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由检躬身道:“皇兄是想告诫臣弟,鱼肠宝剑尽管不易得,然而像刘伯温这样的治世之才,却是更加难得。”
天启帝颔首道:“正是,不过朕还有句大不敬的话要告诫你,那便是皇弟在荣登大宝,乾罡独断后,仍要记得善待功臣,善待能臣,切不可像太祖皇帝那般多疑嗜杀。”
朱由检道:“臣弟谨遵皇兄教诲。”
天启帝还剑入鞘,道:“此次查案过于凶险,朕便将此剑赐与你。”
朱由检躬身道:“皇兄如此厚赐,臣弟实是感激涕零。”
天启帝微微一笑,又道:“今后若是遇到堪比刘伯温一般的治世之才,你也不妨将此剑转赠,以示我大明天子皇恩浩荡。”
朱由检应道:“臣弟谨记。”
天启帝捏了捏眉心,疲惫地说道:“朕乏了,皇弟退下吧。”
朱由检遂拜别了皇兄,满怀心事的离开了皇宫。
其实天启帝还有些话没有言说,因为实是不便明言:调查王恭厂一案凶险异常,即便是无人可信,天子派遣自己无比信任的魏忠贤出马也已足够,为何定要拉上最疼爱的皇弟朱由检?
只因天启帝想要帮这个弟弟立威,要知朱由检年方十七且还未曾立下过尺寸之功,不要说对皇位虎视眈眈的诸藩王,即便是朝中的大臣,甚至是魏忠贤掌管的司礼监、锦衣卫中人,想来也未必会对朱由检存着足够的敬畏之心,故而他实是需要通过彻查这件惊天大案来提高威望。
可若是天不随人愿,调查无果怎么办?也好办。
妙就妙在皇帝派了魏忠贤“协助”朱由检,这就有门道了:如果调查顺利,功劳自然要归于办案得力的信王;可若是苦无头绪,毫无进展,与其一同查案的魏忠贤,自然会识时务的替他背下这口黑锅。
虽然都是亲信之人,但人嘛,总是要分个亲疏远近的。
天启帝能想到这些,精明狡诈的魏忠贤自然也想到了。
宽阔奢华的魏府厅堂内,魏忠贤面色阴沉的坐在居中的太师椅上,其左膀右臂,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与兵部尚书崔呈秀,则分坐在两侧的下首。
田尔耕皱眉道:“皇上为了自己这个弟弟,真可谓是深思熟虑,此次查案若有功劳,那便都是信王的,可如果查案不力,这罪名便要九千岁来担。如此安排,当真有失公允。”
魏忠贤“嗯”了一声,却不言语。
崔呈秀淡淡道:“九千岁召我等前来出谋划策,田大人若是思量不出良策,也不必在此讲一些怨天尤人之言。”
蓟州崔呈秀,于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却一直未被委任官职,直到天启初年,见淮扬的巡按御史有个空缺,望眼欲穿的崔呈秀连忙疏通关系,经过一番上下打点后,他终于坐上了这个正七品的监察官。
别看巡按御史的官阶虽然不高,但却顶着“代天子巡狩”的头衔,拥有大事奏裁,小事主断的特权,负责监察淮扬一带,权势颇重。然而这位御史大人走马上任后,不仅没有监督当地官员,反倒与扬州知府狼狈为奸,“尽职尽责”的搜刮民脂民膏,行贪赃枉法之事。
不久后,崔呈秀便遭到了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检举,被朝廷革职查办,由此他也对高攀龙等东林党人恨之入骨。
巧合的是,彼时的魏忠贤,正受到以东林党为首的朝廷大臣们的交相攻击,可不是现在风光无限的九千岁,朝野上下,满是倒魏的呼声。魏忠贤焦头烂额之际,也正想着如何寻找外援解围。
被革职后,等待朝廷处置的崔呈秀,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天赐良机,于是便将东林党人和非东林党人名单分别汇集成《同志诸录》和《天鉴录》,私下拜访了魏忠贤,并详述了为其解围之法。
两人此次见面后,果然一拍即合,魏忠贤便运用自己的势力帮助崔呈秀平反,并且恢复了其官职。
而崔呈秀也没有辜负魏忠贤的信任,很快便助其化解了危局。
随后,在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的过程中,崔呈秀每每为其出谋划策,从此成为了阉党的中坚力量,魏忠贤的心腹之一。如今的崔呈秀,更是在几经擢升后,做到了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受封为少傅。
然而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尽管崔呈秀与田尔耕同为魏忠贤心腹且又是阉党骨干,但两个人为了争权夺利,近年来不知明争暗斗过多少次,见面后更是唇枪舌剑,谁也不肯退让半分。
果然,田尔耕闻言后,反唇相讥道:“崔尚书说田某在怨天尤人,可崔大人今日比田某来的还要早,难道不也是坐在那里缄口不言?”
崔呈秀摇了摇头,叹道:“若非锦衣卫皆是尸位素餐之辈,区区一个王恭厂案查了这许久也没个头绪,九千岁又怎会如此为难。”
田尔耕将手按在了刀柄上,语声冰冷地问道:“你说谁是尸位素餐之辈?”
魏忠贤沉声道:“够了,还嫌咱家的烦心事不够多么。”
二人连忙从椅上站起,躬身而立,垂首不语。
这时,魏府的管家福来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九千岁,福王世子朱由崧求见。”
魏忠贤听后,眉头不由皱得更深了,挥手道:“咱家这会没空见他,你去打发了吧。”
不待福来应声,崔呈秀便赶忙劝道:“福王富甲天下,其野心更是不小,九千岁不妨先听听朱由崧因何事求见。”
魏忠贤思量片刻后,吩咐道:“让他进来。”随即又对崔呈秀与田尔耕使了个眼色,两人便拱了拱手,退到了内堂暂避。
过不多时,福来便引着一个衣着华贵、丰神俊朗的年轻公子走了进来。那公子走到魏忠贤面前三步,站定行礼道:“晚生朱由崧,见过魏公公。”
朱由崧身为藩王世子,竟肯以晚生自居,魏忠贤的心中顿时对其增添了几分好感,但还是不露声色的说道:“不敢当,世子请坐。”
朱由崧又恭谨地道了谢,方才在下首坐了。
魏忠贤问道:“不知世子光临寒舍,有何见教?”
朱由崧拱手道:“在魏公公面前,晚生如何敢妄言见教二字。”顿了顿,又道:“圣上龙体抱恙,父王知悉后极为挂念,日日寝食难安,故而特命晚生前来京城探望,谁知晚生入宫求见之时,却被锦衣卫的大人们拦下。”
说到此处,朱由崧取出两张银票,双手呈送到了魏忠贤面前,续道:“因此,晚生想烦请魏公公帮忙想想法子,也好全了我父王的一片忠心。”
魏忠贤接过一看,竟是两张五万两的银票,笑道:“世子出手如此阔绰,真的只是想让咱家帮你入宫而已么?”
朱由崧躬身道:“真是甚么都瞒不过魏公公的慧眼,晚生着实还有事要恳请公公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