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世民,大理寺还是周密在吗?”李渊道。
“对的。父亲,怎么了,周密大人是长孙世伯的表外甥,两位殿下死后,他一直呆在大理寺看守,就等新君发丧安葬。”世民道。
“快,我们立即动身去大理寺。”李渊道。
“父亲,去大理寺,不知所谓何事?”世民问。
“去了再说吧!晚了,只怕来不及了。”李渊道。
两父子一到的大理寺狱司,已不是周密,而是秦琼在那。
“陛下与独孤大人有令,任何人等不得进去大理寺天安囚室。”秦琼道。
“秦将军,关于两位殿下,我们有些疑问。只想再看下安陵王殿下与广陵王殿下遗容便走。”世民道。
秦琼不让,世民只好上前点住他的穴道。副将上来,李渊大怒,“你们这是要阻止一品大臣查案吗?”
“对不起,接独孤丞相旨意,除陛下外,任何人都不得近安陵王与广陵王殿下的遗身!”副将周正道。
李渊束了束官帽,仍然挺身而进。他李家有免死金牌在身,普通将士自然不敢要其性命。
“此是独孤丞相授赠的天龙剑!任何人违旨,皆可诛杀!”副将下令强制拿下李渊与世民。只听得迷音传来。
世民回看,是师傅千寻来了。
“师傅——”世民高兴地喊道。
“他们中了迷音,半时辰内不会醒来。快去查验两位皇子的死因吧!”千寻道。
“好。父亲,我们快进去!”世民拉着李渊进了天字内室。
“灵膝一指?”李渊看到广陵王右腿膝内处登时登大了眼睛。
“什么是灵膝一指?”世民问。
“是独孤信的成名武功之一。”千寻道。
“果然是独孤机故意用了灵膝一指,让广陵王站立未稳,跌下的城墙。”李渊道。
侑儿登基后,即入住未央宫。他册封紫珑为大隋圣姑母紫珑公主,杨天罡为大隋明王,独孤机为大隋信王,德儿为英王,侗儿为越王。诸皇子按长幼之序承袭先父王位。其余三省六部暂且不动,只对宋玥贬为三品官员。
天罡对宋玥印象甚好,朝堂会后,立即前去找寻宋玥。
“宋大人!”天罡鞠了一躬。
“明王殿下,老臣原本就准备告老还乡,从前念及安陵王文弱有礼,便暂代吏部侍郎,如今小陛下有明王您扶佐,老臣也可以欣慰。”宋玥道。
“不,宋大人,在下原本只是个江湖大夫,完全不懂如何治理朝政。天罡恳请宋大人莫要告老还乡,天罡定劝服陛下。”天罡道。
宋玥看了看天罡,“明王,您姓杨,您可是当年文皇帝与天一教师音圣女之子,白龙袁天纲?”
“不瞒宋大人,在下正是。”天罡道。
“上天垂鉴,文皇帝依然有骨血在世,那您便是当下文皇帝唯一的皇子。您为何不早早说明?若是您提出,内阁众臣定会推举明王殿下为君上!”宋玥道。
“天罡心性江湖,不喜朝政。更不想为天下之主。只是先太子哥哥与云妃娘娘蒙冤而死,太子哥哥对天罡有救命之恩,天罡才要尽力扶佐侑儿。如今,侑儿已为陛下,天罡只想朝政清明,便归隐江湖。”天罡道。
“哈哈,哈哈”宋玥笑了起来,“明王殿下,你有帝王之资,又有亲王之身份,您都想归隐乡野,缘何不让老臣告老还乡呢?”
“这?若如此,那天罡便在朝堂,宋大人答应跟随天罡一同扶佐陛下,可好?”天罡道。
宋玥看了看手中诸位皇子的答卷,想了想,“老臣跟随文皇帝多年,受先帝恩惠。如今,陛下降我官职,念及文皇帝,自然不该隐退。大隋过去十年,朝政荒怠,工部因为大运河修建之事内乱,自己上位后,才有所改善。”
见宋玥迟疑,天罡觉得宋玥也是位忧国之臣,便换了个话题,“不知宋大人手中几页卷纸是何物?”
“哦,是今日早晨诸位皇子策论的题卷。老臣带回,再重新审阅一翻。”宋玥道。
“可否借天罡一看?”天罡道。
“自然可以。明王,请。”宋玥将十份卷宗给了天罡,一同回了内阁。
“为什么没有杨德皇子的?”天罡问。
“哦。德儿皇子一上来,便没想答怎么个策论,在给的几张白纸上随意涂鸦。我想着那是儿戏之作,便不带回审阅了。”宋玥道。
“涂鸦?”天罡笑了笑,“那还能找着么?”
