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54章 再次跳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4章再次跳票
    《流浪地球3》首映后,票房一路走高。
    10亿!
    20亿!
    30亿!
    50亿!
    虽然最终止步于57.3亿,没能超越《三体》,但各路制片方已经挣得盆满钵满。
    战场在票房之外!
    股价波动几个点,随手一套,挣的钱不比票房那三瓜两枣多?
    《球2》、《球3》的连续成功,郭凡俨然成了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几位导演之一。
    《球3》还没下映,各种资金便蜂拥而至。
    不过。
    郭凡这一回是真的燃尽了。
    他也要休息。
    至少休息三年!
    其他人一看郭凡说不动,又找到李杰。
    但,《2177》的版权官司一直再打,他对其他本子也没什么兴趣。
    直到一年后,判了!
    李杰拿回了《2177》的影视版权。
    当天。
    #2177胜诉#的热搜直冲第一。
    【我勒个去,赢啦?这么快?我以为要打个三五年呢】
    【本叼小留,专门看了一眼英文新闻,老贼手里有关键条款,所以胜诉比较快】
    【咳咳,难道不是《2177》亏得太狠嘛?】
    【活该!谁让华纳乱来的?亏不死他!】
    【胜诉了,是不是说明老贼要自己拍了啊?】
    【必然是,不然的话,老贼干嘛费事费力的打官司?】
    【快去看,老贼发微博了】
    【.......]
    看到这条消息,丁聪聪连忙点开‘吴迪’的个人围脖。
    一进去,他就看到那条动态。
    距离上一次围脖更新,已经过去一年多。
    所以。
    这条动态异常醒目。
    只是,看见博文的内容,丁聪聪脸一黑。
    好嘛!
    还是熟悉的味道!
    老贼啊,老贼,真有你的,又跳票了。
    【咳咳,版权官司赢了,附图,右边那张图是研制的新机器,等项目完工,《2177》便正式启动】
    点开图片,丁聪聪脸更黑。
    这是个啥?
    全息眼镜????
    不是。
    那是你玩的东西吗???
    这玩意,怎么看都不靠谱吧?
    不会一等,等个十年八年吧?
    点开评论区,下面的回复很整齐。
    [???]
    【盗号了?】
    【你清醒一点.jpg]
    【不是,老贼,你是不是膨胀了,跨界搞科研?】
    【记下了,又是一种船新的跳票借口】
    【......]
    虽然留言的话不一样,但意思是如出一辙,大家都觉得这是借口。
    毕竟,跳票的老贼,大家都习惯了。
    但。
    李杰还真不是搞什么借口。
    《2177》的拍摄,他准备搞点不一样的。
    一如当年《阿凡达》把电影代入3D领域,李杰也要干一回同样的事。
    把《2177》代入全息观影领域。
    其实。
    全息观影看着很高大上,实际上也确实高大上,但依照当下的技术水平,花个十年八年,拍出一部划时代的电影,问题不是很大。
    第一部!
    李杰联系了索尼,研发新的摄影机。
    是的。
    没有摄影机,拍什么?
    当下市面上的摄影机都无法满足新时代电影的需求。
    除了索尼,他还联系了阿菜,后者是全球最大的电影摄影器材制造厂商。
    胶片时代,无人能出其右。
    即使进入数码时代,阿菜有点掉队,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对于李杰提出的方案,以及新设计,阿菜和索尼都非常感兴趣。
    尤其是阿菜。
    他们的产品线很单一,不像家大业大的索尼。
    不夸张的说,哪怕电影行业死了,凭借庞大的产品线,索尼仍然能活得好好的。
    顶多砍掉摄影机这条业务线。
    反观阿菜。
    他们接受不了。
    事实上,电影诞生这一百多年,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
    该挖掘的,都被挖完了。
    一旦没有新的东西涌现,一个行业自然而然会迎来衰落。
    虽然3D给电影行业强行续了一波命,但这种程度的振奋剂,远远不够。
    任何一种有可能革新电影行业的新技术、新的拍摄手段,都是救命稻草。
    哪怕李杰开出的预算高了一点。
    研发经费,整整两个亿。
    美金。
    当然。
    这笔钱不是阿莱和索尼两家出,真让他们给,他们也不可能掏出这种巨额的研发经费。
    李杰也没指望他们全掏。
    只要他们愿意配合就行。
    剩下的钱,他准备自己掏一部分,再从国内融一部分。
    凭借李杰的号召力,融资不是什么难题。
    两亿美刀?
