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三五章
不过刚刚五月天儿, 三毛子就汗如雨下, 诺诺不敢言。大阿哥看不下去, 对翠花道:“姑姑不若叫奴才们打开,当场验证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再说, 就算当真有什么反贼, 区区一个箱子, 还能藏下千军万马不成?”
惠妃躲在容妃身后听见亲儿子说话, 恨不得冲上去缝上他的嘴。可惜话已出口, 断无收回之理。
翠花瞥大阿哥一眼, 笑吟吟说:“我的儿,就算你是大哥,有你皇父在呢。就算你皇父叫姑姑我给气得说不出话来, 那还有太子呢。可别忘了, 先君臣主仆, 后父子兄弟。人家二位爷还没开口,你叫嚣个什么劲儿。”
大阿哥听了, 顿时又羞又恼, 从脑门儿红到脖子根儿, 干站在那里喘气, 说不出话来。太子斜大阿哥一眼,心中大为解气。高兴之余,不小心瞧见康熙脸色, 心里咯噔一声, 想起临来时候, 性德叮嘱,垂眸一笑,对翠花拱手道:“姑姑言重了。在外头,大哥素来敬重孤,从未不把孤放在眼里。况且,今日乃是家事,就是二伯、五叔来了,也能劝上两句。大哥居长,他劝您,也是为了家中和睦,是他长子的责任。”
翠花要笑不笑地看太子一眼,乐了,“你可拉倒吧。老二、老五见了你皇父,可先磕头口称奴才,不叫起绝不敢起。你去问问你大哥,别说你大哥,连同你三弟、四弟、五弟、七弟、八弟都问问。谁愿意将来见了你磕头,谁愿意给亲兄弟当奴才?”
到这时候,康熙无论如何不能沉默了,拉过太子护在身后,对翠花道:“朕敬你是先帝亲生,无论你怎么闹,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不忍伤了老祖宗的心。如今,你竟挑拨起皇子不和。哪里还有我爱新觉罗长公主的风范。是可忍孰不可忍!”翠花抬眼瞧他,见他也不叫人,竟亲自上来动手,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往旁边一跳,才躲开康熙呼来的巴掌。翠花捂着胸口道:“你这是没机会对亲兄弟动手,想在亲姐妹身上来一场玄武门了?”
康熙不理她,对三毛子等人道:“箱子抬走。”
三毛子刚要动手,外头魏德贵通传:“启祥宫主位安嫔求见。”
屋里突然静了下来。太皇太后去看皇后,皇后摇头不知。佟贵妃与容妃互相看一眼,惠妃与荣妃、宜妃等面面相觑,众皇子年纪尚小,除了太子与大阿哥,都不太明白那位安嫔来此作甚。只能瞧康熙脸色行事。唯有杨太妃担心翠花,两眼盯着闺女,不曾管外头所谓的安嫔。
康熙听见,知道沈宛来了,深深看翠花一眼,回身坐好,又指着身边椅子,命太子坐下。
太子低头笑说:“今日是家事,儿子还是跟兄弟们一同站着吧。”
康熙垂眸吩咐,“家事你也是太子。”太子这才领旨安坐。康熙看众人皆缄口不言,就连翠花也站在一旁,不再闹腾。深吸几口气,缓和心中怒气,吩咐:“宣安嫔。”
皇帝老爷叫宣“安嫔”,来的自然只能是“安嫔”,哪怕这位其实出身江南烟雨楼,原名沈宛,曾嫁入李煦家做过小妾,那她也是原出身八旗世家的贵女安嫔娘娘。众人抬头往殿门口看,就见一女子,聘聘婷婷迈步进来,步履轻盈、神态清和,众人还未回神,就见女子对上行礼,口称:“万岁爷圣安,太皇太后金安,主子娘娘金安。”
皇后瞧太皇太后往一边微微挪了挪,也跟着往一边儿避了避。前不久这位在八阿哥生母灵前掉鞋那事儿还没完,后宫众人都随之略避了避。不是说有味儿,就是怕她再不小心晕倒了,担不起那责任。想到这儿,佟贵妃奇怪了,拿眼仔细瞧,看沈宛站起来,又仔细瞧,小心遮了嘴跟容妃说悄悄话,“不是说有喜好几个月了,怎么不咋显怀?”
