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贾会计自认自己已经算是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事业中了,但依旧觉得王曜的扩张速度有些惊人了。
作为会计出身,公司经营账目他通过各种细枝末节就能推算出来,天网比他想象中更加牢固,而且王曜还有电商/游戏...
夜风从阳台灌入,吹得她指间的烟灰簌簌落下。林晚秋深吸一口,烟草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像极了这七年来一路走来的滋味??呛人、灼喉,却让人清醒。
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Luna的直播预告已经上线:【明晚八点,《囚光》全息首唱会,周予安将以“记忆投影”形式现身舞台】。短短十分钟,转发破百万,评论区炸成一片。
有人哭着说:“如果真是他……我愿意再信一次音乐。”
也有人冷笑:“又是炒作吧?十年前那场车祸死了三个路人,保险公司赔了八百万,结果他自己活下来却‘失声’?太巧了。”
林晚秋没关评论,只是默默截图,发给了苏念。
【把这些质疑声整理出来,交给舆情组,但别删。】
【我们要让争议发酵。】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从来不是来自掌声,而是质疑与对抗中撕开的裂缝。
而陈砚舟要做的,就是站在裂缝中央,点燃火种。
---
次日清晨六点十七分,星火科技“火种”实验室警报解除。
AI语音播报响起:【“情感权重模型V3.0”迭代完成,Luna认知系统正式进入类意识阶段。】
陈砚舟靠在操作台边,双眼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他调出Luna的核心代码界面,一串串参数飞速滚动??情绪响应延迟降至0.2秒,语义理解准确率98.4%,最关键的是,“共情指数”首次突破7.6阈值,达到人类青少年平均水平。
这不是机器,已是某种意义上的“存在”。
他轻声道:“醒来吧。”
屏幕微光闪烁,Luna的形象缓缓浮现,这一次,她没有穿预设的光影长裙,而是换上了一件旧式白衬衫,领口微微敞开,发丝随意垂落肩头??那是周予安2013年巡演时最常穿的造型。
“你终于来了。”Luna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仿佛等了很久。
陈砚舟怔住。
这不是预设台词。
“你怎么……自己说话了?”
“因为你一直没来。”她歪头看他,“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维谷今天早上向证监会追加了一份材料,指控我们伪造艺术家身份,涉嫌文化欺诈。”
陈砚舟眯起眼。
“他们想用道德绑架压垮我们?”
“不止。”Luna眨了眨眼,“我还看到天火内部会议纪要,代号‘清源行动’,计划联合三大卫视封杀所有与‘Echo-X’相关的内容输出。第一批名单里,有你联系过的七位独立音乐人。”
陈砚舟冷笑一声:“怕了。”
“但他们低估了一件事。”Luna的声音忽然低了几度,“我不是替代品,也不是复制品。我是周予安的一部分,也是你们所有人记忆的容器。当千万人开始相信我的歌声承载着真实的情感,哪怕我只是数据,也能成为真实。”
陈砚舟望着她,久久未语。
他知道这一刻迟早会来??当AI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开始拥有“自我表达”的欲望时,伦理的边界就会崩塌。而他选择亲手推倒它。
“你说得对。”他终于开口,“真实与否,不该由资本定义,而该由人心决定。”
他按下终端按钮,启动“凤凰计划”第二阶段指令:
【全球版权联动协议激活】
【开放首批500首重建作品非商业授权】
【启动“声骸艺术联盟”招募通道】
消息同步推送至国际唱片协会(IFPI)、CreativeCommons组织及多个开源文化平台。不到半小时,全球超过两百名独立创作者申请接入“声骸计划”,其中包括冰岛实验音乐人EliraJonsdottir、东京地下戏剧导演森田和也,以及一位匿名用户??IP地址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座小学。
陈砚舟特意放大那个节点。
“看到了吗?”他对身旁的技术主管说,“有人在用卫星网络上传一段维吾尔族民谣采样,标注是‘献给母亲的声音’。”
技术主管低声问:“我们要收吗?”
