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八十一章
话说李安安接到太皇太后懿旨, 得知明日要起早去陪老太太赏雪, 便吩咐葱香下炕, 备好明天穿戴的斗篷、手暖等物。葱香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件深蓝色斗篷,打开看了看, 问李安安可合适。李安安伸手摸了摸, 乃是羽缎丝绵斗篷, 难得蓬松挡风, 笑道:“就这件吧。”
葱香点头,“我记得咱还有一件大红羽缎的, 那个比这个好看,又暖和,主子穿上就跟天上的仙女似的, 就是没带来。”李安安笑说:“今年国孝, 王侯家还不准办喜事儿呢,咱们大红色衣裳早就收起来了。”
葱香一听这话便罢了。因手暖近日常用,就放在外头, 便拿了过来, 和斗篷放在一处。葱香又问:“厚底鞋也得备一双,还得是防滑的那种。”说完就去翻找。
不一会儿, 捧了两双厚底鞋来, 李安安点头, “你明天跟我出去, 是也该备一双。”
葱香噗嗤笑了, “主子, 这都是给您找的。我的在外头搁着呢。”
李安安瞧瞧,果然都是自己的高底鞋,便问怎么备这么多。葱香便说明天指不定去多少地方呢,有备无患。李安安只得由着她了。
第二天一早,李安安一睁眼,便觉窗户大亮。还以为是主仆俩都起晚了,急忙推葱香起来穿衣服。葱香赶紧爬起来,穿了衣服往外一瞅,才笑说:“主子别急,天儿还早着呢。瞧外头的星星还没落呢。这是外头下了雪,映得屋里亮堂。”
李安安松了口气,“如此便好。老祖宗相邀,可不敢去迟了。”
葱香不解,“主子,我瞧着太皇太后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李安安一笑,“她老人家心胸宽阔,自是不会计较。奈何旁的不知多是人惦记着呢。更何况,老祖宗对我甚好,能叫她老人家高兴,还是赶早的好。”
葱香点头,“要我说呀,谁娶了主子做孙媳妇谁高兴呢。主子这般人品性情,哪家老太太都得喜欢。”
李安安一笑,转而正色道:“得了,这话咱在屋里说说就是了。出去可别说。太皇太后的孙媳妇那是长春宫那位才当得起。咱们算什么名牌儿上的人物。往常叫咱们一声娘娘,是蒙了恩典。咱们自己个可得认清咱自己的身份。”
葱香点头,“主子放心,我晓得。”手上一面给李安安梳通头发挽上簪子,一面小声说:“这么说,景仁宫那位也不算?”
李安安笑笑,“别人家的事儿,咱管那些做什么。”
葱香听懂话音儿,笑笑不问了。没一会儿,李安安梳好了头,洗了脸,匀了面脂,葱香取了件绿色长棉袍换上,吃了点东西垫肚子,便批上斗篷,换好高底鞋。外头王贺已经领着轿子等在门口了。
李安安隔着棉布门帘问:“外头路上的雪可是化了?”
王贺道:“回主子,咱院子里每个屋子出来的小路,奴才都领着人扫干净了。刚才奴才出门去看,外头也扫出来一条小路。却不知是哪些人扫的了。”
李安安点头,“如此便罢了。”出了门,瞧见议定二人小轿,一个抬轿的是跟着王贺的小何子,另一个便是划归德常在的小李子。李安安皱眉,“你不在你们德主子跟前伺候,怎么来这儿了?”
小李子回话:“回主子,奴才来给您抬轿子。方才王总管去叫奴才,跟德主子禀报过了的。”
李安安摆手,“你们德主子身边就你跟蒜香两个。蒜香又是个姑娘家,大冷的天儿,出门不方便。你们德主子但凡有个差遣,就得你去。如何能随意离开。”说完,便叫王贺送小李子回去。王贺迟疑,李安安柔声道:“如今天还不算太冷,路上湿滑。坐轿子未必走的快,咱们还是走路去的好。再说,你们德主子身边也离不了人。”
王贺这才应下,领着小李子去了东厢房。没一会儿回来,王贺说道:“德主子谢过主子。顺便说,太皇太后喜欢看雪景,一面看一面吃羊肉锅子。”
李安安便知这是德常在投桃报李了,心道这个还算明白,没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就不痛快。点头说知道了,嘱咐茴香与小何子看好门户,带着王贺、葱香一同出了门。
一路果然已经有人扫出来一条小路。李安安一面扶着葱香小心走路,一面对王贺吩咐:“待会儿若是有空,去问问那些人铲的雪,送些热茶、热点心谢谢人家。”
王贺应下,说一会儿就去打听打听。主仆三人一路小心翼翼来到太皇太后住的院子,果然院子里负责洒扫的人早已经把路扫好,雪堆成一堆。有几个小宫女正在和小太监堆雪人儿,拿花生做了两只狮子的眼睛,树枝插到头上做小鹿的角。还别说,两只狮子威风凛凛,小鹿栩栩如生。
众人见李安安来了,急忙停下来垂手问安。李安安笑着点头,说:“玩儿吧。”
等李安安过去,这些人才接着堆老虎。
李安安进了太皇太后后院,就听见堂屋里太皇太后问:“可是安丫头来了?”
