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178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人久别重逢,自然有许多话要倾诉。
    美凤美云两姐妹当天都留在了娘家,而姥姥家的房间有限,狄思科只好拖家带口地回了城里。
    返城途中,除了双胞胎叽叽喳喳分享各自礼物的声音,夫妻俩谁也没说话。
    等红灯时,于童心疼地握上了他那只空着的手。
    二狗子今天表现出了非常成熟的一面,一直在努力调节气氛,像个欢迎长辈归家的合格小辈。
    可是,站在二狗子的立场想一想,这种情况下,内心怎么可能如表现出的那般平静呢?
    小姨跟郭美凤倾诉过往经历时,他们并不在场,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完整地知道小姨当初的经历。
    尽管很多细节都被美化了,但是那些说辞骗骗老人还好,骗过他们则不太可能。
    郭美云当初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只要肯安心生活,在港岛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要不是在那里有过极其不愉快的经历,怎么可能会选择冒名顶替这条路,花费大半身家跑去英国呢?
    若不是改了名换了姓,哪里还需要重读一遍大学?
    小姨讲述经历时,二狗子在中途独自出门站了好久,于童心里也跟着难受。
    小姨在国外过得太苦了,也许这些年已经有了改善,但受到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
    于童爱屋及乌地想,只希望小姨下半辈子能过得舒坦点,像姥姥说的那样,随心所欲吧。
    回家以后,只有夫妻二人的时候,于童终于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王生给的那套房子怎么办?虽然记在了我的名下,但当初可是说好了,那是补偿给小姨的。”
    于童一直觉得那房子拿得烫手。
    那可是老王家的祖宅!
    他们凭什么拿人家的祖宅啊?
    虽然双方已经对二狗子的身世心照不宣了,可他们毕竟没有相认。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以前还可以说是帮小姨收着的,如今小姨回来了,这房子再由他们收着就不合适了。
    狄思科洗漱后躺在床上,心不在焉地说:“你先收着吧,要是这时候转给小姨,没准儿会被王铮安发现小姨的下落。”
    他现在一点也不想让这两人见面。
    小姨刚跟家人团聚,还是先享受亲情吧。
    至于王铮安那边,早一天晚一天知道小姨的下落有什么打紧?
    反正也不影响他的生活。
    “那咱要不要跟小姨说一声?”于童坐到他身边,手动撑开他皱起的眉头,“知道了小姨这些年的经历以后,我总感觉小姨不会想收那套房子。”
    二狗子好歹跟王家还有点血缘关系,小姨跟王家却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
    “最近先别给她添堵了,以后再找机会吧。”狄思科嘟哝,“小姨不是那么刻板的人,否则咱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也得还给王铮安,这还是他当年送给小姨的呢
    。”
    于童:“……”
    那倒是。
    狄思科将大脑袋枕到媳妇的肩膀上说:“凭我那点工资肯定买不起房子。要是把这几套房子全都还回去,以后我就要从住父母的房子,变成住媳妇的房子了。”
    于童暗道,二狗真是小可怜。
    “你也别妄自菲薄,你好歹也是个百万富翁呢,不用吃软饭。”
    闻言,狄思科果然重新高兴起来,脑袋瓜也变得更机灵了。
    “我看房子的事啊,还是让咱妈去跟小姨商量吧,长辈商量个章程出来,咱就不用浪费脑细胞了。”
    以郭美凤的性格,宁可把房子捐了,也不会让小姨把房子还给王铮安的。
    “咱妈最近恐怕没工夫管这事。”
    “怎么了?”
    于童提醒,“你别忘了那两万块钱!咱妈肯定得拽着小姨去找钱啊!”
