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四章
梅姑乃是山西姑娘, 性情淳朴, 为人厚道热忱。同样, 她也有山西人特有的泼辣劲儿。听说那不知何处的所谓“贵人”要把她玩弄后丢到尼姑庵里,登时怒火中烧, 掂着菜刀就要拼命。田梦龙也是气得手脚发抖, 直言若朝廷不容人, 带着兄弟们和梅姑上山去就是。山西兵匪本就是一家, 此言一出,余千便知田梦龙不是闹着玩儿的。当即拦了这夫妻二人, 劝道:“妹子、兄弟莫要着急。只是哥哥听了这么一句,并不真切。指不定是弄错了也未可知。田兄弟有大好的前程,刚升了把总, 总不能因为个不确切的消息, 丢了差事。一大家子,还等着你来养活呢。”
这么一说,田梦龙安静下来, 梅姑冷笑, “那可不是。献了我上去,等我守着青灯古佛, 你们兄弟好换了顶戴。也不知道那顶戴上的红缨, 是不是变绿了。”
这话一出, 叫人听了脸上烧得慌。田梦龙一把扔了手里玉米棒子, 骂道:“老子可不是那拿屋里人挣官儿的二椅子。梅姑你且瞧着, 但凡有打你主意的, 先从我田梦龙的身上踏过去。”
余千也道:“妹子,哥哥若是那等人,今日又怎么特意跑来告知。妹子若真心想跟我这兄弟好好过日子,哥哥帮你想法子就是。总不能咱家好好的闺女,叫人说祸害就祸害了。”
梅姑看二人这么说,方才点头,对二人道:“田二哥对我的情意,我怎会不知。你我既然签了婚书,就是夫妻。只要你不负我,我定不负你。”又对余千一福,说道:“余大哥高义,妹子知道。只是此事若是真的,可该如何是好。咱们家再厉害,也比不得朝廷那些贵人啊。总要想个法子周全才是。”
余千道:“那是那是。”
三人正说着,屋里帘子一挑,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头上扎着褐色扎巾,身上青色短布衫,褐色长裤子,脚蹬一双黑布鞋,黑布鞋下白色鞋底儿,看着干干净净。
那妇人手里还端着一个荆条簸箕,簸箕里黄橙橙的半簸箕玉米。妇人见余千在,笑道:“我说听着院子里说话耳熟,原来是余把总来了。梅姑,怎么不请进屋里坐?”
余把总便知此人乃是梅姑姑母,嫁到隔壁村儿的李老汉,人称李大娘。梅姑生母早逝,当日下聘,还是李大娘里外帮着操持接待。余千拱手笑道:“大娘好。今日来回娘家呢?”
李大娘道:“可不是。梅姑快出门子了,我呀来瞅瞅,看还得添些什么。”
余千笑笑,田梦龙也不吭声,刚才嘴上说得轻巧,其实,这心里可是没底。但凡能安生过日子的,谁愿意落草为寇,上山当匪?须知历来的土匪,就没几个有好结果的。
梅姑看一眼李大娘,鼻子一酸,扭过头去。李大娘瞅瞅三人,笑一声,说道:“不管啥事儿,进屋说吧。”说完,把簸箕放到门口,自己进了屋里。
梅姑想了想,跟着进去。田梦龙与余千互相看一眼,没有别的法子,也跟了进去。进了屋里,瞧见李大娘盘腿坐在炕上,背后靠着南窗,梅姑坐在一边,腿搭在炕沿儿上。田梦龙搬了个凳子,放在炕前,请余千坐了,自己靠着炕沿儿,坐在北头儿。李大娘看三人一眼,说道:“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儿,咱们都能商量。我虽然没什么本事,嫁的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好歹比你们多吃几年的饭。若真遇到难题,跟大姑说。”
梅姑眼中发酸,叫一声:“大姑”,便扭头过去揉眼睛。田梦龙觉得丢人,也不说话。还是余千斟酌着,小声把事说了。
李大娘听了,对着南窗骂道:“什么破柜人桌人的,不把老百姓当人看,早晚叫老百姓赶回老家去。”
似这等大逆不道的话,说两句就算了。当务之急,还是梅姑要紧。李大娘问:“他余大哥,今日多亏你了。要不然,等抢人的到家门口了,我们还两眼一抓瞎呢。谢的话,大姑我就不多说了。依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好呢?”
