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2章暗流涌动(第1/2页)
晨雾散得比往日快些,林风望着玄甲卫的尘烟彻底消失在地平线,指节在腰间软剑上轻轻叩了两下。
残玉贴着皮肤的温度还在,那是苏婉儿走前硬塞给他的——说是当年她祖父平叛时从敌将身上取下的,能挡血光。
他低头摸了摸,袖中还留着她方才吻过的手背的余温,可后颈的寒毛却竖起来了——这是他自小在市井里练出的直觉,危险近了。
“林大人。“柳如烟的玉笛声裹着风钻入耳膜,他转身时正看见她踮脚替他理了理被风吹歪的官帽。
月白裙角沾着的晨露在草叶上蹭出浅痕,发间并蒂莲簪子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是楚瑶昨夜塞给她的。“楚姑娘在中军帐等您,茶都换过两壶了。“
林风这才注意到,军帐前那道月白色身影已经立了小半个时辰。
楚瑶今日没穿宫装,只着湖蓝交领襦裙,腰间挂着块墨玉双鱼佩——那是她母家唯一的遗物。
见他走近,她指尖轻轻抚过玉佩,嘴角扯出个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笑:“林大人,该喝口热的了。“
帐内炭盆烧得正旺,案上的茶盏还腾着热气。
柳如烟熟门熟路地搬来条矮凳坐下,袖中“唰“地抖出卷密信,信角被指甲掐出几道褶皱:“西市暗桩今早传回的。
保守派在城南郊野扎了五处帐篷,马厩里新添了三百匹乌骓,饲料是从北市张记粮行调的——张记东家上个月刚给吴侍郎送过十箱南海珍珠。“
林风接过信的手顿了顿。
密信上的字迹他认得,是柳如烟亲手摹的暗桩笔记,墨迹里还浸着淡淡松烟墨香。
他扫过最后一行“月圆夜子时“,喉结动了动:“他们等不及了。“
“可不是。“楚瑶端起茶盏抿了口,青瓷盏沿在她唇上压出道浅红印子,“您推行的商税新则断了他们三成进项,前儿户部李尚书的嫡子在赌坊输了八万两,正到处筹银子填窟窿呢。“她指尖叩了叩案上摊开的《乾元律》,“还有,昨天夜里司礼监老陈头来传话,说太后屋里的鹦鹉突然不爱唱‘圣寿无疆‘了,改学骂‘苛政猛于虎‘。“
林风突然笑了,指节抵着额角:“太后的鹦鹉?
倒比某些大人聪明。“他抽出腰间软剑搁在案上,剑鞘上的云纹在火光里泛着冷光,“柳姑娘,吴侍郎去年私吞河工款的账册,可还在?“
柳如烟的玉笛在掌心转了半圈,眼尾微微上挑:“存在城西破庙第三块砖下,用蜡封着。
上个月他派了三个家奴去寻,都被我暗桩引到赌坊,输得连裤衩都不剩。“
“好。“林风抽出软剑,剑锋在案上划出道浅痕,“你今夜就把账册抄三份,一份送吴侍郎的正房夫人,一份塞给李尚书的书童,最后一份...让东市说书的老张头明早去茶馆‘无意‘说漏嘴。“他抬眼时目光如刃,“吴侍郎的夫人最恨他养外室,李尚书和他争户部尚书位子争了十年——等他们狗咬狗,咱们正好腾出手。“
柳如烟起身时裙角扫过炭盆,带起几点火星。
她把玉笛别在腰间,发间并蒂莲簪子晃了晃:“我这就去办。“走到帐口又停住,回头望了眼案前的两人,“林大人,楚姑娘,茶凉了记得添。“
帐帘落下的瞬间,楚瑶突然伸手按住林风的手背。
她的手比帐外的晨雾还凉,腕间银铃轻响:“还有件事。“她从袖中摸出个小瓷瓶,倒出粒朱红药丸推过去,“这是太医院新制的护心丹,苏姑娘走前托我交给你。
她说...若遇着淬毒的暗器,先服半粒。“
林风捏着药丸的指尖发颤。
他想起昨夜苏婉儿替他挡刀时,血浸透了月白中衣,她却笑着说“不过是皮外伤“。
此刻药香混着炭火气钻进鼻腔,他突然握住楚瑶的手:“楚姑娘,能帮我联络镇北王旧部吗?