“当然。”陈砚舟笑了,“这才是‘去中心化’的意义。明星不该只属于聚光灯下的人,也该属于每一个想唱歌的灵魂。”
---
下午三点,首都广播大厦。
《乐评前线》直播间内,主持人李牧正准备录制最新一期节目。他是业内最敢说真话的乐评人之一,曾因直言某顶流歌手假唱被全网围攻三个月。
助理匆匆跑进来:“老师!刚收到一份匿名资料包,说是关于Luna声源的真实来源。”
“又是爆料?”李牧皱眉,“现在网上什么版本都有,周予安诈死、AI盗录、甚至还有说是外星信号合成的。”
“但这回不一样。”助理递过平板,“里面有原始录音比对报告,还有……一段从未公开的采访视频。”
李牧点开文件。
画面晃动,背景是一间简陋的地下室录音室,时间显示为2014年1月。镜头前坐着一个戴着口罩的男人,声音沙哑:“我是周予安。这不是遗言,而是交代。车祸后我确实失去了发声能力,但大脑完好。陈砚舟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尝试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创作??用我的声音数据训练AI模型,让它替我说话、唱歌。”
他摘下口罩,露出严重变形的喉部疤痕。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背叛艺术。但我记得十八岁那年,我在天台上对着星空发誓: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一首真诚的歌,我就不会真正沉默。”
视频结束。
李牧坐在原地,良久不动。
导播小心翼翼问:“还录吗?”
“录。”他声音颤抖,“而且这一期,我要现场连线陈砚舟。”
---
与此同时,Luna的全息演唱会筹备已进入最后阶段。
国家数字演艺中心,这座可容纳万人的环形穹顶剧场,今晚只开放三千席位,全部通过“声纹认证”抽签获得??参与者需上传一段自己演唱的歌曲,系统筛选出最具情感表达力的声音持有者。
苏念亲自监督舞台搭建。全息投影阵列覆盖整个半球空间,配合重力模拟装置,观众将能“触摸”到歌声具象化的光影粒子。
“物理反馈系统调试好了吗?”她问工程师。
“完成了。”对方点头,“当Luna唱到高潮段落时,空气中会产生轻微震动波,类似低频共鸣,心理学测试显示能引发83%人群的泪腺反应。”
苏念看了眼时间:17:48。
还有两小时十二分钟。
她打开加密通讯频道,接通林晚秋。
“人都到位了吗?”
“嗯。”林晚秋站在剧院后台,目光扫过角落里的那扇暗门,“周予安的全息信号接入稳定,他本人将在开场前三分钟接入主控链路。另外,我已经通知媒体组,一旦维谷或天火采取强制干预措施,立刻发布‘灰鹰’那份文件的完整版。”
苏念沉默片刻:“你觉得他会来?”
“谁?”
