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0291章:名场面!东华门前的欢迎仪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二十八日。
    种谔来报:燕云西部九州已全部驻兵完毕,中书拟定的十六名新任知州已在路上,很快便能就任。
    这意味着,燕云十六州已经彻底回到了大宋怀抱。
    赵顼大喜,当即说道:“速将喜报传于汴京。另外,西北方向,命王韶与青唐吐蕃撤兵,东北方向,令枢密使离开高丽,所有战船一律撤回登州。”
    “明日,咱们也班师回朝!”赵顼笑着说道。
    “臣遵命!”种谔一脸兴奋。
    若是换作其他帝王,必定还会接着打,但当今的官家为了百姓安定,却不愿急于求成,做穷兵黩武之事。
    这份胸怀,历史上的帝王无人可比之。
    另外,在种谔看来,大宋一统天下乃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现阶段,收复燕云十六州便足够了。
    接下来,朝廷要做的便是如何让燕云十六州更加繁荣。
    既然他们成为了大宋的百姓,朝廷便要为他们负责,而不能让其自生自灭。
    这比收复燕云十六州更困难。
    这一点,中书早就拟定了详细的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四个举措便是,其一,大力发展畜牧业;其二,减免百姓税收;其三,为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其四,加大商贸流通力度。
    这些,已不用赵顼操心了。
    三日后。
    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城,并正在陆续传到大宋各个州府。
    一时间,民间沸腾。
    百姓欢呼雀跃,家家杀鸡烹羊。
    燕云十六州对大宋来讲太重要了。
    是天然屏障,是养马之地,是从大宋太祖太宗开始便一直挂在心头的痛。
    另外。
    这一仗,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大宋的豪横与强大,大宋朝着大一统又迈进了一步。
    而此时。
    西夏、高丽和东瀛见到大宋彻底撤军才算松了一口气。
    他们的国祚能延续多久,现在全看大宋的心情。
    所谓的四国联盟,也随着辽国被痛揍,已经彻底瓦解。
    ……
    六月一日,韩相府。
    韩琦收到赵顼的亲笔书信,当看到信的内容后,韩琦不由感慨道:“大宋有官家,真是百官之幸呀!”
    赵顼在信中写到了,种谔提出想让六品以上武将身穿铠甲在东华门外站一站,希望韩琦配合并与众文官沟通。
    并解释道,此举并非冒犯文官,而是武将们确实需要得到一些尊重。
    当年的狄青之死,文官们是有莫大责任的。
    韩琦那一句“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更是代表着朝廷对武将们的轻视与猜忌。
    但那就是当时宋朝的风气,根本原因就要追朔到太祖黄袍加身了。
    非个人能够改变。
    不过现在,武将已没有任何拥兵自重,聚兵造反的能力。
    故而,赵顼希望凭借此事,让文官武将之间不再有间隙,做到文武一家。
    这是需要文官们配合的。
    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
    韩琦是极为通晓大义的。
    那些过往的事情,他早就不在乎了。
    韩琦想了想,决定去找同僚们,给官家,给凯旋的武将们一个大惊喜。
    六月八日,赵顼、种谔带领大军凯旋。
    其中,大部队驻扎在了城外军营。
    三百名六品以上的武将,还有一万名士兵代表,跟着赵顼和种谔进入了汴京城。
    汴京城外城,无数百姓站在街道两侧,夹道欢迎,欢呼声震耳欲聋,非常热闹。
    两千名步兵行在最前面,三千名骑兵紧跟其后。
    紧接着便是赵顼的仪仗,高茂山、种谔在一旁相陪。
    二人的后面是三百名武将,而武将后,又是三千名骑兵和两千名步兵。
    士兵们昂着脑袋,大步向前,气势十足。
    这将是他们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甚至一些还未娶妻的士兵将会遭到许多未婚女子的疯抢。
    为国开疆扩土,那是祖坟上冒青烟的荣耀,谁不想嫁给这样的良人。
    大半个时辰后。
    队伍来到了内城东门,此门便是所谓的东华门,是汴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而此刻。
    以韩琦为首,还有司马光、王安石、富弼、曾公亮、文彦博、王陶、王珪、吕公着等二百多名官员,全都站在那里迎候了。
    当即。
    赵顼下马,和种谔、高茂山二人走了过去。
    “臣等恭迎官家,恭迎大宋将士凯旋!”百官齐齐拱手。
    赵顼笑着说道:“免礼。”
    此刻,种谔的心情激动,后面的三百将士同样心情激动。
    他们都知晓种谔的请求,也都知道他们期待的那一刻终于要到来了。
    武将们的心思很简单,就是不愿再被歧视。
    不愿再被百姓讲,只有实在念不了书且脑袋不灵光无法经商、又不愿意种地的人才会选择当兵。
    当兵,依然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依然可以被尊重,被羡慕,被崇敬。
    当即。
    赵顼看向后方的三百将士,高声道:“三百将士出列,请站于东华门前,接受百官与百姓瞻仰!”
