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0171章薪火相传(第1/2页)
---
齐啸云回到齐府时,天色已近黄昏。府内灯火初上,檐下的冰凌在灯光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他拍落肩头的残雪,径直朝着父亲齐正的书房走去。
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温暖如春。齐正端坐在紫檀木书案后,正在翻阅账册。他年近四旬,面容儒雅,眼神却透着商海沉浮历练出的精明与沉稳。见儿子进来,他放下账册,目光落在齐啸云被冻得微红的脸上和带着湿气的肩头。
“又去那边了?”齐正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齐啸云恭敬行礼:“是,父亲。林姨咳疾加重,儿子送了些药材和一只暖手炉过去。”
齐正沉默片刻,指了指旁边的梨花木椅子:“坐吧。”
齐啸云依言坐下,腰背挺得笔直。
“云儿,你可知我齐家如今在沪上,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齐正缓缓开口,目光锐利地看着儿子。
齐啸云迎上父亲的目光,毫不退缩:“儿子知道。赵坤势大,对与我齐家交好的世家多有打压。莫家之事,便是前车之鉴。”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屡次涉险?”齐正语气加重了几分,“莫家之事,水深得很!那赵坤心狠手辣,伪造证据,罗织罪名,连莫隆兄都……你若频繁出入贫民窟,一旦被他的耳目察觉,我齐家恐有灭顶之灾!”
齐啸云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握紧,但他眼神依旧坚定:“父亲教诲,儿子明白。但莫伯伯昔日对父亲有知遇之恩,与我家是通家之好。林姨和莹莹妹妹孤苦无依,若我齐家因惧怕赵坤而袖手旁观,与那些落井下石之徒有何区别?岂非令故人寒心,令世人耻笑?”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况且,父亲常教导儿子,经商之道,诚信为本,做人亦然,当知恩图报,坚守道义。若因畏惧强权便背弃信义,那我齐家纵有万贯家财,又与那赵坤之流何异?这样的齐家,又能风光几时?”
一番话,掷地有声。
齐正看着儿子那尚显稚嫩却已棱角分明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但脸上依旧严肃:“道义?哼,这世道,道义值几个钱?赵坤不讲道义,如今不也是权势熏天?”
“父亲!”齐啸云猛地抬起头,眼中有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与炽热,“正因为世道浑浊,才更需要有人坚守清白!我相信,邪不压正!赵坤能猖獗一时,绝不可能猖獗一世!莫伯伯的冤屈,总有一天会昭雪!若人人都因畏惧而明哲保身,那这世道,才真的没了希望!”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齐正久久地注视着儿子,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他看到了儿子眼中那份与自己年轻时如出一辙的锐气与担当,也看到了那份或许有些天真、却无比珍贵的赤子之心。
良久,齐正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的严厉之色渐渐化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感慨,更有一种薪火相传的触动。
“你说得对。”齐正的声音缓和了下来,“人,不能没了良心和脊梁骨。莫家之事,我齐家确实不能置身事外。”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缓缓道:“只是,如今形势比人强,我们需更加谨慎。接济可以,但必须更加隐秘。我已吩咐下去,日后由信得过的老仆,乔装改扮后,每隔几日送些必需品过去,尽量不引人注意。你……也要减少去的次数,非必要,不要再亲自前往。”
“是,父亲!儿子明白!”齐啸云心中一喜,知道父亲这是默许并支持了他的做法。
“还有,”齐正转过身,目光深沉地看着齐啸云,“你既然有心要护着她们,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赵坤在军、政、商三界都有势力,盘根错节。你要想真正帮到莫家,帮到林婉蓉和莹莹,甚至……找到那个失踪的孩子,你就必须尽快让自己强大起来。”
“强大?”齐啸云眼神一凝。
“没错。”齐正走回书案后,拿起一份文件,“从明日起,你除了完成学堂的功课,还要跟着我学习处理家族生意。从最基础的看账本、了解各行当的规矩开始。你要学会如何经营,如何识人,如何在这复杂的世道中立足,如何积累足够与赵坤抗衡的资本和人脉!”
