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宁抬手,轻轻按了一下放妾书所在的位置。
这页还没有签名也没有盖章的纸被她折成一小块放在荷包里,每天睡前,她自己摘下来放在枕头
下,第二天起来,再自己栓在里襟上。
白棠碧薇四个每天分明看见她摘荷包戴荷包,却一个字都不问。桃嬷嬷也知道她有这么一件东西,不知为什么,也没问。
她和黛玉、绯玉一起睡,黛玉绯玉也知道。
可两个小宝贝听她说:"这是娘的小秘密呀。"就决定不问了,帮她一起守护这个秘密。——她们真的没有试图偷看哎!
姜宁感到了很多很多的幸福。
她又吃了一口不算太甜的酸奶西瓜丁(蜜瓜丁被她吃完了……),回答桃嬷嬷的问题:“老爷会不会扶我做太太,那要看老爷啊。"
虽然听起来很像废话……可事实就是这样。
林如海肯定要给贾敏守足一整年妻孝。妻孝过后,他是会续娶,还是扶正,还是“无续室之意",决定从此空着正房太太的位置,都有可能啊。
原著里贾敏去世后他不就没续娶吗。
贾敏走了才没多久,林如海不可能现在就打算续弦的事。她也不可能直接问林如海:"你会扶正我还是再娶,咱们商量商量?"
所以……先这么着呗。
桃嬷嬷一皱眉:“我看老爷对姑娘还有几分真情。”
姜宁笑:“‘真情’是‘真情’,身份是身份。老爷未满四十,官居二品,膝下还无子嗣,便想再娶一房高门贵女也有得是人愿意嫁。两个女儿不算什么,家里只有一个人碍眼——"
她也往桃嬷嬷身边凑了凑,笑问:"嬷嬷猜是谁?"
不是她这个“才貌双全”(她的字早已和林如海的各有千秋了,虽然不会作诗作词,也能算“有才”了罢?)“育有一女""抚养嫡女""执掌家事”“宠爱颇深”的妾,还是谁?
"哎呀,看你这话!”桃嬷嬷真想捂住姜宁的嘴,"怎么这般让人丧气!"
"不是我故意让嬷嬷丧气,”姜宁拿勺子对准桃嬷嬷的酸奶碗,“我是怕嬷
嬷现在想得太好了,将来更丧气。"
她从来都是把最坏的打算做足,这样只要事情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好,她就会很高兴。边说,姜宁边挖了一颗、两颗、三颗……蜜瓜丁放在自己碗里。
桃嬷嬷正想事呢,回神一看,姜宁不知挖走几颗蜜瓜丁了,忙捂住碗:“姑娘还想吃,再让她们端来,怎么抢起我的了?"
姜宁美滋滋:“抢的香!”
桃嬷嬷轻哼:"抢的香?姑娘成日抢了小的又抢老的,连姐儿们都知道给我留点心,姑娘却抢我的吃!"
姜宁:“她们是女儿,要孝顺我,嬷嬷是娘,嬷嬷疼我嘛!”她笑嘻嘻地:"嬷嬷什么时候应我一声‘娘’啊?"
“哎呦!”桃嬷嬷手一抖,差点儿把酸奶碗给打了。姜宁连忙帮她扶住。
桃嬷嬷看姜宁,姜宁看桃嬷嬷。
"哎……这……”桃嬷嬷掉眼泪了,“姑娘别说玩话。"
"什么玩话?"姜宁认真,"我什么时候拿这样的话骗过你?"
“我说要让绯玉叫大哥‘舅舅',叫你‘外祖母',不都是认真的吗?”她摇着桃嬷嬷的胳膊。"那不一样!"桃嬷嬷擦了眼泪,大口吃酸奶。
但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她不肯说。
姜宁也只好吃酸奶。
……不香了。
吃完酸奶,姜宁叫人收了碗,上壶温茶,继续吹暖风。有什么烦恼是风吹一吹不能散的呢。
她闭上眼睛。
有点困了。
"姑娘?"桃嬷嬷唤她。
嬷嬷回心转意了,想明白了?
姜宁“歘”一下睁开眼睛,目光炯炯。
桃嬷嬷顿了一下,才说:"姑娘,你……不会不想做老爷的太太罢?"
姑娘近些年行事,总是与常人不大相同。
哎……怪让人窝心的。
可若能被扶成正房太太是多好的事,姑娘总不会不愿意?
姜宁不清楚桃嬷嬷是否对她有什么误会:
"……"
"会有人只想做偏房侧室,不想做正房太太吗?"姜宁怀疑地瞅着桃嬷嬷。
“我又不傻!”
如果林如海真想扶正她,她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吗?名分、地位、自由度、掌握的财富、权势……哪一项不会蹦上几个台阶?
