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602章 从铜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庶和裴潜二人在将作监的院门外看得真切,很明显,裴徽是从陛下所给的锦囊中取出了一枚铜钱。
    而且,除了这枚铜钱,锦囊中再无他物,就连一张字条都没有。
    裴徽待看清了正面上的『直百五铢』四字后,又将铜钱翻了过来,背面大体光滑,却只在钱币中间方孔的左侧有个同样为篆体的『为』字。
    「兄长,这是哪里的铜钱?我真是第一次见!」裴徽皱眉问道:「寻常五铢钱的样式无人不晓,圆形方孔,铭文五铢,有郭有文。这枚铜钱却多写了『直百』二字,而且还比寻常钱币重了一倍有馀。我从未听过汉时或者国朝发过这种钱。」
    裴潜久在陛下身侧,有的没的听了太多,早就听说过蜀地这种神奇的金融创举,冷哼一声:「文季不知道就对了。此非汉钱,也非大魏之钱,而是蜀地发行的新五铢。文季看到正面的直百二字了吗?据降了朝廷的李正方说,此钱一枚可以顶一百枚寻常五铢来用。」
    裴徽倒吸了一口气,用手仔细摩挲着这枚重些的『直百五铢』上面的纹路,又微微抛起掂了一掂,认真瞧了几瞬:
    「一钱可以值百钱,当百枚五铢来用,这不是骗人吗?」
    裴潜笑道:「蜀地官府规定的。一枚直百钱就能换百枚铜钱,不换不行,商贩不收也不行。」
    「那还是骗人。」裴徽表示不能理解。
    徐庶若有所思,抬头望了望天:「骗人与否暂且不谈,文行丶文季,我们还是先入内歇息吧,外面过于寒凉了。」
    「是我之过,只顾着看此铜钱了,忘了招待二位。」裴徽略带歉意的拱手应道:「徐侍中请,兄长请。」
    裴徽连带着徐庶丶裴潜二人又一同翻身上马,向内纵马驰去,走了约一里多远,这才进了将作监的官署之内,这还是将作监占地过于广大的原故。
    三人入内坐定之后,裴徽遣人倒来几杯蜜水,杯子上还冒着丝丝热气:
    「徐侍中请,兄长请。我这官署别无长物,陛下诏我从御史台转任至此,特意令禁中赐下两斤石蜜来,其馀不值一提。蜜水尚温。」
    徐庶端起陶杯来小口啜饮,从容说道:「自从司马叔达和夏侯仲权去了凉州之后,凉州每年进贡的这些物什倒也多了起来。」
    「从武威送回洛阳的不止有玉器丶石蜜丶宝石等物,还有西域的各色奇珍。这二人真是在凉州用了心。」
    裴潜轻咳了一声:「还是说回这个铜钱之事吧。」
    「元直与文季或许不知,此前李严李正方归降大魏之后,从关西送来两本册子。由于内情过于紧要又不得外传,陛下令我连夜辑录了重要之事,其中蜀国的直百钱就是其一。」
    「虽说此前黄公衡丶孟子度归顺大魏之时,都带了些钱币回来,但或许是由于与大魏制度不和,这种铜钱一直都被收缴起来,存于府库之中不得擅动。」
    「至于直百二字何解,自不必多说。而此前背后的『为』字,其实代表着产地犍为郡。」
    「犍为郡?」裴徽若有所思。
    裴潜捋须:「没错,正是犍为。」
    「那小弟似乎猜到陛下的意思了。」裴徽从容笑道:「大魏缺铜而少铜钱,此枚直百五铢北面又有犍为郡的字样,或许与铜矿丶冶铜等事相关。」
    徐庶叹道:「河东裴氏人才济济,你们兄弟二人皆是英才。」
    「看来陛下确实是让我们来问与铜相关的事情了。方才文季说大魏缺铜,此事我只听过,却不太知晓背后缘由。」
    裴徽答道:「不瞒徐侍中,大魏缺铜的缘由,归根结底就是铜矿稀少。」
    「大魏疆域如此广大,东至大海西至沙漠,竟也少铜?」徐庶皱眉问道:「那此前汉时的铜都是哪里来的?」
    「所谓少铜,就是少铜矿。这个就说来话长了。」裴徽站起身来,走到堂内侧边的置物架上找来一卷舆图,放到正中的一张大桌上摊开来。
    「劳烦兄长,帮我随便取几个竹简压住纸边。」
    「好。」裴潜应下。
    三人站在平放的这张左伯纸前面,这是一张典型的大魏舆图,由崇文观在太和三年整理修订过的。陛下曾命人誊抄描画了数百份,洛中每一官署丶以及各州各郡之中都发了一份,徐庶和裴潜都已见到过无数次了。只不过面前这个将作监的舆图上多了许多黄丶红丶蓝丶绿诸色的标注。
    「其馀颜色不用看,只看绿色就好。」裴徽介绍了起来:「绿色标注的就是铜矿产地。」
    徐庶眯眼找了片刻,而后竟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
    裴潜道:「铜矿多在吴蜀。」
     「兄长所言极是。」裴徽从容说道:「不知徐侍中与兄长是否记得一桩典故?前汉文帝时有一人唤作邓通,甚为得宠,就是经常替汉文帝吮痈的那人。汉文帝赐了邓通一座铜山,准他自己铸钱,那座铜山就在蜀郡严道县,就是此处。」
    裴徽用手在舆图上蜀郡成都西南的位置敲了一敲:「此地现为蜀贼所辖。离大魏甚远,故而此地之铜不能为大魏所用。」
