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初来小雨叶上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泰定皇帝很快下达了贬谪诏书,柳郧被贬到四川省府做参知政事[从二品],宋文瓒被贬的更远,去到湖广省静江路的临桂县[今桂林市]做县尹[1]。他俩一起从上都返回京都,到了通州码头准备就此分手。
    【一】《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诗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黄昏时分,猿声凄切,河边送客早已四散。无情的流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远去,致使俩人的心都不免更加地悲凄。
    宋文瓒说道:“下官独身一人,了无牵挂,我就不回京师了,在此与大人别过吧。”
    柳郧也叹息说:“你我同被贬逐漂泊,只是君行更远。可惜啊,我需要回家接上妻小,不能与君同行。这一路上,只有那万里青山与你相伴了。”
    宋文瓒远望夕阳下的青山绿水,感慨道:“有青山绿水为伴,也是极好!”
    柳郧忽又自责起来:“子章啊,你年轻有为,本该有大好的前程。可都是因为我的缘故,连累你去往遥远的南越。”
    “这怎能怪大人您呢?都是命运使然。”宋文瓒苦笑了一下说道,“不管我怎么努力,怎么去挣扎,还是逃脱不了这命中本该有的一劫啊!”
    看到宋文瓒有些沮丧,柳郧开导说:“古语道,‘命由天定,运由己生’。‘命’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的天分和条件则是不可变更的事情。而‘运’呢?则是一个人一生的行程。这就是说,命是天定的,但运归我们自己管。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自己的运,那么人生的路该怎样走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因此,命运没有好坏,只有我们所做之事的对与错。”
    “可我总是想不明白,明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圣上好,可为何得不到好的结果?”
    “做好事,不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柳郧凄然一笑,“你呀,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影响自己甚至自己身边的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在你影响别人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在影响着你,有时候你会丧失原则,在命运的洪流中随波逐流。”
    宋文瓒感叹道:“我岂能做那随波逐流之人。”
    “既然你不想改变自己的初心,那我们的前路必定坎坷。”看到宋文瓒的迷茫,柳郧又道,“现在,虽然不随波逐流的人是少数,本质上说,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是,又确确实实在改变。只不过,改变的是这大运河中那点点的浪花而已,稍纵即逝。”柳郧指着春汛的河水说,“子章啊,不必沮丧,你我也许改变不了现实,不过我们可以去选择,选择我们认定的,选择适合我们的,选择那些无法选择的选择……”
    听着柳郧谆谆的话语,宋文瓒频频点头。
    柳郧最后说:“其实,有些事儿表面看似糟糕,却往往结果是好的。莫灰心,祝你一路顺风!”
    带着迷茫与希望,宋文瓒踏上了南下的路。
    此时,天色已晚,柳郧就宿在通州驿站。
    【二】《独觉》柳宗元.诗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
    一觉醒来,窗外一片空濛。柳郧起身来到窗前,扫视着窗外。
    路上别无行人,田野亦无农夫,枝头既没有鸟啼,村落也没有犬吠和鸡鸣,只听得稀疏的晨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
    哀叹了一声,柳郧的心情愈加沉重,开导别人简单,可临到自己,又有谁来安抚自己这颗飘忽不定的、极其苦闷的心呢?
    自己离开家乡,滞留在外十年有余,既为贬徙之客,故屡遭排挤。他也深知生命的短暂,而自己却未老先衰。年轻时发下的宏愿,也只能是壮志未酬了,生命就在这落魄消沉中,毫无意义地耗蚀。
    难道真应该听取妻子曾经的告诫:“一念过后,万事皆空”吗?
    那自己这一身的才华,出将入相之本领,岂不白白浪费?古往今来,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都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昙花一现……谁又不是匆匆的过客?
    “济世人于水火,解生民于倒悬”这句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到底是自己的美好抱负呢,还是自己沉重包袱!
    正在沉思,随从带着洗漱水来到他的房间,问道:“大人,今儿下雨,道路泥泞,是否明日再走?”
