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永兴十一年,怀安和谢韫的长子沈沐出生,一举断送了他爹娘的女儿梦。因为出生时身上裹着一层白色的蜡样物质,被外祖父谢彦开引为吉兆,便给取了个小名叫裹儿。
怀安听得心里摇头叹气,有没有可能只是胎脂多了一点……
永兴十二年,赵盼进京赶考。
这世道交通不便,举人上京考试的吃穿用度、往来路费昂贵,不过各省居京的官员多会在筹资建会馆,为同乡的举子提供食宿,费用相对低廉甚至免费。
怀安接赵盼去到岭南会馆时,觉得住宿条件太差了,回家禀告了父母,次日便邀请他去家里居住,就住在前院那间他成婚前的屋子。怀安盛情相邀,赵盼实在推辞不过,便收拾行李带着书童住进了沈家。
两人同去参加春闱,结果一人登榜一人落第,落第的那个显得十分淡定,连他身边的人都表现的毫不意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重在参与。
赵盼取中了会试第三十名,次年又取中殿试第三十七名,登科后的朝考,又点为了庶吉士,得以进入庶常馆读书。
国朝有不成文的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的庶常馆,致力于为国朝培养精英官员,清贵无比,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后散馆可以继续留在京中任职,至少也是个六科给事中。
因此点了庶吉士后,基本是要久居京城的,再在沈家住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得把妻儿也一并接来。可赵淳为官清廉,赵盼手头局促,别说在京城置业,就算是赁一间独门独户的小院都很困难。
怀安拿出账本和算盘扒拉一通,拿出一张五百两的大额汇票给他。
赵盼对此毫不意外,他知道怀安有钱,对朋友又向来大方,可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如果他遇到急难走投无路,固然可以接受怀安的帮助,可眼下要长期在京城生活,总不能一直靠朋友接济吧。
怀安却将账目清晰列出,这些钱理应属于赵盼,且在官府有明确备案可查。
“这还只是一部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怀安道,“大头我替你投进了别的生意。”
骤然发了一笔“横财”,赵盼百思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怀安拿出一份契约:“你还记得它吗?当年在安江县,我们一起开办童书馆,赵伯伯不许你拿分成,我就把这些年所有的分成全部投进童书馆充作股份了。”
赵盼恍然大悟,当年怀安有模有样的让他立契,他便在契书上画了押,后来也没当回事,怀安离开安江后,他依然为童书馆的投稿严格把关,直到跟着父亲调离安江,彻底将此事抛去了脑后,谁料怀安后来竟拿着契书去官府备案了。
“每年的分红,我也替你投了些别的生意,什么生丝、棉纱、茶叶、还有……”怀安掰着手指头数了一大堆。
赵盼当然不愿收了,他又不懂做生意,即便赚了钱,也是怀安赚的呀。
“本钱是你的,利润当然也是你的,你如果实在为难,我可以取一点管理费
()。”怀安劝道:“京城的物价你也领略过了,要把嫂夫人和孩子接来,外加一个老仆一个仆妇一个长随,每月的开销有多大,你每月的官俸能不能支撑?天经地义属于你的钱你不收,难不成要去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吗?”
赵盼:……
时隔十几年,他依然说不过怀安。
好在他虽然为人正直,却不至于像他爹那样极端,更不愿意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受穷,何况眼下离开了父亲的掌控,也没有那么多束缚了。
如果不收这笔钱,他就没办法接妻儿进京,可是他早想接走他们母子了,如果不是碍于父亲,他甚至想将母亲一起接到身边奉养。
他实在不想让妻子也像母亲那样,操劳半生,落下一身的病,更不想让子女像自己这样,在一个困窘压抑的环境中长大。
“那就按你说的管理费……”他道。
怀安又开始打算盘,打的赵盼眼花缭乱。
“管理费二十五两,现银付讫。”怀安说着,将五百两的汇票换成四百五十两,和二十五两现银,并迅速写下收据,让他画押。
赵盼:……
脑子乱成了一团浆糊。
赵盼收下汇票,谢韫托亲戚在内城寻到一处独门独户的二进小院,这个地段即便有钱也未必能够租到,他们的运气属实不错,一位刑部郎中刚刚致仕,新腾出来的房子,谢韫遣了几个男仆并仆妇过去,没几天便收拾的焕然一新。
安排好一切,赵盼迅速遣书童去父亲的任地,将妻子儿子接到京城来,并致家书给父母,声称在朋友家的四合院内租了两间房,租金不贵,仅凭他微薄的俸禄就可以维持。
当然,这些话都是怀安教的,他是极反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的,奈何国朝重孝道,对付“油盐不进”的赵伯伯,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
怀安年初被进为太常寺丞,但他像历届“小阁老”差不多,仍在内阁随任,每天鞍前马后的跟在老爹身后忙碌。沈聿很了解他,看上去大大咧咧玩世不恭,其实在内阁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极有分寸,因此放心将一些重要的行文交给他来处置,甚至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都会问问他的看法。
卢氏带着赵钧来到京城后,谢韫帮忙安顿照顾他们母子,操了不少心。
到了赵钧小朋友五岁上,赵盼亲自给他开蒙。等到过了两年,沈裹儿小朋友也将近五岁的时候,娘亲忙,亲爹更忙,祖父母、大伯、姑姑们无一不在忙碌自己的事业,堂哥堂姐都已经上学,就剩他一个娃没人教读书。
沈裹儿表示十分的雀跃,每天抓猫逗狗上房揭瓦,与家里的花鸟鱼虫作伴,月亮每每看见他,四条修长的马腿各抖各的,吓得躲在马厩里不敢大口呼吸。
怀安为了月亮的生命安全,也为了自己和妻子的血压平稳,决定把沈裹儿交给赵盼——赵盼人在翰林院读书喝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带孩子。
沈裹儿生的白净,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漆黑的
眸子如两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像画里跑出来的娃娃,咧嘴露出礼貌乖巧的微笑,轻而易举便俘获了赵盼夫妻的心。
“这孩子真漂亮啊!”卢氏温声道:“饿了没有?婶婶给你蒸粟米饼吃?”