    数年之前,刘备在蜀地曾将蜀郡拆出了汶山郡和汉嘉郡来。当然,大魏是不认的。故而在大魏的舆图上,汉嘉郡的严道县依旧属于蜀郡。
    「除了严道之外,蜀地铜矿还有邛都丶俞元丶来唯丶贲古丶灵关丶哀牢丶堂琅等处。而现为吴贼所辖的铜矿就更多了,丹阳丶故鄣丶郴县等等,不一而足。」
    徐庶捋须说道:「吴蜀都不缺铜,只有大魏缺铜。但军器要用铜,朝廷赏赐兵将丶赏赐大臣都要用铜,故而百姓之中少有铜钱可用。」
    「单单降了百姓税赋还不够,大魏百姓又不能总是这样以物易物,那不是连汉朝都不如了吗?想要恢复民生,铜钱产量也要及时跟上来的。总而言之,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想弃了屯田做些立足长远的事业,就是这般麻烦。」
    裴潜却看向了自家亲弟:「那大魏辖区之内就无铜矿了吗?文季,我们裴氏世代居于河东,河东就有铜矿,我记得清清楚楚,不会错的!」
    「兄长所言甚是。」裴徽回复道:「河东当然有铜矿,但近年来开采的也不多。若说铜矿,天下各处内当以丹阳郡为首。而大魏境内小些的铜矿也多,或是不利开采,或者表层易采的都被采光。如今唯二算得上能大规模开采的只有两处,一为河东丶一为彭城,但据说也都没有吴蜀两国的铜矿容易。」
    徐庶在旁轻声说道:「洛阳与河东,合肥与彭城吗?」
    裴潜丶裴徽二人同时看向了徐庶。
    很明显,徐庶之语点出了两个重要的地名,分别是洛阳与合肥。原本只有一名将作大匠的将作监,如今竟也扩到两人,裴徽在洛阳将作丶主管兵器甲胄及军用器物,而河东铜矿离洛阳又近,彭城铜矿离合肥不算太远,这是要让两人分别管理的意思?
    徐庶见裴氏兄弟看向自己,不由摇头道:「我大约想清楚陛下今日让我们来的意思了。」
    裴潜背着手站起身来,看向自己的亲弟裴徽,缓缓说道:「文季,在当下若要增加铜矿的产量,有什麽法子可以用?」
    「这……」裴徽是个实诚人,犹豫了几瞬,拱手说道:「虽说大体能猜度出来,但这是要禀报陛下的事情,我实在不敢怠慢。兄长且容我到外面去唤将作丞来,这般细情我还不知。」
    「去吧文季。」裴潜笑了一声。
    身为侍中,徐庶和裴潜的日常工作就是随侍皇帝旁边,乃是与外朝官相对的内朝官。侍中的工作重心就是围着皇帝转,与皇帝相关的话题自然是避免不了的,故而朝中官员往往避讳的议论皇帝,倒成了侍中间的正常事情。
    徐庶问道:「文行,建安年间你曾在代郡为任,今年春夏之交的时候又为陛下去代郡左近徵召胡人。若以你来看,汉人能做的事情,胡人能不能做?」
    裴潜看了一眼徐庶:「能差多少?无非是习俗不同丶语言有隔丶制度不一罢了。」
    「能不能种田?」徐庶问。
    裴潜答:「自是不愿种。」
    「不愿和不能可是不同。」徐庶小声接话。
    「昨日晚上陪陛下用膳后散步的时候,陛下不是说了昨日下午与阁臣们的议论麽?」裴潜轻声说道:「我也是在代郡做过太守的,雁门郡的事情与代郡也差不了太多。春季之时陛下下令往雁门郡外迁了两千人,还配了五百乌桓。近一年的时间都用在盖房子和开垦撂荒已久的生田上了,这还要再建坞堡,事情多着呢。若要将生田变成熟田自给自足,就算广种薄收丶不及田土面积来算,也要再过两丶三年的时间。」
    「陛下是知情的。」徐庶跟了一句。
    「陛下当然知情。」裴潜随即说道:「故而司空在说想将鲜卑人迁到西平郡的时候,陛下也没半点反对。朔方丶五原丶云中定襄四郡已经弃了,一时重新占据不易,在这个前提之下,草原诸胡的人口能少则少。」
    徐庶哼了一声:「重点在于这个『少』字。今年卢侍中带了三千匈奴轻骑回大魏,在襄阳时并未派上太大用处,好在也没添什麽大乱子。」
    「从胡人抽兵是一种『少』法,将鲜卑移到羌人处是一种『少』法,如果还有其他能让胡人减少的法子,朝廷或许也是会用的。」
    裴潜略有些感慨:「是啊,就看这个法子是什麽了。」
    「那若让鲜卑人做工呢?」徐庶又问。
    「倒也未必不可。」裴潜笑了一声。(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蜀山执剑人 神朝之上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重生八零:陶老太弃子宠女成首富 武装列车在末日 万剑归宗! 重启人生 从将夜魔宗开始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与卿谋 只差两岁,不许叫我二叔 被迫献身清冷太子后 团宠小福星,扛着粮仓去逃荒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星武纪元 暗体 无限求生:原来你是这样的小福星 天问九歌 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