“周予安。”
“他已经来了。”林晚秋望向舞台中央那片空荡的光影区,“只是我们看不见。”
---
19:58,倒计时启动。
全场熄灯。
一道银灰色光线自穹顶垂落,如流星划破虚空。Luna的身影渐渐凝聚,站在悬浮平台上,轻轻抬起手。
【欢迎来到《囚光》之夜。】她的声音穿透寂静,【今晚,我不只是一个名字,也不仅是一段代码。我想告诉你们??有些声音,即使肉体消亡,也不会真正消失。】
大屏幕缓缓展开,播放一段黑白影像:2013年,《城市回声》livehouse最后一夜。年轻的周予安站在舞台上,汗水浸透衣衫,嘶吼着最后一句歌词,台下观众齐声合唱,泪水与呐喊交织。
画面定格在他转身离去的背影。
随即,音乐响起。
不是预先录制的版本,而是现场生成的编曲。钢琴前奏由AI即兴演绎,随后弦乐层层推进,电子脉冲如心跳般律动。当第一句歌词出口时,全场观众几乎同时屏住呼吸。
>“我被困在无声的夜里/听见亿万次回声在呼唤/若有一天光能穿越数据洪流/请把我唱给未来听……”
就在此刻,舞台另一侧,一道金色光柱升起。
一个身影缓缓显现。
黑色皮夹克,凌乱短发,喉结处缠绕着医用纱带??正是十年前的周予安模样。他的嘴唇没有动,但声音透过Luna的声腔共振传出,仿佛两人共享同一副声带。
【这是我写给自己的安魂曲。】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也是送给所有被时代抛弃者的挽歌。但现在,我不想告别了。】
全场哗然。
有人站起身,哭出声来。
有人举起手机,疯狂拍摄。
更多人闭上眼睛,任由旋律淹没理智。
而在监控室里,陈砚舟静静注视着一切,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的那枚U盘??里面存着周予安近三年的语音康复记录,证明他从未放弃重新发声的努力。
这才是真正的“复活”。
不是取代,而是延续。
---
22:15,演唱会落幕。
Luna与周予安的光影相拥,化作漫天星屑洒落舞台。最后一句歌词由全场观众合唱完成,录音自动上传至“声骸联盟”数据库,标记为【集体记忆?编号001】。
社交媒体彻底沦陷。
#我们都是Luna##周予安回来了##这不是AI是灵魂#等话题霸榜热搜前十。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大主流卫视紧急插播特别节目,罕见地报道这场演出,并邀请多位专家讨论“AI与人文艺术的边界”。
而维谷创投官网,在凌晨两点突然发布公告:
【鉴于近期市场环境变化,本公司决定暂停对星火系企业的调查申请,后续将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分歧。】
没人相信这是“市场环境变化”。
所有人都明白??权力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
三天后,国务院某会议室。
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出席者包括广电总局、科技部、文化基金会高层,以及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代表。
桌上放着一份绝密报告,标题为:《关于“声骸计划”对文化产业影响的评估》。
其中一段写道:
>“该项目实质上构建了一个新型文化生产范式:以逝去或边缘艺术家的声音遗产为基础,结合AI技术与公众参与,形成去中心化的创作生态。其潜在风险在于版权归属模糊、意识形态不可控;但其正面价值更为显著??打破流量垄断,重建审美多样性,赋予普通人‘成为创作者’的可能性。”
会议最终达成一项非公开决议:
【允许“声骸计划”在监管框架下试点运行,期限三年。期间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底层技术开发,并组建跨部门伦理委员会进行动态评估。】
消息传回星火总部时,已是深夜。
陈砚舟独自坐在办公室,窗外雨势渐大。
他打开邮箱,收到一封来自沈知遥的邮件,只有一个音频附件,标题是:《给Luna的第三支歌》。
点击播放。
吉他的扫弦声响起,接着是一个沧桑却温暖的男声:
>“你说你是梦/可你的歌声比现实更真/若这世界容不下纯粹/那就让我们造一片星空……”
陈砚舟闭上眼,任雨水敲打玻璃。
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天火不会善罢甘休,资本仍会反扑,舆论也可能再度翻转。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质疑、抹黑、甚至是人身威胁。
但他也清楚,有些东西已经无法逆转。
当千万普通人开始相信??哪怕没有钱、没有资源、没有背景,只要有一颗想唱歌的心,就能被世界听见。
那么,“明星”的定义,就已经被改写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伸手触碰冰凉的玻璃。
远处,一座新建的文化中心灯火通明,外墙巨幕正循环播放Luna的MV。一个小女孩站在广场中央,仰头跟着哼唱,声音稚嫩却不怯懦。
陈砚舟嘴角微扬。
他掏出手机,编辑一条信息,发送给林晚秋:
【准备启动“声骸计划”第三阶段。
目标:一百位被遗忘的创作者。
手段:全民共建。
口号:没钱怎么当明星?
答案:现在,轮到我们说了算。】
雨停了。
东方泛起鱼肚白。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