    也就中等意思而已。
    阿狸、藤讯、旺达三家一人投了3000万,这就有一个亿了。
    接着,李杰又从IMAX母公司、蔡司镜头、尼康、佳能、光芯等企业了一笔钱。
    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国外企业。
    不是他不想找国内的企业,而是国内没有符合要求的厂家。
    毕竟。
    相机、摄影机都是一种细分的,且市场规模不断缩小的行业。
    这年头,手机几乎把相机行业杀死。
    那些具备先发优势的巨头都不得不面对不断下滑的销量,这时候冲进去,不是白瞎吗?
    类似的行业其实还有不少。
    一个经典老谣言,国内造不出圆珠笔的圆珠。
    这个话,也不能说错,因为国内确实没有相关的企业,但造不出,和不想造,那是两回事。
    前者是经典卡脖子,后者是投入和回报不成性价比。
    同理。
    相机、摄影机行业也是这个道理。
    这玩意的门槛不低,研发投入高,又是半个夕阳产业,不值得投入巨额的资金进行追赶。
    什么打印机、高端机械表、高端自行车等等,都是一个道理。
    言归正传。
    随着资金、人员陆续就位,李杰最终还是跨界了一把。
    不过。
    他不是一线科研人员。
    他只负责提出构想,一线科研人员负责实现,相较而言,他更像是产品经理、研发经理。
    动动嘴就行。
    但。
    他不是那种乱吉尔动嘴。
    基本提出十条思路,至少有个两三条是正确的,可执行的。
    由他这座灯塔负责指明方向,研发进度慢归慢,项目进度却是可喜的。
    各路投资方一看,研发进度有戏,后续打款简直不要太爽快。
    第一年。
    啥成果没有。
    第二年。
    新的摄影机构造已经出来了。
    第三年。
    摄影机一号原型机出炉。
    然后。
    相应配套的播放设备、软件、接收装置,陆续上马。
    资金?
    加!
    加!
    加!
    转眼,三年之期已到,郭凡出山了。
    《流浪地球》,启动!
    郭凡出山,一方面是三年之约,另一方面是李杰叫他出来的,不然的话,按照这家伙的意思,他还要再休息一两年。
    太费脑子了。
    毕竟,《流浪地球》最初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一扩再扩,三部曲已经很极限了。
    第四部,他都不知道怎么拍。
    然鹅。
    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
    李杰相招,郭凡当然要逼一逼自己!
    拍!
    干!
    李杰找他拍《4》,其实跟他的新项目有关系。
    原型机都出来了,总得拍一拍吧?
    全拍,那不现实。
    拍个二三十分钟的短片,先试试水,给其他人一点点信心。
    旋即。
    《球4》剧组紧锣密鼓的拉了起来,李杰也在同步进行设备革新。
    拍摄设备有了。
    播放设备必须跟上。
    赶在《球4》开拍之前,全息观影眼镜1.0版本问世。
    要是换做是一些互联网大厂,有了这种结果,发布会必须要开起来。
    不过。
    李杰没有开发布会的意思。
    悄悄的进村。
    等什么时候把《2177》拍完了,到时候再惊艳所有人。
    《球4》片场。
    “吴导。”
    看着吊臂上的新型摄像机,王千原好奇道。
    “就这个东西,花了5000万美金?”
    “嗯。”
    李杰点了点头:“你要这么说,那也不算错,毕竟,投入5000万美金,才有了这玩意。”
    “所以,他的造价的确是5000万美金。”
    “我滴个乖乖。”
    王千原之前还扛了一下试试,现在他有点后怕。
    幸好没出意外。
    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就是把他卖了,也赔不起。
    “哈哈。”
    瞧见王千原的表情,郭凡笑着道。
    “原哥,别被吴导骗了,这东西摔了也有保险。”
    “啊?”
    王千原迷糊道。
    “哪家保险公司胆子那么大?”
