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81章道士下山(第1/2页)
“此事关乎重大,且极易引来各方势力觊觎觎甚至围剿。
初期绝不可大张旗鼓,只可在绝对可靠之地,由绝对可靠之弟子,利用虚拟宇宙中之图纸,秘密研制、小规模生产一些枪弹、手榴弹、地雷等,以备不时之需,或优先供给那些真心抗日的队伍。
待日后时局有变,再图扩大。”
众人皆神色肃然,深知军火一事千钧重量,纷纷点头,表示必当慎之又慎。
“最后,便是这传播信仰与筛选弟子之事。”林九郑重道,“仙人所需香火信仰,于我世界有存续晋升之大恩,于我等有传道授法之大德,供奉祂乃理所当然。
各派宫观之内,除三清祖师、各家祖师外,当增设仙人牌位,令弟子早晚焚香祷告,并向信众宣扬仙人慈恩。开设武馆、工厂、农场之处,亦需如此。”
“至于传授功法,”林九语气转为严厉,“养生拳法可广传天下,强身健体,人人可学。
但高深国术乃至仙道筑基之法,绝不可轻传!各派需炼制或从商城购买‘问心镜’、‘鉴心符’等法器,对欲入核心门墙者,必须严查其心性、根骨、来历。
绝不可让奸邪之辈,学了本事去为祸世间,否则我等非但无功,反而徒增业障,辜负仙人厚恩!”
“这是自然!”张景林斩钉截铁道,“法不可轻传,道不授非人。此乃古训,绝不会忘!”
玄真子、清虚亦纷纷表态,定会严格筛选弟子,宁缺毋滥。
计议已定,众人皆觉心头火热,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正在眼前展开。
全真教玄真子道:“重阳祖师立教,本有济世之怀。
如今末世景象已显,我全真教岂能坐视?
贫道回去后也会遣弟子下山,于各地设立道场武馆,传授武学。
而且既然世界等级要升级,天地灵气要复苏,为了肯定也是一个修行大世。
既然如此,还可以从武馆弟子中挑选一些好苗子,待会全真培养。
妙哉,妙哉!”
一时间,大殿内各派掌教纷纷附和,气氛热烈。
此前因末法时代和前途迷茫而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此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希望所驱散。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门可以延续道统的修炼体系,更是一条能够实实在在拯救亿万黎民、重塑九州气运的康庄大道。
毕竟自从满清入关,洋人入九州,整个九州大地已经乱了太久了。
计划既定,各派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凭借虚拟宇宙登录器带来的高效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从聊天群商城兑换的初始资源。
如高产作物种子、简易工业图纸、基础丹药配方等,一场变革在九州大地中扩散开来。
各派精选门下既有武学根基、又通晓事理的弟子,携带少量启动资金和信物,分赴各地。
他们往往选择人口较为稠密、民风相对淳朴的城镇作为起点,租赁或购置场地,挂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招牌,开设武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1章道士下山(第2/2页)
传授的内容,最初多以改良后的“养生拳”、“筑基桩功”为主,强调固本培元,祛病强身,对普通民众几乎免费或仅象征性收取少许米粮。
此举迅速吸引了大量贫苦百姓和青年子弟。
武馆弟子在传授武艺的同时,也注重考察学徒的心性,对于品性端正、有恒心者,才会逐步传授更为精深的明劲、暗劲修炼法门,并严令不得恃强凌弱。
一些有条件的武馆,还会聘请郎中坐诊,或由略通医道的弟子为民众免费诊治一些小病小痛,进一步赢得了民心。
当然茅山开的武馆售卖的各种丹药,他们这些武馆也有售卖。
通过虚拟宇宙登录器,各种物品传输起来非常容易。
正如林九和张景林天师所预料的那般,土地作为旧时代乡村权力的核心象征和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绝大多数地主,无论大小,都视若命根,抵触情绪极为强烈。
各派弟子严格遵循着既定的“先易后难,惩恶扬善”原则。
对于那些平日里名声尚可、对佃户剥削不算极端的地主,道佛弟子们会尝试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进行商洽,或以未来工厂、武馆的些许干股作为置换条件,试图以和平方式达成交易。
倘若对方坚决不愿出售,只要其行为未达天怒人怨的地步,各派弟子也谨守规矩,不会强行逼迫,转而寻求其他途径。
然而,对于那些为富不仁、恶贯满盈,依仗权势欺男霸女、盘剥乡里以致民不聊生的土豪劣绅,各派则不再有丝毫客气。
行动方式因人因地而异:或由精于幻术、符法的弟子深夜“拜访”,以其累累罪行相胁,制造种种灵异现象,令其心神不宁,最终不得不低价吐出不义之田。
或由擅长轻功、侦查的弟子暗中收集其勾结匪类、欺压百姓的确凿罪证,一面支持苦主向官府,即便往往效果不彰或更有正义感的报纸申诉,一面利用武馆逐渐积累的民间影响力在乡邻间散播其恶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更有甚者,对于少数冥顽不灵、且与邪修、悍匪紧密勾结、手上沾有人命的极端恶霸,亦有修士行雷霆手段,或假借天谴之名,或直接出手铲除,将其财产充公,用于兴修水利、开办义学等善举。
这类行动往往极为隐秘,务必做到不留痕迹,或营造出黑吃火并、仇家报复的假象。
所得土地,各派汲取了历史上简单分地可能导致农民再次失去土地的教训,并未直接分给个体农户。
而是招募流民和赤贫农户作为雇工,引种从虚拟宇宙商城中兑换出的高产稻麦、薯类作物。
修士中略通农学者,还会尝试推行一些简单的轮作、堆肥等改良技术,使得粮食产量远超寻常田地。
收获的粮食,一半作为报酬分给雇工,确保其能吃饱穿暖。
另一部分则储存起来,既作为战略储备,也用于平抑本地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