    两万块放在当下也不是小数目。
    郭美凤从法国回来以后,就跑去了邮局要钱。
    但她空口白牙去要钱,人家必然不能搭理她。
    于是,郭美凤就回家翻箱倒柜,寻找当年的汇款单。
    老人都有个爱收集东西的习惯。
    邮票、车票、飞机票、公园门票,郭美凤都不舍得扔,专门找了一个饼干盒子保存。
    代表着天降横财机会的汇款单,她当然也要留念了。
    郭老师在家找了好几天,找到汇款单时,发现人家那汇款通知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收到通知后的两个月内领取,逾期不领的,汇款将被退回收汇局。
    若想取回汇款,需要郭美云亲自出面,跟收汇局交涉。
    这次妹妹终于回了国,郭美凤肯定得拉着她去找钱呀!
    *
    两姐妹之间的事,狄思科无从插手。
    尽管小姨回国是一件大事,但他还得照常去公司上班。
    他在法国的时候,签下了不少外贸订单,马援朝带着队伍去广交会时,也收获颇丰。
    所以,今年上半年,腾飞一边生产国内的订单,一边赶工出口订单,直到七月份还有两个订单没能交付。
    然而,希望和危机总是并存的。
    腾飞这几个月产品销售情况良好,VCD影碟机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传呼机。
    万燕和腾飞,就是国内目前最知名的VCD影碟机品牌。
    可是,随着曝光度的增多,其他品牌的VCD影碟机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几个品牌很快就打起了价格战。
    小半年的时间,腾飞VCD的定价从刚上市时的4999,降到了4499,照着这个趋势降下去,到年底可能会突破4000大关。
    汪大海带着人跑来跟狄思科商量,“咱们要是像万燕那样,一直捧着价格不放,这个市场很快就会被那些小品牌占领。”
    消费者才不管谁是最先生产VCD的,在产品功能都
    差不多的情况下,人家肯定选择更便宜的。
    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机型,是珠三角那边的一个叫“乐优”的新品牌,4200元就能到手。
    狄思科有点怀疑地问:“他们将价格压得那么低,利润空间就非常有限了,他们赚什么?”
    VCD影碟机虽然组装简单,但核心部件都是需要进口的。
    成本并不低。
    汪大海一脸晦气道:“他们完全就是拿来主义,没有研发投入,没有广告投入,机器组装好就放到市场上。连广告都不用打就有人买。”
    前期宣传VCD影碟机用途和开发配套碟片的工作,大部分都被万燕做了。
    所以万燕的售价一直降不下来,毕竟开发市场的成本太高了。
    腾飞也占了人家的便宜,但腾飞在几项专利技术上也是有研发成本的。
    而且还有每年三千多万的广告投入。
    让他们跟那些小厂打价格战,无疑非常吃亏。
    狄思科沉吟着问:“他们的产品功能和质量怎么样?”
    “跟咱们的一模一样。”孙总工接话。
    “你确定跟咱们的一模一样,而不是跟万燕的一模一样?”狄思科问。
    “对,跟咱们腾飞的一模一样。”
    “外形和噪声整形技术也一样?”狄思科再次确认。
    “外形有所调整,只是按钮位置和颜色不同,噪声整形技术一模一样。”
    这也很好理解,人家既然要模仿,当然要模仿最先进的产品。
    腾飞的VCD影碟机虽然也是照搬万燕的,但在声音处理方面要优于万燕。
    狄思科问:“噪声整形技术,咱们可是申请了专利的,他们没得到咱们的授权吧?”
    授权是不可能授权的,这项技术是他们的独家优势。
    有了独家专利,可以通过高价位让资金快速回笼。
    汪大海摊手说:“没办法,国内的专利保护就是个摆设,能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即使咱申请了专利,人家想用照样能随便用。”
    他对申请专利这事一直就不怎么看好。
    申请了专利以后,每年都要交一笔不菲的年费。
    而且什么保护作用也起不到,大多数侵权案件都要走法律程序。
    而打官司是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很多专利权人怕麻烦,最终只能选择算了。
    不过,狄思科显然不是怕麻烦的人,拍板道:“先给‘乐优’发函,责令他们立即停止侵权,如果没有效果,咱们直接走法律程序,起诉他们!”