    “咳咳,其实,如果不算研发成本,这个相机的生产成本只要50万美金。”
    “当然,保额是300万美金。”
    300万美金,也是未来上市的定价。
    一般而言,像这种玩意,定价绝对不会便宜,卡着六倍去卖,想要收回成本不知道要多少年。
    只是,定价太高,又不利于推广。
    何况。
    真正收回成本的可不是摄像机这种专业设备,而是配套的播放设备。
    全息观影眼镜的受众,明显更广一点。
    普通人都能买。
    那玩意才是真正的金矿。
    未来十年,全息观影眼镜会诸部替代电影院,以及家庭观影设备。
    当然。
    李杰也没有把电影院干掉。
    就像电脑观影和电影院看电影一样,家用设备和专业场所的观影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说白了,就是更高清,更沉浸。
    设备也更贵。
    按照他的设想,一套家庭观影设备的售价大约是2、3万左右,效果比传统观影强一点。
    而电影院的一套设备,售价是3000万。
    3000万VS3万,效果能一样吗?
    现场指导了一个月,李杰便带着设备,以及拍好的样片回了研究所。
    “吴导,IDG的人又来了。”
    一回到所里,小助理就上前打小报告。
    “你就跟他们说,我不在。”
    李杰懒得见那些投资人。
    其实。
    早在去年,各路资本便蜂拥而至,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其中也少不了牛鬼蛇神们。
    但。
    李杰平等的对待所有人。
    抱歉。
    不缺钱。
    现在想上车,晚了。
    这些人想要上车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李杰画的饼太大,市场前景太广阔。
    一旦真正实现,那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金的盘子。
    关键还没有竞争对手。
    懂不懂独占的含金量?
    哪怕后续要投入几十亿美金,那也划算!
    三个月后。
    《流浪地球》杀青,李杰也把《4》的部分片段转录进了播放设备里。
    这一天,他把各路投资人、股东都叫了过来。
    每个人发了一个眼镜。
    看!
    播放开始后,现场时不时传来几道惊呼声。
    这个观影体验堪比第一次收看3D电影的震撼程度。
    就像是身临其境。
    半晌,小马哥摘掉全息投影眼镜。
    这玩意的效果,很震撼。
    其实。
    类似的效果也不是没有,但造价成本远比一套全息观影设备要高,高得多。
    人家的造价是论亿计算。
    一亿美刀VS500万美刀,用低了20倍的成本,却做到了9成以上的效果。
    太猛了。
    如今,市面上的那些什么虚拟现实眼镜跟它一比,更是垃圾。
    怎么比?
    跟小马哥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电影放映结束,他们看向李杰的眼神,那是一片火热。
    比绝世美女还诱人。
    这玩意,颠覆了电影行业!
    不!
    远远不止!
    或许,游戏行业也会迎来一次革新。
    咳咳。
    还有涩涩行业。
    众所周知,涩涩才是第一生产力,那些投资方已经开始幻想了。
    如果这玩意真的能大面积铺开,前景会多么美妙?
    钱景,更美妙!
    随后几天,李杰陆续跟各路人马签下投资协议,当然,主要是以内资为主。
    主控权必须是内资。
    不过,外资也不能少。
    想要赚人家的钱,怎么能不给人家分点肉。
    总体而言,各方都比较满意,唯一一点不太好的便是,李杰要求他们不得提前宣传。
    必须要等他拍完《2177》。
    签约一周后,第一批资金到账了。
    整整八亿美金。
    这笔钱不是研发经费,也不是营销费用,只是单纯的拍?成本。
    是的。
    八亿美金的拍?成本,创下了影史最高纪录。
    依照这样的投资,可以预见,《2177》必然是亏本的。
    它就不可能赚钱!
    原因很简单。
    设备的更新换代跟不上,3000万一套的设备,贵的出奇,一个厅3000万,五个厅就是1.5亿。
    谁玩得起啊?
    所以。
    等《2177》上映,全球能找出2-300家符合条件的影厅,都算多的。
    就凭这300家影厅,能产出几个票房?
    如果不上全套设备,《2177》也就是普通的3D电影而已,哪怕李杰的号召力惊人,也不可能凭票房收回成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被污蔑当天,反手编辑大帝背景! 亮剑:千炮万坦,李云龙杀疯了 开局就和校花分手只为了系统奖励 我在北海道教吹奏 盗笔:大佬?不,是死的太多 天不应 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铸命升途 崩铁:没开玩笑,对面一个谱尼 惊涛落日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鬼才律师:劝人自首还被送锦旗? 修罗剑神王腾 清穿之福妾多子 领先人类一千年 无限流退休的我没有PTSD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