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名建奴瞬间被钢弩射杀,明军的夜不收们愣了一下,但立刻戒备起来,紧张的向四周察看。
一名三十多岁的夜不收向草丛一抱拳说道:广宁左屯卫百户冯敬康在这里有礼了,不知是哪一路的朋友在此,还请出来一见!
草丛中一阵晃动,几十条绿色的人影,在蒿草中浮现出来,渐渐清晰的身形如同荒草幻化成形一般,出现在几名夜不收的面前,看得几个夜不收背后直冒冷汗。
冯敬康心中一紧,擦了一下眼睛又看了一下天空,此时正是中午时分,他才放下心来确定眼前的几十个人影肯定不是鬼怪。
方楠向冯敬康一抱拳:我们是来收购野山参的商客,准备去锦州结算一下账目,刚才正巧路过此地。
冯敬康听方楠这么一说,精神这才彻底的放松下来。
“这年头在关外走商,并不是轻松的营生,商客们在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小股的土匪,所以每个商队都多少带些护卫。
冯敬康虽然看到方楠这伙人的服装怪异了一些,但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冯敬康身后的几名夜不收跳下战马,飞快地砍下建奴的首级,扒下尸体的盔甲,将刻录身份的小铁牌和几十两散碎的银子堆在一起。
冯敬康向方楠一抱拳:掌柜的出手相助,理应分得一部分战利品,首级,盔甲,身份牌儿,要回去报功,缴获的建奴战马和银子,请掌柜的收下。
虽然方楠的身份与冯敬康心中的猜测相同,但他总感觉到这伙人有些邪性,所以对方楠非常客气。
方楠哈哈一笑:本号虽然规模不大,但经常来往于口外,暂时还不缺银钱使用,这些东西,军爷都收起来吧!
冯敬康心中一喜,舍命拼来的银子一部分要走通上官,一部分要交给家中,以防战陨后老小生活没有着落。
这年头,建奴的脑袋并不好砍,他带领的这个哨几天来战死三十多人,也只弄到十七个首级,领到的赏银和缴获的银子用来抚恤阵亡的夜不收家属也只是刚好够用。
冯敬康今天率领一伍夜不收,出来接应散出去的各小旗,没想到刚走到长山,就遇到一伙儿建奴的马甲。
冯敬康对方楠的大气很欣赏,向方楠挑起了大拇指:掌柜的果然是见过世面之人,敬康在这里愧领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咱们就在这里别过,说完向方楠一抱拳,率领夜不收向西而去。
但冯敬康没有走出多远,便将战马带停,然后掉转马头向方楠喊道:掌柜的,锦州城现在以经紧闭城门,不允许商客,百姓进出,大战以至,掌柜的最好原路返回!
方楠向冯敬康一抱拳:多谢冯百户的提醒!
方楠并未原路回返,他相信董飞虎能想到办法,即使完不成任务,董飞虎也会去锦州城南的树林中汇合。
通过一路行来对建奴的观察,方楠发现,双方探哨小队的人数都在十人左右。
方楠索性不再隐蔽前行,而是带领夜不收小旗纵马飞驰。
一路上双方多支探哨小队,发现了方楠一行人的踪迹,但因其行动迅速并且身着怪异的服饰,无法区分敌我,眼睁睁的看着方楠扬长而去。
荒野之中没有道路,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用了两个时辰,方楠才赶到锦州南门外,乳峰山下的一片树林,他进入了树林看到董飞虎与一名千户正在等待。
方楠跳下战马,董飞虎为两人做了介绍,千户名叫隋达流,与董飞虎有过几次非常好的商业合作。
“隋达流眼睛毒的很,早已经猜到董飞虎也是一名军官,曾经旁敲侧击的试探过几次,但由于董飞虎口风很严,他也没探出虚实。
双方生意越做越大,隋达流看出董飞虎虽然是操着一口辽东口音,但却不是关外的部队。
隋达流对方楠这个掌柜非常尊敬,一方面是因为他看到董飞虎对方楠的态度,猜到方楠肯定是一名比董飞虎地位还要高的将领。
“二是:方楠做了一年多的“大当家”举手投足间以经有了一种上位者的气质。
隋达流向方楠介绍道:由八月初开始,为了防止建奴细做潜入城中,锦州城门每日只开半个时辰,如果掌柜的要入城办事,可等明天混入运粮车队进城。
“只是孙督师今日到达锦州,上头下来巡营的次数增加,运粮车队也夹带不了几个人。”
这时,方楠的心中以经有了计较“锦州城内只有吴襄率领的一营团练士卒五千人左右”原有的几千卫所兵和本地的青壮,以经随祖大寿去了大凌河堡,皇太极的主力都在围困大凌河堡,只在锦州以北乳峰山脉与松岭山脉之间的谷地中,布置了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等人的二万军队,同时这几部建奴还要侧应大凌河城的防守,所以不会轻易的进攻池深城高的锦州城,所以锦州城现在非常安全,也不会发生什么战事。
方楠决定直接进城去拜会一下孙督师,了解一下朝廷现在决定怎么打?