余千苦笑,拱手道:“大姑,我也没法子啊。”
李大娘又看田梦龙,田梦龙除了上山,也没别的法子。梅姑气地只说往袖子里藏剪刀,到时候同归于尽算了。
李大娘一巴掌拍梅姑后背上,骂道:“说什么呢。你娘死的早,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可没打算再给你办后事。”梅姑这才不吭了。李大娘看看三人,叹口气,说道:“好在梅姑家里人少。你赶紧收拾收拾,跟我走。”
田梦龙道:“若真有心,怎么会问不到大姑家里。到时候岂不是牵连了大姑。”
余千也道:“正是。只怕梅姑还是逃不过。”
李大娘道:“谁说让她去我家?我呀,想到了一个好去处。”
你道李大娘想起谁来。不是别人,正是从京城千里寻夫,到五台山山腰处落脚的金大娘。那清凉寺主持醒迟大和尚俗家继室夫人是也。
也是缘分使然。自从李大娘在村口碰见金大娘,叫儿子李狗蛋给金大娘领了路,后来金大娘在五台山盖了宅院,请的泥瓦匠头头,便是李老汉。李大娘带着儿子去给李老汉送饭,遇见金大娘一家,叙了旧。一来二去,两家便熟悉起来。金大娘乐得在当地有个熟人,来往亲热,不似往年在京时那般寂寞。李大娘先是心疼金大娘千里寻夫不易,后来瞧金大娘虽然富贵,日子却着实简朴,喜欢她为人实在,便常常带了家里土特产去探望。这李大娘虽然是农妇,年轻时候,也见过大世面。言谈举止见多了,便瞧出来金大娘身份非比寻常。有心交往。不过半年,两家便熟稔起来。有时候春夏秋冬四位妈妈还坐车来李大娘家,托她采买些粮食。对金大娘家宅子,李大娘还算熟悉,也知道金大娘不爱管事儿,但更不怕事儿。因此,便想起来带侄女儿去投奔。
至于田梦龙,看他刚才那股子愣头青样儿,李大娘心里有那么几分鄙夷。就知道上山当土匪,也不瞧瞧,土匪好当,压寨夫人可是好当的?整好借此事教教这个新女婿。
余千听李大娘说完,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那户人家肯否帮忙?”
李大娘叹气,“自然不能实话实说。”叫过来三人,编了一番,说乃是当地一户乡绅,仗着有几个钱儿,就想强抢新娘子。那乡绅在县官儿那儿也说得上话。民不与官斗,无奈之下,才送梅姑避一避。
田梦龙跟余千也没别的法子,听说那户人家只有一位主母当家。家中没有男人,且靠近清凉寺高僧主持,也觉得放心。当即收拾起来,榔槺东西都留下,只带了梅姑几样首饰衣裳,出来门,跟邻居交待一声,叫招呼着院子,姑侄俩便坐了余千的车,田梦龙骑了骡子跟上,一路往五台山山腰行进。
再说康熙,写了那么一首酸不拉几的诗,想想那民女别有一番的风情,暂且丢在一旁,处理政事要紧。他这边不甚在乎,可是苦了李熙。琢磨了半宿该如何把那梅姑弄来,好叫主子高兴。李熙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折腾得韩氏也没睡好。半夜推李熙一把,问道:“可是有什么大事?”
李熙便小声把梅姑一事说了。韩氏闻言冷笑,“那就去寻呗。若真寻不到,找个相似的丫头只管送过去。主子爱与不爱的,咱们总算做到咱奴才们该做的本分。”
李熙皱眉,“出门在外,咱们俩身边哪儿带了那般标致的丫头啊?”
韩氏垂眸,“这——我就帮不上忙了。”
※※※※※※※※※※※※※※※※※※※※
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偷空写的。没有小剧场了。亲们凑合着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