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张,你可算是回来了,赶快的,有事要你帮忙。”张扬刚回到会所,刚准备休息会儿,不料于敬清看到他就从二楼冲了下来。
看于敬清着急忙慌的,张扬不觉眉头微皱。
“于老,怎么了?”张扬连忙问道。
作为行医多年的老中医,张扬还没看到于敬清这么慌乱过。
“走,咱们边走边说,你知不知道最近咱们粤省这边又开始发生霍乱了?”于敬清拉着张扬往二楼走去,皱眉问道。
张扬一听,微微愕然。
之前霄龙的女儿就得了霍乱,让古峻容都束手无策,不过因为霄龙的态度问题,导致了张扬当时并未出手。
“怎么回事?现在霍乱不是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了吗?”张扬疑惑问道。
现在医学技术已经如此发达,一个小小的霍乱应该不会那么严重才对。
不料于敬清却是无奈摇头,苦笑起来。
“咱们上面就有一位,你先上去看看就知道了。”于敬清也没多说什么,拉着张扬上去,两人很快来到一个房间里。
“霍乱这种急性传染病,怎么送到我们这里来了?”听于敬清说会所也有霍乱病人,张扬急忙问道。
得了霍乱是需要隔绝治疗的,必须要送到无菌的icu病房才行,然会所现在并没这个条件。
“是啊,霍乱是要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的,可这次的情况不太同。上面这位是咱们上云最先发现的霍乱病人,已经转了三次院了,家属想要试试中医疗法,所以才找到了我这里来。”
“不过我估计这并非一般的霍乱弧菌引起的,应该是新的变异菌株,用常规治疗只能暂时控制,但并不能根治。”于敬清一脸无奈道。
他也是没办法,人家要把病人送到这里来,于敬清只能硬着头皮试试。
两人说着,来到二楼一个房间里,何娜正在里面消毒。
门口则站着两位四十五六岁的夫妇,此刻正一脸着急的看着房间里。
于敬清去办公室拿病历,张扬则去换无菌服,好在早就考虑到了传染病,会所里也备有无菌服。
“于老,我儿子怎么样?”看于敬清皱着眉头拿着病历出来,夫妇急忙问道。
他们儿子在医院icu躺了一个星期,各种手段都用尽了情况还是没好转,还在反复,可想而知两人此刻有多担心。
并非他们不知道霍乱的危害性,实在是,没钱啊,那icu的费用太贵了,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
“抱歉两位,暂时还没好的用药方法,不过张医生回来了,他会想办法的。”于敬清也不好给他们希望,只能寄托在张扬身上。
夫妇听后看了眼于敬清指着的张扬,当看到张扬这般年轻时,眼中的担忧更甚。
此刻张扬正拿着病历研究病情,没时间理会他们。
“还在泻吐期啊?没事,先进去看看再说,先把腹泻的问题解决了。”张扬看了会儿病历后,抬头看向于敬清道。
于敬清连忙点了点头,率先往里走去。
张扬跟了进去,却见病床上躺着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此刻正昏迷,神色很憔悴萎靡。
“小张,你可有办法?”见张扬进去后只是隔着两步盯着病人观察,于敬清有些焦急,不由问道。
如果张扬都没办法的话,那只能让他们将患者带走了。
“嗯,我也没太大把握,不过要先针灸,再辅以中药治疗,兴徐会有效。”张扬轻轻点了点头。
“何娜,准备毫针。”
张扬说着,看向站在门口的何娜。
于敬清一听,神色有些激动起来。
“我当初想的也是针灸,可能要用到烧山火来退寒,稳定生命体征后,再用中药来调理,只不过不太确定。”于敬清缓缓道。
刚才于敬清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却发现诸多疑虑,张扬一眼就能断出方法来,让于敬清有些诧异。
可具体有没有效,于敬清心里也没底。
“于老,你的问题在哪方面?”张扬问道。
两人的治疗方案差不多,不过可能有些细节要敲定。
“针灸和中药两者都有,烧山火作为一项绝技,虽说我也会,但把握不准穴位,中药方面,有些药的配伍方面还要慎重,只能通过观察和经验来,如此就降低了几率。”于敬清捋了捋胡须道。
这是于敬清最担心的点。
张扬听后眉头微皱。
“那待会儿你可以仔细看看,或徐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如果有效的话,应该能推广出来,如此以来或徐就可以解决此次霍乱了。”张扬沉思片刻,看向于敬清笑道。
张扬有些明白了,于敬清对自己的针法技巧,还有用药方面还是不太确定。
听到张扬这话,于敬清却是满脸惊骇。
张扬的自信,让于敬清颇为担心,却又充满期待。
“我也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不过如果成了,你可以借此机会研究下这次霍乱的治疗,不过可能要麻烦您老人家到时候弄出篇论文来,以作为经验来推广。”张扬蜜汁笑道。
于敬清这等老中医,张扬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他回来找于敬清,其实还是论文方面。
现在有了病例,一旦张扬提出的治疗方案有效,是可以成为论文的。
“这样是不是太冒进了点?医学论文还是慎重些的好。”于敬清见张扬信心大增,忍不住提醒道。
虽说于敬清不知道张扬到底要搞什么,但一切还是得以病人治疗为准。
张扬微微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恰巧这时何娜已经将毫针拿了过来。
张扬没耽搁,拿着消毒过的毫针走到病床前,先将患者身上的衣服剥下来,然后快速捻针,寻找针感。
见张扬开始,于敬清站在一旁仔细观望。
很快,张扬开始找准穴位开始下针。
只见张扬开始将毫针刺入患者穴位三分之一深度,随后观察患者呼吸状况,等确定得气后,又停止捻转手法,继续往下刺入三分之一,随后继续捻转,继续往下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