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35章 掏谁家国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水泥面世,刚开始很多人都在观望。
    灰扑扑的东西,能是什么好东西?跟大出风头的玻璃和钟表相比,根本上不了台面,几乎没有人看好水泥。
    但詹事府出品的东西,再不好看,还是愿意观望一下。
    水泥推出当天,就有十个匠人带着工具来到詹事府的玻璃铺子,把铺子前面的地砖全部掀了,又有牛车拉了碎石和沙子过来,按之前试出来的最佳比例加水加水泥。
    从早上忙活到下午,把铺子前面铺平整,还用碎瓷片拼出詹事府三个大字,之后便围了起来不许人踩。
    围观的人看了个寂寞。
    想想詹事府从来没有掉过链子,第二天他们又来了。
    然后就发现水泥已经凝固了,但詹事府的人守着不让人踩。
    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街本来就是詹事府的铺子带旺的,这会儿人气又添了三分,没让他们看多久,詹事府的人在上面浇了水,又铺上麻袋,暂时是看不了。
    架不住围观的吃瓜群众太过热情。
    铺子里的大掌柜笑着告诉众人:“詹事府说是三天能过人。为了保险起见,我私自决定等五天。五天之后,各位可以在上面走走,感受一下最新的水泥地面!这水泥,可是个好东西,太子爷特地找了一批工匠研究出来的。可用来盖房子,也能用来修桥铺路。不但修得平整,还不怕积水、不怕雨天!”
    一听能修桥铺路,围观群众更是热情似火。
    之前几天里,就有些人守着不肯走。
    能修桥铺路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自从国库欠银的事情闹出之后,太子的名望一再攀升,对詹事府更有种迷之信任。
    还看不到效果,权贵还在观望,普通百姓都信了。
    詹事府玻璃铺子外的水泥地面,成了全京城的盛事,所有的目光汇聚至此,甚至传到宫里惊动了康熙。
    围观的人一层又一层,直到第五天到来。
    店铺大门敞开,大掌柜站在门口,他朝着几方围观的人拱了拱手,“多谢各位赏脸,五天到了,是时候掀开麻布袋了!不过,这几日只能踩人,半个月后马车才能上来!”
    他大手一挥,立刻有人先掀开麻布袋。
    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暴露于人前,仔细看的话还有一点倾斜,以免积水,中间用碎瓷片拼出来“詹事府”的字三个大字瞬间成了这间铺子的招牌,就有人踩了上去。
    是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用来晒谷子不错!”
    “晒豆子也好。”
    “晒什么都好,没有小石子,也没有泥水。”
    “……”
    在场的百姓你一嘴我一嘴就说开了,詹事府出品的东西从来没叫人失望过,这一回也是,又是一件好东西。
    能晒东西还是其次,上回大掌柜说过,可用于修桥铺路,那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虽然京城的大街小巷都铺了青石地板,可每次雨后有马车跑过都会溅起泥水。
    若铺上水泥路,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过了两天等热度依然没有消退,几乎汇聚了全京城的目光。
    这时候才有人想起要预定,目前的情况看来不是买了水泥就够了,还得詹事府的工匠上门铺好,不单买水泥这么容易。
    很快他们就发现詹事府的水泥不接受预定!
    对外声称,培训工匠需要时间,最近已经在大量招人了,等培养出一批人手才会考虑。
    要问他们怎么确认工匠培养好了?
    简单啊,送去胤祜庄子上干活啊!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很多官员为了还钱在卖地,太子手里有钱,把胤祜庄子周边的地都买了下来,胤祜已经是个超级大地主了。
    周边的农户都是租了他的地在种。
    地多了,灌溉问题也要解决一下。
    太子再一次大手笔地砸钱,培训工匠的场地就选在胤祜的庄子上,让工匠在胤祜庄子上修水渠,挖水渠这种费时费力的活是农户在做,他们只要砌上水泥,再隔一段距离修个小水闸。
    胤祜没出什么力,材料和人手费,太子全包。
    太子很想把京城连通庄子上的路也修一修,但又怕弟弟的行踪暴露在乱党眼皮底下,到时候埋伏在路上会给弟弟带来危险。
    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不修路。
    除水渠,还有水泥砌的晒谷场,又在他屋子里铺了瓷砖。
    没错,詹事府把瓷砖也烧出来了,只是没有对外公开。
    胤祜是第一个享受到的人。
    ……
    过了半个月,詹事府还不接受预定。
    水泥的热度消退了一点,康熙微服出宫,亲自踩上了玻璃铺子前的水泥地面感受了一下。
    宫里的地砖是特别烧制的,肯定比水泥地面要好。
    但是成本太高,普通人家用不起,用来铺路更不用想了。
    如今有了水泥,康熙脑子里闪过很多个念头。
    又派人打探了一下消息,得知瓜尔佳一族的几个人被太子踢了出去。去年的钟表生意,太子在提携二福晋的兄弟与堂兄弟,很照顾妻族,今年悄无声息地将那些人全都踢走了。
    康熙哂笑一声,太子在秋后算账。
    说起来,他对太子看似挺放任的,实际上要求又多又矛盾,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就比如去年年底的事。
    二福晋的额娘在挤兑胤祜,康熙屡次表示自己对二福晋不满,太子晾着二福晋,他会骂他,会说他对弟弟不好。
    但如果太子对二福晋什么,康熙又会忌惮他。
    反正里外不人。
    还有二福晋的娘家,太子若为了几句闲言碎语就对妻族动手,康熙会觉得他心胸狭隘,没有上位者应有的胸怀。
    太子怎么做都不对,都不会让康熙满意。
    现在秋后算账,也没有把事情做绝,康熙倒是不反感。
    康熙走进玻璃铺子里,大掌柜从来没见过康熙,但瞧着他一身气势便知不是凡人,也不敢轻视他。
    “贵人要买点什么?”
