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九百六十一章带着威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穷人家的孩子一旦有机会,往往比富家子弟更珍惜,更有耐心和毅力。
    现在学校就是这样。
    当然前提是这些孩子要懂事。
    朱祁钰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呢?”
    听到这话,除了于璚英,其他女老师都点了点头。
    “于璚英?”
    朱祁钰挑了挑眉,叫出了她的名字。
    “我?”
    于璚英指着自己鼻子,惊讶道:“陛下,我是体育老师啊!”
    “朕忘了。”
    朱祁钰拍了拍额头,接着换了个话题:“跟男校相比,你们还是差一些。”
    他托着下巴想了想,继续说:“这样吧,你们有空的话,可以去皇后那儿,不只是皇后能给你们上课,陈凝香也能。”
    目前知道的也就只有自己的妻子和陈凝香合适,其他人也没有合适的。
    皇后不方便出王府,所以还得她们过去。
    “谢陛下。”
    唐云燕立刻开口说话,其他人也没什么可反对的。
    安排好一切后,朱祁钰朝趴在窗边的学生们挥手打了个招呼,然后离开了女校。
    天气虽然还冷,但京城已经呈现出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样子。
    第二天上朝。
    大臣们一点都没有节日后还没回神的样子。
    朱祁钰首先任命裴纶为山东巡抚,又让顾兴祖带兵轮换驻守河南。
    两件事讲完后,文武百官都还是一言不发。
    但当巡查组三人被杀的消息传出来后,朝堂立刻炸开了锅。
    不过很快就被内阁大臣的一声咳嗽压了下去。
    “陛下,这件事关系重大,还请陛下彻底查清楚。”
    王直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要查,肯定要查,这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等下次早朝再讨论。”
    朱祁钰点点头说:“还有件事。”
    说完,兴安挥了挥手,几个小太监捧着托盘从偏殿走了出来。
    托盘上堆满了银币搭成的金字塔。
    每个大臣手里都分到一枚银币。
    那精致复杂的花纹,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早就收到过银币的陈循,假装认真地把银币捏在手里,用力一吹,然后放到耳边听声音。
    在陈循旁边的于谦,听到那细微的声音后,也学着他的样子吹了一下。
    一时间,奉天殿里到处都是嗡嗡声和吹气声。
    除了大臣手中的银币,朱祁钰还准备了同样精美的。
    正如耿氏所说,光是从做工来看,这银币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它本身。
    前提当然是手工制作。
    能发出清脆悠长声音的银币,含银量必须占到整体的成,剩下的是一成铜和百分之一的锡。
    锡在造钱时早已使用,被称为白锡,也叫白金。
    如果朱祁钰再狠一点,减少银的用量,剩下的部分就全进他口袋了。
    但那样的话,声音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好听了,这也是最简单直观的防伪方式。
    算下来,每造十一枚银币,朱祁钰就能赚一枚。
    听起来好像不多,但这可是整整一两!
    压十一枚,总共也没用多久,却能让工人拿到将近一个月的工资。
    朱祁钰拿着,食指弯曲,拇指卡在里面,盖在拇指上,往上一弹说道:“这个也是价值一两,看起来一样,但声音有的刺耳,有的沉闷,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清脆。”
    说着,朱祁钰一只手接住从空中落下的,吹了一下,像是吹哨子一样。
    图案精美是一道门槛,声音清脆也是一道门槛。
    “以后,天下所有的银子都要送到京师,由宝源局铸造银币,天下实物也可以送去京师,换成银币。不过百姓可以用银子换银币,赋税可以折成其他形式,暂时按照旧例执行。”
    大明必须有自己的货币,不能只靠银块,这样盐引之类的制度才能慢慢发挥作用。
    同时,要逐步引导百姓习惯使用货币,让他们信任货币,而不是一味看是不是金银。
    “臣,兵部都给事中叶盛,有本要奏。”
    朱祁钰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行礼后跪下请奏。
    “说吧。”
    朱祁钰抬了抬眉,开口道。
    叶盛今年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是朝廷未来的重要人才。
    “陛下刚才的意思,不知微臣有没有听错,是不是要让宝源局来负责铸造钱币,而各地的宝泉局就不再铸钱了?”
    叶盛语气很坚定。
    “没错。”
    朱祁钰淡淡地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浪费人力?微臣觉得这不是长远之计。”
    叶盛说的,其实就是地方铸币和铸币之间的优缺点。
    “陈循。”
    朱祁钰没有直接回应叶盛,而是叫了陈循的名字。
    “臣在。”
    陈循听到后站出来,行礼。
    “下朝后让他明白清楚。”
    常朝是用来议事的地方,大朝才是正式宣布决定的地方。朱祁钰手下有得力的人,没必要一一解释。
    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哪个朝代的铸币制度不是漏洞百出?
