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房里有片刻的寂静,晚余脸上浮现出痛苦纠结的神情。
她自然是想见孩子的,又怕见了之后割舍不下。
可那孩子在她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这几个月里,她们同呼吸,共心跳,悲欢与共,这份深入血脉的羁绊,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
她又不是草木,怎么可能做到毫不动情。
可她真的很怕自己看到了孩子真实的模样,就会日里夜里想着她,余生的每个梦里都是她。
既然决定要走,又何必再添更多羁绊,就让她做一个狠心的女人吧!
就让她被......
夜色沉沉,皇宫内灯火通明,巡逻的禁军脚步声在宫墙下回荡。赵景辰站在御书房窗前,目光凝重如铁,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密报??正是陈远留下的信件副本。
他已看过全篇,字字句句,皆是太后与北狄暗中勾结的确凿证据。高德全的供词、拓跋烈亲笔签署的密令、以及数名朝臣被收买的名单……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她竟敢如此!”赵景辰低声怒吼,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烛火一颤。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李统领推门而入,抱拳禀报:“陛下,皇后娘娘已安全返回。”
赵景辰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松动,随即又恢复冷峻:“她可受伤?”
李统领点头:“手臂有轻微刀伤,但无大碍。”
赵景辰立即起身:“带朕去见她。”
***
苏瑶刚换下染血的衣裳,正坐在镜前由小翠包扎伤口。听见外头脚步声急促,她便知赵景辰来了。
果然,片刻后,赵景辰踏入寝殿,一眼便落在她手臂上的纱布上,眉头紧蹙:“伤得如何?”
苏瑶抬眸看他,淡淡一笑:“不过是皮肉伤,不碍事。”
赵景辰却并未放松神色,他走到她面前,亲自查看她的伤口,语气低沉:“你太大意了,明知敌情未明,为何还要亲身涉险?”
苏瑶看着他眼中的担忧,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道:“若我不去,那些证据便无法到您手中。”
赵景辰沉默片刻,终是伸手将她拥入怀中,声音低哑:“你若出了事,朕宁愿这江山不要。”
苏瑶轻轻靠在他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缓缓道:“我知道。”
两人静静相拥,良久,赵景辰才松开她,从袖中取出那份密信:“你说的证据,朕已经看过了。”
苏瑶点头:“太后与北狄往来多年,甚至曾试图扶持傀儡皇帝登基。”
赵景辰眼神冰冷:“她竟敢如此大胆。”
苏瑶轻叹:“她自以为掌控一切,殊不知自己也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赵景辰冷笑:“如今证据确凿,她便是叛国之罪,死有余辜。”
苏瑶看着他,忽然问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太后?”
赵景辰沉默许久,最终缓缓开口:“明日早朝,朕会召集众臣,当众宣布此事。”
苏瑶微微颔首:“那北狄方面呢?”
赵景辰目光一凛:“朕已下令,调兵遣将,严防雁门关,同时派出密探潜入北狄境内,务必查清拓跋烈的真正意图。”
苏瑶轻声道:“拓跋烈此人野心勃勃,绝不会善罢甘休。陛下还需提防朝中仍有其安插之人。”
赵景辰点头:“朕已命人彻查名单上的官员,一个都不放过。”
苏瑶看着他,忽而露出一抹浅笑:“陛下终于不再犹豫了。”
赵景辰低头凝视她,眼中情绪复杂:“因为朕知道,若再迟疑,失去的可能不止是江山,还有你。”
苏瑶心头一颤,轻轻握住他的手:“只要陛下坚定信念,这场局,我们便能赢。”
赵景辰深深地看着她,忽然俯身,在她额间落下轻柔一吻:“这一次,朕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
***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皇宫便已戒备森严。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人人神情肃穆,隐隐察觉今日朝堂之上必将有大事发生。
赵景辰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冷峻,身旁立着一身素衣的苏瑶。她虽未穿凤袍,却依旧气度非凡,引得众人侧目。
“宣太后觐见。”赵景辰沉声下令。
不多时,太后被两名侍卫押入殿中,她面色苍白,却仍强撑镇定:“陛下,何故如此对待老身?”
赵景辰冷冷地盯着她:“母后,你可知罪?”
太后一怔,随即皱眉:“陛下此话何意?”
赵景辰挥手示意,侍卫立刻呈上陈远提供的证据。赵景辰拿起一封密信,朗声念出其中内容:“‘北狄使者拓跋烈,吾儿承睿年幼,尚需辅佐。若能助其登基,必以金银珠宝奉上,并割三城之地为谢。’”
太后脸色骤变,身子微微颤抖:“陛下,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
赵景辰冷笑:“伪造?那你告诉朕,高德全的供词又是何人所写?你与北狄往来的密信,难道也是旁人冒名?”
太后一时语塞,额头渗出冷汗。
赵景辰继续道:“你身为先帝遗孀,本应恪守妇道,辅佐朕治理天下。然而你却暗中勾结外敌,妄图篡夺皇权,实乃大逆不道!”
