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几天前铁锭运回来之后,高铁就和李大锤马上按照方楠的方式,使用重油炼了一炉,高铁全程陪在方楠的身旁介绍:“大当家”的办法真好,现在炼钢时的铁矿石中的杂质被熔炼出来的更多了!
高铁指向炉中,漂浮在铁水上橙红色的炉渣说道:这炉渣出的真好,炼出的铁水杂质也少,在锤炼的时间上只有老方法的四成,获得的百炼钢也只是减重三成。
李大锤面露得意的笑容抚须笑道:“据我所知,现在的苏钢在锤炼时都要减重五成左右,而且品质也没有咱们的好。
方楠找到张桥和张大山,两个人正在按照一张图纸,用石墨和耐火材料制作模具,图纸是张桥完全照搬的赵士桢改制的鲁密铳绘制的,图纸上鲁密铳的外观,与现代枪支还很相近!
方楠一拍脑袋,才想到现在火铳还没有设计,张桥他们弄出来的肯定是和鲁密铳差不多的火绳枪,如果穿越到这个时代,还用火绳枪打仗,那穿越的也太失败了。
方楠并没有反对将鲁密铳的设计,作为将来火铳的蓝本,但方楠指出,鲁密铳口径较小铅弹较轻,在“白马川”击毙20名步甲时。
方楠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有不少铅弹并未穿透双层铁甲,距离稍远时,铅弹命中率下降很大,而且铅弹只有两钱多重,破坏力不足。
方楠要求张桥加重铅弹,火铳的口径改为16,铅弹重六钱。
三人一直研究设计到深夜,才最终确定新的设计,铳管加长三寸,铳管使用工坊生产的百炼钢,所以统管厚度不变,但在火药爆炸处,也就是铳管的尾部,加套一层半尺长的外铳管,提高火药击发时铳管承受膛压的强度。
“同时在铳囗也加套三寸长的薄钢管,加固铳囗,并且使用张桥仿制的一款赵士桢设计的燧发枪激发装置。
方楠想到前世骑兵使用的卡宾枪,于是又一起设计一种全铳长两尺半的燧发火铳,铳管口径和铅弹同样改为新设计的标准。
第二天清晨,方楠几个人开始试制铳管儿,首先将炒完的钢水直接注入铳管的模具,在铸炉中加温使钢水保持液态,使用一种简易的连杆的设备在炉外震荡模具,使钢水在模具中排出空气,不产生气泡。
经过两个时辰,张大山兴奋的在炉内取出铸模,去掉模具得到了无缝钢管。
但在第一次试制中十根三尺长的无缝钢管竟然有九根带有沙眼。
张桥拿着无缝钢管儿内外又检查了一遍笑道:“这个要比卷制焊接的铳管承压强度大了很多,只是钻铳膛需要消耗的时间会更长,老铁匠一个月也只能钻两根铳管。
张大山在一旁看着铸炉发愣,瓜子脸上一对剑眉以经拧在了一起,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沿着挺翘的鼻峰落下,润湿了干裂的嘴唇,他”猛”的用力抓挠了几下落满灰尘干枯的发髻,星目渐渐的亮了起来。
张大川走向铸炉,头也没回的对方楠说道:“大当家的”我再试铸一炉,然后开始在铸炉旁鼓捣铸模。
方楠看着张大山专注的神情,摇头轻笑:他非常欣赏张大山这种疯狂工作的太度。
“傍晚”方楠召开了一次工坊主管会议,重新划分各部职能,高铁负责溶炼铁水,李大锤负责炒钢,张大山负责铸铳管,李生铁和高石负责盔甲和武器的煅制。
张桥拿出新铸的铳管,对方楠说道:我们打制的铳管是无缝钢管,承受火药爆炸的强度很高,先试制几支不加装安全套管的火铳,试射可行的话不但可以减轻火铳的重量,还可以节约不少钢料。
张大山补充道:我们设计的火铳结构可以做为火炮的原形,打七斤炮子的炮管长五尺,我们在矿区时曾铸过几门,却只有一门合格。
那门七斤炮,重一千斤,如果用百炼钢打制,同时减薄炮管厚四分之一后,全重能减少到六百百斤左右。
自从张桥到来后,张大山经常和他在一起研究火铳火炮,张大山虽然没进过军器监,但随父亲和几个炮匠经常派往矿区的附近州府铸造守城用的铳炮,实际的铸造经验很丰富,张桥虽然见识的较多,但亲自动手铸造的火炮却没有几门。
因为张桥读书较多,经常会被派往军营负责教习士兵使用各种火器,在这几天里,张桥的见识给张大山带来了很多知识和灵感。