方楠拱手向隋达流道谢,并对董飞虎说道:这次老隋帮了不少忙,下回来辽东时,为隋大哥带上五千斤酒。
“锦州既然这样不好进,真是有劳隋大哥了”隋达流忙摇手说道:今日能与掌柜的相识,是在下的荣幸,掌柜的今日在林中屈就一晚,明日上午粮车便到,到时再来寻掌柜的一同进城。
隋达流在怀中掏出了一块兽纹木牌递给了董飞虎:“掌柜的”收好这块木牌,今晚若是遇到巡营士卒的查问,只要出示此牌,告知是给锦州送药的商客便可。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方楠随粮车进入了锦州城,方楠在城中找了一家客栈,将夜不收安排住下,然后带着小豆子找到了孙承宗暂住的一处商人的大宅。
方楠请门房通禀“柳河故人前来拜访老督师,感谢赠画之情。”
门房的士卒听说有赠画之事,猜想方楠可能与孙督师关系非浅,所以没敢耽搁,马上进去通禀了。
只是片刻工夫“一名老仆人跟随士卒走出,看到方楠后,躬身施礼:公子多日未见,老爷前几日还曾提起,今天听闻公子前来非常的高兴。
公子先与老奴到书房中等候,老爷忙完便会过去见公子!
方楠在书房中轻啜茶水,没过一盏茶的功夫,院中脚步声响起,“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孙承宗迈步走进了书房,看到方楠时,面上满是笑意。
方楠马上放下了茶碗,向前一步半跪在地上施了一个军礼。
孙承宗双手将方楠托起,有些急切的问道:可率兵前来?
方楠连忙回道:没有兵部调令,只由海上带来了一哨士卒。
孙承宗示意方楠坐下,轻叹一声“大凌河城危矣”若此时援军至,解围有望。
小将军此时敢来锦州,足见忠义之心,但不要轻易露面,恐有麻烦。
小将军暂时住到府中,先委屈几天做老夫的护卫,待兵部调令发出,再与士卒们汇合!
孙承宗在书案上写完请调“千里营”出关的奏折后,将毛笔掷于案上,轻甩了一下袍袖目视窗外:登莱巡抚孙元化,乃是温体仁一系,恐难轻易调动其部前来支援。
“若山海关兵备道“张春”那个老顽固能率两部车营迅速前来,加上定边军五千之众,及蓟镇抽调的五千士卒加上关宁军所余的两万军士,便能集合四万人马。
届时当有与皇太极一战之力,虽无全胜之算,但与大凌河城中的守军一同内外夹击,迫使建奴退兵,打破大凌河之围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张春的两部车营虽然战力强悍,却只奉皇上旨意行事,一时间,老夫也无法调动两部车营前来支援。
孙承宗看向方楠,“明日”蓟辽两地的主要将领,将汇聚锦州共讨会战事议,方将军扮成老夫的侍卫一同去听听,增广见闻!
孙承宗轻轻叹了一口气,将案上的毛笔拾起,挂在架上,端起茶碗轻啜一口,缓缓坐在椅子上,然后向曹楠摇手让他坐下。
“方将军年纪虽小,却有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实属难得!”
“运河沿岸的善行,老夫也有所耳闻,孙承宗捋了一下胡须,面带微笑看向窗外,可纲与你颇为相似,只是过于耿直,不善通变,这一点他远不及你!”
方将军至今未取表字,若是不嫌,老朽今天为你取字如何?孙承宗用殷切的目光看向方楠。
为年轻人取字,是一件严谨的事情,多是宗族,师生,挚友之间对晚辈的关爱。
方楠站起身向孙承宗深施一礼:督师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方楠十分敬仰。
孙承宗抚须挥手让方楠坐下:小将军勇敢,机敏,多有善举,广受劳苦百姓的称赞,取“和光”二字如何?
方楠忙起身道谢!
孙承宗接下来,向方楠普及了一下建奴近年来的发展历史,使方楠对建奴的实力多了一份认知,老督师年纪大了,说了一会话便有些困乏,吩咐家仆为方楠安排住处后,走进了书房的里间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