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05章埋葬事件(第1/2页)
后世的那个冷战,双方的意识形态之争可比他们党争要激烈得多。
最起码,他们党争虽然互相拆台使绊子下黑手,但他们双方可没派军队打起来啊。
【苏霍德列夫很慎重的选择了bUry,而非更激烈的rUin,能在短短半分钟内想到这么多,苏霍德列夫充分展现了他的专业素养。】
【弹幕:这确实,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想了这么多,我是肯定做不到的】
【弹幕:用淘汰会不会更好?】
【弹幕:如果是正常翻译,我们的制度会取代(淘汰)你们的制度确实是更好的,但问题同样明显,这已经可以算是篡改赫鲁晓夫原话了】
历朝历代的传旨太监们对此深感认同。
他们给大臣们传达皇帝口谕的时候,就是要一字不改地将皇帝的原话复述出来,即使私下里给大臣说一下皇帝的意思,也要深刻完全领悟皇帝的意思才行。
【然而,现场的西方外交官,显然没有理解到这层意思。】
【当赫鲁晓夫的话翻译完后,十三个西方国家的大使,当场退场抗议。】
“哦吼,引起外交事故了。”
“这苏霍德列夫怕是要背锅了。”
“虽然他做了能做的最佳处理,但这种黑锅总不能让穗宗来背吧。”
百姓们猜测着。
而政治手段在线的皇帝们则不这么认为。
只要是正常的皇帝,不就是要给下属背黑锅扛事的嘛。
要是皇帝不能背黑锅,那要这皇帝也没用啊,完全没法办成任何事情。
更何况,这明显是那些外交官们找茬,怎能因为外人发难,而为难自己人呢?
【弹幕:其实懂了,但装不懂】
【弹幕:穗宗:我说的是物理埋葬吗?你们怎么理解的!】
【第二天,全球舆论都在热吵,赫鲁晓夫说要埋葬我们,这是赤裸裸的军事威胁啊!】
【弹幕:好家伙,政治意义上的埋葬变成了物理意义上的埋葬】
【弹幕:我只能说不愧是学新闻学的,断章取义歪曲现实简直信手拈来】
【弹幕: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这……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这不就是歪曲事实了吗?”
“是啊,要是有人如此歪曲圣人经典,我等名教子弟定要人人得而诛之!”
读书人们愤怒起来。
虽然他们也经常干这种事情,但这种事只能他们来干,别人来干那就是邪魔外道。
【事情闹得这么大,自然需要有人出来背锅。】
【没人敢说穗宗话讲的不对,因此有人提出,一定是现场的翻译水平不行,没能领会穗宗深意,这才造成严重的外交事故。苏霍德列夫全责。】
【弹幕:丸辣!】
【弹幕:苏霍德列夫:啊对对对】
“谁说当翻译没危险的。”
“这不就有危险了嘛。”
汉高祖刘邦看着天幕上,那个提出苏霍德列夫全责的人,眼神十分不友好。
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我电子宠物别给我玩死了”的心态,更多的其实是他的政治本能。
能在中年时还身份低微,结果没过多久就逐鹿中原最终问鼎天下成为皇帝的一代豪杰,他自然是知道皇帝或者高位者需要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5章埋葬事件(第2/2页)
也能够分辨出,什么样的人是奸佞。
很显然,这个人就是一个十足的奸佞,对掌权者奴颜屈膝,毫无骨气和廉耻,没有任何做人的原则。
之前天幕上说,赫鲁晓夫被逼迫退休的时候,悲愤地说,在坐的没一个人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指出来,可见他手底下都是些这样的奸佞。
跟这样的奸佞在一起,能把国家搞好才怪了呢。
大唐。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同样很感慨,还好他有魏征这个能够照见自身不足和缺点的镜子。
“陛下,臣以为,陛下应以天幕之视频为镜,勤修德行,吸取别国之故事经验……”
宴席上,魏征见到可以劝谏的机会,立刻站了起来侃侃而谈。
原本还十分感慨的李世民在听到这一连串的吟唱之后,瞬间开始后悔了。
这魏征能不能消停会啊!
【弹幕:这是把翻译当会计整呢】
【弹幕:丸辣!关键连演讲稿都没有,洗都没法洗】
【弹幕:苏霍德列夫要是翻译到位了,那就不只是外交事故了】
【关键时刻,赫鲁晓夫叫停了追责,表示没啥大不了的。】
【西方媒体断章取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就是想搞个大新闻把我们批判一番嘛,我们不能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同志。】
【苏霍德列夫同志的水平很高,调来给我当私人翻译吧。】
【弹幕:穗宗还是个实在人啊】
【弹幕:穗宗能力做不了领导人,因为他的理论水平太差,没法统筹把握局势,但为底层发声的愿望是极为强烈的】
【弹幕:穗宗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总是受知识分子的骗】
【弹幕:穗宗一直有朴实坦诚的一面】
【弹幕:唉,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啊】
“赫鲁晓夫这件事做得很对啊。”
“因为敌人的错误,而处罚自己人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总是发生。”
“有些确实是敌人的错误,有些则是敌人故意犯的错误,目的就是为了实施离间之计。”
汉武帝刘彻,对自己的太子教育道。
但不知为何,刘彻说这话的时候,莫名感觉脸有些火辣辣的疼。
……
“能给百姓们盖免费的房子,果然是个厚道人啊。”杜甫感慨道。
而在战国时期的孟子,他对赫鲁晓夫的行为同样很赞叹。
“大庇天下是为仁,为属下扛事是为义,赫鲁晓夫仁且义!”
【弹幕:这就是格局啊】
【弹幕:和崇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弹幕:崇祯一心想着当圣君,所以不愿意自己的羽毛沾染一点污垢,但正是他的这种行为,导致了他绝不可能成为一代圣君】
“朕朕朕!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遵从祖制,怎么就不可能成为一代圣君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愤怒得直跳脚。
“圣君的德行当然不能有一点污点,如果大臣们不能背锅,那朕要他们有什么用?”
(所以你手底下的大臣背锅能力一绝,但却办不了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