    唰!唰!唰!
    种谔大手一挥,以他为首的三百名将士立即在东华门前,战成了一个方阵。
    一个个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眼神里皆是自豪。
    而百官们同时望向他们,脸上展现出敬仰之情。
    不远处,一些围观的书生们看到这一幕,都傻眼了。
    这个意义太不一般了!
    这意味着,大宋近百年来崇文抑武的局面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将会是一个文武并重,百花齐放的朝堂。
    种谔眼眶湿润,这对他来讲,是弃文从武之后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以后,他可以拍着胸脯对任何人讲:“男子汉生于天地之间,即使做不到在东华门外被唱名,依然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刻,这个场面意味着什么。
    大概数十息过后,徐虎高声道:“礼毕,入宫!”
    接下来,就是入宫封赏的时刻了。
    这时候。
    韩琦突然走了出来,其朝着赵顼拱手道:“官家,臣还准备了一个小惊喜要送给各位将士。”
    种谔等武将都是心中一惊,担心韩琦会拐弯抹角地说一些“武不如文”的话语来。
    论打架,种谔一人便能单挑这里的所有相公;但论耍嘴皮子,韩琦一人,就能单挑他们三百名将士。
    赵顼也是有些意外。
    但他相信韩琦不会在这样一个时刻做出什么出格之举,当即点了点头。
    韩琦转身看向三百名将士,面带笑容,说道:“诸位将士,当年老夫年轻,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在这里向诸位将士道歉了!”
    韩琦躬身,给将士们来了一个三鞠躬。
    在这种场合,当朝首相主动认错,这种胸襟也是没谁了。
    赵顼环顾四周,喃喃道:“这是道歉,也不是惊喜呀?”
    韩琦又说道:“仅仅是鞠躬,无法表现老夫的歉意,也无法表达对将士们征战凯旋的庆贺,所以,我联合几位相公,决定为你们这些功勋们表演一个节目。”
    “啊?”
    赵顼有些哭笑不得,朝廷的相公们要表演节目,这在大宋历史上也是头一遭。
    这时候。
    枢密使文彦博突然站了出来,高声道:“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节目:太祖长拳。”
    “表演者:韩琦、王安石、王珪、司马光、欧阳修、富弼、曾公亮、吕公着、韩绛、文彦博。”
    “噗嗤!”
    赵顼忍不住笑了。
    太祖长拳,即大宋的军体拳,乃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也是大宋将士必须要学会的一套入门级拳法。
    士兵们打这套拳不搞笑,但这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来表演绝对搞笑。
    只见韩琦等十人,纷纷脱下官袍,显露出较为宽松的短衫长裤。
    显然是提前准备过。
    然后排好方阵,开始表演起来。
    吼!哈!吼!哈!
    十位大臣伸腿挥拳,这一看就是排练过的,但又没有排练好。
    就在这时,相公们转身时,富弼和王珪还转错方向了。
    引得周围百姓都笑了起来。
    而种谔等人都是强忍着才没有笑出来。
    赵顼也笑了,笑着笑着,眼眶湿润,心中涌起一抹感动。
    韩琦等人有心了。
    没有比这种节目更能展现大宋对武将的尊重,对他们收复燕云的崇敬了。
    此表演,必将成为大宋历史上最有趣的一桩谈美。
    吼!哈!吼!哈!