沈裹儿点点头:“谢谢婶婶!”
卢氏心都化了,系上围裙亲自下厨,给两个孩子蒸饼去了。
赵盼揉揉裹儿柔软的头发:“没问题,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带!”
好兄弟难得开口,赵盼又有空闲,便满口答应下来,带着十足的耐心和爱心,准备给这胜似亲侄儿的小朋友上课。
怀安一脸有苦难言状:“也不一定谁带谁……”
可有些人的外表天生具有迷惑性,不亲自相处一下,很难体会那种拳头打棉花的无力感。
沈裹儿就这样拜赵盼为业师了,白天被送到赵家的小院子里,卢氏照看着他们吃饭、做功课,赵盼散衙后给他们讲一个时辰的课,布置第二天的功课。
卢氏是个特别温柔慈爱的婶婶,沈裹儿很听她的话,可是两个孩子一旦出门去玩,街坊四邻方圆数里,连狗都知道有个小魔头带着跟班出街了,偏偏附近胡同的孩子都很喜欢跟着沈裹儿混,于是他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成了附近一带的孩子头。
卢氏屡次收到邻里的“投诉”,再看看一脸人畜无害的两个孩子,压根就不相信自己家的乖孩子会闯祸。虽然对待告状的邻里依然保持谦逊和气,可心里始终结下了疙瘩,有一天忍不住对丈夫抱怨:京城人真是太排外了,连狗都特别排外。
赵盼:……
狗都特别排外?狗为什么要无缘无故排斥两个人类幼崽?
他心下狐疑,便亲自上门去打听,这一问不要紧——教唆人家孩子逃学啦,叫方圆数里的孩子对着他们磕头称臣啦,用黑豆和白醋把隔壁家的大白狗染成了食铁兽,害的狗子肝气郁结两天没吃饭啦……
夭寿啊!
赵盼回家拎着戒尺,把两个孩子的小手打成了水晶猪蹄。
沈裹儿从小在家里称王称霸,何曾吃过这种苦头,两只眼睛哭成了核桃,抹着眼泪儿去找祖父祖母告状。
沈聿和许听澜见状心碎了一地,晚饭都是抱在怀里喂的,怀安戳着沈裹儿的脑袋说他活该,还被老爹踹了一脚。
隔辈亲真是要人命!胸有沟壑沈阁老,杀伐果决沈阁老,此刻抱着孙子眼眶都红了。他这时要是站在门口卖门票,招呼大伙围观沈阁老这副尊容,门票钱都能抵得上一年俸禄。
好在夫妻二人宠溺孙子,还不至于到是非不分的地步,睡前还会温声细语的给他讲道理,沈裹儿也乖乖点头,保证再也不调皮捣蛋了。
怀安根本不信他的话,倒很可怜小钧哥儿,虽然他年龄比裹儿大,但总被沈裹儿忽悠的“马首是瞻”,跟着一起挨揍。
于是趁着赵钧过生辰,他随手送出一个精美的锦囊。
“这是什么?”赵钧忽闪着眼睛一脸天真的问。
“叔
父送你的生辰礼,()”怀安拦住他想要拆开锦囊的手,“危难时刻再打开它。╳()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赵钧点点头,将锦囊小心收好。
……
人类幼崽生来就会审时度势,沈裹儿在外面挨了揍,家里也没人护着,也就不敢再招惹赵盼了,很收敛的跟着赵伯伯读了几个月书。
在读书上,裹儿和怀安又不一样,他脑子灵,记忆力好,学什么都很快,属于怀安最痛恨的“不怎么学都能考高分型”。好在是自己的儿子,在智商上遗传了娘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伯姑姑舅舅们,没有遗传他这个洼地,他每次祭祖时都要多烧一炷高香,感谢列祖列宗保佑。
可惜好景不长,庶常馆散馆,赵盼未被留任詹事府或翰林院,而是被选为户部清吏司主事。正值朝廷税赋改革,户部的工作极为繁琐,时常早出晚归,对赵钧和沈裹儿的功课难免力不从心,便与怀安谢韫商量着,给孩子们找个私塾。
怀安本想请塾师的,岳父那边说恰好有个机会,城南的贺举人年纪大了,体力渐衰,最后一批学生殿试结束后,想收上十几个蒙童,教完蒙学就安心养老。
消息一出,家中有适龄儿童的官宦人家蜂拥而至,名额十分宝贵,还是谢彦开凭借老交情,才将两个孩子塞进了贺家的私塾。
得知这个消息,沈裹儿整个娃都很兴奋,因为老爹教过他一首童谣。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他也可以背着小书包去上学啦!可以跟十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