他将文件递给齐啸云:“这是我们齐家与洋行最近的一笔丝绸生意,你先拿去看看,三日后,告诉我你的看法。”
齐啸云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感受到的不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父亲沉甸甸的期望和责任。他用力点头,眼神灼灼:“是!父亲!儿子一定用心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171章薪火相传(第2/2页)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能再仅仅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富家少爷。他必须快速成长,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才能守护他想守护的人,去完成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
“去吧。”齐正挥了挥手,“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也记住你肩上的责任。”
“儿子告退。”齐啸云躬身行礼,退出了书房。
走出书房,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齐啸云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握紧了手中的文件,抬头望向夜空。风雪已停,几颗寒星在夜幕中顽强地闪烁。
他知道前路艰难,但他无所畏惧。
(贫民窟小屋内)
莫莹莹将煎好的药汁滤出,小心地端到床边:“娘,药好了,趁热喝。”
林婉蓉靠着床头坐起,就着女儿的手,将那一碗苦涩的汤药慢慢喝下。药汁入喉,带来一股暖流,似乎暂时压下了喉咙间的痒意。
“莹莹,辛苦你了。”林婉蓉看着女儿额角被炭火熏出的黑灰,心疼地用袖子轻轻擦拭。
“不辛苦。”莫莹莹摇摇头,将空碗放到一边,又拿起那个黄铜手炉,检查了一下里面的炭火,确保它依旧温暖,“娘,您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这药……还有这手炉,很管用。”林婉蓉拉过女儿冰凉的小手,一起放在手炉上暖着,“啸云那孩子……有心了。齐家,对我们恩重如山。”
莫莹莹依偎在母亲身边,感受着手炉传来的温度和母亲身上熟悉的气息,小声道:“啸云哥哥说,他会保护我们的。”
林婉蓉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中泪光闪动:“嗯,他是个好孩子。莹莹,你要记住齐家的恩情,也要记住……我们莫家的风骨。你爹爹一生正直,虽遭奸人陷害,但他的清白,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我们如今虽身处困境,但脊梁不能弯,气节不能丢。你要好好活着,坚强地活着,等着那一天到来。”
莫莹莹抬起头,看着母亲眼中那从未熄灭过的希望之火,用力地点了点头:“娘,我记住了。我会好好认字,跟您学绣活,等以后……等以后我们找到妹妹,爹爹也回来了,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团圆的!”
女儿稚嫩却坚定的话语,像一道暖流,滋润着林婉蓉干涸的心田。她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仿佛要从这瘦小的身躯里汲取力量。
是啊,她不能倒下。为了莹莹,为了下落不明的贝贝,也为了蒙冤的丈夫,她必须撑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江南水乡,莫老憨家)
夜色笼罩着宁静的水乡。莫老憨家亮着昏黄的油灯。
阿贝趴在桌上,就着灯光,笨拙地练习写字。王氏坐在一旁,就着灯光缝补渔网。
“娘,这个字念什么?”阿贝指着一个复杂的字问道。
王氏凑过去看了看,摇摇头:“娘不认得几个字,这个得问你爹。”
莫老憨刚从外面回来,带着一身水汽,闻言笑道:“咱们阿贝想认字是好事。等开春了,爹想办法,看能不能送你去镇上的学堂念几天书。”
“真的吗?”阿贝惊喜地睁大了眼睛。
“爹啥时候骗过你?”莫老憨摸了摸女儿的头,“多认点字,总是好的。将来……或许能帮你找到你的根。”他的目光落在阿贝脖颈间若隐若现的那半块玉佩上,眼神有些复杂。他们夫妇一直将这个秘密埋在心底,既希望女儿快乐成长,又隐隐觉得,这玉佩或许关系着阿贝的出身,不该被永远埋没。
阿贝似懂非懂,但能去学堂让她非常开心。她拿起那半块玉佩,在灯下仔细看着。玉佩温润,上面的纹路在灯光下似乎活了过来。
“爹,娘,你们看,这上面的小鸟,好像要飞起来一样。”阿贝天真地说道。
莫老憨和王氏相视一笑,心中却各有所思。这玉佩,究竟牵系着怎样的过往?阿贝的亲生父母,又身在何方?
南北三地,不同的灯火下,不同的人,怀揣着各自的心事与期盼。
齐啸云在责任与道义中砥砺成长,誓要成为足以庇护弱小的参天大树。
林婉蓉与莫莹莹在苦难中坚守风骨,等待着云开见月的那一天。
阿贝在养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成长,尚不知自己身世背后隐藏的波澜。
而那半块玉佩,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静静地等待着,将这三段命运再次紧密相连的时刻。薪火在传递,希望在心间,这漫长冬夜,似乎也不再那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