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静安太妃见他不说话,陪着些小心说道:“我今天说太多了,你不要生气。”
祁让回过神,扯唇一笑:“朕没生气,朕知道太妃是为了朕好。”
“不只为你好,也是为大家好。”太妃说,“你是皇帝,前朝后宫都是看你的脸色行事。
你变个脸,对他人来说就是狂风暴雨,你跺跺脚,对他人来说就是天崩地裂。
所以,你这里不安生,大家就都跟着不安生,只有你好好的,咱这家国天下才能昌盛安宁。”
祁让从炕上下来,整理了衣襟,对她郑重行......
赵景辰携苏瑶回宫,一路风尘仆仆,却掩不住两人之间的温情脉脉。大晟与西域结盟之事虽经波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北狄退兵,西境得稳,朝野上下皆称颂皇后果断英明、陛下圣明神武。
然而,回到京城后,朝堂之上并未如表面那般平静。图烈被押入大理寺审讯,牵出一连串潜藏多年的暗线,其中竟涉及几位朝中重臣。沈大人之案旧事重提,原本以为已被彻底清算的党羽再度浮出水面,朝局震动。
御书房内,赵景辰神色冷峻地翻阅着最新呈上的密报,苏瑶立于一侧,眉眼微蹙。
“陛下。”她轻声道,“沈家余党盘根错节,如今借图烈一案再度浮现,恐怕背后另有主谋。”
赵景辰抬眸看向她,目光沉静:“你怀疑,有人在幕后操纵这一切?”
苏瑶点头:“图烈之所以敢两面三刀,除了北狄威逼利诱外,必然还受到内部支持。否则,他怎敢如此大胆?”
赵景辰沉默片刻,缓缓道:“朕已有安排。只是……你刚从西域归来,朕不愿你再涉险。”
苏瑶轻轻一笑,语气坚定:“陛下,臣妾既是皇后,便该为江山社稷分忧。更何况,若不将这些隐患铲除,迟早还会生乱。”
赵景辰凝视她良久,终是叹息一声:“好,朕准你协助查案,但一切需以自身安危为先。”
苏瑶应声答应。
***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暗中调查图烈与朝中官员往来的蛛丝马迹,发现几封密信皆出自礼部尚书周怀远之手。此人素来老成持重,表面忠心耿耿,实则早已与北狄暗通款曲,甚至曾派人刺杀苏瑶于西域途中。
赵景辰得知此事后震怒,立即下令彻查周府。果然,在其府邸密室中搜出大量往来书信及北狄令牌,证据确凿,不容狡辩。
朝堂之上,周怀远被当众拿下,百官哗然。此案一出,满朝震惊,原以为最稳妥的礼部尚书竟是叛国奸细,令人始料未及。
“陛下!”刑部尚书跪奏,“周怀远勾结北狄,意图颠覆我大晟江山,罪无可赦,请即刻处斩,以儆效尤!”
赵景辰冷冷扫过殿中众人,沉声道:“不必急着斩首,朕要亲自审问。”
话音落下,群臣噤声,无人敢再多言。
***
深夜,大理寺诏狱内,烛火摇曳。
赵景辰身披玄色龙袍,缓步走入牢房,身后跟着苏瑶及数名禁军统领。周怀远被铁链锁于墙角,面色苍白,眼中却仍透着几分倨傲。
“陛下……”他艰难开口,“老臣并无背叛之心,只是一时糊涂……”
赵景辰站在他面前,声音低沉而冰冷:“一时糊涂?你与北狄密信往来多年,派人行刺皇后于西域,甚至策动图烈反水,这些,都是一时糊涂?”
周怀远低头不语。
赵景辰继续道:“你可知,朕为何迟迟不动你?”