    “水泥怎么卖?”康熙指了指门口的水泥地面。
    “工匠还没培养出来,暂时不接受预定。”
    “要等到什么时候?”
    “还要等六爷那边消息。”
    康熙一时没反应过来六爷是号什么大人物,能让太子的人管他叫爷,心有所想,便问了出来:“谁家六爷?”
    大掌柜解释道:“六爷是太子爷的亲弟弟嘉郡王。”
    康熙:“……”
    六儿子就一半大的小孩,在外面也能当爷了?
    回宫后,就把太子找了过来。
    太子话不多说,请他去胤祜的庄子上看看。
    水泥怎么应用是件民生大事,康熙十分上心,文武百官也很好奇怪,他不止自己要去,还带着文武百官前去参观。
    于是,胤祜的庄子上迎来一大群人。
    加上后来买的地,胤祜的庄子有五百多亩地,修水渠又是个大工程,绝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目前还在分段修,虽然有很多工匠,但还等要一两个月才能完工。
    胤祜领着他们参观,又带他们看水闸。
    所有前来的参观的人心头一阵火热,不少人在偷瞄太子,詹事府从来没有失过手,做出来的东西一次好过一次。
    前两次只是为了捞钱,虽然那些钱都用在了国事上。
    但这一次,实打实是忧国忧民。
    原本就无人能撼动太子的地位,有了水泥这个大杀器,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还能再涨一涨,没准就超过皇上了。
    也有人在瞄康熙。
    从去年的国库欠银让太子的名声空前高涨,但只在京城。
    水泥就不一样了,但凡需要修河道铺路的地方,就能用到水泥,说不准他在民间的名望还会盖过皇上。
    同行的索额图还有几分担心。
    康熙见了新修的水渠,水泥还未凝固,但是看起来十分平整,隔一段距离的小水闸也像模像样。
    他龙颜大悦,连赞了三声,“能修水渠,也能修河道。太子又干了件大事!朕后继有人,也是大清之福!”
    胤祜还不忘帮哥哥刷名声,又指指远处干活的工匠。
    “那边的工匠是山东来的难民,还有一些妇女帮着做饭,管吃管住有工钱,还不收培训费。亲哥的意思詹事府不做水泥生意,交给工部和户部。等这一批人培训完,就归工部管。”
    工部的存在感向来不高,在六部里是垫底的存在。
    除了修路、修房子,很多活动都不带他们一起玩。
    太子将水泥交给工部和户部一起打理,工部的存在感瞬间飙升,工部尚书李振裕赶紧领了这个好意。
    他立刻上前说起了太子的好话:“能修河道,能安置难民,还能让难民有一技之长。等朝廷修完桥铺完路就该推广到民间了,到时候他们有一门手艺在也不怕没饭吃。”
    康熙再次夸赞太子,“保成有一颗仁心,不负朕的教导!”
    “召河道总督进京,尽快将水泥利用在河道上!”
    又匆匆忙忙地走了。
    亲眼看到过胤祜庄子上的水渠,康熙要将水泥用到河道上,朝廷上难得没有一个反对声,水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各地。
    地方的折子如雪花般涌入京城。
    一个个地方官员都在折子里哭求想修河道想修路。
    康熙也陷入忙碌中。
    河道不仅要修,还要修遍全国各地。
    必须在各省建水泥厂,这些是工部的问题,户部只要掏银子就行了。
    暂时不用担心银子,从东瀛国库抄来的银子还没动过。
    棒国已是大清的北参省,也不需要所谓的国库了,又会有大笔银子进账,修河道的银子暂时不用从大清的国库掏。
    抄别人的国库养大清的百姓,还一抄就是两回。
    大清地域广阔,想修遍大清的河道,光是那两个国库就不够看了。抄国库这种事干过一回两回,就不差三回四回了。
    康熙再次找来太子。
    东瀛和棒国国库的银子撑不了多久,下一个掏谁家国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不明不清 逆天炼气期方羽唐小柔 逆天炼气期 被关女子监狱三年,我修炼成仙了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不死帝尊 寒门枭主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武道封神,观摩即可加点! 武神至尊叶风叶紫灵 从娘胎开始入道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罗天九道天书 开局得到九本天书罗天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恐怖时代,从成为守墓人开始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神话从宝莲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