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景明离开京城之后,苍炎的朝堂再度恢复了正常。值得所有人庆幸的是,群臣们最为担心的“景元帝故态复萌不理朝政的情况”在此之后始终都没有发生。
那个耽于享乐的景元帝,似乎从头至尾都不曾存在过,如今的皇帝陛下,励精图治,英明神武。
朝臣们很快便忘记了景明帝退位时的遗憾。
若不是经历过那场近乎灭国的大难,而陛下是在这场大难之中承受最多的人,朝臣们简直要怀疑他们的陛下是不是被人调换过了。
只有一些还记得景元帝年少时情形的老臣会觉得,说不定这才是他们陛下本来的样子。之前若干年荒唐无羁的陛下,只是因为年少轻狂,所以才被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迷了心智。
如今这般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陛下,才是先帝当年选中的继承人。
“主人你太了不起了,竟然这样都没有被判ooc……”已经沉寂了很久的520,见此情景也忍不住评价了一句。
“世人浅薄,他们只会相信对他们有利的真相。”方宇涵道,“英明的帝王,总比昏聩的帝王要好得多。只要给他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们就能欣然接受。
比起这些,我更想知道,越凌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在朱皇后死后,李姑姑也跟着消失了。
方宇涵能够理解李姑姑的选择。
对她来说,朱皇后才是她忠心不二的对象——景元帝?那完全是捎带的。
面对疑似害死朱皇后的景元帝,李姑姑不捅他一刀,便算是很好了。还留下来当他的手下?怎么可能?
方宇涵曾经猜测过越凌在这个世界的身份。
他一早就认定:越凌必然是容妃、朱皇后、李姑姑之中的一人。
如今,朱皇后已死,李姑姑消失,那么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容妃了。
“可是容妃在整个景元帝复国的故事中,存在感真的很低啊?”方宇涵不解道。
“如果越凌希望我与容妃走感情线,按理来说不应该安排这么少的戏份吧?”
可是如果说越凌的真实身份是朱皇后,那就更不可能了。
到目前为止,他只跟朱皇后见过四次面,其中还包括两次一句话都没说上的。
而那两次算得上说了几句话的场景:一次是永安城破之前,他交待朱皇后安排后宫人员撤离。那一次,他根本连皇后长什么样都没顾得上看一眼。
第二次,是朱皇后来北漠军营里救他。一样是来去匆匆,刚一交待清楚,他就立即离开了。
剩下两次,都是隔着千军万马的匆匆一瞥。
就连五官长相都看不清楚,这能培养啥感情?
与朱皇后想吃,容妃与他相处的时间要长的多。
可是在景元帝复国的整个剧情当中,她一直只是以个旁观者。
朱皇后在这段剧情中参与度最高,但又没怎么与他接触过。
至于李姑姑?
等她什么时候能忍住不用眼白看自己再说吧……
“主人,我觉得,这个世界的感情线应该是这样的。”520毕竟收集资料的经验更加丰富,它主动为自家主人分析道。
“在人类的感情故事中,这种套路其实很常见:男主角与女主角先婚后爱,但始终忘不了曾经的白月光。
因为白月光,男主角误解女主,让女主受委屈,连围观群众也都认为:女主处处比不上白月光。
但女主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此时男主幡然悔悟,原来女主早就已经走进了他的心里。
但这个时候,女主一般都已心如死灰,决定抛弃男主。接下来男主就会进入追妻火葬场的套路剧情。
最后,在观众虐爽了,女主心疼了之后,这个故事就会迎来光明的happyending,有情人终成眷属。
——主人你看,我们如今的剧情,不正好进展到白月光下线吗?”520总结道。
“言之有理。”方宇涵击掌顿悟道,“这确实比较符合逻辑。”
“没错!主人。只要我们早点弄对方向,最后那个追妻火葬场的剧情就可以完全避免!”520兴奋道。
“删掉追妻火葬场的话,那是什么剧情?”方宇涵问道。
“那就是霸总娇妻甜宠到底呀!”520道,“主人你现在已经富有四海,接下来就只要努力宠,拼命宠容妃就行了!”