周怀远抬起眼,目光复杂。
“因为你太聪明了。”赵景辰缓缓道,“自幼饱读诗书,精通律法,权术手段更是炉火纯青。你以为自己行事滴水不漏,殊不知,早在你第一次接触北狄使者时,朕便已知晓。”
周怀远脸色骤变。
“陛下……您一直……”
“不错。”赵景辰冷笑,“朕故意放任你行动,让你自以为掌控全局,直到今日,才将你一网打尽。”
周怀远瘫坐在地,眼中尽是绝望。
赵景辰转身,对身旁侍卫下令:“将他押入天牢,待明日午门正法。”
“陛下!”苏瑶忽然开口,“不如留他一命。”
众人皆惊。
赵景辰亦微微挑眉:“哦?”
苏瑶上前一步,目光冷静:“此人虽罪大恶极,但他掌握的情报或许能助我们揪出更多潜伏之人。若贸然处死,反倒断了线索。”
赵景辰沉思片刻,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
翌日清晨,京城百姓纷纷议论昨日午门处斩的大臣名单,周怀远赫然在列,却唯独不见其人。街头巷尾流言四起,有人说他是被冤枉的,也有人说他早已逃往北狄。
而在皇宫深处的一间密室中,周怀远被五花大绑,面对着一张张冷漠的脸庞。赵景辰端坐上首,苏瑶立于一侧,手中拿着一封刚刚拆开的密信。
“看来,真正的幕后黑手,终于按捺不住了。”她低声说道。
赵景辰淡淡一笑:“让他们来吧,朕等他们很久了。”
***
夜幕降临,皇宫戒备森严。
突然,一道黑影悄然潜入御花园,身形敏捷,步伐无声。不多时,又有一队黑衣人从宫墙外翻入,直奔乾清宫方向。
然而,他们尚未靠近,便被早已埋伏的禁军包围。
“动手!”一人低喝,数十名刺客拔刀冲出。
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血雾弥漫。
禁军训练有素,迅速将刺客一一剿灭,唯有领头之人趁乱逃脱。
赵景辰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幕,眼神冷冽:“果然是冲着朕来的。”
苏瑶走上前,轻声道:“看来,他们的计划失败了。”
赵景辰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但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苏瑶点头:“是时候,主动出击了。”
***
三日后,一封来自北狄的密信落入赵景辰手中。信中提及,北狄可汗愿与大晟和谈,条件是??交出苏瑶。
赵景辰看完信后,冷笑一声,将其揉作一团,掷入火盆。
“朕的妻子,岂是你们可以觊觎的?”
苏瑶静静地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陛下,臣妾愿亲自前往北狄,探明虚实。”
赵景辰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你说什么?”
苏瑶迎着他灼热的目光,一字一句:“此行若能成功,便可瓦解北狄阴谋,令其不敢再犯边疆。陛下,臣妾愿为江山社稷,再赴虎穴。”
赵景辰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低哑:“苏瑶,朕已经失去过一次你,绝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第二次。”
苏瑶靠在他怀中,轻声道:“这一次,我会活着回来,带着胜利。”
赵景辰沉默许久,终是闭上眼,缓缓点头:“好,朕陪你去。”
朝阳升起,金色光辉洒满京城。
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掀起。
赵景辰与苏瑶的婚事,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原本,皇帝迎娶相府嫡女已是轰动京城的大事,更何况,这位皇后不仅聪慧过人,更在西域之行中立下赫赫功劳,令北狄退兵、西域归心,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宫闱之中,向来不缺暗流汹涌。
御花园内,春意盎然,百花争艳。苏瑶身着素色罗裙,缓步而行,身后跟着两名贴身宫女。她刚从太庙敬香归来,正欲回寝殿歇息,却听前方传来一阵低语。
“听说了吗?今晨淑妃娘娘召见了户部尚书的夫人,密谈许久。”
“是啊,说是为她的侄女择婿一事……”
“可我看未必这么简单,淑妃素来与皇后不睦,怕是又在打什么主意。”
苏瑶脚步未停,神色如常,仿佛未曾听见。直到回到凤仪宫,才轻声吩咐:“去请李公公来。”
不多时,掌事太监李德全匆匆赶来,躬身行礼:“奴才见过皇后娘娘。”
苏瑶淡淡道:“方才听闻淑妃召见户部尚书之妻,可知所为何事?”