李安安急忙笑答:“正是呢。老祖宗什么时候起了?我可来晚了?”
太皇太后正坐在炕头上看窗外景致,隔着窗户对李安安说:“不晚。你头一个来呢。快进来,陪哀家看外头雪景。”
李安安急忙扶着葱香小心走过去。进了屋子,只觉一股子暖意。脚下有些湿漉漉的。太皇太后扭头一看,笑着吩咐:“赶紧的,给你们安主子换双鞋。瞧瞧,一路走来,湿透了不是。”
李安安低头看看,笑说:“可不是。路上只顾走,怕滑倒了,竟然没留意这个呢。”
葱香帮着李安安解了斗篷,王贺接了,拿到外间熏炉上暖着。接着出去打听谁扫的路。这边太皇太后身边宫女张罗着去寻高底鞋,葱香笑着拦住,“不敢劳烦姐姐。我带了我们主子的鞋来了。”
那几个宫女便端来小凳子,请李安安坐了换鞋。李安安对太皇太后行礼告罪,“嫔妾失礼了。”
太皇太后笑道:“别整那些虚的。赶紧换好了鞋,陪哀家看景致呢。”
李安安应了,急忙坐下来,葱香便伺候着换了鞋子。到里屋斜坐在炕头,一瞅外头景致,才明白太皇太后为什么一直看景。外头种着一丛翠竹,竹外一枝红梅,斜伸出墙头。因叫西厢房挡着,方才李安安进来的时候没瞧着。
看了那一角红梅,李安安诧异道:“怎么山西还有梅花?”
太皇太后听了,哈哈大笑,“你也瞧出来了?这帮孩子呀,为了逗哀家开心,可是费心了呢。”
李安安想了想,笑说:“方才嫔妾来的时候,并没有闻到梅花香味儿。”
太皇太后听后,愈发乐不可支,“纸糊的还能有什么香味儿?”
李安安闻言,小心往西墙上瞅了瞅,这才问:“那树枝,莫不是杏树?”
太皇太后乐道:“可不是杏树么?昨个晚上皇上来了,哀家提起只听说过诗词里头说雪里红梅绽放好看。皇上知道哀家是个爱花儿的人,连夜吩咐人去做的。瞧瞧,那枝头绑的梅花,跟画里似的,剪的真精致。也不知皇上从哪儿找了这般手巧的人。”李安安听了,亦是笑不拢嘴,叹道:“皇上最是孝顺。我们也跟着太皇太后享了眼福呢。”果然封建统治阶级闲着没事儿干,脑洞开的好!
说话间,惠嫔带着大阿哥与僖嫔前后脚赶来,翠花长公主也带着大公主、三公主、五公主来了。大公主是亲王之女,在太皇太后跟前端庄居多,三公主可是康熙宠妃荣妃亲生,素来得宠,五公主因着养在淑惠妃身边,有底气,听见太皇太后招呼,跟大阿哥一起爬到炕上,看窗外雪墙上那枝红梅。几人不知底细,瞧见梅花乐了不少一会儿。
太皇太后又炫耀了一番孙儿的孝心,翠花陪着乐了一阵,“皇上可真能想。墙头一支红杏,直接闹成了一枝红梅。”众人听了,都乐起来。太皇太后摆摆手,叫来宫女端上来文房四宝,嘱咐几人:“哀家自嫁到咱们八旗,就爱看书。汉人那些诗词,哀家年轻的时候最喜欢读。还写过。如今年纪大了,没什么灵气了。幸而你们姐妹都是聪明灵秀的。来来来,安丫头、惠丫头、僖丫头,还有翠花,大丫头,你们都来写。三丫头跟五丫头年纪小,且看你们额娘跟姑姑们。大阿哥帮大家伙儿瞧着。”
李安安与翠花等急忙应下。李安安想了想,问道:“不知以什么为题。若是太难,嫔妾可就只有在一旁干看着了。”
太皇太后听了,乐呵道:“容易的很。就以红梅为题。”
翠花乐道:“不是红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得,我的有了。都不许跟我抢!”
众人听了,一阵大笑。正笑着,康熙带着太子寻声进来,笑问:“何事这般高兴啊?”
众人见康熙冷不丁进来,赶紧起身行礼。康熙叫起众人,命太子挨着太皇太后坐,自己坐在方才翠花坐的炕桌旁,问太皇太后红梅可好看。得了太皇太后一阵夸奖。祖孙四代说得热闹,把旁人全晾在一边。
李安安冷眼瞧着,康熙今日,怕是有些不高兴。不然以康熙的情商,不至于把姐姐和三位公主晾着。转念一想,关老娘甚事。低头思量起如何写出一篇叫太皇太后高兴的诗。
※※※※※※※※※※※※※※※※※※※※
小剧场:
康熙:是红梅,还是红杏,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