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0090章:让百姓有字可识,有书可读(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八月十八,宜祭祀、求财、交易、出行、乔迁、见贵。
    历经十数日,中书、枢密院、三司带头,终于将《兵政三百条》的成果总结出来了。
    厚厚的一本册子,满是数据,足足有三万余字。
    册子中详细记载了《兵政三百条》每一条措施的作用以及半年来取得的成果。
    如何增加官员升迁的考核年限,如何减少贵族子弟的门荫名额,如何裁减无战斗力的兵丁,如何变兵为民,并让当地州府其提供生计?
    还有,这半年来节省了多少军费,朝廷赋税整体提高了多少?国库开支减少了多少,三司的进项又多了几例?
    ……
    一条条,一件件,皆在书册之上。
    此条例,虽然还略有瑕疵,但绝对算得上大宋百年来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这就是雷霆手段的效果,保大舍小,上行下效。
    若当初赵顼缓慢行之,可能早就因为各种阻碍而将新法废除了。
    赵顼大喜,当即命令道:“速速将此书册印发到各个州府,要让全朝官员都看到变法的效果和作用!”
    翌日。
    闲适下来的赵顼在司马光的陪同下,来到了国子监刻书馆。
    在大宋,由于崇文抑武,读书之风甚是兴盛,刻书机构非常庞大,也因此养活了一大群人。
    仅仅官方刻书就有很多衙门。
    国子监、大理寺、进奏院、刑部、礼部、尚书度支部、太史局等都有专门的刻书机构。
    另外,在地方上,各路使司也都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各个州府的书院、州学、府学、县学、军学等也全都刻书。
    至于民间刻书,就更加繁荣了!
    书坊刻书、私人刻书盛行,就连寺院、道观也刻书。
    还有人,文章诗词写得并不怎样,但也想着流传后世,便自费刻版印书,送给亲朋好友,代为宣传。
    也有的藏书人,酷爱古书,不但藏书,还珍藏书版,家中满满都是珍稀古籍,有的书籍连朝廷都都没有,官员只能借来抄录。
    在大宋各个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从头走到尾,至少有一家是酒楼,一家是茶馆,两家是瓦子,三家是书籍铺子。
    书籍,对大宋的读书人来讲,就像柴米油盐般,不可或缺。
    此时,大宋的凋版印刷技术已经臻于成熟。
    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已经记录在很多书籍中,但并不好用。
    因为大宋书籍对书籍的装帧美感要求极高,活字排印虽然省事儿,容易造成排字行距不齐,大小不一,甚至印纸墨色的浓澹不均匀等情况。
    故而,活字印刷术,一直都没有大范围普及。
    国子监所印之书,乃是所有刻书机构中最好,价格也最贵的。
    《大宋月刊》便是在国子监刻书馆印刷装帧,还有朝廷向各个州府传递书诏谕旨、官员升迁、章奏谢表、战事信息的邸报,也是在此印制。
    赵顼和司马光一进到院内,便闻到一股浓浓的墨香味。
    一旁忙碌的刻工、校勘纷纷停下手头的事务向赵顼行礼。
    一旁还有两个刻书官,紧随赵顼其后,以便回答问题。
    赵顼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来到一栋满是民间善本和孤本书籍的藏书阁楼中。
    司马光两眼发光,书籍比金银对他更具有吸引力。
    这时,赵顼突然问道:“司马君实,汴京可开设有图书馆?”
    “我大宋藏书最多的地方便是三馆,官家要看什么书,臣这就命人寻来!”
    三馆即昭文馆、史馆、集贤院。
    百年来,朝廷一直在收集与编撰抄写民间藏书,如今三馆乃是存放书籍最多最全的地方。
    赵顼摇了摇头,道:“不,朕指的是百姓能进入的图书馆。”
    “百姓?民间倒是有私人藏书阁,但一般不对外人公开!”司马光说道。
    他不太明白赵顼到底是何意。
    赵顼面想了想说道:“我大宋以文治国,识字率虽然比前朝有很大提升,但也不过百人中最多有一人识字罢了,不得教化,只能盲从他人。”
    “朕所说的百姓可入的图书馆,是那种无论贵贱,无论穿靴子还是草鞋、光脚的人,皆能入内翻书,寻找自己想要知晓的信息,且不要钱!”
    “朕准备筹建此类图书馆,从州府到县乡,根据户籍数量,都要建立图书馆,帮助百姓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当然,此图书馆不是为了让百姓都去考取功名,也不是尽放圣人之书。像农耕、养殖、冶炼、烹饪等都应该授之于民,让百姓脑子里有技术,有方法。大宋要强盛,仅仅靠着士大夫和军队的力量,远远不足,必须让百姓也都强大起来,另外私塾教育也应该更加普及……”赵顼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出来。
    如今的大宋百姓,想要看书,只能去书铺购买或借他人之书抄录,因为书籍一册就要上百文,有的一套书几乎要价一贯钱。
    大多数贫困的人家还是消费不起的。
    所以,赵顼才突然生出了这个想法。
    司马光听完后,微微皱眉。
    “官家,自古朝廷管民,皆是愚民之策,若百姓学了太多知识,会不会生出更多心思,然后……”
    司马光欲言又止。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但凡造反者,没有不识字的。识字后,便意味着会多一些心眼,和朝廷作对的手段也会多一些。
    赵顼顿时笑了。
    “朕明白你的意思。但造反者多是乱世才有,你看朕像昏君吗?当下的大宋是乱世吗?另外若看了书便能造反,那我大宋那么多读书人,怎么无一人能造反?若有人拥有这种实力,朕立即就将其送到西夏或辽国去!”
    司马光顿时无话了,感觉官家所言甚有道理。
    造反者只是识字,而不是识字者都能造反,他这种担心有些因噎废食了。
    赵顼又说道:“朕的理想是,让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都能接受到朝廷的免费教育,让所有年龄层次的百姓都能看到对他们生活有助的各类书籍,此事便交由三司条例司去办吧!
    “切记,此事需要一步一步来,慢慢改进,所需之钱,朕自会告知三司!”
    “臣遵命!”司马光拱手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燃!王妃扛着火箭筒来支援王爷了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直播鉴宝:你这精灵可不兴育啊! 偷听心声?当家主母靠玄学杀疯 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 乡野村花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娇妻死遁后,顾总白月光都不要了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怪异幻想入侵中 老男人Ⅱ[GB] 民俗成真:我在诡异世界封神了 乡村小术士 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都市重生:女人,不要影响我修仙 万道仙尊 这就是牌佬的世界吗?亚达贼! 流窜诸天的恶势力 天生杂灵根,从废人谷开始掘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