    “不必拖沓,还是吃过早饭就回家,及早告别亲朋,尽快启程去往蜀地。若再耽搁,岂不又要遭他人的参阂。”
    【三】《晨雨》杜甫.诗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清早,滴答滴答的声音把柳好好从梦中敲醒。
    那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窗外树叶上传出的节奏。她忽地爬起床来,打开了窗户,一股久违的小清新带着淡淡花香的风吻上了脸,她随之睡意全无,顿然清醒。
    看着雨丝在晨色中泛着光,目光所能测量到的都是被雨水冲刷过的屋顶,红白灰相间;还有偶尔摇动的绿色树梢,及饱含着剔透的雨珠。
    柳好好不由地感慨这美好的画面:“如此美妙的清晨!”仿佛这个世界是静止的,仿佛整个空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喘息,她兴奋异常,顺着窗户爬上了屋顶。
    原来秀楼的顶端是那么安静,如此沉默!雨丝,却弱不禁风,迎风便折,随之向空,和着那晨雾略显湿重,才肯飘洒大地;灌木经春雨的清秀,显得生机盎然;鸟兽群沐雨珠,更显安闲与恬静;天渐渐大亮,濛濛细雨中的香山,在隐隐约约中显得更加神秘。
    柳好好忍不住对自己说:“早啊,亲爱的自己。美好的一天就应该是这样的,也应该是这样子开始。”
    柳好好小心翼翼地攀爬在屋顶,心里充满了喜悦,也略显新奇。
    记得去年秋季,心事重重的柳好好,来到大姨家里,和表姐清婉很默契的选择去屋顶聊天,她俩躺在屋顶,看着繁星点点,聊着自己的生活、心事和委屈。不知不觉已经深夜,内心深处被深深挖出,毫无顾忌的诉说着该说和不该说的自己……
    柳好好又像那天一样,躺在了被雨水洗刷得干净的屋顶,让雨丝淋湿了自己。她仿佛感受到一种满足,让自己的神情清晰,让自己的心灵清净,让自己的心情清新。
    此时此刻,她仿佛明白了:原来屋顶的沉默,承载着很多的心事和秘密,正因为它的沉默和安静,才获得了表姐的好感和安全感,选择在这里诉说情感,交代心事。屋顶这诡异的神情和安静的身躯见证着人性的喜怒哀乐和丑恶百态。
    这时,她又想起了清婉教她唱的那首歌:“半夜睡不着觉,把心情哼成歌,只好到屋顶找另一个梦境……让星星点缀成最浪漫的夜晚,拥抱这时刻这一分一秒全都停止……”柳好好神秘地笑着,摇曳的树叶,还有那树顶的美丽和轻佻,衬托出屋顶的厚重。
    突然,一阵雨下了起来。柳好好下意识地慌乱地往回爬,移出了梧桐树下,却不免欢笑了起来,原来是梧桐树叶上的水珠被风吹到,滑了下来。瞬间,她的心情愈好,真是一个捣蛋的孩子,在戏弄一个到处找自己的丫鬟,趁她不注意,猛摇树枝,滴她一身的雨水,令她惊慌,然后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自己满足地咯咯大笑……
    丫鬟抬头看是小姐,大惊:“小姐,你干嘛爬上了屋顶。小心呀,雨天瓦滑,可千万别掉下来……”
    听到丫鬟的惊呼,母亲赶紧出了屋,见到柳好好在屋顶之上,大骂道:“好好呀,你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大雨天,你跑到屋顶干什么去?”
    看到母亲的生气,柳好好赶紧往窗户口爬去。
    母亲接着叮嘱:“慢点儿,别滑下来,若跌成个瘸子,可就没人娶你了。”
    柳好好调皮地回了一嘴:“没关系,娘亲,到时候我坐着轿子出嫁,看不出来的。”
    母亲被女儿气笑了,嗔怒道:“我会提前告诉小女婿,你是个瘸子,让他不要娶你。”
    柳好好小心地爬进了自己的房间,转身说道:“那岂不正好,我就可以赖在家里,守着娘亲……”
    突然,柳好好惊奇地大叫起来,“娘亲!爹爹回来了……”
    ————————————
    注释
    [1]元代官职
    一.中央政权
    (一)三公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又有所谓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
    (二)中书省
    (1)中书令一员,银印,典领百官,会决庶务。
    (2)右丞相(注:元朝以右为上,与前代不同)、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3)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4)右丞一员,正二品,左丞一员,正二品,副宰相裁成庶务,号左右辖。
    (5)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副宰相以参大政,而其职亚于右、左丞。
    (6)参议中书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
    (7)右司、左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六品;都事二员,正七品。
    (三)六部
    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
    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
    礼部:掌天下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
    兵部:掌天下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
    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
    工部:掌天下营造百工之政令。
    以上六部各置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又以吏、户、礼为左三部,以兵、刑、工为右三部。各置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总领三部之事。
    六部下设有各类分工精细、名目繁多的院、台、府、监、库、司、局、寺、仓、署、所等官署,职数和品阶一应俱全。
    (四)枢密院
    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
    置知院六员,从一品;同知四员,正二品;副枢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品;同管勾一员,从九品;掾史二十四人,译史一十四人,通事三人,司印二人,宣使一十九人,铨写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一十七人,院医二人。
    枢密院下设有客省使、断事官、行枢密院、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等官署。
    (五)御史台
    御史台,秩从一品。大夫二员,从一品;中丞二员,正二品;侍御史二员,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二员,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
    后定置御史大夫二员、中丞二员、侍御史二员、治书侍御史二员,品秩如上;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二员,正七品;照磨一员,正八品;承发管勾兼狱丞一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一员,正九品;掾史一十五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宣使十人,台医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六人,库子二人。
    御史台下设有殿中司、察院、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等官署。
    (六)大宗政府
    国初未有官制,首置断事官,曰札鲁忽赤,会决庶务。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每岁从驾分司上都存留住冬诸事,悉掌之。
    泰定元年,复命兼理,置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令史改为掾史。致和元年,以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与汉人相犯者,归宗政府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色目词讼,悉归有司刑部掌管。正官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从一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掾史十人,蒙古必阇赤十三人,通事、知印各三人,宣使十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三人,库子一人,医人一人,司狱二员。
    (七)宣政院
    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定置院使一十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三员,正四品;院判三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三员,从七品;照磨一员,管勾一员,并正八品;掾史十五人,蒙古必阇赤二人,回回掾史二人,怯里马赤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