容妃也跟着仔细瞧了瞧,悄悄道:“瘦,衣裳配的好。”佟贵妃乐了,点头:“果然,一股子烟雨朦胧的味道。”
容妃不好搭话,趁康熙与沈宛说话,扯一把佟贵妃衣襟,佟贵妃这才不说话了。
康熙对妻妾素来温存,何况在沈宛身上,费了这么大功夫。这可是人生头一回,自然愈发珍惜。看沈宛站着有些累了,嘱咐:“这边事忙,你若无事,回去歇着吧。缺什么,只管跟你们主子娘娘说,佟贵妃跟容妃也是宽和容人的。”
皇后在一旁坐着听完,又觉得肚子一阵抽痛,强忍着赔笑。佟贵妃翻个白眼扭头往容妃身边挪了挪,容妃只当没听见,端着一张脸,八风不动。
好在沈宛不是个爱计较的,对康熙笑说:“臣妾若不来,咱家就要出窦娥冤了。”
众人奇了,最大的窦娥冤不就是你搞的?整这出,可别闹了。
康熙不同,他与沈宛相知相恋近两年,自然知道这女子如何聪慧贤达,她肯这么说,定然胸有成竹,当即笑问:“怎么说?”
沈宛捏着帕子按按眼角,“万岁爷知道,我家有个庶姐,生母早亡,嫁给个破落户。没想命苦,年前她男人没了,嫡母想接姐姐回来,再走一家儿。不想她婆家知道,非逼着姐姐守寡。嫡母无奈之下,只得寻了我来,托我求长公主,带姐姐离开。哪怕在铁岭老家找个三等人家嫁了,也比孤苦一生强。长公主仁义,又与姐姐同命相连,这才带了姐姐回老家。哪知姐姐婆家虽然破落,在京中竟也有几分人脉,不知如何,传出反贼的消息。险些伤了长公主。此事,嫔妾姐姐虽无过错,祸事却因我们家姑娘而起。嫔妾特来请罪。说明缘由,还请万岁爷莫要怪罪长公主。长公主侠义心肠,万岁爷误会她了。”
“哟!”屋里人听沈宛缓缓诉来,京话儿里还带着点儿吴侬软语的调调儿,再想她一番话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既给长公主找理由,又给康熙台阶下。配上这一身风韵,着实让男人心软,让女人心妒。难得没有多少风尘,娇柔中竟还有两分贵气、三分端庄、四分清纯,这也就是吃了出身的亏了。真是奇了怪了,在座的,除了年幼皇子,哪个不是跟原先安嫔多年共事,怎么就没发现,如此相似的一张脸,风格竟可如此迥异?可悲可叹!若原先那位安嫔也摆出这么一副架势,阖宫之中,怕是除了皇后与佟贵妃,均无可与之一斗之力了吧。
不说屋里众人心思迭起,单说康熙,得了个台阶,也自认,若箱子里的人听见了,就此顺坡下驴,沈宛能顺利认下老李家那户亲戚,再顺利生下皇子的话,她们母子就算在宫中站稳脚跟了。因此,心里也赞同。至于翠花闹这一场,以后再说就是。还能跑得了她了?
康熙想到这儿,便笑对沈宛道:“死了男人,想要改嫁,并非不可。只是人家婆家要她守着,也无可厚非。今日看在你们姐妹情深的份上,朕就不计较了。”
沈宛抚着肚子福身谢恩。众人听见二人这般作态,一阵牙碜。逼着正主承认冒牌货,这得多厚的脸皮!
当皇帝的,有几个脸皮薄的?在外历经风尘的,脸皮厚早就叫磋磨干净了!难怪这二人情投意合。众人思忖间,三毛子就得了康熙的旨意,领着人当场开箱,势必坐实箱子中就是那个私逃的小寡妇。翠花还要上前阻拦,大阿哥领着老八上前一左一右拉住。挣脱之间,箱子打开,里头站起一个人来。那人拍拍身上衣裳,理理领口袖子,迈出箱子,从容行礼,口称:“奴才李元亮,给万岁爷请安。”
康熙耷拉着脸不说话,就见地上这人转了转膝盖,对太皇太后与皇后磕头,“奴才给太皇太后请安。给主子娘娘请安。一时鲁莽,惊扰了銮驾,请太皇太后责罚,请主子娘娘责罚。”
方才开箱之际,众嫔妃还为李安安惋惜,好好的一位八旗贵女,叫那两口子上嘴皮儿一碰下嘴皮儿,给说成了个破落户小寡妇。哪知形势反转,箱子里头,钻出来个半光头的年轻小伙儿。
旁人不管如何想的,好歹收敛着情绪端着脸,佟贵妃噗嗤一声笑出来,转身对皇后道:“主子娘娘恕罪。多年不见外男,乍见这么精神的小伙子,一时没憋住。”
皇后摸摸肚子,好想没那么难受了。太皇太后瞧佟贵妃一眼,没搭理她。康熙听了,看看佟贵妃,再瞧瞧底下一溜站着的妃子,还好,能进来的,除了平妃年纪稍小,其他的,都是二十五往上的,应该不至于叫这个李元亮给迷了眼!想了又想,康熙还是觉得头顶草原,沉着声吩咐皇后,“你身子不便,且回去安歇吧。”
皇后早就坐不住了,要不是怕太皇太后事后找事儿,哪儿会撑着肚子坐到现在?闻声急忙站起来,也不装贤惠了,对太皇太后那边说一声,抬脚就走。佟贵妃还想再看戏,容妃一把拉住,赶上前一左一右搀扶皇后过门槛。惠妃等紧随其后,紧张有序撤退出去。等众嫔妃都出来,站在昭仁殿前头,不约而同深吸一口气,感慨:外头的空气,真甜呐!