    孙总工对这件事也不怎么看好,犹豫道:“走法律程序,有可能会拖上一年半载的,即使咱们告赢了,乐优那边也不受影响,这段时间不影响他们卖货,顶多是判决结果下来以后,给咱们赔一笔侵权费。”
    有这个时间,不如放在生产研发上。
    实际上,使用腾飞噪声整形技术的企业不只乐优一家。
    他们要是把人家挨个告一遍,那法务成本也太高了。
    狄思科却并没有他们的担忧,“打官司虽然耗时间,但咱们至少能得到一些经济赔偿。咱们找几个已经做大的侵权品牌,有针对性地打上几场官司,也能提高咱们腾飞品牌和腾飞VCD影碟机的知名度,你们就把打官司当成做广告吧!”
    众人:“……”
    要是换个思路想的话,好像也不是不行。
    “打官司的事,你们就不要操心了,搞好研发和生产销售工作就是大功一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近期会为腾飞安排一名法律顾问。”
    狄思科亲自接手了专利侵权案,正式向那些侵犯了腾飞专利权的企业发出停止侵权通知。
    六家企业,只有一家停止使用腾飞的噪声整形技术。
    剩下的五家依然我行我素,该生产生产,该卖货卖货,完全不受影响。
    于是,腾飞直接向以乐优为首的五家企业提起了诉讼,并在本地日报上发表了捍卫知识产权决心的文章。
    这篇报道像是一个开战的信号,乐优很快也在广东的本地报纸上予以回击。
    大致意思就是,VCD影碟机的发明者是万燕,你们腾飞也是个抄袭者,居然还有脸跳出来告其他人侵权!
    而狄思科则继续在本地报纸上隔空回击——
    如果万燕申请了专利,腾飞会在取得万燕授权、支付专利费后生产VCD影碟机。
    腾飞是国有企业,向来依照法律办事。
    这次对乐优等五家企业提起的诉讼,并不是针对VCD影碟机的侵权诉讼,而是针对腾飞拥有专利权的噪声整形技术的诉讼。
    希望乐优的经营者可以多读书,多了解法律,多去外面走走,哪怕是去镇上呢!
    当然,后面这句话他只能在心里想想。
    偷了人家的东西,还敢明目张胆地登报回应,狄思科总觉得对方的眼界有限。
    乐优那边没过几天就给出了回应。
    这次是一篇关于乐优老板的个人介绍。
    对方是渔民出身,全家都以打渔为生,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受到改革春风的洗礼,敢想敢拼,充分践行“深圳精神”,自学了VCD组装技术,并拿出全部积蓄组建了一个电子厂。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出,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国产VCD影碟机。
    乐优会继续走低价路线,不忘初心,为广大顾客将VCD的价格打下来。
    这篇报道刊登以后,博得了很多普通群众的好感和支持。
    就是嘛,一台机器四五千,谁能用的起呀!
    狄思科继续隔空回应——
    让全国人民都能使用上国产VCD影碟机,也是腾飞的使命和长期愿景。
    但是就像收音机和录音机一样,产品价格的降低,与生产技术的迭代有关。
    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价格并不会降低到让大部分顾客都能接受。
    腾飞人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求让更多消费者尽早体验到VCD影碟机。
    腾飞非常理解乐优为消费者着想的初衷。
    但是,希望有更多的VCD生产企业能够加入到高新技术的生产研发上来。
    而不只是动动手指的拿来主义。
    这样只会扰乱市场,打击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科研人员的科研信念和热情。
    不利于我国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
    乐优总经理顽强拼搏的精神很让人敬佩,但“深圳精神”的内核是“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希望乐优VCD可以尽快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停止对腾飞的侵权行为。
    狄思科从来不怕吵架。
    要是乐优那边没动静了,他还得主动撩拨两下。
    双方你来我往,在各自的本地报纸上发声,隔空打口水仗打了半个月之久。
    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两地报纸还要将对方的文章转载过来,让读者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腾飞这边,最开始的报道都是记者操刀的,但狄思科觉得记者的某些用词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所以,后来的文章都由他亲自动笔了。
    腾飞成为中央台标王的热度还有余温,狄思科又高调地跟其他企业宣战,立马就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关注。
    毕竟狄思科不是普通的企业老总,他可是当过歌星的!
