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时在不远处的大街上,受阅部队影影绰绰,一列列延绵森严的阵列,踏着鼓点声,渐渐行来。”
家丁队列前面的两支卫所兵部队,各有两千人,排成十几个菱形方阵,高高的举着各种旗幅,精神抖擞的走向彩台。
崇祯来了兴质略微向前走了半步,直到登莱营最后的一千骑兵经过,崇祯才看到百姓欢呼的对像并不是登莱营,也不是其后的两支卫所兵。
“崇祯此时,与很多人一样的想法,更加关注百姓欢呼的是哪支部队。”
高台左侧一百步外渐渐的出现一支部队,百姓的欢呼声随之如潮般热烈起来。
一名赤膊上阵,下穿一款合体的绿花裤,脚蹬皮靴的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名青年正是方楠。
“他右手握着一杆两丈长卷起的大旗,并将旗杆夹在腋下,以四十五度的姿态斜指向天空。
方楠轻甩左臂迈着一种所有人从未见过的步伐向彩台走来。
方楠身后两丈外,是一名装束与他相同,并且是同样光着上身的吴彪,不同的是“吴彪手持的是一面只有五尺长的短旗”,吴彪右手竖持旗杆根部,在身前有节奏的上抬下落。
吴彪身后的几步外,两名家丁并排行走,也同样赤着上身,两个人将小型战鼓挂负在身前,目视前方的吴彪,鼓捶伴随吴彪手中上抬下落短旗的节奏,敲击战鼓。
王承恩将早以经准备好的解说词递到鸿胪寺官员的手中。
一声庄重清朗的嗓音响起“下面走来的是,刚刚组建的“漕巡营”!
”主将“方楠”年少勇武,亲自率领这支部队,在大口战役中,两战东虏,斩杀无数,麾下五十名家丁,力斩后金精锐白甲五十名,威震敌胆,壮吾军威!”
鸿胪寺官员声音高亢,满面兴奋,左手握拳激动的解说,仿若他也是其中一员!
彩台的一则,周延儒却轻“哼”一声,淡淡的对身边人说道:不过是一介“街头恶棍”而以,如今又冠上了一个“方一曲”的名号,竟然敢跑到这里来哗众取宠!”
在鸿胪寺官员的介绍下,十二乘十的步兵方阵紧随在鼓手之后走进众人视线,每名士卒的头盔顶部都插着一根半尺长的白色羽毛。
方阵中的家丁全部身穿一套迷彩制服,脚蹬皮靴,腰扎四指宽的板带,右侧腰部挂着尺长的皮盒子。
每名士卒的右手托着一杆五尺长火铳的底托,将火铳斜架在肩上。
每杆火铳的铳口下方还套插着一把两尺半长,三指宽蛇形铳剑,这是应康二的要求,设计的具有同阔剑一样功能的铳剑,具备刺,划,撩的功能,近战肉搏很实用,但打制起来很麻烦,方楠只装备了康二这一队铳手。
剑身两侧各开一条血槽,套插上铳剑后火铳达七尺长比短矛还要长些。
队列中,并排士卒相隔两拳的距离,前后两排相距六尺,方阵士卒步幅大小一至,手臂摆动的幅度和高低也都相同。
方阵行进时,士卒随鼓点一同摆臂,一同迈腿,使步伐声也铿锵如一。
方阵外观,如同用刀切出的豆腐块,横纵平直,边角整齐,而且士卒一边行进,一边高唱歌曲,歌声嘹亮更显士气如洪。
其它边镇的军伍,虽然也很整齐,但豆腐块形的阵列,却是像用手削成一般,边角粗糙,步伐也不够整齐,行进中哗啦!哗啦!一片响声。
因此漕巡营使百姓们看到了了万众如一的军伍气势,而且康二这支火铳队,全部是在力量测式中筛选下来的,虽然体形比普通人高大一筹,但身高较为平均,体形也比较匀称,不像剑盾手的身材那样壮实的过了头,没有几个长的条顺。
所以这个方阵的火铳手很耐看,加上方楠几人,在春寒料峭之际赤膊上阵的造形,引得百姓连绵不断的欢呼。
方楠用这种方式受阅,是因曹化淳前两天将方楠叫到府中,谈及朝中很多大臣,认为崇祯擢拔方楠为一镇的指挥使(实职总兵)过于草率,因此崇祯很希望方楠在这次阅兵中有突出的表现。
当方楠走到彩台左侧三十步外时,声撕力竭的大喊一声:预备!!!然后将卷起的旌旗向空中挥舞,猛然抖开,斜指前方的天空,行走的每一步都将腿,笔直的踢出,开始了齐步行进!