她再也不用出门逛个街还要考虑“上头太太”会不会生气,或她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恃宠生娇”,影响名声了。她和林如海不说想吵架就吵架,起码她腰杆子会比现在直很多啊!
绯玉也会成为正经“嫡女”。
她再代表林家和人交际时,也不会面对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非善意了。
林家也更不会有人敢不尊重桃嬷嬷了!
桃嬷嬷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老爷会怎么想,她们是还不知道。可若老爷有这个想法,姑娘却不愿意,那不真成了傻子了吗?
“不过……”姜宁看了下自己的肚子。
桃嬷嬷的心又提起来了!“我不想再生了。”时隔四年多,她再一次对别人坦白她这个想法。
绯玉还在她肚子里的那个元宵节,她对谢寒说过一样的话,不知道谢寒有没有对桃嬷嬷提起过。桃嬷嬷愣了。
看来谢寒确实没提过。
姜宁便不提四年前:“嬷嬷是看见的,太太为什么这个年岁就没了?是她先落胎伤身,后来又怀着孩子,领着孩子和老爷四处奔波,结果操劳过度,孩子没了,她也没了。"
“嬷嬷再想想,太太没的三个都是男孩,或许就有什么说法在呢?”姜宁真的在想,是不是“命运”非要黛玉去荣国府走一趟,所以一定要让林如海“断子绝孙”?
首先,她真的很珍惜自己这条命。
“我能平安生下绯玉一个,已经不容易了,到现在还在后怕。”她真心不想再经历一遍了,"刘师父上回不是说,她姐姐也从小习武,功夫比她还好,结果也没熬过生孩子,年纪轻轻就没了。"
其次——
>
——所以贾敏不信任她,她都理解。
她对绯玉和黛玉,在心里当然也有差别。
桃嬷嬷听完,想了半日,叹道:"姑娘想得倒也没错……"
她担忧:“可姑娘不生,就得安排别人了——”
“我可能也做不来给老爷安排人的事。”这就是姜宁担心的问题了。
桃嬷嬷又愣了!
“难道我错看了?”她有点不敢相信,"姑娘不是一向不在意老爷去哪儿,从不吃醋吗?"姑娘不是心里没老爷吗?
姜宁也很无奈啊:“嬷嬷倒没错看。”她对林如海的感情离有排他性的“爱情”确实还有十万八千里,
“可一想到我要安排别人上老爷的床——”姜宁忍不住露出嫌弃的神色。
好怪啊!真的好怪!
就好像她是老·鸨,林如海是嫖·客,她要安排手下的漂亮姑娘让客户满意——
啊啊啊啊啊啊!
不行,姜宁真的不行。
这种拉·皮·条的事她哪辈子都没干过!林如海自己找人,可以。她来安排,不行啊啊啊!
而且这时代给丈夫塞妾塞丫头,很多女人会选自己最喜欢的,和自己感情最好的丫头……
——真是更想吐了呢。
她可能还是不够适应时代。
她也完全不想适应这一点!
姜宁不断摇头:“别想了,别想了,这事还早着呢,老爷说不定早就想好了再娶或不娶,咱们这都是自作多情,自寻烦恼。"
她立刻开始想午饭的菜单:“要一个清炒莴笋,再要……”"姨娘?"白棠在找人。
姜宁马上站了起来:"什么事?"
不管什么事都好,能让她把未来可能会给林如海拉·皮·条这事忘了就行!
"姨娘,荣国府一等将军之子贾琏——琏二爷到了,已在门前下了马,林二叔请在书房喝茶了,让来通禀姨娘知道。”白棠面上隐隐有些担忧,“老爷还没到家,您看?”
姜宁:"……"
还不如让她继续想刚才那件事呢。
这事好像更恶·心。
贾赦是个贱·畜,他儿子再好能好到哪去。
何况原著里贾琏就是个在老婆生日偷·情还咒怀孕的老婆死,在外室怀里咒累到小产的老婆早死,自己不作为害死爱妾,还把爱妾的死栽赃在老婆头上给自己开脱的王·八·蛋。
他还在女儿病着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找女人!明明要忌·房·事,他还和下人老婆偷·情!
这种人也配当爹?他憋几天能死啊?这不是人,是**上长了个人吧?
但心里骂归骂,家里只有她半个主子,姜宁还是得拿主意:“我不便出面,快去派人请老爷回来。他带了多少人?请下去吃饭——素饭,不许上酒。他么,就让林安继续陪着,别的都等老爷回来再说。"
白棠忙去传话。
桃嬷嬷问:“那是姐儿们的表哥,是不是让姐儿们见见?”