    地方掌握铸币权,手里控制着钱粮,虽然不算完全失控,但皇帝的命令也因此被削弱了不少。
    现在,虽然宝泉局不负责铸币了,但可以换个方式,把它变成一个银行,不过这事以后再考虑。
    至于陈循,自然是支持皇帝的。因为那十二枚银币中多出来的那一枚,算是白赚的,而这枚银币的一半,是进了国库的。另一半,自然进了内廷!
    这才是真正的收益。朱祁钰给陈循的那一半,还得扣掉发给宝源局工人的工资,根本不是净赚。
    朱祁钰可不是那些只顾自己享乐的皇帝。相反,如果内帑充裕,他才能办更多事。
    火耗这个东西,文武百官还不是很懂,靠的就是信息差。
    相比铜钱,银币的利润更高。
    内阁的官员不像叶盛那么冲动,他们要是有疑问,可以在常朝时去文华殿问。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接着处理下一件。
    兴安念完了去年全国的户口和税收情况,又把各地巡查组汇总的数据念了一遍。
    大明去年一共有九百四十九万七千一百六十五户;人口五千三百一十七万一千七十人;田地四百三十五万七百六十三顷一十六亩。
    相比前年,户数增加了三万三千七百六十八户,但田赋收入却减少了二百五十一万七百五十九石。
    人口增加了三十六万多,按理说应该和土木堡事件的影响差不多抵消。
    但这只是表面的数据,光看这些,大明好像正在慢慢变好。
    如果用平均计算的方法,就能算出登记在册的田地每顷平均收税五石半,比前年每顷少了一石。
    虽然田地增加了十九万顷,但税收却反而下降了。
    天命元年所统计的数据,其实是正统十四年的。这种一增一减的情况,就算把土木堡之变造成的损失也算进去,那些消失的人和钱粮到底去哪了?
    “光是京城周边地区,就退还了上千顷土地,其中查出来的没有登记在册的人数多得数不清。”
    朱祁钰猛地拍了一下御案,大声说道:“你们当朕是傻子吗?从洪武年间开始,太祖刚建国的时候,全国赋税就有二千六百万石,那是洪武十四年的数据,之后每年都在增长。朕问你们,大明建国这么多年,按照每年增加三十六万人口来算,为什么现在天下户口才五千多万?”
    人到哪去了?仁宣盛世时出生的人,又都去哪儿了?
    没人敢提起靖难之役的事,文武百官都不敢说,大明从未限制生育,甚至还在鼓励,但人口却一直停滞不前。
    从洪武到现在,田地也没见有多少增加,要么是有人隐瞒了人口,要么就是整个大明战乱不断,像土木堡那样,一年之间就大量减少人口,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朱祁钰想要揭开这层遮掩,把大明的真实情况清楚明白地摆在满朝文武面前。
    真以为大明地广人多,你拿一点,我拿一点,都没事?
    “各位大人,朕问你们话呢?”
    朱祁钰收敛了气势,但依然带着威严。
    奉天殿内一片寂静,大多数官员根本不懂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有些人连加减法都不会算。
    “难道这些田地和人口都被宗室占去了?”
    看到这种情况,朱祁钰轻哼一声,没有上报的田地,宗室现在靠的是投献和侵占,这两者常常混在一起,有的地主先抢了百姓的地,再投献给宗室,就像洗钱一样。
    “陛下,乡野百姓中,十户就有九户是佃户,私租泛滥,农民守不住自己的田地,请陛下改革法律。”
    陈循左右看了看,然后和于谦对视一眼,出列沉声说道。
    这件事关系到赋税改革,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朱祁钰嘴角微扬,笑着说道:“朕有一个办法,各位可以回去商量一下。第一,把一个州县的赋税和徭役统一起来,按田地多少和人口数量来征税,所有人必须把粮食和丁税交到官府;第二,每年的劳役,由官府出钱招募;第三,力差,根据工钱多少来调整;第四,银差,根据缴纳费用进行加成;所有应办、派办、京库所需、存留费用以及地方贡品等,全部合并成一条,按亩征银,由官府统一征收。”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条鞭法”,按亩征银,统一赋税,如果没有这项政策,后面的“摊丁入亩”也就不可能实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禁区修炼十万年,打造最强家族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顶级美貌 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 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 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 重生1994,逃婚海钓赢麻了! 穿书反派,我让龙王妹妹住被窝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金殿销香 剑仙老祖靠直播毛茸茸爆红星际 大荒剑帝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逍遥四公子 黄泉外卖,叮!您的外卖员已接单 解散你提的,我成帝级你哭什么? 无敌天命 快穿之龙族幼崽疯批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