当年他麾下的‘铁衣营‘如今散在民间,若能...“
“我早让人去了。“楚瑶抽回手,低头整理袖扣,耳坠上的珍珠在火光里忽明忽暗,“镇北王的旧部总旗周虎,现在在城南卖炊饼。
我前日派小太监送了筐蜜橘,他塞回张纸条——‘月上柳梢头,人约断桥边‘。“
林风望着她眼底的星子,突然觉得这帐内的炭盆更暖了些。
他将护心丹收进贴身暗袋,软剑“唰“地入鞘:“等柳姑娘的消息到了,你便去断桥。“他指腹擦过案上未干的墨迹,“告诉周虎...当年镇北王说‘愿为家国抛头颅‘,现在该他的旧部,为新朝抛热血了。“
楚瑶起身时,腰间双鱼佩撞在案角,发出清越的响。
她理了理裙裾,望着帐外渐高的日头:“月上柳梢时,必有回音。“
林风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帐帘外,伸手端起案上的茶盏。
茶已经凉透了,可喉间却泛起股清甜——是楚瑶方才放的桂花蜜。
他望着帐外正在整备的羽林卫,望着远处城墙角飘起的酒旗,突然觉得腰间的残玉烫得厉害。
真正的硬仗,或许真的开始了。
但他知道,当月亮爬上柳梢头时,会有更多人站到他身侧——就像苏婉儿的玄甲卫,柳如烟的密档,楚瑶的蜜橘与旧部。
风卷着炊烟掠过营门,带来远处酒肆的吆喝声。
林风按了按腰间的软剑,望着案上摊开的《乾坤诀》残卷,嘴角慢慢勾了起来。
楚瑶出了军帐,指尖还留着林风掌心的温度。
她裹紧湖蓝襦裙,看那轮白日坠向西山,天边染了层蜜橘色的云——倒像前日送周虎的那筐蜜橘。
腰间双鱼佩撞着大腿,一下一下,撞得她心跳发紧。
断桥在城南护城河边,青石板缝里长着半尺高的野艾。
楚瑶下了马车,远远便见桥影里立着个戴斗笠的身影,肩上搭着块蓝布,正是卖炊饼的行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2章暗流涌动(第2/2页)
她脚步未停,袖中摸出个油纸包,隔着十步便抛了过去:“周大哥,新出炉的桂花炊饼。“
斗笠掀起一角,露出道刀疤从左颊贯到下颌。
周虎捏了捏油纸包,指尖触到里面硬邦邦的蜜橘,喉结动了动:“姑娘好记性,当年老王爷总说,甜橘配铁衣,才不苦。“他扯下斗笠甩在桥栏上,露出头顶稀疏的白发,“直说吧,林大人要咱们老兄弟做什么?“
楚瑶走到他身侧,望着河面上碎金般的波光:“月圆夜子时,保守派要生事。“她摸出块玄铁虎符,正是镇北王府的信物,“林大人说,当年老王爷在阵前喊‘愿为家国抛头颅‘,现在新朝需要你们...抛热血。“
周虎的手指深深掐进虎符纹路里,指节发白。
他突然仰头大笑,笑声震得桥边柳梢的麻雀扑棱棱乱飞:“好!