“当然在。在案阁上。老臣这就为明王取来。”宋玥将德儿画的几张纸取下给了天罡。
天罡打开看了一翻,每看一张,温笑一次。
“德儿皇子所作,难道暗有深意?”宋玥道。
“宋大人,那其他几位皇子的策论,答的如何?”天罡问。
“呵呵,都是些娇生惯养的皇子,哪懂如何治理天下?所作所答,也有些啼笑皆非。只不过,看几位皇子的笔迹是否工整,错字不多者,便封了甲等。那安陵王之子杨充,承继安陵王文雅,所写之字甚是俊秀,小陛下字迹也极是工整。德儿皇子,尽是些涂鸦,无法评判。”宋玥道。
“来人,请德儿皇子前来内阁。”天罡道。
“是。”小厮道。
不多久,德儿到内阁。
“天罡叔叔,哦,不对,是明王叔叔,您唤德儿来此机关要地,着实让德儿惶恐。是德儿做错了什么事吗?”德儿道。
“德儿,你先拜下宋侍郎!”天罡道。
“是。宋侍郎安!”德儿见宋玥不就是早上监察自己答策论之人,装了拘谨一翻。
“德儿,你先拜宋大人为师,自今日起,日日去宋大人处求学问政。”天罡道,“天罡请宋大人收德儿为徒吧!”
“老臣不敢!德儿皇子是陛下亲弟弟,将来必是亲王殿下。老臣岂敢受此尊礼!”宋玥道。
“呵呵。德儿在突厥多年,对大隋汉字所习不多,所以这策论他便随手涂鸦。就是要让他拜您从习汉字开始。”天罡道。
“好吧!德儿听从明王叔父。”德儿勉强地道。
“德儿,你过来,跟我和宋大人来说说,你这策论都论的是什么?”天罡道。
德儿上前,翻开第一张画纸,画的是万里长城。道“自战国起,我中华便受周边强努滋扰,时北方各国筑城墙。眼下,突厥势力依然强盛,德儿觉得要利用好从前的战事工事,做好防备。”
“你这给突厥包中间画一条线是何意?”宋玥问。
“德儿在突厥多年,知道当下的处罗可汗与他的叔父始毕可汗矛盾重重。德儿看见安陵王叔与广陵王叔对峙,德儿想,是否可以将强大的突厥进行分化为东西两个国家,这样,大隋几十年来的北方之患便可不战而解。”德儿道。
“那这第二张,这竖着的大河是何意思?”宋玥道。
“这是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啊!你看,连着长江,黄河,还有这些个小河。虽然叔父建如此大的运河工程,劳民伤财,但是确实对大隋的南北贯通带来无限的便利。对皇城长安可通过东都洛阳,掌控全国的政令消息。”德儿道。
“那你画的这艘大船是何意?”宋玥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将炀帝叔父画成了此人模样,他站在船的船首,但是其实船在摇晃。”德儿道。
“那第三幅,老农种地是何意?”宋玥道。
“他这个老人家拄着拐杖种地,这是德儿流落民间时看到的一幕,德儿觉得这老人家着实可怜,几位儿子都死于战争,只有他一个人要种这些个田地,否则交不起田赋。德儿想,想帮帮他。比如,这位老人家要是有足够的银两,那他是不是可以用银两来上交官府税赋。不过,根本还是大隋要强大,让周边诸国不敢来犯,如此兵役便可少征。”德儿道。
天罡听后,微笑地看着宋玥,宋玥惭愧地看着德儿。
“是老臣眼拙,误解了德儿皇子。德儿殿下如此小小年纪,能有这般见地,让老臣汗颜。”宋玥道。
德儿遂留在了宋玥身边,日日跟习四书五经。其间,宋玥见德儿并非不会写隋字,不解地道,“德儿殿下,原来你会写大隋之文字,那为何作策论时不用文字表述?若是当日,您用文字表述您对文治武功的见解,只怕我们内阁诸位大臣会另选明君。这几日,从老臣与您的相处来看,您比你的皇兄要更知君道。”
德儿停下了笔,“老师,是德儿故意不愿意参与皇位竞争。德儿自小眼见父王与母妃被害,深知是炀帝叔父所为,如此手足相残,德儿实在觉得心寒。而回大隋后,又见安陵王叔与广陵王叔为了帝位,双双俱亡。手足亲情,在这个帝王的座位之前,冰冷彻骨。德儿喜欢学天罡叔叔。愿做个纯臣。兄长历来有帝王之志,德儿只想作一回周公。”
宋玥想起自己曾问天罡,为何不自露身份,登上帝位,天罡与德儿的回答,竟都是一个意思。
天罡本想侑儿登基后,便去神女峰,但因为想为侑儿与德儿留下宋玥,天罡只好再继续呆在长安。在此期间,侑儿将先太子府赏赐于天罡,但天罡推辞,只愿只身住在清音坛。侑儿也不能勉强,那里曾是千寻的住所。天罡是想找寻千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