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萧基沉吟道:“这……”说完看了看左右,便不再说下去了。
陆天行会意,当下向空旷无人处走去,道:“萧侍郎请随我来。”萧基躬身应了,紧随在其身后。
两人走了一阵,陆天行停住脚步说道:“萧侍郎有何难处,但说无妨。”
萧基躬身道:“大人,如今修建皇陵最大的难处,便是银两。”
陆天行颔首道:“对于此事,本官也略有耳闻,萧侍郎上书请求圣上发放帑银一百万两以建皇陵,可圣上却并未恩准,只拨给了咱们工部五十万白银。”
萧基叹道:“正是如此。”
陆天行沉吟道:“圣上与先帝兄弟情深,怎会在惜银两,只是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国库实在匮乏,萧侍郎有所不知,这五十万两银子,都是圣上与户部的大人们商议许久后,方才勉力凑出。”
萧基苦笑道:“尚书大人,并非下官不体恤圣上的苦衷,下官又何尝没有思忖那开源节流之道,只是一百万两,尚且是精打细算出的数目,下官又细细精算了一番,即使再精简,也不会少于九十五万两了,要知圣上可是下了‘叮咛告诫,以期速成’的八字诏令啊。”
陆天行问道:“若圣上肯收回诏令,萧侍郎能省多少银两?”
萧基细细思量一番后,才拱手道:“若一年之内完工,九十五万两是一两也不能再少了,可圣上若能宽限到三年,则至少可以省去一十五万两。”
陆天行叹道:“八十万两?还是太多了……”顿了顿,又问道:“若是五年之内完工呢?”
萧基不由一惊,心道天子和先帝兄弟情深,才让我等‘以期速成’,令先帝能得以安寝,可你竟然敢说五年之期?但还是躬身答道:“回禀尚书大人,若是五年,六十万两足矣。”
陆天行点了点头,道:“如此便好,十万两尚有回旋的余地,萧侍郎只管按五年之期来规划,圣上那边,本官自会前去请恩旨。”
萧基躬身行礼道:“一切皆要仰仗尚书大人了。”
陆天行将其扶起,笑道:“你我同朝为臣,如今更是同在工部任职,萧侍郎不必如此多礼。”
萧基颔首道:“大人说的是。”
陆天行见其仍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萧侍郎还有何为难之处,尽管说知与本官。”
萧基道:“大明历代皇陵,皆以青白石为料建造,可如今京城的青白石已为数不多,若坚持用此料,只得从甘肃采集。”
陆天行惊道:“甘肃距京城路途遥远,这大批石料的运送,岂非要耗费大笔银两?”
萧基叹道:“诚如大人所言,若从甘肃采集,再运至京师,起码要多耗费两成银子。”
陆天行皱眉道:“两成?那便是十二万两啊。”随即又问道:“萧侍郎可有何良策?”
萧基沉吟道:“有一矿石商人程启阳,近日在京城西郊的石窝村附近发掘出了汉白玉石料,数量之众,足以营建德陵。”
汉白玉乃是名贵的石料,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易于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其作建筑材料。据传,我国自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石料修筑宫殿,点缀堂室,因此称为汉白玉。
陆天行不悦道:“汉白玉的价格恐是青白石的三、四倍吧?朝廷如何负担得起,萧侍郎说及此事又有何用?”
萧基拱手道:“尚书大人勿恼,汉白玉的价格确是青白石的数倍,可程启阳却愿按照青白石的价格,将其卖与朝廷。”
陆天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道:“将汉白玉作价为青白石?那他岂非要亏损数十万两?”
萧基道:“此人尽管与我是旧交,可当下官听闻此事后也是不敢相信,直到……”说到这,萧基面色尴尬,不敢再说下去了。
陆天行道:“萧侍郎但说无妨。”
萧基拱手道:“是。直到他说出了两个请求,下官才知其意甚诚,此事或可……或可商议。”
陆天行微微一笑,道:“有所求便好说,他提了甚么条件?”
萧基道:“程家数代经商,主要经营的便是这石料生意,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官家合作。”话说到这里,他便抬眼望着陆天行,不再多言。
陆天行会意,颔首道:“今后工部所用石料,皆可用自程家。”
萧基松了口气,又道:“程启阳长子程谦,如今在礼部任司务一职,前日里犯了些小过失,眼看着就要被逐出礼部,故而想请大人帮忙出面说项。”
陆天行心中暗道,甚么小过失,这程谦狎妓被检举,平日里更是声色犬马,不思进取,在官场里名声极恶,当下皱眉道:“本官与东林党交恶日久,礼部尚书孙慎行恐怕不会卖我这个情面。”
萧基叹道:“大人说的是。”
陆天行思量片刻,问道:“程谦这个礼部司务是从九品吧?”
萧基不由一怔,答道:“正是。”
陆天行沉吟道:“本官可将他调往工部,任命其为正九品的所丞,烦劳萧侍郎去问问其意下如何。”
萧基大喜,笑道:“程启阳本不敢指望大人能收留,如今大人反倒升了其子官职,他欢喜还来不及,怎还会有异议?”
陆天行点了点头,道:“如此便好,不过本官要先见见这个程启阳,再做定夺。”
萧基忙拱手道:“是,理应如此,一切皆由下官安排便是。”
接下来,陆天行等人又在萧基的陪同下,查看了一番初建中的德陵,只见众人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只是民夫却大多为老弱病残之人,面黄肌瘦。
见陆天行面露犹疑之色,萧基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精壮民夫,工钱不菲,皆为势豪大户所用,朝廷所给的工钱太少,便只能招来这些老弱民夫了。”
明朝建立初期,修建皇陵民夫皆有各地签派,中叶后,便开始采用雇募形式,崇祯即位后,内外交困,国库空虚,自然没有大把银子撒在皇陵的修建上,因此民夫的质量也就相应下降了。
陆天行叹道:“本官知晓你的难处,可终究不能用这些人来凑数。”说着摇了摇头,道:“此事本官再想想法子便是。”
萧基拱手道:“尚书大人说的是。”
视察完毕后,陆天行领着工部众官员出了皇陵,见到皇陵外巡视的官兵后,他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面上不禁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