吴彪随在方楠之后,虎目圆睁,高声大吼:齐步!!走……!
吴彪将短旗交于左手,贴靠在左臂上,右手抽出阔剑向上斜指天空,身后方阵中的士卒同时大喊:一……!二!将左手握住的铳杆,呈五十度角向前推出,右手同时将铳托握按在右侧腰部,哗!哗!方阵士卒动作整齐划一的完成这个动作,同时将正步走改成节奏加快的齐步走。
吴彪在队列前高声大喊:一!二!三!四!身后方阵士卒同样高声重复,虽然队列的步伐节奏变快,但仍保持住了整齐如一的动作。
“横排竖排笔直如一,斜看成行。”
当火铳队经过彩台正前方时,“万岁”声整齐的阵阵响起。
“方正化这时站在台前,高声介绍:漕巡营指挥使方楠率军与莽古尔泰阵战,斩杀三百名摆牙喇护卫,壮吾军威!又是一阵欢呼声轰然响起。
丁成,赵小虎带领长矛方阵经过彩台时,如林斜指的长矛更显方阵的的勇悍,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吼吼的响起,声势震天,魁梧的身材使人侧目,百姓们看到如此威猛的军阵,投以更加热烈欢呼。
董飞虎高举马刀,熟练的驾驭战马,率夜不收经过彩台,两旁的百姓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虽然夜不收的马铳不过三尺长,而且没有铳剑,但整齐的队列,抖擞的精神面貌还是迎得不断的喝彩。
这时彩台上的众臣和路边的百姓们才发现,走在每个方阵的前方的几名赤膊军士的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狰狞的疤痕,彩台上此时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踱想”着这些人是怎样在残酷的激战中生存下来。
这十几人都是与方楠一起突围的老兄弟,很多百姓看到扭曲狰狞的疤痕时,都倒吸一囗冷,纷纷猜想这支部队曾经历过怎样的战斗!。
此时崇祯早以经走到彩台边缘与群臣一样扶栏观望。
当队列最后的“剑锋”队身披复合盾甲骑乘着体态高大,披挂铁叶马甲的战马经过彩台时,欢呼喝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将这次校阅推向高潮。
人群中很多人都看出来“剑锋队”是一支重甲骑兵,由于重甲骑兵的组建和平日维护耗费巨大,适应战场的地势环境要求高,所以逐渐的缩小了规模,渐渐地在战争中消失,现在只有京营和腾襄四卫中保留了几百骑,经常以仪仗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很多人发现这只骑兵并没有配带骑枪,盾甲的造形与大明铠甲的式样也大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腰间同样佩带着一个皮盒子。
大川光着上身,却是步行在马队前方,一面向天空斜指的大旗,在他右手中持握。
旗帜的中心上,绣出一面绘制出阔剑图案的盾牌,大旗在风中飘扬,仿佛在诉说这支队伍,经历过的激烈战斗!
崇祯对方楠的表显很满意,在高台上微笑着不断挥手致意,得意的看了一眼不远处面显寒霜的周延儒。
在“漕巡营”之后出场的是腾骧四卫,在漕巡营对比下,变得黯然失色。
崇祯观看了两眼后兴趣缺缺,坐回到龙椅上喝着茶水,崇祯对今天校阅的结很满意,不断与孙承宗和王承恩交谈。
方楠率队出了西便门后与,杨肇基,唐宗全,杨国柱简短的寒暄了两句后,率领队伍赶往通州。
现在方楠心中惦记着德州工坊的建设和通州招募的事宜。
方楠骑在马上并没有喜悦之情,他不断回想刚才接受校阅时的情节。
方楠在持旗接受校阅时,看到路旁的百姓多是衣着破旧,很多小孩子都枯瘦如柴,看向方楠的目光中带着一种期望,希望像方楠这样的部队,能给他们带来稳定富足的生活,健康的成长环境。
方楠来到明末后,以经不只一次目睹这样的情景,在进京的路上,在运河边,方楠看到了这个时代,贫苦百姓悲凄的生活。