    这场粗糙而滑稽、狼狈且别扭的表演,历经近一刻钟才算结束。
    而在结束后,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曾公亮、富弼、欧阳修等老家伙,一个个都是大汗淋漓,强行扶着腰才勉强站着。
    他们看到将士们脸上那真挚的笑容,听到百姓们的掌声。
    顿时觉得,一切都值了。
    为了大宋的盛世,每个人都愿意做出牺牲。
    在这一刻。
    赵顼觉得,大宋的文武官家就像一颗颗石榴籽一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不可分离。
    随即,文臣武将们便都入宫了,赵顼将在大庆殿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片刻后,大庆殿上。
    赵顼高声道:“为庆贺收复燕云十六州,朕决定全国大庆三日,各个州府出钱买酒买肉,与民同贺。”
    “其次,以朝廷名义拨款五百万贯,赐予众将士。”
    赵顼觉得,奖赏要不就加官进爵,要不就真金白银,不能搞虚的。
    此次参战的士兵大约有十三万人,五百万贯,按照贡献去分,平均下来每人也有近四十贯,这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最后,所有参战者,朝廷在经过具体统计后,皆论功行赏,绝不会遗漏任何人!”
    像种谔,早就是赵顼内定的枢密副使了,这一次晋升,可谓是理所当然。
    ……
    在封赏过后,便是午宴了。
    赵顼在午宴前讲了几句,喝了几杯后,便奔后宫了。
    先是向太皇太后与太后请安,然后便去见许久不见的妻儿了。
    片刻后,后殿寝宫。
    向芯儿、林映衣、华沁一、周如堇四妃,连同赵顼的三个儿子,都在目不转睛地望着面前的赵顼。
    只见赵顼端着一个大碗,正在狼吞虎咽地喝面条。
    谁能想到,堂堂的大宋官家,竟然像个饿死鬼一般喝着汤面条。
    赵顼喝了大半碗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吃饭动作有些不雅,不由得笑着看向四女,说道:“朕急着回来,早上就没吃饭,所以比较饿。朕的皇后做的面条,真是好喝!”
    向芯儿白了赵顼一眼,道:“慢点儿喝,谁又没和你抢!”
    此话一落,另外三女也笑了,赵顼的三个儿子也跟着“咯咯”笑出声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甚是温馨。
    ……
    与此同时,西夏出事了,西夏百姓造反了!
    不是一小股百姓造反,而是七成的百姓都造反了。
    他们拒绝种地,拒绝放牧,拒绝交税,甚至一些士兵也都脱下铠甲,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这些人齐齐涌入西夏皇城,静坐示威,要求西夏皇帝李秉长向大宋称臣,将“西夏皇帝”降为“西夏王”,再次成为大宋属国。
    西夏百姓之所以如此疯狂,乃是因为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投靠大宋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梁太后顿时急了。
    若是有一波百姓造反,或关或杀也就解决了,但现在几乎是举国百姓都在反。
    他们认为,西夏唯有亲宋,方能有活路,方能得到粮食和布匹,不然百姓们会越过越窘迫。
    甚至还有西夏百姓称:梁太后应该下令,将皇帝李秉常的名字改为“赵秉常”,意蕴西夏愿做大宋的儿子,以此来表达对大宋的忠诚。
    梁太后及西夏朝臣听到这些消息,一个个的都几乎崩溃了。
    他们投降大宋,先不说大宋会不会接受。
    若真将西夏收了,利益受损最大的便是西夏皇族和党项朝臣。
    所以,从执政者的利益出发,绝对不能投降。
    三日后,西夏皇城造反的百姓足足超过了五万人,将街道、房屋都占满了,甚至将一些党项贵族都赶走了。
    此刻,用兵驱逐根本不好使。
    而这时,西夏百姓们又向梁太后传话。
    如果三日后,西夏朝廷不向大宋俯首称臣,百姓们便闯入皇宫,将西夏的朝臣与皇族全绑了,以此作为臣服大宋的见面礼。
    “疯了!疯了!全都疯了!”梁太后像个泼妇一般,将室内的东西砸了个稀碎。
    现在的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做,若投降,作为汉人的她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在西夏皇宫的另一座大殿里,一群党项臣子已经和小皇帝李秉常商量着要拿梁太后当替罪羊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快财务自由,内娱整顿系统来了! 大唐协律郎 让你养老婆,没让你养BOSS 朕在红楼当暴君 重回八零:退婚后被科研大佬宠上天 末世!阿姨图鉴,从绝美人妇开始 北雄 昭娇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盗墓:截胡尹心月,打造长生家族 不晚 老祖,再不下山,你就绝后了 御天楚言 极品小姑不逃荒,进深山,猎猛兽!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怪谈游戏设计师 万法归一:开局我就成仙了 九零香江:睁眼穿成被绑豪门大嫂 前夫跪求我原谅,太子夫君给我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