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转眼第二天下午,张红旗再次来到河边。
没有去上次的那块石头。
而是又换了一个地方,再次找了一块石头。
这个季节的河边很危险。
河边的泥土化冻后,很是酥软。
水流大一点,岸边的泥土都会冲走。
更何况人站上去。
所以,张红旗才会专门找岸边有石头的位置。
捞沙重要,安全更重要。
这个季节掉进河里,哪怕张红旗是化劲宗师,也很容易丢掉小命。
毕竟,这个时候,河里全都是冰凌。
又捞了两个下午,张红旗终于捞够了砌筑蓄水池,所需要的沙子。
张红旗拿了几条麻袋,用了一个下午后,把沙子装进麻袋里,扛回北山坡。
又从大队部借了一个筛子。
把沙子过筛。
从河里捞上来的沙子,含泥量很大。
主要也是季节的原因,河边的沙子里含有不少的泥巴。
不过筛,是真没办法使用。
张红旗也不着急,慢慢干。
沙子水泥都准备好了,张红旗也没着急砌筑蓄水池。
先把梯田的土里翻出来的石头,搬到蓄水池边上。
又把石头雕刻成块石。
一切都准备好了,张红旗才开始和砂浆,砌筑蓄水池。
蓄水池的池底,张红旗已经提前修整好。
把整个蓄水池的坑底一点点用锤子敲平。
张红旗砌筑的五零石墙,基础打底一米厚。
一边往上砌筑,张红旗一边往石墙后面回填土和石渣。
之前雕琢块石和开凿石坑的时候,产生的一些碎石渣子。
也没浪费,全都被张红旗塞进石墙后面。
当作回填材料。
张红旗一边砌筑蓄水池的石墙,一边把巨石底下的泥土掏出来。
巨石下面有三分之二坐在石头上,另外三分之一则是在土层上。
把巨石底下的泥土掏干净后,才发现。
泉眼还在里面那三分之二的部分,倒是省了张红旗不少事。
张红旗先把巨石底下的土掏出来,然后再铺上石头石板。
虽然铺完石板后,依然比里面的石头低好几公分。
但是,这不影响。
张红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过,挖开泥土后,巨石底下渗出来的泉水确实大了不少。
要不然,光靠原来的渗水量,一个小时都接不满一桶水。
处理好巨石下面的泥土后,张红旗又加快了砌墙的速度。
砌筑完蓄水池后,张红旗又把石墙的石缝用标号更高的砂浆,勾了缝。
最后又把储水池打扫了一遍。
这才算完活。
等张红旗把蓄水池彻底弄好已经过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张红旗的日子过的很充实。
上午上课,下午改造北山坡,晚上则是左拥右抱的过着没羞没臊的日子。
就连靠山屯,也是很安静。
靠山屯所有的劳动力都在忙着春耕播种。
春耕播种,不仅仅是耕地和播种,还有上粪和浇地。
这每一项的工作量都不小。
虽然有了拖拉机负责耕地,播种,但是施肥和浇水这样的活,拖拉机可没办法替代。
浇水倒是不用担心,有畜力水车,还有水泵,可以把河里的水引到水渠里。
然后,水顺着水渠流到地里。
关键是施肥,这个拖拉机可帮不上忙。
只能是用马车,地排车,运到地头上,然后再用人力挑着挑子,把粪肥挑到地里。
人工撒到地里。
这活可不轻松。
忙起来,自然就安静。
尤其是,靠山屯现在也算是财大气粗,不差钱。
天天中午都是猪肉酸菜炖粉条子,让大家可劲造。
自然更加安静。
金河岭那边,虽然已经答应过来盖房子。
还在组织动员阶段。
暂时还没过来。
所以,靠山屯整体上很安静。
再过几天,等金河岭的人来了。
估计,就没现在这么安静。
盖房子,本就是个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活,一下子要盖几十座房子。
可以说整个靠山屯都要变成一座工地。
对于这些,张红旗都没有在意。
他现在一心都在北山坡的改造上。
就连周日,大丫回来,张红旗都没功夫招待。
把蓄水池砌筑好之后,张红旗又接着处理之前挖出来的引水渠。
先把原来的引水渠填起来,然后在关键部位砌筑挡水墙。
对从蓄水池溢出来的泉水进行导流。
让泉水始终顺着石坡往下流。
这些石坡,基本上都是以前下大雨的时候,冲出来的天然水渠。
张红旗改造一番后,让泉水顺着这些水渠往下流淌。
又忙活了几天,靠山屯乱了起来。
金河岭的人,终于来了。
林场也用小火车,送来不少的椽条。
赵队长等大队干部,和金河岭的村长,一起指挥着金河岭的人干活。
先用林场送来的椽条,搭建窝棚。
未来一两个月,金河岭的人,就要在窝棚里居住。
搭建窝棚之前,金河岭的人,先通过抓阄的方式,挑选出自己的宅基地。
当然了,抓阄之后,如果不满意,可以自己协调,互相交换。
那个,就不归大队干部们管了。
一番乱腾后,忙活了两个多小时。
总算是把宅基地分了下去。
分完宅基地之后,才开始搭建窝棚。
各家把窝棚搭建在自家的宅基地上。
这次过来都是家里的劳力,老幼都没过来。
倒也不用担心,一个窝棚住不开。
上午的时候,张红旗没去凑热闹,照例给孩子们上课,给二丫三人讲解赤脚医生手册。
下午,才来到屯子,看金河岭的人干活。
都是干活的好手,张红旗到的时候,窝棚已经完成了框架。
估计,再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把窝棚搭建出来。
不影响晚上居住。
“红旗过来了?”看到张红旗,赵队长笑着打了个招呼。
“我过来看看,挺热闹啊!”张红旗对着赵队长点点头。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金河岭的村长林长安。
林村长以后是咱们靠山屯生产队的副队长。”赵队长笑着把身边一个老人介绍给张红旗。
接着又介绍张红旗,“林老哥,这位是咱们屯子的卫生员。
是个有本事的人,咱们屯子能有今天。
还多亏了红旗,帮着出的点子。
咱们屯子那些拖拉机,就是红旗帮忙租借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