    20-40岁这个年龄层的读者中,还有很多他曾经的歌迷。
    有关他的报道,每次都能得到不错的反馈。
    所以,除了北京和广东的本地报纸,很多外地媒体也加入了这场口水战。
    纷纷转载两家企业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有一家外地电视台,甚至还搞了一场街头采访,询问大家对腾飞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看法。
    狄思科一直觉得腾飞是正义的一方,他们可是被侵权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有很多人支持乐优的侵权行为!
    认为只要能让消费者买到便宜货,专利发明到底属于谁,他们并不在乎。
    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大家都可以演唱,并不是原唱的专属。
    在电视里看到那段采访的时候,狄思科直接无语了。
    他这阵子搞口水战,其实也顶着不小的压力。
    很多企业老总都给他打电话,劝他低调一点。
    毕竟狄思科是一家5000人规模国营企业的总经理,亲自下场跟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私营老板打嘴仗,还怪掉价的。
    公司里有那么多人,让其他人去吵架嘛,哪里需要他亲自下场!
    狄思科在电话里哼哼哈哈的应承着,放下电话依旧我行我素。
    每天发表一篇小作文。
    他的小作文能提高报纸销量,报纸愿意给他预留版面,他连广告费都省了。
    因着事件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最初只有腾飞跟乐优吵架,后来连一些知名学者也下场发表意见了。
    狄思科等的就是这个。
    曝光越多,腾飞VCD的销量越高,因为这次侵权吵架,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11月份了。
    汪大海最近正跟金明亮商量,占用录音机车间的场地,扩大VCD的生产规模。
    狄思科算计着这场闹剧结束的时间,毕竟整天吵架会有不务正业之嫌。
    目的达到就可以考虑收手了,之后的事情让法务去处理。
    最好能在一个国字头大报上为这场战役画上休止符。
    然而,这天周健将却敲门进来,有些兴奋地说:“狄总,中央台的记者想跟您约个采访!”
    “哪个节目的记者啊?”
    “《焦点访谈》的!”
    “你没听错吧?”
    周健将乐呵道:“绝对没错,我跟人家确认了两遍呢!”
    “采访我啊?”狄思科摸摸下巴问,“关于哪方面的?他们要做什么主题啊?”
    “《知识产权保护路在何方》。”
    狄思科在心里比个耶,中央台虽然不是国字头大报,但也是国字头电视台了。
    能把中央台吸引过来也不错,没准儿比报纸的宣传效果还好呢!
    *
    狄思科最近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家里的其他人兴许没注意,但郭美云关注到了。
    她有看报的习惯,每天都会买北京本地报纸,自然也就看到了那场跟连续剧似的隔空吵架。
    狄思科周末带着孩子去农村姥姥家的时候,就被郭美云单独询问,总在报纸上吵架,会不会影响他的形象。
    “我有什么形象啊?”狄思科无所谓道,“小姨,您就放心吧,我这是为正义而战!捍卫我们的知识产权!”
    郭美云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国内的专利保护竟然如此薄弱,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不过,看到他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郭美云忍不住笑了起来。
    狄思科被她笑得摸不着头脑,转移话题问:“小姨,我姥姥给您介绍的对象咋样?见面了吗?”
    郭美云不自在地撩了一下额前并不存在的碎发,“你打听这个干嘛?”
    “我就问问,那人怎么样啊?多大年纪了?您要是能瞧得上他,我就帮您打听打听人品。”
    他姥姥是个狠人。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平时也没啥社交,去趟乡里都算远途旅行了。
    居然愣是给她小闺女张罗了一个相亲对象!
    狄思科听郭美凤说起这事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以为姥姥那天只是随口说说呢,没想到老太太的行动力超强,没几天就有了人选。
    不过,小姨的条件摆在这里,姥姥要是给小姨找个种地的,或是油坊老板,面粉厂老板之类的乡镇企业家,狄思科第一个不同意!