当年老兄弟被卸了甲,蹲在灶前烙炊饼,夜里总梦见铁衣撞出的响。“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抖开竟是副锈迹斑斑的锁子甲,“前日我把炊饼炉砸了,铁水重铸这甲——虽不如当年的精,可挡刀枪,够使。“
楚瑶望着那甲片上暗红的锈,知道是周虎偷偷磨的血痕。
她伸手按住他手背:“后日卯时三刻,西城门楼挂三盏红灯笼,便是信号。“
“得嘞!“周虎把锁子甲重新包好,转身要走,又回头冲她拱了拱手,“姑娘,替我给林大人带句话——当年老王爷说‘铁衣营的血,只浇忠义土‘,如今这土,该是新政的根。“
话音未落,他已融进渐浓的暮色里。
楚瑶摸出帕子擦了擦眼角,见水面上月亮刚浮出个边儿,正应了“月上柳梢头“的约。
她对着河水理了理鬓发,袖中银铃轻响——这一趟,稳了。
与此同时,林风的官轿正穿过朱雀大街。
檐角铜铃被晚风掀得叮当响,他掀开车帘,见街两边酒肆挂出了夜灯,东市茶馆飘来的说书声里,隐约能听见“吴侍郎私吞河工款“的字眼。
他嘴角勾了勾,摸出袖中密报——柳如烟的暗桩果然得手了。
保和殿的蟠龙柱在暮色里投下长影。
林风掀帘而入时,礼部侍郎陈正正捧着茶盏来回踱步,见他进来忙作揖:“林大人,李主事刚送来户部近三月的银钱流水,您看这......“他指了指案上堆成山的账册,烛火在他镜片上跳了跳。
“陈大人且坐。“林风解了官袍搭在椅背上,抽出腰间软剑往案上一搁,剑鞘撞得茶盏叮当响,“今夜只说两件事:其一,保守派要在月圆夜生事,目标是搅黄明日早朝的商税新则;其二,咱们得在他们动手前,先断了他们的爪牙。“
工部主事李青猛地一拍桌子:“林大人是说吴狗那档子事?
我刚听说西市赌坊里,李尚书的书童正拍着大腿骂‘吴老匹夫藏得深‘!“他从袖中抖出张纸,“这是我让管库的小吏抄的河工款流向,您瞧,从吴府到李府的庄子,再转到北市粮行......“
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
林风接过纸,指腹划过墨迹:“好,明日早朝,陈大人带御史台的人弹劾吴侍郎,李主事拿河工款的账册做辅证。“他抬眼扫过众人,目光落在最末座的年轻御史身上,“张御史,你去查李尚书嫡子的赌债——八万两不是小数,总得有人给他填窟窿。“
年轻御史猛地直起腰,耳尖发红:“林大人放心,卑职今夜就去顺天府调卷宗!“
陈正突然放下茶盏:“可太后那边......“他压低声音,“今早司礼监的人说,太后听了半日‘苛政猛于虎‘,气得摔了茶碗。“
林风抽出软剑,剑锋在烛火里映出冷光:“太后最疼的是嫡孙三皇子。“他指向案头的《商税新则》,“三皇子前日在御花园说‘商税养军,边民不用饿肚子‘,太后听了直摸他的头。“他收剑入鞘,“明日早朝,让三皇子陪驾。“
殿外更鼓敲过三更时,众人才陆续散去。
林风站在檐下,望着星子渐稀的夜空,摸了摸腰间残玉——苏婉儿说能挡血光的,此刻倒真有些发烫。
他转身回殿,见案头还搁着楚瑶留的纸条:“周虎应了,铁衣营可唤。“
月到中天时,林风登上府中望楼。
京城的灯火已大半熄灭,只有城南郊野隐约有火光——该是保守派的帐篷。
他摸出袖中密信,是柳如烟刚让人送来的:“吴夫人砸了外室的院子,李尚书的状子已递到顺天府。“
风卷着桂香扑来,他想起楚瑶茶里的桂花蜜。
腰间软剑贴着大腿,《乾坤诀》残卷在密室里泛着幽光。
他低头看了眼腕间的护心丹,突然笑了——冰面下的火,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
后半夜,林风在密室里翻出个檀木匣。
匣中整整齐齐码着吴侍郎的账册副本、铁衣营的联络信,还有三皇子亲笔写的“商税利国“的小楷。
他将这些收进暗袋,手指抚过袋口的云纹——明日早朝,金殿之上,这些便是他的剑。
晨雾又起时,林风站在镜前系玉带。
铜镜里映出他眼底的血丝,却掩不住眸中的锋芒。
他扣好最后一枚玉扣,转身对随从道:“备轿。“
府门打开的瞬间,晨雾被穿堂风卷散。
林风望着东方鱼肚白,摸了摸X前的暗袋——那里装着足以掀翻整个保守派的证据。
他跨上轿辇时,听见远处传来玄甲卫的马蹄声,清脆得像敲在人心上。
金殿的飞檐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头蓄势待发的巨兽。
林风望着那抹朱红,指节轻轻叩了叩腰间软剑。
今日早朝,该让那些躲在暗处的“大人“们,见见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