话说殿外,皇后吩咐众嫔妃各自回宫,没事儿别出来,免得惹祸上身。殿内,三毛子早在箱子开后,就领着一干侍卫避了出去。如今屋里仅剩太皇太后、康熙跟七位皇子,并翠花、杨太妃母女,和李元亮,以及他的那位“堂姐”沈宛。
康熙自是知道李元亮的,年未弱冠,今年春闱殿试上,在满人举子里,算得上出类拔萃,得中二榜进士,乃是八旗中难得的青年人才。又因李安安之故,对老李家多少有些微的愧疚,昨天还想着给她这位堂弟授个高点儿的官儿。没想到,今日在此地见了。
不见康熙叫起,李元亮低头不敢动。翠花可不在乎这些虚礼,反正今天撕破脸,明天身在何处还未知,不如爽快一会儿是一会儿。径自把箱盖啪的一声合上,往箱子上一坐,权当交椅,歇够了脚再说。
众皇子也奇怪呢,到底咋回事儿?
太子看李元亮年纪尚轻,料想日后自己用得着,本着人才就是资本的理念,硬着头皮跟康熙说:“皇父,此人是谁家儿郎,为何在此,还是问清楚吧。”
康熙不想说话,沈宛也不想说话,这会儿她是明白为何皇后一路扶着肚子出去。忒难受!只是,刚才没跟着后妃一同出去,这会儿告退,太过显眼,只得站在地上不敢吭声。
翠花安安静静的在旁看笑话。杨太妃瞧她竟然打荷包里掏出瓜子磕起来,恨不得上前拍她两巴掌。奈何人微言轻,只得悄么声去扯太皇太后袖子。顺治去世多年,太皇太后瞧见众太妃,跟瞧见自己孩子一样,杨太妃又是救女心切,忍了忍,才抽回袖子,叫李元亮抬头,“回太子问话。”
李元亮对太皇太后磕头,再对太子磕头行礼,朗声对答:“奴才是原闽浙总督、赠兵部尚书衔、忠襄公之子,新晋二榜进士李元亮。”
太子心说,我知道你叫李元亮。太皇太后则是扶着鬓角想了想,“李率泰?这么说,你是抚顺额驸李永芳之孙?”
李元亮转身给太皇太后磕头,“正是奴才祖父。”
太皇太后叹一声,“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姑奶奶的孙子都这么大了,还中了进士。你祖父母九泉有知,不知道该有多欣慰。”念一声佛,叫李元亮近前来,太皇太后俯身仔细瞧瞧,点点头,“是有几分你爹年轻时候模样。”伸手拉一把,叫一声,“都是自家骨肉,快起来吧,看地上凉。”李元亮虚扶着太皇太后的手,顺势站起来。长身玉立、一身风华,太皇太后瞧了,愈发喜爱,拉着手不放,对太子等笑说:“你们年轻,不知道。他祖母就是老安亲王的姐姐。算起来,你们也是表兄弟了。”
李元亮急忙推辞不敢攀亲。太皇太后拍拍他,“正经亲戚,哪儿有不认的。你爹,你叔叔,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祖母才去了几年,就要跟我断亲了?”
李元亮忙道不敢。太子看这情形,知道太皇太后心中已有决断,看一眼康熙与沈宛,笑呵呵上前认表亲,口称“元亮表哥”。大阿哥几个不说话,七阿哥左右看了看,跟着太子上前给表哥见礼。八阿哥脚挪了挪,想动时候,见四阿哥、五阿哥一前一后叫一声表哥,顾不得看大阿哥脸色,也跟着叫一声。三阿哥素来随大溜,爱浑水摸鱼,跟着也叫一声。一时间,昭仁殿内,竟认起亲来。
翠花摇着帕子,冷眼旁观,康熙跟沈宛那个脸色,那叫一个黑哟!
※※※※※※※※※※※※※※※※※※※※
我感觉,把人家沈娘娘写的有点儿崩,我本来打算写女神一般的人来着。
好吧,大家伙儿凑合着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