太后终于支撑不住,跪倒在地,声音嘶哑:“陛下,老身只是……只是想保住权力罢了……”
赵景辰冷冷道:“你错了,母后。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江山社稷更重要。”
他挥手下令:“即日起,废除太后封号,贬为庶人,软禁于冷宫,终生不得踏出半步。”
太后闻言,猛然抬头,眼中满是惊恐与不甘,口中喃喃:“不可能……不可能……”
侍卫上前,将她拖离大殿。
群臣震惊之余,纷纷低头行礼:“陛下英明。”
赵景辰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至于其余涉案之人,朕已命人彻查,凡有牵连者,一律按律惩处,绝不姑息。”
群臣齐声应道:“遵旨。”
赵景辰转身看向苏瑶,眼中神色柔和了几分:“多亏皇后查明真相,否则朕险些误信奸佞,酿成大祸。”
苏瑶微微欠身:“臣妾只是尽己所能,为陛下分忧。”
赵景辰走上前,亲自扶起她:“你不仅是皇后,更是朕最信任的人。”
群臣面面相觑,皆从赵景辰的态度中看出他对苏瑶的倚重,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畏。
朝会散去,赵景辰与苏瑶并肩走出太和殿。阳光洒落,驱散了昨日的阴霾。
苏瑶望着晴朗的天空,轻声道:“太后之事已了,但北狄仍在虎视眈眈。”
赵景辰点头:“朕已下令整顿边防,同时派密使前往西域,寻求盟友共抗北狄。”
苏瑶微微一笑:“陛下越来越像一位真正的帝王了。”
赵景辰看着她,眼中流露出温柔笑意:“因为你一直在朕身边。”
苏瑶心头微动,轻轻靠在他肩上:“我会一直陪着陛下,直到风平浪静。”
赵景辰握紧她的手,郑重承诺:“这一生,朕只愿与你共享江山。”
远处,晨曦初露,金光洒满宫殿,仿佛预示着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夜色渐深,皇宫内依旧戒备森严。御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景辰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
这是苏瑶昨日从陈远处得来的最后一份情报??关于北狄在京城潜伏的另一处据点。信中提及,拓跋烈早已在朝中安插数名心腹,甚至有人身居高位,极可能已渗透至六部之中。
赵景辰缓缓展开信纸,目光扫过那行字迹:“……京中暗桩三处,一在兵部,二在户部,三在刑部,皆为高官亲信。若时机成熟,可策应大军入关。”
他心中一沉,手指微微收紧。
“陛下。”门外传来低沉的声音,李统领悄然步入殿中,抱拳道,“属下已按您的吩咐,秘密调派人手,对兵部尚书王大人的府邸进行监视。”
赵景辰抬眸看他:“可有发现?”
李统领点头:“王大人近来频繁与一名神秘男子接触,那人身份尚未查明,但据线人回报,他曾使用北狄特制的令牌进出城门。”
赵景辰眼神骤冷:“王大人……果然有问题。”
李统领迟疑片刻,又低声补充:“不过,此事尚无确凿证据,若贸然行动,恐怕会打草惊蛇。”
赵景辰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开口:“你继续监视,不得轻举妄动。朕要的是铁证如山,而非流言蜚语。”
李统领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待他退下后,赵景辰站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宫墙,思绪万千。
太后之事虽已尘埃落定,但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北狄的影子无处不在,而他身边,究竟还有多少人是敌非友?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黑衣侍卫匆匆闯入:“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赵景辰神色微变:“让她进来。”
不多时,苏瑶披着一件素色披风走入御书房,脸色略显苍白,眼中却带着一丝凝重。
“出事了?”赵景辰立刻问道。
苏瑶轻轻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臣妾方才收到消息,刑部尚书刘大人昨夜突然暴毙于府中,死因可疑。”
赵景辰皱眉:“暴毙?可有验尸?”
苏瑶摇头:“尸体已被其家人连夜焚毁,只留下这封遗书。”她将信递给他,“信上写着:‘臣知罪,不敢再欺君。然真相已难言,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赵景辰接过信,细细阅读,脸色愈发阴沉:“他到底知道什么?为何要在此时自尽?”
苏瑶低声道:“臣妾怀疑,刘大人或许已经察觉到自己被监视,为了保全家人,才会选择自尽,并销毁所有证据。”
赵景辰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看来,我们的动作已经引起他们的警觉。”
苏瑶点头:“如今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会功亏一篑。”
赵景辰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你也要小心行事,这些人既然敢杀人灭口,便不会在乎再多一个你。”
苏瑶轻笑:“臣妾自有分寸。只是陛下也需提防,他们既然能逼死刘大人,未必不敢对您下手。”
赵景辰冷笑:“他们若真敢动手,朕倒要看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苏瑶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心头微微一暖。她上前一步,轻轻握住他的手:“只要我们并肩而战,这场局,我们便一定能赢。”
赵景辰低头凝视她,目光柔和了几分:“你总是这么冷静理智。”
苏瑶微笑:“因为我知道,唯有如此,才能陪在陛下身边更久一些。”
赵景辰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声音低哑:“这一生,朕只愿与你共度。”
苏瑶靠在他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泛起一丝柔软。
然而,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