李德全犹豫片刻,低声答道:“据宫里的眼线回报,淑妃有意将户部尚书的侄女许配给二皇子。”
苏瑶闻言,眉梢微挑:“二皇子?”
“正是。”李德全点头,“二皇子虽非嫡出,但自幼聪颖,深得太后喜爱,如今已年满十五,陛下也曾多次夸赞其有治国之才。”
苏瑶沉吟片刻,缓缓道:“看来,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李德全低头不语。
苏瑶抬眸,目光清冷:“你去一趟户部尚书府,传我口谕,请他务必谨慎行事,莫要被旁人利用。”
“是。”李德全应声而去。
***
夜幕降临,凤仪宫灯火通明。
苏瑶独坐于案前,手中翻阅着几封密信。这些信件皆出自不同渠道,内容却指向同一人??淑妃。她在后宫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六部,势力不容小觑。若她真有意扶持二皇子夺嫡,那便意味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席卷宫廷。
“娘娘。”一名侍女悄然入内,“陛下驾到。”
话音未落,赵景辰已步入殿中,身着玄色龙袍,神情略显疲惫。
“怎么,还在看奏折?”他走到她身边,轻轻揉了揉她的肩膀。
苏瑶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密信:“陛下辛苦了。”
赵景辰看着她,目光柔和:“你在担心什么?”
苏瑶沉默片刻,终是开口:“淑妃在拉拢户部尚书。”
赵景辰眉头微皱:“她想做什么?”
“扶持二皇子。”苏瑶语气平静,“若她真能联合几位重臣,恐怕会对太子之位造成威胁。”
赵景辰神色渐冷:“朕不会让任何人动摇东宫之位。”
苏瑶轻声道:“陛下,若要稳固江山,还需早做打算。”
赵景辰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朕会处理此事,你不必忧心。”
苏瑶望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臣妾只愿陛下安好,江山稳固。”
赵景辰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轻声道:“有你在,朕便无所畏惧。”
***
翌日清晨,赵景辰召集内阁重臣,宣布一项重要决定:册立太子之事暂缓,同时命太子随军出征西疆,以历练其才能。
此旨一出,满朝哗然。太子乃嫡长子,本该继承大统,如今却被派往边疆,显然是对其能力存疑。而此举背后,无疑也是对后宫势力的一次震慑。
淑妃得知消息后,脸色骤变,立刻前往慈宁宫求见太后。
“母后,陛下此举分明是在打压太子,难道您就任由他如此胡来吗?”
太后端坐上首,神色淡然:“皇帝自有他的考量,你何必插手太多?”
淑妃不甘心地跪下:“母后,臣妾只是担心太子年幼,若在外征战有个闪失,岂不误了大事?”
太后叹了口气:“你的心思,哀家明白。但皇帝既然已有决断,你就不要再妄图干涉了。”
淑妃咬唇不语,眼中却透着几分不甘。
***
与此同时,赵景辰召见户部尚书。
“朕听闻,有人正在拉拢你?”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跪下:“陛下明鉴,臣忠心耿耿,绝不敢背叛圣恩!”
赵景辰淡淡道:“朕相信你,但也要提醒你一句,不要被人利用。”
户部尚书连连叩首:“臣明白,臣定当谨守本分,不负陛下厚望。”
赵景辰满意地点了点头:“起来吧。”
待他退下后,赵景辰看向身旁的李德全:“淑妃那边,盯紧些。”
“是。”李德全低声应道。
***
夜深人静,淑妃寝宫内烛火摇曳。
她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神色阴沉。
“赵景辰……你以为这样就能稳住江山吗?呵,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她低声喃喃,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这一夜,皇宫深处,风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