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一次,他走过了很多村庄来到一个名叫度利哇拉的地方,因在崎岖的路上步行过久,他的身体很疲劳,很需要食物与休息。他沿村一家一家地恳求借宿,可是当村民得知他是基督徒时,无人肯收留他。不一会儿,天黑了,又下起大雨,气温也骤然下降。他拖着疲惫得几乎要倒下去的身体,找到了一间破屋,心里由衷地感谢神的恩惠。
在一处干的地方铺上了随身带着的唯一家当--一条毛毯,就很快地入睡了。翌晨,浸肤的冷气使他苏醒过来,透过一丝微光,他蓦然发现身旁有一条盘蜷着的***,就赶快走了出去。可是想到珍贵的毛毯(御寒)又再进去,抓住毛毯的一角用力一掀,那条毒辣的响尾蛇就滚到屋角去了。他很感谢神,因神无时不刻地保护他,也觉得这一切经历都是神的旨意,为要赋予他更大使命,从而使他勇气百倍。
还有一次,他为传福音爬上一棵很大的丹木上,大声地唱起圣歌。一会儿围集了很多人,他就开始讲基督的爱。听到基督两字,人们就生气地骚动了。其中有一大汉行至前面,出掌击他,使他掉滚在地上,他的脸和手都受伤流血。可是他一言不发地静静爬起,用头巾缚手止血。拭去脸上的血污后,立即为那大汉及那些侮辱他的人祷告,然后,继续为基督的爱和赦免作见证。那大汉深受感动,后来悔改信主……
再有一次,孙大信在路中遇到四名强盗,手持短刀正要杀他。孙大信遂垂头欲任其宰割。此意外举动使他们惊奇得不敢随便下手,只是要搜走他身上的财物,结果除了毛毯之外别无所得。
孙大信离开不久又被叫回,质问他:“你是谁?你传什么教?”孙大信趁机讲解圣经中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然后问他们说:“猜一猜结果如何?”他们回答说:“那一定是富人受刑罚”。孙大信就陈明二个不同的结局,他们听后恐惧万分,说:“如果这么小的过失也受到这么大的刑罚,那么犯大罪的人该怎么办呢?”孙大信接着向他们表明神的救恩。
他们一面听一面哭泣,带孙大信来到一个洞穴,指着里面的一大堆骸骨哭着说:“这就是我的罪,你看我这样的大罪人还会有救吗?”孙大信受圣灵的感动,提起十字架上得救的强盗,那人就跪在地上向神忏悔,决心重新做人。孙大信将此人交给宣教师继续培育他,另外三个也弃邪归正了。
此类美好的见证在他一生的传道生涯中真是屡见不鲜、胜不胜数。特别在极端排斥基督教的地方,往往既迷信无知,又落后固执,受那空中属灵气的恶魔操纵,神的儿女要时刻作好殉道的准备。孙大信对此坦然处之,无时不爱慕为基督而死。他说:“为基督死比较容易,但为基督活就难了……就是意味着要天天死。……如果是神的旨意,我随时都可以离开此世到天上。”
一个愿意为基督天天冒死的人,必然会深切体验到基督的同在。孙大信自己见证说:“我不知为什么,总是觉得内心充满了喜乐,无法抑制而唱歌赞美并加紧传扬基督。”如此基督与他同在,产生了内在的喜乐与外在的能力。孙大信所到之处,神迹也随着他。但他不想行神迹,也不标榜自己有行神迹的恩赐。对他来说,传福音才是头桩大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大信传奇般的经历引起人们极大的瞩目,居住在闹市里的人都渴望能一睹旷野的孙大信,聆听那属天的信息。此时,于印度播下的福音种子,经过在喜马拉雅山大自然灵性的陶冶,直接得到天启的神的使者,将要站出世界,将新的光明投射在混浊的大地上。
1918年,孙大信在南印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传道旅行。他所到之处不分教派都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他夜以继日地领会,接待个人或团体的直接来访,并为几百几千要求代祷的人尽上本分。人们包围着他,使他几乎没有吃饭的时间,不眠不休地不停工作。他有时坐火车、小船或牛车等到各处布道,人们欢迎他,巴望他来给他们解决问题,并争先恐后地要听他证道。他胸中有一股圣灵的热火在燃烧着,他的宣教具有无比的震憾力量。
“青年弟兄们,睁开眼睛看吧!在你们周围天天有很多灵魂走上灭亡之路。去救他们吧!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要做基督勇敢的精兵,身穿铠甲武装起来,去打倒撒但,胜利就要归于你们!赞美神!主救你为的是要你去救别人。如今你不去注意它,机会就一去不回。人生只有次,为了基督的缘故救人的灵魂,而将自己的健康、财富、生命奉献出来的殉教者,于不久的将来会看见他们活于荣光之处。他们已完成了使命而得冠冕,而你呢?你作了什么呢?”许多青年人受他感动,纷纷立志舍去平日安逸的生活,奉献于主开始过新的人生。
孙大信认为,对地位和金钱的欲望毫无疑问会降低属灵的生活。他屡次用柔和的态度热心劝告人们离弃恶习,除去绊脚石。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拔沙茵之地,印度教徒和回教徒联合起来聚会,听孙大信证道。当他来到槟城时,当地的警察署长准许全体部下休假半天以参加聚会,并且锡克族的绅士也来邀请孙大信到锡克堂传扬福音。
在此次旅行中,他常被恳求按手医治病人,也有抱着幼儿请求他祝福,还有很多人只求能摸到他的衣服就获得满足,其余要求代祷的人也一浪一浪地涌进来。对此,孙大信以极其单纯又谦逊的心来应对,保持内在的安定。结束了南方的传道旅行,他就到西部的孟买,然后到东方的加尔各答。随着传道地域的开阔,越来越受语言的限制。有时需要双重的翻译,对信息的传达很是不利。孙大信就开始学习英语,在许多朋友的代祷下,他的学习进步神速,后在欧美国家布道时已能运用自如,为神作了美好的见证。
1920年(孙大信31岁),神大能的手引导他到了英国。在这古老的基督教国家里,他作了从未有过的有力见证,很多人因遇见孙大信而有了转折性的变化。在牛津大学有人对他说:“请问英国基督教所缺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是过于忽视灵魂方面的平安……”
有关对英国的感受在他给友人的书信里提及,“我在英国仅短短的两周,很难确切地谈到对它的印象。正如太阳在英国常被笼罩在白茫茫的雾中一样,义的太阳也被物质的雾遮盖得几乎不见……”1922年,孙大信第二次到欧洲国家,先到巴勒斯坦游览圣地,完成了心中一大宿愿。然后从马赛转赴瑞士、德国、挪威、丹麦、瑞典、荷兰,他到各大小城市去讲道,任何聚会的地方都是爆满,常常不得不改在露天郊外。从来没有人象孙大信那样给人深刻的感动。
孙大信的海外布道带给欧洲人极深广的属灵影响,史特利大博士由衷地赞叹说:“如犹太人中的保罗,罗马人中的奥古斯丁,孙大信以印度的特色将基督的光呈现于世界,与他在一起而离开时,人们会忘记自己,忘记他,只想着基督。仅三十分钟的集会中,人们于深的意识中跪在神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