酒坊的事情倒是不多,隔离酿造的保密措施做的很到位,吴石头身着制服,腰部挎着最初打制的那批阔剑,正襟危坐,还是那副老家丁的模样。
方楠看着吴石头的模样,示意他放松一下,然后对着在座的众人郑重的说道:今后工坊的所有事情,全部由吴石头主持。
“石头”在这段时间各方面做的都很好,尤其在酒坊的建设和经营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方楠赞扬了吴石头之后继续说道:今后酒坊事情交给另两位老兄弟管理,“石头”要将工坊所有的事情抓起来。
吴石头“腾”的一下笔直的站起立正,高声“诺”了一声。
方楠挥了一下手示意吴石头坐下,然后说道:酒坊缺少核心人手,就让高铁和李大锤家里的人去勾对坊。
我们当初建设酒坊的时候,预留了五个大型蒸锅的位置,过些天再定制五个大型蒸锅安装上去,这样北直隶运河沿岸地区的烧酒供应,虽有所不足,但也相差不多。
方楠转头看向高铁和李大锤,这是两人面带红光,很是兴奋,方楠能把他们当做自己人,他俩很高兴。
方楠继续说道:铁匠工坊,需要先打造出一批手铳,手铳的统管短不但容易铸造,而且钻膛容易,不像长铳管那样不容易操作。
方楠将几张图纸铺在桌子上,最大的一张,上面绘制着一个大型的凹形平台设备。
“平台高一米五长一丈宽四尺,厚度是三尺。”
“凹型中间底部有一个可以来回滑动的小平台,小平台上放置一根铳管儿。”
“铳管中有一根铁棍在中间穿过,并且向两边延伸,直到穿过凹字的两头各露出两尺,另一副图纸对这根铁棍详细的描绘”。
“铁棍上每隔一尺便有两寸宽的齿轮纹,铁棍上还套着一根两寸长的小圆柱体,圆柱体上开有一个三分宽的凹槽,中间夹着一个小指甲大小的铁片,一根几分长的小细铁柱,由铁柱凹槽外的一个小洞伸入,将小铁片儿牢牢的挤住在圆柱体上”。
方楠在另一幅纸上画出了圆柱体的结构,以及螺纹孔和螺丝,同时又详细绘制了丝锥和板牙的结构“这样,方楠将丝锥,和板牙的发明提前了170年,出现在了这个时期的明末”。
还有一副图纸绘制的是凹字两边设备中齿轮的变速结构,能够来回移动的小平台上有一个圆形可摇动的小转轮,摇动转轮,可使小平台来回移动。
一帮工匠大眼瞪小眼的盯着桌上的几张图纸,方楠针对众人不理解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张大山指着图纸上的小铁片说:“这个刀片儿有那么硬吗”?
方楠拿出了一块儿黑色的石头,正是从内府库中拿走的几箱黑石头其中的一块。
张桥看到“石头”惊异的对方楠说道:“大当家的”这种石头你是从哪儿弄的?
“在军械间时,曾看到几个老师傅,用这种石头和铁水粘合成一种材质,制作成一些小刀具。
那些老匠师将工具藏的跟宝贝似的,谁都不借。
方楠毫不脸红的说道:我在内府库中拿的,张桥虽然知道方楠有背景,但也没有想到,方楠背景居然深厚到,可以在内府库中领取东西的地步,暗自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
方楠嘱咐张大山:将这种石头磨成细粉,然后与炒出的钢水用坩埚加热融合,钨的熔点高,当下还不具备熔化的条件,只能和钢水儿粘和在一起,然后用模具浇铸成所要使用的形态,调制时多试验几种配比,制出硬度最适合的刀具。
最后方楠取出了一张头盔的图纸,这次与步甲的战斗,很多伤亡都因为家丁没有配发头盔。
方楠在回来的路上也是琢磨了很久。
最后对凤翅盔作了一些修改,先去掉了凤翅盔后面的兜鍪,将后侧盔体加长两寸,然后去掉凤翅,加装一面可以上下拉动的钢制护面,护面上只留有供两只眼睛观察的孔洞,最后保留了盔顶的缨座,将长缨改换成一尺长的翎羽,头盔所有部分都是由百炼钢打制,全重不过四斤,重量仅是凤翅盔的三分之一,头盔内部装有网衬,可以缓冲头盔受到的打击,头盔加装的护面,可以灵活的向上掀起固定,使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