    找个那样的男
    人(),既不能在事业上给她助力◥[()]◥『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又不能在生活上照顾她,还不如让小姨自己过呢。
    当然了,如果人年轻,长得又英俊,那就另当别论了。
    郭美云觉得在儿子面前提到相亲对象有点尴尬,不过,她想着反正胖胖也不知道自己是他亲妈,透露两句好像也不打紧。
    于是,就低声说:“还没见面呢,你姥姥说是个副县长。”
    “副县长的年纪不小了吧?”
    北京的副县长级别可不低,那是副厅级干部。
    郭美云:“据说跟我同岁的。”
    “哪个县的副县长啊?是咱们县的吗?姓什么?”
    “就是咱们县的,听说姓郑。”
    狄思科努力回忆了一会儿,问:“是不是叫郑国威啊?”
    “你认识?”
    “打过两次交道,但不熟。”
    姥姥家所在的县算是农业大县,他之前在经合办搞农贸公司的时候,跟县里联系过。
    郑国威就是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狄思科有点记不清对方的长相了,好像是个身量很高的中年大叔。
    “那副县长的人品怎么样?”郭美凤出来喂鸡的时候,听到儿子的话就顺口问了。
    “能通过国家考察的干部,人品应该是信得过的。”
    郭美凤撇嘴,“那可不一定。”
    她之前找的那个老徐,也是被国家考察过的。
    退休以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不但娶了小保姆,还老年得子了。
    他家那个大儿子本来就不让人省心,这回又添了一个小的,听说家里整天鸡飞狗跳。
    他都六十多了,中风以后腿脚不利索,哪有精力照顾那么小的孩子?
    郭美凤只要想想,就觉得老徐作孽。
    狄思科只跟郑副县长接触过两次,不能武断地评价其人品。
    但老太太似乎跟对方挺熟的,拍着胸脯打包票保证,一定是个好的!
    双方很快就安排了一次相亲。
    地点就在女方家里。
    小姨这边负责做主的是八十老母,郑副县长那边也是由八十老母出面的。
    相亲那天上午,郑副县长和他母亲,以及媒人,坐着一辆吉普车来到老郭家。
    郑家老太太一下车,就咧开缺了两颗门牙的嘴,拉上郭家老太太的手。
    两个老太太就站在院子里,老姐姐老妹妹的喊上了。
    满院子人都看得想笑。
    见状,狄嘀嘀和狄嘀嗒也似模似样地牵起对方的双手,上下摇晃,被狄思科每人赏了一巴掌,才蹑手蹑脚地跑去村里,跟小伙伴一起玩耍了。
    这次相亲的形式,非常有年代特色,因着两个老太太都年纪不小了,所以相亲也是按照她们那个年代的形式来的。
    男女双方在女方家见面,女方亲戚都在家里等着相看上门的男方。
    所以,姥姥家的屋子里挤满了
    ()人。
    郭美凤的一家子,从老大到老六都来了。
    大舅二舅两家人也都全员出席。
    乌泱泱地挤了满屋子,就是为了看热闹的。
    大家都很好奇,老太太能给高级副总裁介绍个啥样的对象!
    郑家老太太说:“老妹妹,实在没想到咱们还能有这个缘分呐,你家二姑娘当初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文曲星。谁家不想娶个这样的媳妇啊?我当年想也不敢想!”
    她当然不敢想了。
    两家是同乡不同村的乡邻。
    当年她儿子只是公社农技站的临时工,郭美云却是远近闻名的女大学生。
    齐大非偶。
    这样的媳妇,他们老郑家配不起。
    郭家老太太客气道:“哎,老姐姐,我家这丫头没什么大出息,现在只在外国人的跨国公司当个二老板,比不上郑县长出息啊!”
    老太太不懂副总裁是干嘛的,郭美凤给出的解释是相当于二掌柜。
    郑家老太太谦虚:“我这个儿子就是赶上了好时候,他能有今天的出息,还是党的政策好呀!”