方宇涵深以为然,觉得自己这次终于抓对了剧情的重点。
这一次,他一定要好好地完成剧情,再不给越凌嘲笑他的机会。
至于群臣的排斥,后妃的刁难……方宇涵相信,在自己的维护下,这点困难容妃随随便便就能克服。
北漠国的入侵,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场极其惨烈的灾难。
但于苍炎国的长远发展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谁奸谁忠、谁英勇无畏、谁贪生怕死……在危难关头,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
因为这场清洗,苍炎朝堂上的风气竟前所未有地清明了起来。从皇帝到大臣,上下一心,为了帝国的复兴拼尽全力。
而皇帝的巨大变化,更是给大臣们打了一剂最有效的强心针。如今的皇帝陛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知人善用,虚心纳谏,朝臣们自然更加尽心竭力。
苍炎国上下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朝堂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北漠入侵所造成的损失,很快都被弥补了回来,甚至远超之前。
三年后,苍炎国已成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人间乐园。
而大皇子景明与朱天佑将军,也早已夺回了当初被北漠占领的北岭十八城。
如今他们正朝着北漠深处追击而去,誓要踏破北漠王庭。
知道此事,景元帝的个人问题,终于被朝臣们搬到了台面之上。
当初,景元帝宣布暂不另立新后的时候,所有朝臣都是赞同的。
他们还记得,当初朱皇后如何于乱军中掩护他们撤退,保全他们的性命。
也记得她如何在各怀鬼胎的藩王间周旋,力保景明帝登基,保护了皇室的正统。
更记得她如何身先士卒,在苍炎国无将可用之际挺身而出,率领大军夺回王城。
他们,因为她,才能保得平安。
景元帝,因为她,才能重获自由。
最终,也是因为她的牺牲,才奠定了苍炎国的胜利。
苍炎国欠她太多,她是当之无愧的苍炎国母,在朝臣与百姓们的心目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朱皇后的地位。
可是——时间,是这个世界最残忍的东西。
三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足以让人们忘记很多事情。
这些年的宁静富足,已经让人们不再记得,当初近乎灭国的伤痛。
比起已经仙逝多年的朱皇后,他们更加感激为他们生活带来巨变的景元帝。
那是他们的皇帝,为他们带来安宁祥和,幸福富裕生活的皇帝,也是他们真心实意尊敬着的皇帝。
他们的陛下,值得这个世界最优秀的女子。
这个位置,不应该被一个亡故已久的人占据。他应该拥有最优秀的皇后,应该得到最优秀的嫡子。
是啊,朱皇后甚至都没能为陛下留下一位嫡子!
既如此,她怎么能占据后位直到至今呢?
再大的功绩与付出,换来陛下为她三年不立后,这份尊重业已足够。
现在的陛下,需要的是能站在他身侧,为他料理后宫,生儿育女,母仪天下的优秀女性。而不是一块被奉上宗祠的冰冷牌位。
因此,要求景元帝再立新后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到了群臣在朝堂之上集体请命,求他立后的地步。
但方宇涵目前最为头痛的,却并不是立后的问题。
他所为难的,是每一名皇帝最为看重的两件大事之一。
历朝历代,每一位皇帝最看重的无非两件事:登基,入土。
方宇涵根本不关心自己的陵墓埋在何方,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回避这个问题。
景元帝的陵寝,早在他登基之初,便开始修葺了。经过十余年的施工,按原来的施工情况,到如今差不多可以完工了。
但碰上了北漠入侵,连番战乱,皇陵修葺工作自然也暂停了。
方宇涵击退北漠军,返回永安城,重新称帝的时候,工部的官员也曾经询问过:是否应该继续展开皇陵修建工作?
那时战乱刚过,国家满目疮痍,方宇涵自然不可能同意在这时大兴土木。
何况不过就为了给自己修个陵墓——于是皇陵的修建工作,就这么拖了下来。
到了如今,国家复兴,百姓安乐。
官员们认为,国库已然充盈,此时应该恢复皇陵的修筑工作了。
即便皇帝明确表示不愿意大兴土木,但基础的规格还是要有的。
一名皇帝的陵寝,不但是他最终安寝的地方,也象征着他做帝王的这一朝,获得的繁荣与成就。
如果让方宇涵本人来决定的话,他一定会说:“我觉得后世那种直接一把火烧成灰的尸体处理方式,才是科学的。”
很明显,这样的决定不会被任何一名朝臣同意。
即便方宇涵再怎么不在意自己百年之后如何,却也并不想因此与整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对着干。
他一点也不想再经历一遍被全体臣子跪在面前,高呼:“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这样的事情了。
由于方宇涵本人十分佛系,对于修建陵墓的要求就只有:钱少、事少、别来烦他这三点而已。因此,皇陵的修筑工作,自打重新开始了之后,就进行得十分顺利。
只是,再怎么减省缩略,在这项大工程中,总还有必须由方宇涵本人拍板决定的事情。
今日,方宇涵就为此十分头痛。
因为负责修筑皇陵的官员,所问的问题是:
“陛下,如今我们已经修筑到主墓室的部分了。在主墓室之中,我们要预留几个陪椁位置呢?”