    (八)太禧宗禋院
    太禧宗禋院,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初,院官秩正二品,升从一品,置参议二员,改令史为掾史。二年,改太禧宗禋院,置院使六员,增副使二员,立诸总管府为之属。凡钱粮之出纳,营缮之作辍,悉统之。定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供应神御殿事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管勾、照磨各一员,掾史二十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断事官四员,客省使大使、副使各二员。
    (九)储政院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允各一员。三十一年,太子裕宗既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以掌之。泰定元年,罢徽政院,改立詹事如前。天历元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二年罢,复立詹事院。未几,改储政院,院使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司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管勾二员,俱正八品;掾史一十二人,译史四人,回回掾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
    二.地方政权
    (一)行中书省(职同中央中书省)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行尚书省,寻复如旧。至大二年,又改行尚书省,二年复如旧。每省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右丞一员,左丞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甘肃、岭北二省各减一员;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掾史、蒙古必阇赤、回回令史、通事、知印、宣使,各省设员有差。旧制参政之下,有佥省、有同佥之属,后罢不置。丞相或置或不置,尤慎于择人,故往往缺焉。
    (二)宣慰使司(职同中央宣政院)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宣慰使司,秩从二品。每司宣慰使三员,从二品;同知一员,从三品;副使一员,正四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正九品。凡六道:山东东西道,益都路置。河东山西道,大同路置。淮东道,扬州置。浙东道,庆元路置。荆湖北道,中兴路置。湖南道。天临路置。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秩从二品,使三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
    (三)诸路万户府
    上万户府:管军七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正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三品,虎符。
    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正四品,金牌。
    下万户府:管军三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四品,金牌。其官皆世袭,有功则升之。每府设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控案牍一员。
    镇抚司:镇抚二员,蒙古、汉人参用。上万户府正五品,中万户府从五品,俱金牌;下万户府正六品,银牌。
    上千户所:管军七百之上。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俱从四品,金牌;副千户一员,正五品,金牌。
    中千户所:管军五百之上。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俱正五品,金牌;副千户一员,从五品,金牌。
    下千户所:管军三百之上。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俱从五品,金牌;副千户一员,正六品,银牌。弹压二员,蒙古、汉人参用。上千户所从八品,中下二所正九从九品内铨注。
    上百户所:百户二员,蒙古一员,汉人一员,俱从六品,银牌。
    下百户所:百户一员,从七品,银牌。
    (四)诸路总管府
    诸路总管府,至元初置。二十年,定十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上路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兼管劝农事,江北则兼诸军奥鲁,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下路秩从三品,不置治中员,而同知如治中之秩,余悉同上。至元二十三年,置推官二员,专治刑狱,下路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或二员,照磨兼承发架阁一员,司吏无定制,随事繁简以为多寡之额;译史、通事各一人。
    (五)散府
    秩正四品,达鲁花赤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领劝农奥鲁与路同;同知一员,判官一员,推官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所在有隶诸路及宣慰司、行省者,有直隶省部者,有统州县者,有不统县者,其制各有差等。
    (六)诸州
    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等差。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州者四十有四。县户虽多,附路府者不改。上州:达鲁花赤、州尹秩从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鲁花赤、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达鲁花赤、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兼捕盗之事。参佐官:上州,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中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吏目一员或二员。
    (七)诸县
    至元三年,合并江北州县。六千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县。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不置丞,余悉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中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主捕盗之事,别有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检一员。
    (八)诸军
    唯边远之地有之,各统属县,其秩如下州,其设官置吏亦如之。
    诸蛮夷长官司。西南夷诸溪洞各置长官司,秩如下州,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参用其土人为之。
    各处脱脱禾孙,掌辨使臣奸伪。正一员,从五品;副一员,正七品。
    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yq-888)叹流水兮言情888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吃美女总裁软饭的我,竟然成神了 年代影综:1947我来了 凡人炼体传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强龙下山,征服白富美未婚妻 一人:开局击杀夏禾,我正的发邪 末日生存方案供应商 假千金还嚣张呢,真千金收你来了 我继承了老公的神位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重生:从抢老婆开始 玄幻:我都横推一切了,还怕你? 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 京夜吻她 开局怒揭黑幕,重生后整顿官场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宫锁俏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