶梨,总不能浪费了吧,农合局把它们收上来,送到工厂去,酿成果酒,或者做成水果罐头。
水果罐头,海船的水手们非常喜欢,草原上的牧民也很喜欢。大明海船数以万计,草原广袤万里,需求量很大。」
王宗载和陈大科一边听,一边拼命地做笔记,听到兴奋处,忍不住抓了抓两鬓。
朝堂都说杨金水是假财神,皇上才是真财神,真的名不虚传啊!
「内阁,」正在埋头做笔记的徐贞明精神一震,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朱翊钧。
皇上,我们内阁怎麽做?
快传授给臣天机啊!
「内阁可以成立北方丶西北丶东北丶中南丶东南等农业合作局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各省农业合作局」
大明当然要分设,不能直接搞中央联社。
大明现在多大的疆域,曰本多大的地盘?
现在使劲凑了凑,才勉强划成两个布政司并到大明疆域里来,怎麽能比!
「成立这几家农业合作局集团,再建立一个沟通协作的机制,比如农业合作组。然后再成立一家银行,作为各集团丶各农合局丶各互助社之间,以及对外的金融结算单位。
有了银行,还可以开展储蓄丶信贷丶保险业务。
互助社发展起来,社员农户们手里有钱了,存在银行。
互助社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一家农产品加工厂。社员们凑钱之外,银行还可以提供贷款,减轻资金压力。
至于保险业务,可以成立农业保险商社。
农业,不管是种植丶畜牧业丶林业丶渔业,很多都是靠天吃饭。
一场大雨,一场乾旱,又或者一场瘟病,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为了降低风险,互助社可以在赚钱的年份,拿出一部分钱来,交给农业保险商社,买一份保险。
等到天灾到来时,不至于让社员农户们颗粒无收,帮他们弥补一部分损失。」
徐贞明丶王宗载和陈大科对视一眼,这个可以!
保险业最早是随着大明海运业发展而兴起,平安险丶水渍险丶一切险,再到运费险丶船舶险丶海难海损险和船东责任险,种类齐全。
后来工厂丶商铺丶运输社也纷纷加入,出现了财产险丶火灾险丶陆运运费险丶陆运平安险丶车辆险丶内河船舶险
不仅降低工商和运输的风险,极大促进了他们的繁荣,还意外地让它们日渐运营规范。
保险社肯定是希望收费多,理赔少。
为了降低损失,提高收益,保险社积极带头,组织各行各业的标杆企业,编写行业标准,包括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输标准。
然后会不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巡查客户,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达不到标准,会提高保费,严重者会拒绝参保。
大明工商运输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运作,已经清楚认识到必须买保险降低风险。
没有这样做的,坟头草都三丈高。
被拒绝参保肯定不行。
被提高保费,极大地增加了成本,肯定也不行。
那就老老实实按照行业标准来遵行。
这些情况,徐贞明丶王宗载和陈大科在多次高级官员的学习中,早就知道。
现在得知在农业生产中,也可以引入保险,不由又惊又喜,心里感叹,还是我们皇上会折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