“……”
按理来说,皇帝陵寝的主墓室中,应当是帝后合葬。
一般来说,皇帝只有一位,但是皇后却可能有好几位。
有的时候不止是皇后,受宠的妃嫔,死后也会被赐予与皇帝合葬的资格。
因此,陪椁的位置需要预留几个,这个问题一定需要皇帝本人决定。
当然,也不排除皇帝后辈儿孙不孝,做出给自己老爹墓室里塞人,或者减人这样的事情……
总之,原则上来说,哪些后妃有资格与帝王合葬,绝大多数时候,还是由帝王本人来决定的。
方宇涵如今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景元帝的皇后,就只有朱皇后一位。
朱皇后已死,但尸体却不知所踪,所以至今仍未下葬。
如今即便安排她与景元帝合葬,也只能留下一个衣冠冢而已。
后妃衣冠冢与皇帝合葬,这样的事情本朝还没有先例。
是否合适?是否逾矩?那些老臣们至今都没有争论出个结果来。
除了朱皇后,其他后妃是否需要预留陪葬皇陵的位置?
譬如说——下一任后位呼声很高的容妃娘娘?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方宇涵头大。
他不在乎这些小事,但他知道有一件事情,必须做出决定了。
皇后朱弦已仙逝三年。
最初,他曾幻想过她能逃出升天,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私下寻找。
只是如今,官员们的提醒告诉他:是时候面对现实了。
那位英姿飒爽、与众不同的皇后,是真的不会回来了。
如何安排朱皇后的后事,方宇涵仔细想了很久。
不同于对待自己百年之后的随意态度,方宇涵是真的想给这名为了天下付出一切的皇后最好的安息之地。
最终,方宇涵做出决定:皇陵的修筑工作暂停,转而要求工部专门修筑一座后陵,用于安葬朱皇后。
当方宇涵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不出所料的,引起了轩然大波。
皇后单独修陵,这在本朝还从未有过。
但是考虑到朱皇后功勋卓越,如今能为她修的却只是一座衣冠冢——朝臣们也并未太过反对。
但这消息传出朝堂之后,却渐渐地变了味道。
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最后,竟传成景元帝对容妃娘娘情根深种,百年之后想要合葬的,只有容妃娘娘一人。
所以他才特地为朱皇后修建了单独的后陵,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她在皇陵中与容妃娘娘抢位置。
而证据也是确凿的,因为自从当年景元帝重回永安城之后,整整三年竟然从未选过秀。
当年被朱皇后安顿在江南的那些后妃,他也只是安排人手照顾,却从未考虑接回宫中。
景元帝的后宫之中,如今只有容妃娘娘一个人——这不是情根深种是什么?
这样的传言,当然也传回了方宇涵耳中。
——总有些试图揣测圣意的臣子,希望弄清楚皇帝的真实意图。
面对这样的试探,方宇涵只是笑笑。
既不承认,也没有否认。
于是,在皇帝这近乎默认的态度下,传言愈演愈烈,终于传出了永安城,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方宇涵觉得,自己一定是历朝历代众多帝王中,最独一无二的那位。
在有生之年,两次面临皇城被围,一夜之间兵临城下的情况……这个成就,估计也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只是,这次包围永安城的,不再是其他国家的军队,而是他们苍炎国的铁骑。
永安城下,那支充满了煞气和肃杀的铁血大军,整整齐齐排在城外,似是在等待着皇帝的检阅。
可方宇涵十分清楚,自己从没有下达过召集军队进京的命令。
这是朱天佑麾下的镇北军,是苍炎国最强大优秀的一支部队。
他们战无不胜,听说日前已经拿下了北漠皇庭。
方宇涵本想等战场收尾工作完成之后,再召唤朱天佑与大皇子等有功将领进京受封的。
只是如今,他还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军队却突兀的出现在了永安城外。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月每天双更,中午晚上各一章~~~谢谢各位支持的小天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