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顾清秋站在厨房门口,望着窗外的天色。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街道上,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她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宁静。饭馆还没开门,但她的心早已飞到了今天要准备的菜单上。
阿珍已经早早地来了,正在案板前处理着昨天新到的菌子。她动作熟练,眼神专注,完全不像刚来不久的新手。
“今天这几种菌子得分开炒,火候不一样。”阿珍一边切一边说,“我老家那边,讲究的就是‘一菌一味’。”
顾清秋点点头:“那你来安排火候,我来调酱料。”
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厨房里弥漫着菌子的清香和热油的香气。顾清秋忽然觉得,这间厨房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个可以承载更多故事的地方。
饭馆开门后,第一批客人是一对母女。小女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眼睛亮亮的,像星星。
“老板娘,听说你们这道菌子炒肉特别好吃。”妈妈笑着说,“孩子吵着要来尝尝。”
顾清秋笑着点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刚出锅。”
菜端上来后,小女孩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菌子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妈妈!这个味道好像森林!”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她说得对,真的像在森林里吃东西。”
顾清秋心里一暖,蹲下身问小女孩:“你去过森林吗?”
小女孩摇摇头:“没去过,但我看过动画片,里面的动物们就是在森林里找吃的,吃得可开心了。”
顾清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那以后你还可以来,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森林的味道’。”
母女俩离开时,在留言墙上写下了一段话:“第一次来,孩子说‘森林的味道’,我们也吃出了家的感觉。”
顾清秋看着那行字,心里一阵柔软。她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张留言墙,准备发到小红书上。
视频里,她对着镜头说:“每一口菜,都藏着一段故事。而我们的饭馆,就是这些故事的收集者。”
视频刚发出去,评论就如潮水般涌来:
“老板娘太会了,吃个饭都能吃出童话来。”
“我家孩子也吵着要来吃‘森林的味道’,求地址。”
“留言墙真的好温暖,感觉不只是在吃饭,而是在听别人的故事。”
顾清秋看着评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属于顾氏私房菜的节奏。
而另一边,老王家常菜的厨房里,王志国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握着锅铲,眉头紧锁。
“这道菜……味道不对。”他尝了一口,皱起眉头。
王冲站在一旁,轻声说:“爸,你是不是太注重‘传统’了?顾清秋的菜不是传统的味道,但她抓住了人的情感。”
王志国沉默了一会儿,放下锅铲:“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只守着老味道,得想想,怎么让客人吃得开心,吃得有记忆。”
王冲点点头:“那你打算怎么做?”
王志国笑了笑:“我想请你妈来厨房。”
王冲一愣:“我妈?她不是早就不出厨房了吗?”
“她做的菜,从来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一家人。”王志国说,“我想找回那种味道。”
王冲看着父亲,忽然觉得他老了许多,但眼神却比从前更坚定。
第二天,王志国真的把母亲请来了。
老太太一头白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围裙,站在厨房里,看着那些锅碗瓢盆,眼里闪过一丝怀念。
“你们这些菜,太讲究了。”她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抓起一把青菜,“做菜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家常,是烟火气。”
她炒了一道青椒土豆丝,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吃起来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王志国尝了一口,眼眶有些湿润:“妈,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王冲也尝了一口,点点头:“这才是‘家常’。”
王志国立刻决定,下个月推出“家常记忆”系列菜,每一道都由老一辈的家人来参与制作,讲述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团队再次来到店里,这一次,镜头对准了王志国的母亲。
“我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但孩子爱吃我做的菜。”她笑着说,“那时候我就想,只要他们吃得开心,我就满足了。”
镜头扫过她布满皱纹的手,还有她炒菜时的背影,那一瞬间,王志国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纪录片播出后,评论如潮:
“这才是真正的家常菜,有温度,有故事。”
“看哭了,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
“原来家常菜的精髓,不是技巧,而是爱。”
王志国看着评论,笑着对王冲说:“我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王冲点点头:“你们赢了,但不是赢了她,而是赢了自己。”
王志国拍拍儿子的肩膀:“是啊,这场较量,其实从一开始就不该是输赢的问题。”
……
顾清秋得知老王家常菜的新动向后,并没有感到惊讶,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们终于明白了。”她轻声说。
阿珍在一旁擦桌子,听到后问:“明白什么?”
“明白做菜不只是味道,而是情感。”顾清秋回答,“明白饭馆不只是生意,而是人心。”
她走到留言墙前,看着那些贴满的纸条,心里一阵柔软。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烟火气。”她说。
阿珍点点头:“那接下来呢?”