太阳一升高,天热起来了,姜宁出了薄薄一层汗,挽着桃嬷嬷回屋换衣裳:“是该见,让她们回来换身衣裳,预备见人吧。看老爷回来怎么说。"
现在是上午九点。林如海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出门,早则午饭前回来,晚则直到她和绯玉黛玉都睡了还不见影子。
贾琏这时候到,林如海应该会放下工作来见亡妻的侄子。毕竟贾琏是代表贾家来吊唁的。可惜他来得晚了几天,贾敏和林青玉的棺木才送走。他想一表哀思,只能对着牌位哭了。——姜宁知道自己在想的有些刻薄。
但没办法,谁让她才来到这个世界时,贾赦就是悬在她头顶的"大危机制造者"?原身的大伯和堂哥当然也是“反派”,但他们被林家警告后,又被贾赦派人打了一顿,快十年没在她面前蹦跳过了。
贾赦不一样啊,和蟑螂一样生命力极强,隔三差五就坑林家一次。他坑林如海坑贾敏就算了,还差点坑到她和绯玉!
怎么能不让她更恨他,恨不得他早日去死?
她还记得,原著里贾敏去世后,贾家似乎并没有派贾琏这个爵位继承人来吊唁,只有些“仆妇”来接黛玉。
后来,林如海病重要死了,贾母才让贾琏送黛玉回去,还“仍叫带回来”。
贾琏这次来,代表贾家一定有什么重要目的。
荣国公府是黛玉的亲外祖家,现在也还是
绯玉名义上的外祖家。
这时代更重父系血缘没错,但并不是完全忽视母系血缘。出嫁的女儿去世,留下年幼的子女,“娘家”父母兄弟去把孩子接到自家来养到大是很常见的事。
贾母肯定想把黛玉接去养。
姜宁不想让黛玉去贾家,更希望贾母的主意最好没有打到绯玉身上。她死都不可能让绯玉去贾家长住!!!
等黛玉绯玉回来,姜宁已经调整好心情了。
她现在格外注意,不让孩子们感受到她太多负面情绪。绯玉习武出了一身汗,要先洗澡。
黛玉先换衣服,隔着门和绯玉说:“太太和我说的,琏二哥从小不爱读书,人倒很机灵,脾气也不错。"
绯玉在里面大声说:“就算他脾气不好,在爹面前对咱们也得脾气好呀!”
黛玉抿嘴笑。
绯玉洗完澡出来,和黛玉穿一样的月白袄,白绫儿裙子,都梳小双丫髻,一边戴一朵银珠花和一朵浅碧色堆纱花。
绯玉习武不到一个月,体态舒展了许多,更显得挺拔,和黛玉站在一起,更像她才是姐姐了。她现在就比黛玉高两寸多一点儿了,姜宁真想知道她将来会长多高?
林如海大约在一米八四到一米八五?这时代不管男女,平均身高都比现代低一点,他这身高已经很不错了。
姜宁才穿过来时这副身体还不到一米六,又瘦又弱——夸张点说,睡觉不铺厚点,都硫自己咯得慌!她在林家养了几年,怀绯玉前停止长个,现在大约一六·四吧。
如果她从小习武,锻炼身体,蹦蹦跳跳,肯定不止一六·四。
她对自己的身高不算完全满意——她想长到一米七以上!但贾敏那般金尊玉贵地养大,好像也只比她高两厘米?
是能平衡点了。
刘师父一米七以上,感觉有一七五了,白师父稍矮一寸,也超过了一米七。俩人的肌肉线条都可漂亮了!
咳,她脸皮厚,摸过,好摸的……
姜宁也有一点点腹肌。
她对她目前的身体满意程度挺高的。感觉用十成力可以一拳放倒普通一个成年男子。来济南之前,她认认真真习武,只要有时间,每天至少俩小时,还是颇有进步滴。和林如海那么说,是想抱怨,也是她真的才学到
两位师父的十分之一吧。从明天起她就有时间恢复一小时晨练了,而不是只能活动十五分钟就赶去干活。等过半个月忙完,她一定要恢复每天俩小时习武!
她是长不高了,可绯玉很有潜力!
姜宁感觉绯玉至少可以长到一米七——她爹妈的基因在呢,她身体又好——一米七五、一米八也不是没希望!
俩孩子打扮完,姜宁带她们看了一会书。
有林如海这些年给她打的底子,她感觉她也能考个秀才了?给黛玉绯玉讲讲《论语》《孟子》还是可以的。
九点四十,碧薇来报,林如海回来了。
没别的话,姜宁继续领俩娃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简单解释:“这句是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注]一面又忍不住说:“咱们不做圣人,不用达到这种境界!"
绯玉黛玉嘻嘻地笑,一起说:“知道了!我们一定好好的,一直都陪着娘!”
十点半,碧薇又来报:“老爷让姐儿们过去见见琏二爷,说………琏二爷午饭后就走了。”
姜宁:"..?"