    然后,两个老太太又一起赞颂了一遍党的政策。
    郑国威能当副县长,完全就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恢复高考的时候他都三十了,结果愣是考上了大学。
    郭家老太太吹捧:“除了政策好,还得是郑县长自己有本事。当年我第一次见郑县长的时候,他还在公社农技站工作呢,我跟老头子每次在公社碰见他,他都可热情了!那会儿我就知道,小郑肯定有出息,这不就应验了嘛,果然当上县长了!”
    她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
    当年她家美云是大学生,她跟老头子去公社的时候,一直很受礼遇。
    对他们客气的,不只郑国威一个。
    不过,郑国威这人很不错,后来她家美云“死”了,很多人都对老郭家转变了态度。
    但小郑每次遇到他们还是那样客气。
    老头子前几年还能走动的时候,偶尔会去乡里。在街上遇到了,小郑还会下车跟他打招呼,有一次还让司机把老头子送了回来。
    就凭这一点,老太太愿意给美云做这个媒。
    她觉得郑国威的人品比那资本家少爷好。
    两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但今天的相亲当事双方,自打见面以后,只客气地问了好。
    除此之外,还一句话没说过呢。
    一个副县长,一个副总裁,坐在各自的母亲身边,愣是被两个老太太拿捏住了!
    郭美云的表现还算自如,她不是没经过事的小姑娘,被人围观相亲,虽然有点尴尬,但偶尔帮客人添茶倒水,有点事情做,倒也不算难捱。
    她不住地倒水,郑国威就客气地点头道谢喝茶,一句话还没搭上呢,先混了一个水饱。
    他觉得再让老太太聊下去,恐怕会没完没了,于是趁着谈话的空隙
    说:“妈,您跟胡大娘好久没见了,好好聊一聊吧。我跟小郭同志也很多年不见了,先出去走走。”
    郭美云腹诽,她跟对方好像没见过面,之前也不认识,怎么就很多年不见了?
    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的媒人,立马拍手说:“还得是郑县长想得周到,可不是得出去走走嘛!”
    她在心里暗自感慨,还是给成年人做媒轻松,不像小年轻似的扭扭捏捏。
    郭美云既然答应了相亲,就会认真对待。
    成不成的再说,最起码态度要端正。
    于是,她在众人的注目礼下,跟郑副县长一起走出了大门。
    郑家老太太灌了一肚子茶水,也被媒人和二舅妈搀去上茅房了。
    屋里一时只剩下自家人。
    老太太赶紧问:“我给你们妹子介绍的这个对象咋样?”
    大舅先表态:“挺好的,没想到您还能联系上副县长呢!真人不露相啊!”
    “哎,也是以前的老关系,你妹妹要是不回来,我也想不起来联系人家。”老太太不放心地说,“不过,我瞧着美云好像不怎么热情呢!”
    “第一次见面,又是这个年纪的人了,怎么热情啊?”
    老太太叹气说:“让他们先接触一下,要是不合适,你们再帮美云介绍几个合适的人选。美凤,你认识的人多,帮你妹子多留意着。”
    郭美凤觉得老太太就是瞎操心,她家美云那样的,别看已经五十了,照样很有市场。
    但老太太显然不这样想,交代完女儿,又在房间里环视一圈,看到了坐在角落里喝茶的狄思科。
    “老五,你现在当了大官了,接触的男同志也多,要是有好的,甭管是当官儿的,还是做生意的,可得帮你小姨介绍介绍!”
    突然被点名的狄思科:“……”
    儿子给娘找对象,也真是够炸裂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网游之王者再战 我的一九八五 韩娱之崛起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青葫剑仙 东京:我向坏女人发起复仇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 近战狂兵 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女帝姐妹太诱惑!开局诛杀穿越者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我在综武世界当剑仙 无尽龙域 妖梦 绑定软饭系统,每天让女神花钱 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 疯山锁春 跟赵蒙生当战友,同伟的名义! 玄幻:苟家十年,我举世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