顾清秋看着窗外的阳光,眼神坚定:“继续做下去,把故事讲下去。”
饭馆门口,顾客已经排起了长队。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顾清秋走进厨房,拿起锅铲,开始炒菜。
锅气升腾,香气四溢,那是属于顾氏私房菜的味道,也是属于这座城市的温度。
顾清秋站在厨房门口,望着窗外的天色。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街道上,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她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宁静。饭馆还没开门,但她的心早已飞到了今天要准备的菜单上。
阿珍已经早早地来了,正在案板前处理着昨天新到的菌子。她动作熟练,眼神专注,完全不像刚来不久的新手。
“今天这几种菌子得分开炒,火候不一样。”阿珍一边切一边说,“我老家那边,讲究的就是‘一菌一味’。”
顾清秋点点头:“那你来安排火候,我来调酱料。”
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厨房里弥漫着菌子的清香和热油的香气。顾清秋忽然觉得,这间厨房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个可以承载更多故事的地方。
饭馆开门后,第一批客人是一对母女。小女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眼睛亮亮的,像星星。
“老板娘,听说你们这道菌子炒肉特别好吃。”妈妈笑着说,“孩子吵着要来尝尝。”
顾清秋笑着点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刚出锅。”
菜端上来后,小女孩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菌子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妈妈!这个味道好像森林!”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她说得对,真的像在森林里吃东西。”
顾清秋心里一暖,蹲下身问小女孩:“你去过森林吗?”
小女孩摇摇头:“没去过,但我看过动画片,里面的动物们就是在森林里找吃的,吃得可开心了。”
顾清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那以后你还可以来,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森林的味道’。”
母女俩离开时,在留言墙上写下了一段话:“第一次来,孩子说‘森林的味道’,我们也吃出了家的感觉。”
顾清秋看着那行字,心里一阵柔软。她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张留言墙,准备发到小红书上。
视频里,她对着镜头说:“每一口菜,都藏着一段故事。而我们的饭馆,就是这些故事的收集者。”
视频刚发出去,评论就如潮水般涌来:
“老板娘太会了,吃个饭都能吃出童话来。”
“我家孩子也吵着要来吃‘森林的味道’,求地址。”
“留言墙真的好温暖,感觉不只是在吃饭,而是在听别人的故事。”
顾清秋看着评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属于顾氏私房菜的节奏。
而另一边,老王家常菜的厨房里,王志国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握着锅铲,眉头紧锁。
“这道菜……味道不对。”他尝了一口,皱起眉头。
王冲站在一旁,轻声说:“爸,你是不是太注重‘传统’了?顾清秋的菜不是传统的味道,但她抓住了人的情感。”
王志国沉默了一会儿,放下锅铲:“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只守着老味道,得想想,怎么让客人吃得开心,吃得有记忆。”
王冲点点头:“那你打算怎么做?”
王志国笑了笑:“我想请你妈来厨房。”
王冲一愣:“我妈?她不是早就不出厨房了吗?”
“她做的菜,从来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一家人。”王志国说,“我想找回那种味道。”
王冲看着父亲,忽然觉得他老了许多,但眼神却比从前更坚定。
第二天,王志国真的把母亲请来了。
老太太一头白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围裙,站在厨房里,看着那些锅碗瓢盆,眼里闪过一丝怀念。
“你们这些菜,太讲究了。”她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抓起一把青菜,“做菜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家常,是烟火气。”
她炒了一道青椒土豆丝,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吃起来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王志国尝了一口,眼眶有些湿润:“妈,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王冲也尝了一口,点点头:“这才是‘家常’。”
王志国立刻决定,下个月推出“家常记忆”系列菜,每一道都由老一辈的家人来参与制作,讲述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团队再次来到店里,这一次,镜头对准了王志国的母亲。
“我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但孩子爱吃我做的菜。”她笑着说,“那时候我就想,只要他们吃得开心,我就满足了。”
镜头扫过她布满皱纹的手,还有她炒菜时的背影,那一瞬间,王志国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纪录片播出后,评论如潮:
“这才是真正的家常菜,有温度,有故事。”
“看哭了,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
“原来家常菜的精髓,不是技巧,而是爱。”
王志国看着评论,笑着对王冲说:“我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王冲点点头:“你们赢了,但不是赢了她,而是赢了自己。”
王志国拍拍儿子的肩膀:“是啊,这场较量,其实从一开始就不该是输赢的问题。”
……
顾清秋得知老王家常菜的新动向后,并没有感到惊讶,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们终于明白了。”她轻声说。
阿珍在一旁擦桌子,听到后问:“明白什么?”
“明白做菜不只是味道,而是情感。”顾清秋回答,“明白饭馆不只是生意,而是人心。”
她走到留言墙前,看着那些贴满的纸条,心里一阵柔软。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烟火气。”她说。
阿珍点点头:“那接下来呢?”
顾清秋看着窗外的阳光,眼神坚定:“继续做下去,把故事讲下去。”
饭馆门口,顾客已经排起了长队。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顾清秋走进厨房,拿起锅铲,开始炒菜。
锅气升腾,香气四溢,那是属于顾氏私房菜的味道,也是属于这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