贾琏八百多里从京中过来,当天到当天就被撵……呃,送走了?看来,她白担心黛玉和绯玉会去荣国府了?林如海直接就挡完了嘛。
大
书房,
贾琏垂头丧气地坐在林如海下首。
"姑父不再想想?真让侄儿今日就走?好歹让侄儿多留一两日,多送送姑姑罢!"他还试图挣扎。
就这么回去见老太太?老太太再疼他,也少不了要骂他!
……他还以为能见着姜姨娘呢。没想到姑父把人藏这么紧。
不是说那姜姨娘在姑苏还出门骑马逛街吗?应该也不怕见人啊?
不过,几年不见,林姑父真是……越发有威势了。他以前还敢和姑父耍赖撒泼,装病告假,现在是绝对不敢了。
林如海手边,贾母的信被折得整整齐齐放在几上,他手里拿着两份共四本册子。
"孝心原不在这些虚礼上。你早日回去,让老太太安心,才是对你姑姑的孝顺。"他把册子递给贾琏。
&
#34;这是你姑姑留给黛玉的东西,我亲手抄的。你比对看看,有无遗漏。"他声音平静。
贾琏只得翻开账册对比,忽心生一计,张口便说:“姑父,这两本这么厚,一时看不完,让我多
留几日,看完再走?"
他说完就后悔了。这是什么屁话!这不是在明着说他不信任林姑父吗?
林如海面色一点没变,看着贾琏:“最多一日。再多,我就要请大夫来给你诊一诊,你什么时候受伤磕到头了,将养几日倒好。"
贾琏满面通红,只能说:“是。”
林如海便让林平去安排:“开东边第一所院子给你琏二爷住。”
他站起来,去柜中又拿出一匣纸:“这是你姑姑三年内的脉案,也是我亲手抄的,带回去给老太太看罢。"
这时候再说“姑父这是什么话,家里怎么会疑心这个”已经来不及了。贾琏只能接下:"……是。"门外报:“姐儿们到了。”
林如海:“看看你妹妹们罢,都还小呢。”
“你姑姑在林家二十年,只下黛玉一个,还从小不在生母身边。”他话里的意思越发淡下来,"别再折腾她了。"
贾琏向外一看,眼泪忍不住了。
——那个矮些的妹妹就是黛玉罢?和四姑姑可真像!
———
一他再也见不到四姑姑了!
大
下午一点半,王嬷嬷和李岫云把女孩儿们带回来了。黛玉的眼圈红红的,绯玉好像也哭过。
绯玉告状:“那琏二哥看着姐姐就哭,把姐姐也给惹哭了!后来去拜太太,他又哭!姐姐哭了好久!"
姜宁:“太太是他的亲姑姑,一旦走了,他怎么不伤心呢。”绯玉叫人:“快给姐姐洗脸!我……我也要洗脸!”姜宁忍着笑,问:“你爹爹和琏二哥还说什么了没有?”比如问你们想不想去京城玩啊,或外祖母想见你们这种?
绯玉向上抬手,抱住姜宁的腰,“嘿嘿”笑道:“没有!琏二哥好几次想说话,都被爹瞪回去了!"
姜宁心里大赞林如海靠谱!
听到贾琏不今天就走了,明天再走,只要
人烦不到她眼前,她当他不存在就好了嘛!从贾琏住的客院到明光院来,一定会经过林如海的书房,他不可能骚扰到她的。姜宁和孩子们睡午觉起来,继续干活。
半天假期结束嘞!
绯玉还是去立身院,黛玉不去了,在一旁练大字,练一会歇一会,歇的时候会认真看姜宁如何办事。
下午四点半,绯玉回来了。她累得路都要走不动了,倒头先睡了一小觉,起来才洗澡换衣服。
绯玉接受的是两位师父最严格的教导,师父们比姜宁学时严厉很多,近几天她日日都是这样回来的。
以后认真学起拳脚刀剑,受伤更是难免。
姜宁心疼死了!
可绯玉都在坚持,她当娘的不能拖后腿呀。
她和黛玉对视一眼,两人都更坚定了要支持绯玉的心!
傍晚,林如海来吃晚饭。
又大又红的樱桃在井里湃了大半日,这时拿出来又甜又凉。晚饭后,孩子们早早睡了。
看林如海有几分等着她问的意思,姜宁便试探问:“是不是贾家老太太有什么话?”
她还是想彻底确认一下孩子们不会走才放心。
林如海想到那封被他放在书房案上的信。
他想娶谁,扶谁,当然全凭他自己。贾家便有什么话,也不会动摇他的心意。
但他只说:“老太太想接黛玉过去,我说黛玉体弱,又才丧母,不好舟车劳顿,让孩子安生将养几年罢。"
至于别的,他还是想先专心给敏儿守过这一年再提。时光匆匆,一年转瞬。
第二年芍药花开时,林如海出了妻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